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枪

长枪

在长柄上装有锐利尖头的兵械
枪是一种在长柄上装有锐利尖头的兵械。[1]枪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隋末唐初,是矛的替代产物,因为矛杆的制作复杂繁琐耗时长久而产生的应急武器。不同用途的长枪其长度各不相等。用于车战、骑战的枪显长,用于步战的枪显短,用于守城御寨的枪显长,用于进攻的枪则短。长枪可达八米之余,短枪可为一点三米之多。现代武术中枪术竞赛套路用的枪,其长度不能短于本人直立直臂上举时从脚至指尖的长度。
    中文名:长枪 外文名: 别名: 本质:长柄上装有锐利尖头的兵械 起源:隋末唐初 组成:枪头、枪缨、枪杆和枪镰 类别1:古矛枪 类别2:梨花枪

分类

长枪

此种枪属明代兵器,枪头长三寸三分,重一两三钱,枪杆状盈。

古矛枪

明代铁兵器,枪头长七寸,重四两。其方棱扁如荞麦,前头尖锐,用于透刺。

花枪

是长矛和火器的结合型兵器。采用无缨的普通长枪,在原枪缨部位缚一喷火筒,同时点燃,用火药烧灼而杀伤敌人。药尽又可用枪头刺杀。药筒中喷出之药,如梨花飘落而得名。宋代李全之妻杨妙贞所创此枪套路,世称她"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

钩镰枪

枪长七尺二寸,其中枪头为八寸。枪头上尖锐,其下部有侧向突出之倒钩,钩尖内曲。枪杆长六尺,粗圆径为四寸,以木制成,杆尾有铁鐏,长四寸。

九曲枪

枪长一丈一,枪头如蛇形,顶尖而锋利,两侧薄刀,整个枪头长一尺余。明代马战的主要兵器。主要用法有:拦、拿、扎、刺、搭、缠、圈、扑、点、拨、舞花等。

太宁笔枪

枪头锐利,枪头刃下数寸装一小铁盘,上面有刃。因其枪头如笔状,故得此名。

花枪

枪杆长五尺,梭形枪头,枪头下红缨,枪杆粗不攻把。由于枪杆较细,抖动时枪头颤抖不停,使人难以捉摸枪尖戳处,使人眼花缭乱,故得此名。

雁翎枪

清代兵器。通体长七尺二寸,其中枪头为八寸,枪杆长六尺,粗约三寸余,硬木制成。枪头为炼铁所制,其式样与双钩镰枪相似。惟枪尖为扁平梭形状。杆尾有铁鐏,长为四寸。

枪矛区别

枪和矛,外表十分接近,矛多半比枪长一些,杆部粗一些。但是二者最主要的区别在杆的软硬上。矛的杆是硬的,适合大部队冲锋,而枪的杆是可以略微弯曲的,作战更为灵活,古战场上一些著名武将,使用的多半是枪而不是矛。

因为枪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弯曲,所以在对手格挡住枪头的刺击以后,手腕翻转,枪头会以较快的速度绕出弧线,贴过对手的格挡物继续完成刺击的动作,攻的优势在于此;对方的重兵器进攻,枪杆抵挡过程中,适当的弯曲又会卸掉一部分劲力,防的优势在于此。

枪和矛有时候区别并不是那么明显,枪也分为软硬适中的杆和十二分硬杆枪,其实主要的区别还在枪头和矛头的不同,枪头轻,短,小,中脊隆起,杆子进入到枪头的一半,属于轻头武器。而矛头多数长,重,中脊不隆起,属于重头武器。

枪的杆头也和矛头不同,枪是个锥度,无论是软硬适中的枪杆,还是全硬的枪杆,都是尾大头小的,为的是保证枪杆的重心靠后,取得格斗时候的灵活性。而矛的杆前后相去不大。

判断枪矛需要从杆的形状和前面铁头的形状综合判断。

枪头和枪杆的制式详细参考文献如下:

明●何良臣《阵纪》枪锋须短利而轻,以不过两为率,杆须腰硬根粗稍称。

明●程冲斗《长枪法选》长枪式说:铁枪头惟用点子样为最,又名柳叶枪,必要小钉钉入竿内。古云“枪头不过两”,以轻便为妙。长枪式图:枪头通长三寸五分,内头长一寸五分,中起剑脊要高厚,两刃要薄,内库长二寸,库口径阔五分。库内要空至枪中处为率,毋得有实铁,有实则重矣。空库口,枪杆必安至管顶实处,勿空。安枪头法已悉载棍谱。

明●吴殳《手臂录》其劲如铁,根大逾握,削之使就手,渐细至尖,尖径半寸,握于根前三尺,衡之正平,居重御轻,用之乃得灵变,过丈二,腰必软,欲腰不软,根太大,不可握矣,

清●包世臣《齐民四术》卷十·兵二凡枪刃宜利,有脊阔径寸而上下杀之,长不过二寸,重不过一两。竿宜头软、腰硬、尾粗。

枪杆的材料的选择详细参考文献如下:

南宋●华岳《翠微先生北征录》:

叉枪制──叉杆蒺藜条为上,柘条次之,枫条又次之,余木不可用。

──穿斗枪叉,合拣择枪大小与筒口相等,然后穿套。

──造枪须令枪头、叉口用钢,筒并枪身、叉身尽合用常铁。──穿斗叉枪,先比量杆头相等,次用胶、漆、面调涂,倾入筒口,令盛满,却倒用杆斗上。庶无动摇、脱落之弊,至枪杆朽腐,而杆头犹不脱,及雨水不入。

臣闻旧制:淮东敢死军多系枪叉手,淮西忠义军民兵多系枪刀手。刀姑置勿论,而枪叉之弊有四。一则近年收买枪杆全无选择,多用杂色轻木,临用脆折及被脱误。今后枪叉杆须用蒺藜条、枫木、赤仙木,方免杆身易折。

明●何良臣《阵纪》

南方以为杆,甚称省便;北地风高易裂,须得丝筋缠紥乃可,否则以椆木代之犹胜。

明●程冲斗《长枪法选》

其木色有稠木、有檀木、有检栗木,皆大木取小劈刨而成,多不坚牢易断。必选生成者为上,有檕条木,有牛筋木(赤者为佳,白者次),有茶条木,有米枯木(有名乌檕),有拓条木,有白蜡条木(有名水黄荆)。各处土产不同,各名其异。惟取坚实体直,无大枒枝节疤者为上。根头可要盈把,便好持拿,自根渐渐细至稍上。不软不硬为妙,如太软太硬,则拿捉不如意。调制如法,便好运用也。今军伍中多用竹竿,但要选苗竹,竹节稠密者佳。大抵竹不耐用,拿拦击刺之间,力大则破矣,干又自裂,可用盐卤久浸,使常有润色,略可取用耳。

明●吴殳《手臂录》

枪材,以徽州牛筋木者为上,剑脊木次之,红棱劲而直,且易碎。白蜡软,棍材也。

明●茅元仪《武备志》一百三卷军资乘战八(器械二)

枪杆稠木第一,合木轻而稍软,次之。要劈开者佳,锯开者纹斜易折。攒竹腰软必不可用。北方干燥竹不可用,木杆可用;东南竹木皆可通用。

从以上文献参考可以看到,枪杆首选必须是硬韧木材,次选是软硬适中的木材,最次的软木。而士兵和武术家和将领的枪杆选材不同,士兵选容易获得的竹和韧性好的木杆,武术家和将领选择硬韧性好的木材,软硬适中韧性好的木材,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流派技能而定。

四大名枪

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一代名将俞大猷的绝世之作——被誉为武术经典的《剑经》正式刊行;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著名武术家吴殳所着的被后世誉为枪法大成的《手臂录》问世。期间120年,是冷兵器统治中国古代战争的最高峰,同时也是军旅武艺与民间武艺自然结合,互补互济共同发展的历史时期。正是在这种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出以俞大猷、戚继光、唐荆川、洪转、程冲斗、石电、吴殳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武术技击家和枪术家。他们独辟蹊径的武功技艺和大量武术名着,奠定了中国武术科学的技术体系与理论体系的良好基础,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武术文化的内涵。

枪为百兵之主,在枪术形成发展史中,这一时期的发展尤为突出,享誉武林的四大名枪:杨家枪、少林枪、峨嵋枪、吴家枪就是在这一时期产生和确立的。

杨家枪

杨家枪,因舞时如梨花摇摆,故全名“杨家梨花枪”,又名梨花枪,在明代被誉为最上乘的枪法,古兵武《阵记》、《剑经》、《武编》、《纪效新书》等均有记载。

大众关于杨家枪的印象,多数是来自杨家将,除此之外,还有《射雕英雄传》等小说。杨家枪被武林公认为第一名枪,传说始于宋代,但何人何时所创,均无定论,有待考证。一说为南宋末年红袄军首领李全妻子杨妙真所创,见于《宋史·李全专》。但是杨家枪是明清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枪术流派,确是有据可查。戚继光在《纪效新书·长兵短用说篇》中指出:“杨家枪变化莫测,神化无穷,天下咸尚之。”俞大猷在《剑经》中也说“山东、河南各处教师,相传杨家枪法。”吴殳在《手臂录》中进一步指出,“杨家枪,学之易,用之利,大有益于行阵”。从以上引证明显看出杨家枪早在明清两代就已享誉武林,受到尊崇。杨家枪能名垂古今,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它较早地形成了系统完整的枪法理论和精妙实用的枪法体系。

杨家枪的技击战术特点是以“快”为主,注重虚实兼备,刚柔相济,出招时锐不可当、虚实相生,回撤时迅疾如风,稳重而大气。杨家枪有一绝,一旦得手之后便乘势一戳,敌人再无翻盘机会,正是“乘胜追击”的绝佳体现。相关记载如:“枪是伏腰锁,先扎手和脚。疾上又加疾,扎了还嫌迟。”(《纪效新书》),“锐进不可挡,速退不能及。”(何良臣《阵纪》)。

少林枪法

少林寺在棍法的基础上,吸收各家各枪之精华,融会贯通,创出以枪为主,兼用棍法,枪棍合一,以力度见长的大封大劈和猛崩硬扎,刚柔兼施,风格独特的少林枪法。因少林枪法系统合理,精妙实用,理明法备,受到武林人士的珍视,很快传遍大江南北、黄河两岸。

少林枪系主要由洪转梦绿堂枪法和程冲斗枪法组成。梦绿堂枪法是少林寺第一代枪法,它由少林寺武僧洪转大师所创。吴殳在《武僧录》中曰:“少林僧洪转,彼家堂头也,所着《梦绿堂枪书》有八母、六妙、五要、三奇之法。”他又曰:“八母本也,六妙用也,五要变也,三奇巧也。尽此诸法,枪可以贯诸艺矣。”

程冲斗(1561-?)曾在少林寺学艺达十年之久,先得高僧洪转、洪纪真传,后又得河南李克复枪技。程冲斗将二者融会贯通,对少林枪法进行改革,创造了新的少林枪法,风行海内,享有盛誉。明天启元年(1621年),他60岁的时候完成《耕余剩技》一书,这是继戚光《纪效新书》之后,又一部较为完备的武术专着,对后世的武术发展影响极大。

然而程冲斗却被视为少林枪法的叛徒,原因就在他对于“崩枪法”的大力提倡。在现代武术中不论是规定枪术套路还是传统枪术流派,崩枪都是必备的枪法,然而在当时,程冲斗却因此遭到了非议。清代枪术家吴殳在《手臂录》中就提出“崩”是棍法而不是枪法,并因此否定了程冲斗的改革,还批评他“大误人矣”。

峨嵋枪法

峨眉二字,实在可以算是古代巴蜀的代称,峨眉武术,称其为“巴蜀武术”也不为过,当然,有的朋友要提出蜀山、青城等门派,不过那些门派主要见于武侠小说之中,历史上并无详细记述。因为峨眉山作为佛教圣地的关系,峨眉武术脱离不了与佛教思想艺术的联系,相比少林,峨眉枪法功架优美、劲力饱满、步活身灵、枪路纵横、变化多端,所谓“枪似游龙扎一点,舞动生花妙无穷”,实在是优雅飘逸许多,这也符合大众心目中关于峨眉功夫的印象。

峨嵋枪法在明清枪派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创始人是四川峨嵋山普恩禅师。相传普恩遇异人授以独特枪法,他曾经两年于秘室研习,始彻悟其枪理与精义,遂挟枪技游弋武林,无有比肩者,名重一时。普恩将其枪法传于徽州程真如和月空行者,二人将这技艺风格独特的枪法带回中原进行传播。后来程真如达其义,手着成书,命名为《峨嵋枪法》,传于朱熊占。朱熊占于1662年在鹿城盛辛五家中巧遇江苏太仓人吴殳,朱熊占慧眼识人,收文武兼备、年已51岁的吴殳为徒,亲传峨嵋枪法并赠其书。吴殳于1678年将《峨嵋枪法》收入他的名着《手臂录》使其流传千古,成为武林名枪之一。

峨眉枪法到了现代也大放异彩,四川武林人物李毅立、任刚、彭项等将其发扬光大,使各自所练枪术成为全国一流水平,屡屡在全国和亚州武术竞技中取得金牌。

吴家枪法

吴家枪的创始人为吴殳(1611~1695年),字修龄,号沧尘子,江苏太仓人士。他是明清最有成就的武术家之一,更是继程冲斗之后,惟一留下大量着作的古代武术家。他的名着《手臂录》自1678年正式刊行以来,被历代武术界尊为“枪法大成”,列为典籍。它融经论谱诀于一体,图文并茂,理法技艺俱佳,是我们研究古代枪法和枪术发展史极为珍贵的资料。?

吴殳对于枪法的贡献在于他对步法的重视,《峨嵋枪法》提出“不言步法,不言立势”的观点,杨家枪也存在“撒手杀去而脚步不进”(《剑经》)的重大缺欠。试想,枪出去了,步子不跟上,这样的进攻有用么?因此,吴殳提出了“足不可松,其妙在于活,退则以长制短,进则以短制长”的观点。他把十五种步法列入枪法技术规范之中,从而丰富了枪法技术体系的内容,增强了枪法的技击威力和枪术的实用技击价值,突出了“以攻为主”武术技击思想。

吴家枪是《手臂录》的核心。其他著名枪法如石、马、沙、杨、少林、峨嵋等都是为烘托吴家枪法而辑入。书中对各家枪法均详加诠解与辨析,一一讲明其优势异同。先从石家枪法入手,最后归之于峨嵋,系统而完整,多有独到见解,使人对古代枪法一览无余,开卷受益?

吴家枪法是明清枪术大发展的产物,是中国枪术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对后世枪术的发展与完善,起到承前启后的历史性作用。

用枪的名将

历史上,最先以铁枪临阵的武将出现在何时,现在还不很清楚,唐代名将秦琼所用的枪就很特别,但不知道是不是铁枪。史载:亮银枪

“秦武卫勇力绝人,其所用枪逾越常制。初从太宗围王世充于洛阳,驰马顿之城下而去,城中数十人,共拔之不能动,叔宝复驰马举之以还。迄今国家每大陈设,必列于殿庭,以旌异之。”

这种描写不免有夸大,但以秦琼之勇健,用枪不同于一般是可信的,我们推测,他用的很可能就是铁制枪。史有明载的“铁枪”英雄,以后梁名将王彦章最早,也最为有名。《旧五代史》卷21《王彦章传》说,他“常持铁枪,冲坚陷阵”,当时人把他称为“王铁枪”。王彦章骁勇善斗,每战必胜,然而最后还是败在枪法似更高一筹的夏鲁奇枪下。但,宋以后的话本杂剧里,“王铁枪”是五代故事里最重要的人物,“铁枪”的名号也随之传扬天下,后来不断有人以“铁枪”作为名号,应该与王彦章的影响有关。五代另一个惯使铁枪的将军,是后梁的王敬荛,《旧五代史》本传说他:

“敬荛魁杰沈勇,多力善战。所用枪矢,皆以纯铁锻就,枪重三十余斤,摧锋突阵,率以此胜。”

五代以降,宋、金、元之际,使用铁枪,并以“铁枪”为浑号者不一而足,这几乎成了这个时代的风气。《宋史》卷197《兵志十一》载:

“咸平三年四月,神骑副司马使焦偓献铁盘槊,重十五斤,令偓试之,马上往返如飞,令迁本军使。”

“铁盘槊”形制不明,以其重量来看,很可能是用铁丝缠绕枪柄的枪,这样可以加强枪柄的坚韧度,比一般竹木枪柄要结实得多,又能保持枪柄弹性。直到明清时代,军中用枪常有这种形式的。如果是纯铁枪,份量应该比十五斤重。这可以算做铁枪的一种。

史书中,北宋执用铁枪的将领虽不多见,但当时铁枪确是军中兵器之一,国家曾专门制作以供给边地将士。《宋史》卷197《兵志十一》载:

“仁宗时,天下久不用兵。天圣四年,诏减诸路岁造兵器之半。是岁,诏作坊造铁枪一万五千,给秦、渭、环、庆、延州镇戍军。”

这是一条需要稍做分析的材料。宋代诸州都有监造兵器的机构,每年所造兵器数量很大,这在宋修方志如《景定建康志》卷39《武卫志》里都有记载。因为兵器易于损坏,所以各地添造兵器的数量往往很大,动辄以数万计。朝廷给秦、渭等五州特意制造铁枪一万五千条,一是说明军中使用铁枪者不乏其人,但毕竟不是每一个将士都能用得了的,所以平均每州三千条,这个数字不能算多。其二,秦、渭五州与西夏毗邻,是北宋战争最多的地区。西夏虽然是“黑子弹丸”一样的小国,但民族强悍,武备严整,北宋屡屡战败。北宋专为五州制造铁枪,显然有提倡尚武精神,奖进骁勇敢战之士的寓意。

宋、金间用铁枪的武将时有所见,我们举几个例子。

《三朝北盟会编》卷249载,与耿京、帝弃疾一起揭起抗金义旗的有一位叫“李铁枪”,是一个忠义之士,但他的名字已经无从考知。李铁枪事迹亦见《金史》卷87《仆散忠义传》,被称之为“火山贼”,曾被女真名将仆散忠义击败。

还有一位大名鼎鼎的“李铁枪”,就是金末纵横山东的“红袄军”首领李全。周密《齐东野语》卷9《李全》条载:

“尝就河洗刷牛马,于游土中蹴得铁枪杆,长七八尺,于是就上打成枪头,重可四五十斤。日习击刺,技日以精,为众推服,因呼为‘李铁枪’。”

李全是王彦章以后最有名的铁枪将,《大金国志》卷25说他“身长八尺,手执铁枪。”《宋史》卷475本传也说他“能运铁枪,时号‘李铁枪’。”李全的夫人姓杨,号李姑姑,也以枪法驰名,曾自称“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明清以来的流传甚广的梨花枪(即六合枪)就托名于她。

金朝用铁枪的似较宋朝为多,特别是金末抗击蒙古的战争中,北方出现过好几个以铁枪为号的武将。

有杨铁枪,见《元史.王珍传》:“金末丧乱,所在盗起,南乐人杨铁枪,聚众保乡里。太祖遣兵攻破河朔,铁枪以兵应之。”

有张铁枪,是金的骁将,被蒙古勇将吾也而俘虏,抗节不屈而死。事见《元史.木华黎传》和《吾也而传》。又据《元史.史天倪传附史枢传》,这位“张铁枪”名叫张资禄,是金国鄜州名将。

金末还有“葛铁枪”,是金朝名将武仙的部下,以骁勇闻名,后被史天泽擒获。事载《元史》卷155《史天泽传》及卷120《肖乃台传》。

蒙古军将领用铁枪者以隋世昌最有名。《元史》卷166《隋世昌传》载:

“隋世昌,其先登州栖霞人。……善骑射,身长八尺,锻浑铁为枪,重四十斤,能左右击刺。”

隋世昌的父亲原本也是金朝军官,后降顺元太宗。浑铁即未经锻炼的铸铁,以铸铁为枪,枪体笨重无弹性,又重达四十斤,足见其人必是非常健壮多力的人。说隋世昌“能左右击刺”,说明他的铁枪不止用于直剌,还可以左右横“击”。一个“击”字,对我们了解铁枪的实用功效大有帮助。清初遗民学者陆桴亭为武术家石敬岩写的传纪中说到,石敬岩曾说马上枪“以浑铁为贵”,而明代几家最主要的武艺图书中,都说当时的枪柄主要是用“稠木”制成的。

元末武将用铁枪者,有杨维桢曾两次题咏的李铁枪。其《李铁枪歌》云:

“古铁枪,五代烈,今铁枪,万人杰。红蛮昨夜斩关来,防关老将泣如孩。铁枪手持丈二材,铁马突出擒红魁。磔红头,凿红骨。誓红不同生,灭红倒红窟。君不见钱塘城中十万家,十万甲兵赭如血,一夜南风吹作雪。”

另据杨维桢的诗序,这位李铁枪是元朝的万户,至正十二年(1352)曾大破红巾军于杭州城外,同年九月作战受伤。他的姓名事迹待考。

有趣的是,由红巾军的战士起家的明太祖朱元璋也用过铁枪,这可以证明元末使用铁枪之广。钱谦益《投笔集.后秋兴二》之七云:“十载倾心一旅功,御枪原庙梦魂中。”原注云:“南门旧存高皇帝手御铁枪。”朱元璋用过铁枪,我以是可信的。朱元璋从军后以作战勇敢而屡获提升,这是大家熟悉的史实。他当了大明皇帝后,非常注意军官的武艺素质,尤其注重枪法水平,亦见枪是当时军中最重要的兵器。洪武四年三月,他曾经下令给中书省,要求凡百户无军功而积劳升职者,一律要通过比试武艺来确定是否升职。“比试之法,每二人为偶,持枪角胜负,胜者始得升擢。”这次大比试由都督王铭主持,王铭最善枪法,他亲自参加比试,“百户诸善用枪者,率莫能与铭抗。”

清代武将用铁枪的应该还有,但见于史载的很少。比较著名的一例是清嘉庆年间的“张铁枪”──张永祥。清吴振棫《养吉斋余录》卷9《张永祥传》载:

“张永祥,淮宁人,枪法精绝,人呼为张铁枪。嘉庆丁巳二月,白莲贼齐王氏,即所谓齐二寡妇者,自楚掠豫,将南趋襄城。永祥以乡兵三百败之庐氏。当事给永祥把总衔,意不屑也。后十年,阮相国元抚河南,召祥给役麾下。抚浙时,复携与俱,使教温宁营枪法。……闻永祥甚驯谨,而临事慷慨,无所挠阻,有古烈丈夫风。乃混迹绉铃,不能以功名显。惜哉。”

张永祥在当时颇有名声,嘉庆间杨铸(子坚)也曾写过一首《张铁枪歌》,记张永祥随阮元(芸台)缉捕海盗等事,后又在扬州知府屠倬幕中掌书记,可见张确实是一位难得的文武兼长人材。诗载《自春堂诗集》卷七。

铁枪应主要是马上兵器,以它自身的重量,借助于马的奔驰,可以发挥突剌之效,必要时还可以左右横击。如步战用铁枪,总不及竹木为柄者轻利便捷,所以明清军中用枪主要还以稠木为柄杆的第一等材料,南方的攒竹只可做短柄,不可做枪柄,因为长则腰软。总之,执用铁枪的前提是必需有过人的膂力,不然便是吃力不讨好。有些人为表现其健壮,专门使用重量超常的兵刃,这其实有悖于常理,不足为法。

铁枪很可能还被用作仪仗兵器,至少民国年间就用过一回。

民国十一年,北洋直系军阀曹锟在保定驻军,他积极练兵,扩大力量,准备随时进入北京攫取更大的权力。当时,他创建了两个特殊兵种,一个叫“苗刀营”,全营配备双手执用长柄日本式长刀,改称苗刀,由静海人刘玉春任教习。另外一个叫“铁杆矛营”,一律配备俄国式铁矛,请了白俄教官训练。所谓“铁杆矛”其实就是铁枪,据说原本是俄国哥萨克近卫骑兵的仪仗队装备,骑兵列队而行,矛插在马蹬旁,士兵一律用右手握着矛杆,威风凛凛。不久,遭锟在吴佩孚拥戴下进入北京,进城时为炫耀武力,举行了盛大的入城仪式。苗刀营肩扛长刀,列队步行;铁杆矛营是骑兵,走在苗刀营后边。两队人马,不古不今,不土不洋,煞是好看。这大概是枪又回光返照了一回吧!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