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

盛京

清代两京之一
盛京是清朝(后金)在1625至1644年的都城。即今辽宁省沈阳市。[1]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曾在此置沈阳中卫,属辽东都指挥使司管辖。天命六年三月,努尔哈赤占沈阳。四月,由兴京(辽宁新宾)迁都东京(辽宁辽阳),十年又迁都至盛京(辽宁沈阳)。天命十年(1625年)清太祖把都城从辽阳迁到沈阳,并在沈阳着手修建皇宫。天聪八年(1634年)清太宗皇太极尊沈阳为“盛京”。顺治元年(1644年)清朝迁都北京后,沈阳为留都。顺治十三年(1657年)清朝以“奉天承运”之意在沈阳设奉天府,故沈阳又名“奉天”。
  • 中文名:盛京
  • 外文名:Shengjing
  • 地理位置:中国辽河平原
  • 所处时代:后金
  • 占地面积:12948

名称来源

来自满语“mukden”,意为“兴盛”,汉译作“天眷盛京”“盛京”,意即“大清兴起之地的都城”。

历史沿革

7200年前人类在此农耕渔猎,繁衍生息,创造出新乐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燕国属地(侯城)。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分天下为36郡,沈阳隶属辽东郡。

西汉武帝时期在沈阳设立玄菟郡下设:“侯城”、高显、辽阳三县。

隋代开皇年改称“沈州”。

唐代延用“沈州”

辽代,向沈州移民,并修筑土城,生产随之发展。

金代,仍沿用“沈洲”之名。

1296年元代重建方城,改沈洲为“沈阳路”,(是沈州辽阳两个地名的简称)从此,“沈阳”这一名称正式出如今史料上,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

1386年明朝改称“沈阳路”为“沈阳中卫”

1625年清太祖把都城从辽阳迁到沈阳,并在沈阳城内着手修建皇宫(今沈阳故宫)。

1634年清太宗皇太极改称沈阳为“盛京”

1644年清世祖福临迁都北京后,沈阳为陪都

1657年清朝以“奉天承运”之意在沈阳设奉天府,沈阳又名“奉天”

盛京皇城

建造

天命十年(明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努尔哈赤出于战略考虑,定沈阳中卫为都城,并在沈阳的中心,修建了议政之所——大政殿和十王亭,在中轴线北侧依照女真族建筑模式建设一个“居住之宫”,史称罕王宫。这是为营建沈阳故宫之开端。

天聪元年至天聪五年(明天启七年至崇祯四年,公元1627至1631年),皇太极继承汗位,续建了由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清宁宫、麟趾宫、关雎宫、衍庆宫、永福宫等组成的大内宫阙。就是在这座宫殿里,皇太极将女真改称为满洲,于崇德元年(后金天聪十年,明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将国号改称为“清”,并正式确定了宫殿之名。迄皇太极逝世止,盛京宫殿始终是清王朝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 

皇太极在修建盛京八门,八旗军各守一门,城市通道由明卫所的十字街变为井字街。此时盛京城内除故宫外,还有汗王宫、十一座王府、六部衙门、庙宇等。内城城墙位置即如今东、西、南、北顺城街。

格局

如今沈阳方城内道路的格局保留了原来盛京城的格局即“井”字格局,中街路、沈阳路与正阳街、朝阳街就是在原来贯穿城市的四条“井”字道路基础上扩建的。四条道路将故宫围在中间,与四条道路相对应的就是八个进出城的城门,即“八门对八街”:

城的东向,北为小东门(内治门),南为大东门(抚近门);

城的南向,西为小南门(天佑门),东为大南门(德盛门);

城的西向,北为小西门(外攘门),南为大西门(怀远门);

城的北向,西为小北门(地载门),东为大北门(福胜门)。

盛京外城

建造

清朝入关后,又于1680年(康熙十九年),在城外增筑关墙,高七尺五寸(2.79米),周围三十二里四十八步(16.080公里),面积为11.9平方公里。为不规则的抹角圆形,夯土筑造,设八个关门,关门较简单,砖砌二个门柱,上有一横枋,上盖为起脊灰瓦。

八关即八个边门,即:抚近门外大东关的大东进门,内治门外小东关的小东边门;德盛门外大南关的大南边门,天佑门外小南关的小南边门,怀远门外大西关的大西边门,外攘门外小西关的小西边门,福胜门外大北关的大北边门,地载门外小北关的小北边门。这样,沈阳城就有了“八门”、“八关”的区划.从城墙到关墙之间的地带叫做“关厢”,当时住在关厢里的多是所谓“伊彻满洲”,即新满洲。明确划分八旗居住界限,抚近关内及大东关为镶红旗界,内治门内及小东关为正红旗界,德盛门内及大南关为镶黄旗界,天佑门内及小南关为镶蓝旗界,怀远门内及大西关为镶白旗界,外攘门内及小四关为正黄旗界,福胜门内及大北关为正蓝旗界,地载门内及小北关为正白旗界。康熙、乾隆年间,城垣、城楼、角楼又经过重修扩建,使沈阳城更加雄伟壮观。

这就是沈阳的第一次扩城。

布局

外郭墙大致呈不规则的圆形,在现在的万柳塘公园处,由于遇到湖水,圆形的郭墙沿着水岸修筑,相应地向内凹进去一块。郭城的建立使沈阳城更加完善了,因为历史上从周朝起,城池都是内墙外郭。但沈阳内方外圆的格局是中国独一无二的城市布局。

从清定都沈阳这一天起,沈阳城才有了系统完善的城市建设规划,即所谓内有“井”字型大街的方城,外有圆郭,四方有四个塔寺,方城与圆郭之间有八条放射状的大街的格局,整个城平面像一个车轮的形状。这种格局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这种格局也可以说是沈阳城最早的规划。过去有人说这种格局是依据太极八卦学说设计的,即城内的中心庙为太极,钟鼓楼为两仪,东西南北四座塔为四象,八座城门为八卦,圆形的外城象征天,方形的内城象征地等。实际上内城的方型是汉族城市模式的具体体现,而外城的圆形则更表现的是满族游牧民族聚集地的建筑形式,内外城的结合是满汉民族文化融合的体现。

消失

至光绪末年,大东、小东关门皆摧圮,瓮城上的城楼亦先后颓废,有的由三层改建为二层或一层,只是小西门仍保留三层原貌。在小西边门重建一座门楼,上嵌“陪都重镇”四字门额。50年代初期,为方便交通,八座城门陆续拆除,今“八门”、“八关”已无存。

外城关墙的位置大致相当于青年大街---惠工街---边墙路---北边城路---东边城街---管城二街---穿过万泉公园---神农庙巷---穿过万柳塘公园---勒石巷---南关路---顺通路---青年大街

四塔四寺

盛京皇寺

清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蒙古归顺清朝,用白骆驼驮着蒙古圣物——吗哈噶喇金佛、金字大藏经和传国玉玺来沈阳,清太宗皇太极敕建莲花净土实胜寺,因其是清太宗皇太极修建的皇家寺庙,因此又称皇寺。

盛京四塔

盛京四塔又称沈阳四塔,清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清太宗皇太极敕令,以沈阳古城为中心,在东西南北四方各距中心庙2.5千米的地方修建四塔四寺,分别是东塔永光寺,取义“慧灯普照,五福斯来”;西塔延寿寺,取义“虔祝圣寿,万民安康”;南塔广慈寺,取义“风调雨顺,普安众庶”;北塔沈阳法轮寺,取义“流通正法,护国安民”。意在按照佛教“坛城”理念打造盛京,让四塔四寺形成护佑人们的天然坛城,确保“奉国安民,五福斯来”。

盛京五部

天命十一年,努尔哈赤死,清太宗皇太极即位于此,扩建沈阳城并营建宫殿。天聪八年改沈阳为盛京。顺治元年(1644)清军入关,定都北京,盛京改为留都。陆续设户、礼、兵、刑、工五部,各部设侍郎,置内大臣为总管,留守盛京。三年,改内大臣为镇守昂邦章京。

康熙元年(1662),改镇守昂邦章京为镇守辽东等处地方将军。四年,改称镇守奉天等处地方将军。乾隆十二年改称盛京将军,主要负责当地军政事务﹐并兼管奉天府尹事务大臣﹐监督府尹。光绪三十三年(1907)罢奉天将军,改设巡抚。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