全燈

全灯

陕西省的汉族传统民俗文化
全灯是陕西省的汉族传统民俗文化,陕西民风古朴,富有地方特色。当舅舅要在正月十五前给外甥送灯笼是少不了的礼物。俚语“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就是出自这习俗。使人们更能感受到西北黄土大地汉族民俗风情的神韵。
  • 中文名:全灯
  • 外文名:
  • 别名:
  • 地理标志:陕西省
  • 定义:陕西省的汉族传统民俗文化
  • 时间:正月十五前

简介

从女儿出嫁后的第一个春节起,娘家人(女子的父母或已婚的哥哥、弟弟)要选择在正月初二到初八(初三到初六的居多)中的一天,给出嫁的女儿“送灯”。

“送灯”主要就是送两个大灯笼,还有十支蜡烛。“送灯”,有前途光明、幸福美好等寓意。正月十一开始到正月十五,女子便把灯笼挂到自家大门上,以示吉祥。

等到女儿有了孩子以后,娘家便把这样的礼物转送给女儿的孩子了,给每个孩子送一个灯笼和十支小蜡烛,孩子们在正月十一到十五的晚上挑着灯笼玩耍。

送给孩子的灯笼要比原来送给女子的灯笼小一点,以便于孩子提携。这个风俗每年如此,直到小孩12周岁为止,12岁的时候,也就是小孩的第一个本命年,娘家最后一次给孩子“送灯”,即“全灯”,也是最隆重的一次送灯。

有的地方叫“完灯”,也有称满灯的,意味着小孩子长大了,从童年进入少年,送灯、玩灯到此终止,以后就不必送灯了,也不再收压岁钱了。

关中的孩子长到12岁,无论贫富,家里基本都要给孩子举行隆重的全灯仪式,前一天由家里长辈和自家人相随请先人(死去的亲人),用传统的祭奠告知先人,孩子逐渐长大成人。

仪式过后,孩子也由童年转型到少年,也意味着男孩子到了该挨打收拾的时候了,女孩子到了该学会做饭的时候了。

在这之前,孩子自出生起,每年春节正月十五前都由外婆家给孩子送一个灯笼,而能担此光荣艰巨伟大任务的。

一般由舅舅家承担,当然舅舅越多灯也就越多啦,民间一句谚语,外甥打灯笼,照旧(舅)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特色

“全灯”时,孩子的父母要为孩子摆酒席庆祝,同时邀请亲朋好友来参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每个家庭都给长子全灯,再加之人们对重男轻女传统观念的淡化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家里孩子越来越少。

这种庆典开始不分男女大小,只要孩子到了完灯年龄,都要给孩子摆酒席全灯。久而久之,这种庆典影响的范围渐渐扩大,并开始被广大城乡的人们所接纳,而且内容也越来越丰富。

估计以后孩子越来越少,这样导致舅舅没了,姨没了,姑也没了,那这个风俗,也快没了。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