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理工大學

西安理工大学

陕西省全日制高校
西安理工大学(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是中央与地方共建,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院校,陕西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020年7月,学校成为工信部、陕西省共建高校。学校是我国西北地区水利水电、装备制造、印刷包装行业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和科研中心之一。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扎实推进一流学科建设,核心竞争力稳步提升。学校是我国首批获得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研究生教育始于1960年,2011年成立研究生院。现有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覆盖全部本科专业。现有1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涵盖5个二级学科),21个陕西省重点学科,12个陕西省优势学科。[1]学校在1994年1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西安理工大学。1998年学校划转陕西省。[1]
    中文名:西安理工大学 外文名: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简称:西安理工、西理工、XUT、XAUT 创办人:范源濂 办学性质:公立大学 学校类别:理工 主管部门:陕西省 现任领导:党委书记:刘德安 本科专业:67个 硕士点: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91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7个 博士点: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个、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41个 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1个、二级学科5个 校训:祖国、荣誉、责任 校歌:《春华秋实》[5] 院校代码:10700 主要奖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后备军官选拔和培训基地、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知名校友:斯泽夫、吴一坚、祁玉民、姚穆、沈晋、张文若、李勤、姜力军、俞向前、童斌、张琪、杨恒、王茜 中文名称:西安理工大学 外文名称: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现任校长:刘云贺 博士后流动站:科研流动站8个 院士工作室:19个 硕士招生电话:029-82312416 主要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水利水电学院、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等16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 类别: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理工 属性:省部共建高校n陕西省省属高水平大学n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n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n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n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n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n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n 党委书记:刘德安 双聘院士:4人 全国综合排名:158名(2019软科中国大学排名)

办学历史

学校的前身是成立于1958年的北京机械学院和成立于1960年的陕西工业大学。两校的办学历史分别可以追溯至1919年由民国教育总长范源濂创办的北平市立商业补习学校和1937年成立的国立西安临时大学(土木工程学系水利组)。1972年,北京机械学院和陕西工业大学合并组建陕西机械学院,隶属第一机械工业部。1994年,学校经批准更名为西安理工大学。1998年,学校划转陕西省,管理体制调整为中央与陕西省共建,以陕西省管理为主。2002年,陕西省批准西安仪表工业学校整体并入西安理工大学。学校以1949年人民政府接管北京机械学院前身学校国立北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为校庆起始年,5月1日为校庆日。

所获荣誉

近年来,获国家教学成果奖4项,陕西省教学成果奖91项;有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72门省级精品课程,11个省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有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广泛认可,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后备军官选拔和培训基地,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首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2013年作为全国试点高校率先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学校是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研究生课程建设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建有2个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全国示范性基地,8个陕西省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

学校领导

党委书记

刘德安

校长

刘云贺

纪委书记、

监察专员

李鹏

历史沿革

北平高专时期n学校以1949年人民政府接管北京机械学院前身学校国立北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为校庆起始年。n1946年,国立北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创建。n西安理工大学历史沿革图1950年,国立北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更名为北京重工业学校。n1953年,北京重工业学校更名为北京机器制造学校。n2.北京工业管理学校n1919年,由民国教育总长范源濂创办北平市立商业补习学校。

1937年,改建为北京市高级商业职业学校。n1950年,北京市高级商业职业学校更名为北京市财经学校。n1955年,北京市财经学校更名为北京工业管理学校。n3.北京工业干部学校n1952年,沈阳工业干部学校创建。n1954年,沈阳工业干部学校更名为北京工业干部学校。n1956年,北京业余机械学院创建(合署)。n北京机械学院时期n1958年,北京机器制造学校、北京工业管理学校、北京工业干部学校合并升格为北京机械学院,隶属于第一机械工业部。n文革开始后不久,受国内外形势影响,中央决定将北京十三所重点高校外迁。

1969年,根据林彪“第一号通令”,北京机械学院等13所“京校外迁”高校被迫迁出北京。北京机械学院迁至陕西。n陕西工业大学时期n1937年,国立西安临时大学工学院土木工程学系水利组成立,同年改建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工学院水利工程学系。n1938年,西北联合大学工学院水利系成为西北工学院水利系。n1956年,西北工学院电机系、水利系,北京动力学院,山东大学土木系、青岛工学院水利系、西北农学院水利系、苏南工业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西安动力学院。n1957年,西安动力学院、西北工学院采矿纺织系并入交通大学(西安)。n1958年,西北工学院化工系部分改建西安化工学院。n1960年,西安交通大学水利系、纺织系,西安化工学院部分合并升格为陕西工业大学。n1960年,开始研究生教育。

1961年,陕西科技大学(1960年创建)并入陕西工业大学。n1962年,西安机械专科学校(1958年创建)并入陕西工业大学。

陕西机械学院时期n1972年,北京机械学院、陕西工业大学合并组建陕西机械学院,隶属机械工业部。还有一部分以印刷专业为主在北京黄庄成立了北京印刷学院。n1970年,陕西工业大学纺织系参与合并组建西北轻工业学院(今西安工程大学)。n1972年,陕西工业大学化工系并入西北大学。n1972年,陕西工业大学水利系并入西北农学院(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n1981年,西北农学院水利系又返回并入陕西机械学院。n1981年,经国家教委批准,陕西机械学院北京留守处(原北京机械学院北京遗留部分)定名为陕西机械学院北京研究生部。n1981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成为全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1986年,陕西机械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和北京机械工业管理专科学校合并成立的北京机械工业管理学院,隶属于机械工业部。1990年,北京机械工业管理学院更名为北京机械工业学院。1998年划转北京市管理,后于2003年参与组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n西安理工大学时期n曲江校区校门1994年,陕西机械学院更名为西安理工大学。n1998年,学校由机械工业部划转陕西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n2002年,陕西省批准西安仪表工业学校整体并入西安理工大学。

2006年,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独立本科院校)获教育部批准成立。n2008年,学校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2010年6月,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同年,入选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2011年5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9月,经陕西省政府同意,省教育厅批准,西安理工大学研究生院成立。

年底,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n2013年1月,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n2017年7月,被认定为“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n2018年3月,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2020年7月,西安理工大学成为陕西省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建高校。

10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确定为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

办学条件

建设成果

截至2019年2月,近十年来,学校科研成果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67项,其中国家级奖3项,本校作为首席科学家单位承担973项目、国家重大专项课题、重大仪器专项等国家重大重点项目71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87项,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7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416件,获国际发明专利授权13件,科研经费到款23.8亿元,发表SCIE论文2397篇。学校不断推进校地校企合作,与省内外100多家单位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在陕西、江苏、浙江、广东等地建立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8个。2013年,学校科学研究计划验收通过67项,其中特色研究计划项目3项,科技创新计划项目15项,学科联合项目3项,青年科学研究计划项目31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5项。在校基金的资助下,此次结题项目共获得国家级项目7项,省部级项目14项,厅局级项目21项;申请专利31项,授权18项;发表论文111篇(其中SCI:15篇,EI:44篇,SSCI:2篇,CSSCI:27篇,CSCD:23篇)。nnnn

科研平台

机构名称

批准部门

陕西省军民两用超快光电技术研究中心

省科技厅

陕西省水利机械及其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科技厅

陕西省军民两用集成电路设计中心

省国防科工局

陕西省镁合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科技厅

陕西省水资源与环境重点省级实验室

省科技厅

城市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

省教育厅

陕西省网络计算与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

省科技厅

陕西省腐蚀与防护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

省科技厅

陕西省印刷包装工程重点实验室

省科技厅

陕西省印刷包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科技厅

陕西省黄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

省科技厅

陕西省电工材料与熔(浸)渗技术重点实验室

省科技厅

陕西省晶体生长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科技厅

陕西省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中心

省教育厅

陕西省机械制造装备重点实验室

省科技厅

陕西省腐蚀与防护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

省科技厅

科研平台n截至2019年2月,学校拥有32个国家及省部级重点科研基地,其中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科技部推广中心、1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n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晶体生长设备及系统集成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n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数控机床及机械制造装备集成重点实验室、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重点实验室n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晶体生长设备与控制技术工程研究中心n科技部推广中心:国家连铸连轧贝氏体铸铁技术研究推广中心n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旱区生态水文与灾害防治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n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nn截至2015年5月,学校馆藏纸质文献188万余册,电子文献约329万余册,纸质中外文现刊2300多种,全文电子期刊1万余种,业已形成集机械、电气与电子、自动控制、仪器仪表、材料、水利水电、印刷包装以及管理学、法学、外语、艺术等社会科学诸专业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的多种载体的文献保障体系,其中水利水电、印刷包装类文献独具特色。n

学术期刊n《西安理工大学学报》创刊于1978年,是由陕西省教育厅主管,西安理工大学主办的科学技术类多学科综合的学术性期刊。主要栏目有机械工程、材料工程、电气工程、控制工程、电子工程、水利工程、土木工程、环境工程等。是CNKI中国学术文献总库入编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编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入编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2011、2014、2017年版)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英国《科学文摘》(SA)收录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俄罗斯《文摘杂志》(AJ)收录期刊。

院系专业

二级学院

专业

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水利水电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环境工程、农业水利工程

西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

西安理工大学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工业工程

西安理工大学印刷包装工程学院

印刷工程、包装工程、数字媒体技术

西安理工大学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

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物联网工程、电气工程及智能控制、、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西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以及物联网工程

西安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工业工程、经济学、公共事业管理、文化产业管理

西安理工大学理学院

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统计学、应用物理学、应用化学、制药工程

西安理工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

法学、英语、日语

西安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工程力学、城乡规划、建筑学、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西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视觉传达、工业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动画、雕塑、摄影

西安理工大学信息技术与装备工程学院

信息工程、电子与计算机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西安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西安理工大学国际工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西安理工大学高等技术学院

——

国防生教育学院(海军)

——

西安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

西安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

体育教学部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

——

院系专业n截至2020年3月,学校设17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及独立学院一所——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共设本科专业67个。nn

师资力量

团队名称

带头人

审批时间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

黄强

2007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

罗兴锜

2008

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

刘丁

2009

水力学课程教学团队

周孝德

2010

师资力量n截至2019年2月,学校有教职工25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800余人。院士工作室19个。有双聘院士4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2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8人,中科院“百人计划”3人。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2人。入选“特支计划”9人、“三秦学者”创新团队2个、高校“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10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7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教学名师、师德标兵等40多人;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n

教学建设

中心名称

批准时间

工程训练中心

2007

信息与控制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2013

水利水电实验教学中心

2014

学校标识

精神文化

歌谱

歌词

《春华秋实》词:廉永杰曲:屈斌、陈大明黄河滔滔,秦岭莽莽,赫赫始祖恩泽,五千年文明育养。理工大学子济济一堂,祖国荣誉责任矢志不忘。团结勤奋求实创新蔚然成风,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精神永扬。看春华秋实桃李芬芳,为我中华腾飞创造辉煌。

校训:祖国荣誉责任nn祖国:牢记自己是炎黄子孙,是中国人,有高度的民族自尊心,奋发向上,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奉献一切。n荣誉:强烈的荣辱观、是非观,有为国家增光,为集体扬名,为个人争先的荣誉感。n责任:对国家、社会和家庭的高度责任感,以艰苦奋斗、一往无前的精神和对人、对事极端负责的态度,努力学习,服务社会,报效祖国。n“祖国、荣誉、责任”是完善人格的三个基本支撑点,学校要以培养学生具有执着的爱国精神、强烈的荣辱观和高度的责任感为育人的基本准则,严格要求每个学生。

n校风:团结勤奋求实创新nn团结: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是事业成功的保证。n勤奋:刻苦学习,奋发进取,具有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的献身精神。n求实: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严谨治学、治教。n创新: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不断追求新知。n优良校风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条件,也是学校上质量、上水平,办出特色的有力保证。nn校庆n学校以1949年人民政府接管北京机械学院前身学校国立北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为校庆起始年,5月1日为校庆日。n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