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區

海珠区

广东省广州市辖区
海珠区,隶属于广东省广州市,是广州市的中心城区之一,位于广州中部,全区总面积90.40平方千米。区域的主体为海珠岛、河南岛,此外还有官洲岛和丫髻沙岛。海珠区辖内有18个行政街和265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8个行政街是:赤岗街、新港街、昌岗街、江南中街。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海珠区常住人口为1819037人。海珠得名于古代广州珠江中的海珠石。1980年7月,由河南区改名海珠区。境内有广州塔、琶洲塔、纯阳观、海珠湖、古海岸遗址、赤岗塔、邓世昌故居、息园遗址、康乐园早期建筑等名胜古迹。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两千亿元,达到2086.93亿元,同比增长2.8%;“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6.3%,均高于全市增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高收入经济体水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9%,高于经济增速。[9]外贸进出口稳中有进,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22.5%。5年累计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261.3亿元,税收总收入达1051.7亿元,年均分别增长0.7%、3.2%。推进海珠湿地品质提升工程,阶段性完成“三门两线六景”改造。通过水系清淤、管网截污、生物净化等手段,修复湿地生态环境,主要生物种类从563种增加到1215种。成立中国国家湿地公园创先联盟。海珠湿地获评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代表国家参评迪拜国际可持续发展最佳范例奖。建成环岛碧道18.5公里、湿地碧道10.1公里、内河涌碧道10公里,在阅江路等区域增种花树,打造城市主题花景观赏点,生态廊道全面铺开。
    中文名:海珠区 外文名:Haizhu、District 别名:河南 行政区划代码:440105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广东省广州市 地理位置:广州市中部 面积:90.4 下辖地区:18个街道 政府驻地:海珠区广州大道南999号 电话区号:020 邮政区码:51022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 著名景点:海珠湖、纯阳观、双塔辉映 机场: 火车站: 车牌代码:粤A 地区生产总值: 地区生产总值:2086.93亿元(2020年) 人 口:1819037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

建制沿革

1950年7月,将原海珠城内3个区(蒙圣、洪德、海幢)合并,成立河南区人民政府。

1980年7月,改海珠区。

1986年6月,赤岗街和新滘镇划入海珠区。

行政区划

截至2019年,海珠区辖内有18个街道(265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8个街道:赤岗街道、新港街道、昌岗街道、江南中街道、滨江街道、素社街道、海幢街道、南华西街道、龙凤街道、沙园街道、南石头街道、凤阳街道、瑞宝街道、江海街道、琶洲街道、南洲街道、华洲街道、官洲街道。政府驻地海珠区广州大道南999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海珠区位于广州市区南部。2005年广州市行政区域规划调整后,海珠区北部与荔湾区、越秀区、天河区隔珠江相邻,东部、西部、南部分别与黄埔区、荔湾区、番禺区相望。区域的主体为海珠岛、河南岛。此外还有官洲岛和丫髻沙岛。海珠区位于东经113°14’至113°23’、北纬23°3’至23°16’之间,四面为珠江广州河段前、后航道环绕。区域包括海珠岛、河南岛、东南面的官洲岛和南面的丫髻沙岛,总面积90.40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海珠区位于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北部,西北部往东为一系列略有起伏的低丘岗峦,最高处的圣堂岗海拔54.3米。东南部为平原,河网密布,海拔10米以下。地貌类型可分为低丘、台地和平原。低丘海拔一般约50米;台地分二级:一级海拔约40米左右,主要分布在新村、台涌、石榴岗、仑头一带;另一级海拔约20米,分布在南石头、沙溪、康乐、敦和、大塘、赤岗一带。平原海拔10米以下,大片分布在东南部地区,一般海拔只有4到5米,今海珠岛实为全新世(约1万年)以来以几个基岩小岛为核心,由北江、西江带来的河流冲积物,以及由广州溺谷湾的海水带来的海积物,逐渐淤积而成,其海平面为沉积基面。它没有三角洲上放射状的水系,区内河道多是回环曲折,潮涨水满,潮退水浅的水网区,故称为三角洲平原。

土壤

海珠区地带性土壤为赤红壤,母质为砂页岩,形成砂页岩赤红壤。主要分布于赤岗、凤凰岗、石榴岗等低丘陵上,由于大部分已经人工耕作,土壤性质已发生变化,一部分成为菜园果园,一部分成为城市建筑用地。平原区域的土壤为三角洲沉积土,经长期人工耕作,土壤熟化程度高,地势较高的成为果园、菜地,其次为菜田,地势低洼者为菜塘。区内的森林植被主要是分布在村落附近台地上的杂木和人工栽种的马尾松林、小叶桉林、台湾相思林、林和一些被称作“风水林”的树木。

气候

海珠区年平均气温23.6℃,较2015年偏高0.4℃。年内气温冷热异常,各月变化幅度大,1月平均气温仅15.8℃(最冷),8月平均气温高达29.5℃(最热)。年高温日数为23天;年最高气温为37.5℃,出现在8月9日;年最低气温为7.2℃,出现在3月1日。

水文

海珠区由珠江水系广州河段前、后航道环绕。北支称前航道,由白鹅潭往东至黄埔区;南支称后航道,包括南河水道、沥滘水道、官洲水道,由白鹅潭往南经洛溪大桥、官洲沙至黄埔区。海珠区内的水网则自成体系,主要由三大水网系统组成。

人口

截至2019年末,海珠区常住人口172.42万人,增长1.8%;户籍人口106.73万人,增长0.9%。全区户籍人口出生10911人,出生率10.14‰,死亡率7.08‰,自然增长率3.06‰。政策生育率97.22%,出生性别比112.40。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海珠区常住人口为1819037人。

政治

区委副书记、代理区长

松柏

领导

经济

综述

2019年,海珠区生产总值达到1935.1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同)增长7.6%,高于全国(6.1%)、省(6.2%)、市(6.8%),增速位于广州市第四。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4亿元,增长10.7%;第二产业增加值397.27亿元,增长10.1%;第三产业增加值1536.31亿元,增长6.9%。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0.1:20.5:79.4,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3.2%,经济密度达21.41亿元/平方公里,人均GDP达11.32万元。

2019年,海珠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4.67亿元,增长1.1%;其中税收收入37.32亿元,下降1.1%,非税收入17.35亿元,增长6.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6.55亿元,增长6.1%。

2019年,海珠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7128元,增长8.7%,其中工资性收入40015元,增长8.3%;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7524元,增长7.1%,恩格尔系数为33.2%。

2020年,海珠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86.93亿元,同比增长2.8%。

第一产业

2019年,海珠区农业总产值2.4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26.7%。全年蔬菜产量1.38万吨,增长4.0%;水果产量0.41万吨,增长2.0%;水产品产量0.49万吨,增长50.0%。

第二产业

2019年,海珠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571.02亿元,增长24.3%,增速排名全市第一。龙头企业中石油、中石化天然气公司维持高位增长,合共实现产值416.60亿元,增长30.6%,拉动规上工业增长22.5个百分点。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75.47亿元,增长22.6%。

第三产业

2019年,海珠区海关进出口总值267.10亿元,增长0.2%。其中出口155.00亿元,下降18.8%;进口112.10亿元,增长48.1%。联合会展海关与中博会合作,借助展会平台开拓市场采购出口业务,推进市场采购贸易持续健康发展。全区合同利用外资12.77亿美元,增长160.9%;实际利用外资5.11亿美元,增长27.7%。服务外包全口径执行额为8.6亿美元,增长13.5%,增速位居全市第4。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9年,海珠区高考高优线上线率增幅21.73%,中考总体水平连续两年保持领先。新开办五中附属初级中学,新增优质初中学位1200个,转制新办18所公办幼儿园(园区),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4866个,新增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广州市示范性普通高中各1所,完成4个校园“微改造”和2个校园改扩建工程,全面完成4913间教室及功能场室的照明设备深化改造。

医疗事业

截至2019年,海珠区医联体内共上转门诊病人6857次,下转门诊病人1010人次。区属医疗机构门急诊人次479.40万人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急诊人次377.87万人次,增长9.0%。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质取胜,重点人18群签约率79.06%。多元探索医养结合服务新模式,全区试点护理站共开展宣传服务活动305次,站内护理康复服务2791人次,上门居家护理康复服务8852人次,其他服务活动3032人次。完成免费婚检人数3216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5525人,12792户参加重点病种产前筛查诊断。

社会保障

截至2019年,海珠区新增就业2.9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达71.6%,实现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62万人,促进创业4991人,带动就业1.46万人。出台《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就业优先战略、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等4大方面13项具体举措。举办“海创季”第七季粤港澳青年大学生专场创业大赛。海珠创客坊举办创业服务活动35场,服务超1500人次。全区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21个,累计进驻创业实体1720家,带动就业1.93万人。组织对口帮扶创业及技能培训班25期,培训785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当地举办招聘会4场,帮扶130名贫困劳动力在海珠区实现稳定就16业。民生投入不断加大。2019年区财政安排用于民生和各项公共事业支出94.80亿元,增长5.8%,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81.3%。其中教育支出30.42亿元,增长3.9%;卫生健康支出14.41亿元,增长2.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6.24亿元,增长15.6%。社会保障持续完善。2019年末,五大险种参保人数达243.28万人次,增长14.3%。其中参加养老保险46.55万人,失业保险49.18万人,医疗保险55.53万人。低保标准提高到1010元/月/人,城镇“三无”人员补贴发放标准提高到1721元/月/人;孤儿养育标准提高到2406元/月/人。共为50400余人次发放低保金、特困供养金及各类救济金和补贴5869万元。办理低保、低收入困难人员以及重度残疾人员等困难群众参加基本医疗保险5107人,资助金额约388.88万元。

交通运输

海珠区是广州市能通往珠江三角洲各市、县,和深圳、珠海经济特区的重要通道。区内河涌密布,水上交通方便,不仅是广州市区内的重要水路航道,还可直通珠江三角洲各内河港口及沿海港口。区内有客运货运码头,船舶可直达汕头、海口、三亚、厦门等沿海城市。陆路有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三级路网遍布海珠区,12座跨江大桥与市内各区相连,内环路、环城高速公路横贯海珠区,广州地铁2号线、广州地铁3号线、广州地铁4号线、广州地铁8号线、广佛线、广州地铁APM线通过行政区。

历史文化

海珠得名于古代广州珠江中的海珠石。海珠石与海印石、浮丘石合称“广珠三石”,又称“羊城三石”、“珠江三石”。在古代广州珠江河段中,海珠石居中,海印石在东,今海印桥、海印公园均因在海印石而得名。浮丘石在西。清代屈大均的《广东新语》、李调元的《粤东笔记》、范端昂的《粤中见闻》中对“珠江三石”均有记载。

清乾隆年间范端昂的《粤中见闻》记曰“广城南海中,有片石涌出水面,广袤数十丈。相传有贾胡持摩尼球至此,珠飞入水,浦曰沉珠,其石曰海珠”。书中还记述了海珠石上有慈庆寺,种有古榕,清顺治年间筑有炮台等。宋代时海珠石羊城八景之一,“珠海晴澜”。

传说秦汉时期,赵佗在广州建南越国,他有一颗镇国之宝,称阳燧宝珠。赵佗死后这颗宝珠成为陪葬品。当时有一位书生叫崔炜,很想见识一下这颗镇国宝珠,后来他因请神医救活了仙女玉京子,仙女为表谢意,让崔炜到赵佗的墓穴地宫中去探访,赵佗就把宝珠送给了他。后来,这颗宝珠被一位波斯商人重金购得,取名“摩尼珠”,并准备把这颗宝珠带回波斯国。有一天,船至广州城南大江,两岸风景秀丽,他情不自禁地拿出宝珠欣赏,突然狂风大作,波浪翻滚,宝珠化作一道白光射入江中,变成一块巨石。到了夜晚,巨石如明珠一样闪闪发光,人们就把巨石称为“海珠石”,同时把广州城南的这条大江称为“珠江”。

海珠石因长年受泥沙冲积,渐与珠江北岸陆地部分连接,民国十七年(1928年),被辟为海珠公园,民国二十年(1931),扩筑新堤(今沿江西路)时,与珠江北岸连成一片。民国二十一年至民国二十二年(1932-1933年),分别修筑建成的海珠路和海珠桥均以此命名。

风景名胜

海珠湖

海珠区新滘路南北一带,海珠湖是集雨洪调蓄、雨洪利用、引水补水、生态景观、被誉为广州的中轴绿心。

邓世昌纪念馆

海珠区宝岗大道龙珠直街龙涎里2号,邓世昌纪念馆其主体建筑邓氏宗祠,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为民族英雄邓世昌的祖祠。邓世昌纪念馆展览内容充实,配以实物、场景复原、仿旧文献,运用声、光、电等多媒体手段,形象地展现了邓世昌短暂而光辉的一生。

纯阳观

海珠区新港西五凤村漱珠岗,纯阳观建于清道光六年(1826年),是与三元宫齐名的广州市两大道观之一,是集自然风景,岭南园林,文物保护,历史人物和宗教文化于一体的道教活动场所。现仅存山门、灵官殿、大殿、拜亭、朝斗台及李明彻墓。

海珠湿地

海珠湿地位于广州市中心城区,海珠区东南部,被称为广州市的“南肺”和“肾”,主要包括万亩果园、海珠湖及相关河涌39条,总用地面积约800公顷,水域面积达377公顷,是珠三角河涌湿地、城市内湖湿地与半自然果林镶嵌交混的复合湿地生态系统海珠湿地一起示范区是海珠湿地核心区和国家级生态湿地示范区,用地面积约70公顷,包括亲水花溪、果林栈道、花洲古渡等主要景点。

双塔辉映

广州塔矗立在广州城市新中轴线与珠江景观线的交汇处,与海心沙、珠江新城隔江相望广州塔塔身高约450米,天线桅杆高160米,以总高度600米的优势。赤岗塔建于明代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是楼阁式砖塔,是广州明代石雕佳作广州明代对外交往的宝贵文物。

荣誉称号

2019年11月13日,海珠区入选2019年工业百强区。

2020年7月,海珠区入选2020中国秋季休闲百佳县市。

2020年6月,海珠区入选“2020中国县域人口流入百强榜”,排名第一位。

2020年9月10日,海珠区入选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编制的“2020年中国城区高质量发展水平百强榜”排名第38位。

2020年11月,入选“2020年中国工业百强区”。

2020年11月17日,荣获2020中国楼宇经济领军发展城区奖。

2020年12月,被授予”广东省双拥模范城(县)“荣誉称号。

2020年12月,被评为2020年度中国全面小康百佳示范县市。

2021年5月27日,被国家体育总局确定为首批全国县域足球典型。

2021年8月17日,入选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年赛迪百强区”名单。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