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老杜诗集

读老杜诗集

宋代王令所作七言律诗
《读老杜诗集》全诗内容丰富、胸襟阔大、情感深沉。首联写杜甫文章的锦绣与命途的多舛,颔联对“诗能穷人”的观点表示不以为然,颈联称颂杜甫用毕生心血凝聚成众多的辉煌诗篇,尾联感叹杜甫虽享有“千秋万岁名”,毕竟是“寂寞身后事”。宋代诗人王令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 作品名称:读老杜诗集
  • 作者:王令
  • 创作年代:宋代
  • 作品出处:《王令集》
  • 作品体裁:七言律诗

作品原文

读老杜诗集

王令〔宋代〕

气吞风雅妙无伦,碌碌当年不见珍。

自是古贤因发愤,非关诗道可穷人。

镌鑱物象三千首,照耀乾坤四百春。

寂寞有名身後事,惟余孤冢来江滨。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1、老杜:指杜甫,唐代人,我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2、“气吞”:《诗经》中的《国风》《大雅》《小雅》,多写实际生活,能反映当时社会面貌。杜甫的名篇“三吏”“三别”《羌村三首》等可比《国风》;《兵车行》《丽人行》《哀江头》《哀王孙》等作可比《小雅》;《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述怀》《彭衙行》等篇可比《大雅》,作用或有过之。故曰“气吞”。妙无伦,精妙处后世无与伦比。

3、“碌碌”句:意谓杜甫当时的人们对他的作品不是很赏识,所以他一生只能在离乱中穷困度过。碌碌,平庸无能。

4、“自是”句:意谓杜甫诗作的巨大成功,自然是他和古代圣贤一样发愤努力的结果。司马迁曾说:“诗三百篇,大抵皆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报任安书》)

5、“非关”句:作者认为杜甫诗的成功,不能说是“穷而后工”更不能说写诗这件事“诗道可穷人”。诗与穷,穷与工的关系,古人议论甚多,这是作者的看法。

6、镌镶(juānchán):雕刻,塑造。物象:指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事物形象。三千首:言杜诗内容非常丰富,数量之多。杜诗现存一千四百多首。

7、“照耀”句:意谓杜诗光芒万丈,自产生至作者写此诗时,照耀世界约计已历四百年之久。

8、“寂寞”句:意谓杜甫身后虽有大名,但生前却是很寂寞、困顿的。杜甫曾为李白抱不平:“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梦李白》)作者化用其语。

9、“惟余”句:唐大历五年(770),杜甫因避乱打算去湖南郴州依靠舅氏崔伟,行到耒阳时,因贫病交迫,不幸就死在船里,被草草埋葬在耒阳江边。直到四十多年后,才由他的孙子杜嗣业把他的灵柩运回河南偃师县西北首阳山下安葬。此句是悲叹杜甫一生,贡献如此大,却最后只在耒阳江边留下了一丘孤冢。

白话译文

杜甫的诗作气势磅礴,精妙处后世无与伦比;他年轻的时候却是平庸度过,未被世人珍惜。

杜甫诗作取得巨大成功,是他发愤努力的结果,并不是所有写诗的人都应该穷苦一生。

杜甫的一生中,有描写刻画人间事物与自然景象的诗篇三千首,诗篇灿烂辉煌光照天地已有四百年。

杜甫身后虽有大名,但生前却是很寂寞、困顿的,最后只在耒阳江边留下了一丘孤冢。

创作背景

这首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王令对于唐朝诗圣杜甫顶礼膜拜,非常尊敬。这首《读老杜诗集》七言律诗,是诗人阅读杜甫诗集后的感慨,既高度评价了杜甫诗歌的赫赫成就,也对杜甫一生的坎坷遭际,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王令对于大诗人杜甫是非常尊敬的。《读老杜诗集》这首七律,既对杜甫诗歌作出高度的评价,又对诗人一生悲辛的遭际,寄予真挚的同情。

诗的开头两句:“气吞风雅妙无伦,碌碌当年不见珍。”作者赞叹杜诗的成就,是继承了《诗经》以来的优良传统,又“气吞风雅”,达到精妙无比的程度。然而杜甫在当时却被认为是碌碌无奇,虽有绝代的才华,并不能为时所用。《诗经》中的《国风》《大雅》《小雅》,都是写实的诗篇,反映出当时的时代面貌。杜甫的名篇《三吏》《三别》《羌村三首》等作,类似于《国风》《兵车行》《丽人行》《哀江头》《哀王孙》等作,可比《小雅》;《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述怀》《彭衙行》等篇,可比《大雅》。

所以在杜甫身后,元稹、白居易、韩愈、杜牧、李商隐等诗人,无不对杜诗倍加赞扬,杜诗对后世影响之大,也是无与伦比的。杜甫在世,遭遇坎坷,生活极端困苦,像《同谷七歌》写他自己“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像《醉时歌》“但觉高歌有鬼神,焉知饿死填沟壑”,感叹“儒术于我何有哉,孔丘盗跖俱尘埃”,都可以说明他的一生大多在乱离穷困之中度过,并不为当时所重。王令用这两句概括杜甫的一生,用意是极为深沉的。

第三四两句:“自是古贤因发愤,非关诗道可穷人。”进一步表明杜甫诗歌和古代圣贤一样是因发愤而作。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有“诗三百篇,大抵皆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的话,杜诗也是如此。时代的动乱,人民的苦难,国事的艰危,都使诗人在感情上受到巨大的触动。这就是杜诗创作力量的源泉。诗人的生活,大多是穷困的,但王令认为不能因此说他们的诗是因“穷而后工”,更不能说是“诗道可以穷人”。历史上有不少英雄豪杰,他们在没有乘时而起以前,极度穷困,如韩信乞食淮阴,伍员吹箫吴市,他们都不是诗人,也一样的穷困,可见“诗道可穷人”不是确论。

有些诗人如曹植、谢灵运、谢朓等人,诗也写得很好,却不因“穷而后工”。足见“穷而后工”之说,至多也只能有部分的道理;尽管工诗者以穷人为多,“诗道可以穷人”的说法,王令是极不赞成的。

诗的第五六两句,是王令诗中被公认的名句:“镌镵物象三千首,照耀乾坤四百春。”三千首”是约数,杜甫现存的诗歌,只有一千四百多首,但这些诗篇牵涉的内容极为广阔,诗人忧国家之所忧,痛人民之所痛,面对复杂艰虞的社会现实,广泛而深刻地揭示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的灾难。杜甫对于人民的苦难,有着深切的同情;对于国家的命运,有着真挚的关心,不管自己生活多么困苦,而忧国忧民的热情,始终没有衰歇过。除了上述诸种主题以外,即使是吟咏自然景象,怀念亲友,咏史怀古,题画、论艺、论诗、论字,也都有杰出的诗篇。

因此“镌镵物象三千首”这句,是颇能概括杜诗的内容的。“四百春”也是举其大数,由730年(唐玄宗开元十八年)杜甫成年计起,至王令在世的1059年(宋仁宗嘉祐四年),约近四百年,杜甫的诗歌引起后世的崇拜和共鸣,激励着一代一代的爱国者。“照耀乾坤四百春”这句,是王令发自内心的崇敬的声音。

诗的结尾两句,是王令对于杜甫的悼念和感叹:“寂寞有名身后事,惟余孤家来江滨。”作者感叹杜甫虽然大名辉耀后世,诗篇流传千古,但是这“千秋万岁名”,毕竟是“寂寞身后事”。据《旧唐书》及其他有关记载,杜甫在770年(唐代宗大历五年),避乱往郴州依其舅氏崔伟,行至耒阳,因贫病交加,卒于舟中。当时草草葬于耒江边,直到四十三年之后的813年(唐宪宗元和八年),才由他的孙子杜嗣业把灵柩运归,安葬在今河南偃师西北的首阳山下。诗人的遗体,在王令写诗的时候,已经不在耒阳了。所以有“惟余孤冢耒江滨”的感叹,这是就杜甫身后萧条的情况而言,以增加对诗人的悼念之情。

全诗寄慨深沉,双赞颂为主,而以叹惋惋悲愤的心情出之。几千年来,有许多伟大的作家,多不能得志于当世,杜甫是其中之一。王令借此诗代鸣不平,所以有一种傲兀之气,跃然纸上。

名家点评

清代学者·王昶《诗词曲名句赏析》:“《读老杜诗集》是一首论诗诗。诗中满怀崇敬的感情对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所创作的诗歌作了高度的评价,并对他一生辛酸悲苦的遭遇寄予了真挚而深切的同情。这首诗寄慨深沉,感情叹惋悲愤,充满了诗人的赞叹与悼念之情。”

作者简介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幼年时由叔祖王乙带往扬州抚养,遂为广陵(今江苏扬州)人。长大以后,无意仕进,拒绝了进士试的举荐,以教书为业。他是一位识度高远,才华出众,很受王安石器重的青年诗人,因去世过早,未能施展抱负。擅诗文。他诗学韩愈、孟郊,构思新颖奇特,风格雄健豪放,造语生新惊俗,富于浪漫主义色彩。他的散文内容充实,意新言富。著作有《广陵先生文集》《十七史蒙求》。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