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灣飄色

沙湾飘色

广东沙湾镇本土特色汉族民俗艺术活动
沙湾飘色是广东省沙湾镇本土特色的汉族民俗艺术活动,流行于珠江三角洲一带,影响全国。它集合了材料、力学、音乐、造型、装饰等工艺,以色柜作为展示舞台,色柜上坐立着的人物造型称为“屏”,凌空而起的称为“飘”,二者由中间的色梗连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以此表现某个汉族民间传说或戏曲故事片段。沙湾飘色起源于明代中叶至晚明时期,由沙湾北帝诞迎神赛会娱神节目发展而来。清中叶至民国初年达到全盛,改革开放后复兴,内容与技巧经历了三次大创新。现村中仍存有一百多年前的色柜和色梗。传统的沙湾飘色活动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北帝诞举行,由乡中各坊里轮流组织,每次出20-30板色,以八音锣鼓伴奏,在主要街巷巡游表演。
    中文名:沙湾飘色 外文名: 别名: 类别:传统艺术活动 背景:传统历史为题材 特点:民间艺术 源起:明末清初 活动:沙湾兰花展等

简介

组成

沙湾飘色,在结构上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色柜,即活动小舞台;二是色梗,即支持用的钢枝;三是扮演“色”的演员,坐在下面的叫“屏”,一般由10-12岁的小演员扮演,上面凌空的叫“飘”,一般由3岁上下的小孩扮演。

特点

沙湾飘色在色彩艳丽,造型大方、装置奇妙、讲究力学、内容含蓄的特点。在“飘色”游行时,每两板飘色之间配有一台八音锣鼓柜,形成声、色、艺组合表演的流动立体舞台。人民看过“飘色”表演之后,尽情联想,其乐无穷。

沙湾飘色是广东省汉族传统民间艺术的奇葩,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据说,沙湾飘色于清代由员岗传入,由色柜、屏、飘组成。飘与屏由色梗相连接,呈示于由人抬着的色柜上。在色柜上坐立的人物称屏,屏以道具凌空撑的人物称飘。其内容所表现的均为除恶扬善的神话、小说、戏剧人物。已挖掘出来的传统题材的飘色有近百板。

沙湾飘色素有“精、巧、奇、艳”的特点,其中的“艳”,指的就是色仔精致的妆容与华美的服饰。因而化妆技艺是沙湾飘色技艺的最为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飘色传说

沙湾飘色究竟起源于何时,以及如何产生,在沙湾当地,一直以来流传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清代粤剧艺人李文茂率众响应太平天国起义,最后失败,清朝廷大为震怒,明令严禁粤剧。当地群众想看戏却又看不成,于是想出新的法子,以小孩扮成戏曲中的人物,抬着在各村游行,似演戏但又不唱戏,也就产生了如今熟知的飘色。

另一种说法是,在明代,沙湾人李路远(传说是宋末殿试第三名,也即探花李昂英的后裔)在云南做边关大将,当时云南有两族人为争夺朱元璋始造的北帝塑像,几乎要发生械斗,结果由李路远出面调解而重归于好,于是两族人感谢他清廉正直,办事有方,为两族人免去了一场恶斗,就把北帝塑像送给李将军,并被其带回沙湾,此后每年三月初三北帝诞辰之日,都要抬着北帝塑像出游,同时配合书会及舞龙、飘色等汉族民俗艺术助庆,久而久之就产生了现代的飘色。

在番禺,飘色活动主要有沙湾及员岗两地。据一些老人说,沙湾飘色是学自员岗,然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而员岗的飘色艺人崔湛则说,员岗的崔氏家族是从江西迁到番禺,因经常回江西祭拜祖先,也就从江西传人飘色。而沙湾的何氏族谱上曾记载过在康熙年间就有飘色助庆的活动,从时间上看,明显早于李文茂起义,所以,研究多认为沙湾飘色起源于明末清初。

解密飘色

在汉族民间艺术当中,多具有粗扩、刚健和表达人们某一理想意愿为风格,但沙湾飘色却是以色彩艳丽,色梗(钢筋)幼细、造型优美、装置奇妙、艺术感染力强而别具一格,闻名于海内外。

飘色以游动队伍列式的立体舞台来表演,每一板色都以—个153厘米长、77厘米宽、64厘米高的色柜为小舞台。舞台上的扮演区分为两部分,台面上坐着的人物造型为“屏”,凌空而起的人物造型为“飘”,通常都是由3—5个儿童担当造型演员。“屏”和“飘”靠一条经过掩饰的细小的色梗(由飘色艺人精心锻造的)铁枝(钢筋)连在一起,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表现某一个故事的片断,一组造型称为一“屏”。

飘色中的“屏”的人物造型大多为十三岁左右,而“飘”的扮演者年龄更小,都是三岁以下的孩童,两者都要经过严格的挑选,长相俊美的才能入选。他们所穿的衣服,都按照所饰演的人物朝代,身份来定制,以缓罗绸缎制成,色彩艳丽。

飘色的设计既艺术又含蓄,每板飘色的“飘”立于剑鞘、尖、花卉、扇面与“屏”相配衬,组成一个造型精巧奇特、仪态优美、艳丽而又天衣无缝的画面,如《黛玉葬花》的花枝上飘逸着花神,《仁林祭塔》的塔尖放着一小孩,每一板的飘色设计可说是巧夺天工,扑朔迷离的效果让观众叹为观止。

飘色之所以能飘起来,全靠一条经过精心锻造的钢枝,也就是“色梗”,这个神妙的装置,犹如主心骨一样,支撑着屏面和飘色上两个小孩的重量,使他们能坚固而又巧妙地竖立在飘色板上,色梗又能装饰成刀枪或者龙蛇。在历时两三个小时的表演游行中,即使那些表演的小孩睡着了,也安然无恙。因为“飘”上的小孩,大则两三岁,小则几个月,游行时不但有睡着的,还有在上面拉屎拉尿的,设计者还为他们设置了一块兜布。

色梗有明铁、暗铁和台铁、手铁之分,明暗之中,又以暗铁居多。飘色是抬着游行的—个舞台,细小的色梗不仅要支撑一个小孩的重量,而且重心不能偏斜,在游行的时候才会不扭动不变形,非常讲求力学原理。以前没有电焊和风焊,锻造色梗很不容易。所以有“一锤定锻”之说。—锤锻下,非成即废。

从整体上来说,沙湾飘色的结构特点是以“屏”带“飘”、“屏”“飘”相连,设计精巧、讲求力学。传统的沙湾飘色是由板车或由4人抬着巡行展演,一般在节日、庆典、神诞、庙会时举行。沙湾镇在飘色流行时,每两板之间还配有一台八音锣鼓架,形成完整的集色、声、艺于一体的流动艺术舞台。

发展

沙湾飘色制作工艺代代相传,本地承传的艺人除认真继承其独特的形式和内容外,更进行改革创新:

内容改革

沙湾传统板色逾二百多种,其中大部分对人民仍是有教益的。但部分板色由于受到时代局限,已不符合今天时代精神或意义已大为减色。在挖掘的时候,我们注意剔除封建糟粕,而对原有一些歌颂历史上杰出人物和优美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的板色,则予以保留和加以提高,使它重放光彩。更为重要的是努力创造新的板色。

创作了《赛龙夺锦》、《雨打芭蕉》、《独占鳌头》等新色版。现实生活中的英雄故事,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经过艺术构思,见诸飘色,使飘色更具有时代精神和现实意义。如《嫦娥思乡》、《锦上添花》、《青云直上》、《五连冠》、《银球传友谊》、《襄括七雄》、《为国争光》等新创作反映现实生活题材的新板色。

造型改革

飘色是人物造型艺术,前人追求巧妙奇特,出奇制胜,但由于当时冶炼技术水平较低,因而色梗纤细而负重力低,飘上小孩年龄受到限制,削弱了美的感染力。我们要在人物造型上改革色梗,使色梗纤细精巧,易于装置,以假掩真。可考虑通过冶金技术的处理,使同一纤细的色梗而有较大负重力,从而使飘上小孩的年岁可以增大,使人物形象既显得刚健优美,又保留了凌空而起,飘然而去的“飘”的特点。

资金投入

80年代初,沙湾海内外乡亲、社会各界人士纷纷捐资作飘色表演活动经费,以及更新飘色的服装、道具等,支持飘色艺术活动的开展。番禺市文化局、沙湾镇政府更拨出大量经费以扶持飘色等民间艺术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从改革开放至今,各方面投入资金近600万元,并为飘色展演专门投资兴建“观色楼”等场所,使专门供研究训练及表演活动的场地增至近万平方米,不断扩展和完善镇内飘色民间艺术研究、展演的基础设施。

队伍建设

沙湾飘色的制作工艺是世代相传的。建国前,沙湾的民间艺人凭此技艺谋生,大多数是子承父艺,或传里不传外,保密甚严。建国后,本地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成立“沙湾民间工艺研究小组”,将这些被埋没多年的制作技艺,进行编写、研制挖掘、整理,使之得到保存和发展。

对于发动老艺人传艺授徒方面,镇文化站更是做了大量的艰苦细致的工作,不但重视传统技艺的完整传承,更关心这些能工巧匠的起居生活,使之毫无保留地把飘色技艺贡献出来。因此,飘色艺术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至今制作技艺的骨干近20人,镇内四个村的表演队伍合计近800人。

解放以前,沙湾飘色在三月三伴随“北帝”出游。解放后多在春节、国庆巡游。近十几年来,沙湾飘色先后到过广州、香港、佛山、中山、开平、吴川等地表演,影视媒体广为传播,被誉之为“南国奇葩”。如今,沙湾镇逢年过节、大型招商、海外交流联谊等大型群众活动,都离不开“沙湾飘色”,此项活动已经成为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活动,它展示了沙湾人良好的精神面貌,并引来无数商机,成为联结海内外乡亲的纽带。

随着“沙湾飘色”的影响不断扩大,不少学者专家纷纷在书籍报刊上发表文章,对沙湾飘色的起源和发展进行研讨,引起广泛的关注。一些媒体大量报道了“沙湾飘色”,它的知名度越来越大。沙湾飘色还两次被搬上银幕,在广州表演的录像被选送联合国。此外,沙湾镇政府和文化站还专门组织编印《沙湾飘色简介》,录制专题录像带和VCD等音像资料。

番禺区文化馆收集历年飘色的图文资料,建立专门艺术档案;番禺区文化局更把“沙湾飘色”艺术写进《番禺县文化志》。所有这些文字图片音像的记载和传扬,将使“沙湾飘色”流存后世,远播海内外。

08年活动

开始日期:2008年10月11日10点

结束日期:2008年10月11日12点

举办地点: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

活动介绍:

活动全称:第七届中国民间艺术节暨山花奖中国民间飘色(抬阁)大赛

飘色巡游时间:2008年10月11日 10:00-12:00am

飘色巡游路线:沙湾镇政府-中华大道-大巷涌路-市良路-沙湾大道-中华大道

其他活动

沙湾兰花展(沙湾文化中心,10.10-13)

广东音乐何氏三杰(沙湾)作品音乐会(沙湾文化中心,10.11 20:00-21:30)

沙湾水色表演(宝墨园荔景湖,10.1210:00-11:30)

第七届中国民间艺术节专题晚会(沙湾体育中心,10.12 20:00-21:30)

背景资料:广东音乐何氏三杰指何柳堂·何与连·何少霞,他们创作了脍炙人口的广东音乐《赛龙夺锦》·《雨打芭蕉》·《鸟惊喧》·《渔樵问答》·《月影寒梅》·《陌头柳色》等等。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