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

汉语汉字
戈(拼音:gē)是汉语常用字,始见于商代,其古字形像一把戈。戈是一种兵器,也是商周时代常用的兵器之一,因此“戈”也是一般兵器或战争的代名词。戈是汉字部首之一,用戈作意符的字多与兵器或军事有关。与兵器相关的如戟、戮;与军事相关的如戍、战、戒。[1]
  • 中文名:戈
  • 拼音:ɡē
  • 繁体:戈
  • 部首:戈
  • 五笔:AGNT(86);AGNY(98)
  • 仓颉:I
  • 郑码:HM
  • 字级:一级(0104)
  • 笔画:4
  • 外文名:dagger
  • 平水韵部:下平五歌
  • 四角号码:53000

文字溯源

象形字。戈所模拟的就是古代兵器戈,它在商代甲骨文里写作图4、5,商代金文写作图1-3,戈的最大特点就是与柄垂直的戈刃,正是根据这一特征,先民们形象地创造了戈字。竖的一笔是木质的戈柄(柲bì),顶部为“柲帽”;下部的叉状或箭头则是戈柄底部的金属套件“鐏”,可以插在地上。上部一横就是戈头,前半截为“援”,上下都有刃;穿过木柄后半部分为内(nà),右下系有饰物。金文基本上保持了甲骨文的形状。西周金文或作图7,柲饰下移,鐏上移到柲中,柲作弧形。战国文字承袭西周金文,或加“金”加“皿”繁化。小篆的下部就不像了,但戈头还像。楷书就完全不像了,但意思未变。

详细释义

读音

词性

释义

英译

例句

例词

名词

参看“古代兵器”义项。

dagger-axe

《尚书·牧誓》:“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

反戈一击;枕戈待;同室操戈

泛指兵器。

weapons

韩愈《与鄂州柳中丞书》之二:“莫肯杖戈为士卒前行者。”

戈甲;戈矢

代指战争;战乱。

war

《左传·宣公十二年》:“夫文,止戈为武。”

干戈;偃武息戈

书法右下斜钩。参见“戈脚”。

春秋时国名。

《左传·襄公四年》:“处浇于过,处豷于戈。”杜预注:“过、戈皆国名……戈在宋郑之间。”

(Gē)姓氏用字

量词

古代长度单位。

黄叔璥《台海使槎录·赋饷》:“台郡之田论甲,每甲东西南北各二十五戈,每戈长一丈二尺五寸。”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十二下】【戈部】古禾切(gē)

平头?(戟)也。从弋,一横之。象形。凡戈之属皆从戈。

说文解字注

【卷十二下】【戈部】

平头?(戟)也。

注:《考工记》:冶氏为戈,广二寸,内倍之,胡三之,援四之,倨句外博,重三锊。郑曰:戈,今句孑戟也,或谓之鸡鸣,或谓之拥颈,内谓胡以内接柲者也。长四寸,胡六寸,援八寸。戈,句兵也,主于胡也,俗谓之曼胡以此。郑司农云:援,直刃也,胡其孑,按依先郑戈有直刃,则非平头也,宋黄氏伯思始疑。郑注:近程氏瑶田考戈刃如劔横出而稍倨,所谓援八寸也,援之下近柲为胡,连上为刃,所谓胡六寸也;其横毌于柲而外出者凡四寸,所谓内倍之也,戈戟之金非冒于柲之首,皆为之内,横毌外出,且于胡之近柲处为三孔,缠缚于柲以固之。古戈戟时有存者,覈之可知也,说详通艺录。按许说戈为平头戟,从戈以一象之,然则戈刃之横出无疑也,横出故谓之援,援,引也。凡言援者皆谓横引之,直上者不曰援也,且戈戟皆句兵。

矛刺兵,殳?(击)兵,殳嫥于?(击)者也,矛嫥于刺者也,戟者兼刺与句者也,戈者兼句与?(击)者也。用其横刃则为句兵,用横刃之喙以啄人则为?(击)兵,?(击)与句相因为用,故左氏多言戈击。若晋中行献子梦厉公以戈击之,齐王何以戈击子之,解其左肩,郑子南逐子晳,击之以戈。卫齐氏用戈击公孟,公鲁以背蔽之,断肱,以中公孟之肩,鲁昭公将以戈击僚柤,楚盗以戈击昭王,王孙由余以背受之,中肩。越灵姑浮以戈击阖庐,伤将指。齐简公执戈将击陈成子,卫石乞盂黶敌子路,以戈击之,断缨。皆言击不言刺,惟卢蒲癸以寝戈自后刺子之言刺。葢(盖)癸与王何同用戈,癸逼近子之故言刺,王何去子之稍远故言击。且二人一在後一在前,相为掎角也,若长狄侨如,鲁富父终甥摏其喉以戈杀之。由长狄长三丈,既获之不能杀之,故自下企上以舂其喉也,自下舂其喉,计长狄长不过二丈。容既获之後,身横于地而杀之。摏亦击也。《方言》曰:戈,楚谓之釨。凡戟而无刃,秦晋之闲谓之釨。或谓之鏔,吴杨之闲谓之戈,东齐秦晋之闲谓其大者曰镘胡,其曲者谓之钩釨镘胡。《方言》釨钩镘字皆转写譌俗,古只作句孑曼。云无刃者,谓无直刃也。云句孑者,谓其为句兵,取义于无右臂之孑也。云曼胡者,取义于曲处如?领之肥大也。详绎郑注本无不同,所引先郑乃不可从。

从弋。

注:谓柲长六尺六寸。

一衡之。象形。

注:衡各本作横,依许全书例正。弋之首一横之而已矣。先郑云:援为直刃,胡其孑。非也。古禾切。十七部。

广韵

古禾切,平戈见 ‖戈声歌3部

戈,干戈。《说文》云:“平头戟也。”天授年置司戈,八品武职。古禾切。十五。 

康熙字典

【卯集中】【戈字部】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竝(并)古禾切,音锅。《说文》:平头戟也。徐锴曰:戟小支上向则为戟,平之则为戈。一曰戟偏距为戈。《礼·曲礼》:进戈者前其?,後其刃。正义曰:戈,钩孑戟也。如戟而横安刃,但头不向上,为钩也。直刃长八寸,横刃长六寸,刃下接柄处长四寸,竝广二寸,用以钩害人也。《周礼·冬官考工记》:戈柲六尺有六寸。又:戈广二寸,内倍之,胡三之,援四之。注:内谓胡以内接柲者也,胡,其孑也,援,直刃也。《释名》:戈,过也。所刺擣则决,所钩引则制之,弗得过也。《书·牧誓》:称尔戈。注:戈,短兵也。人执以举之,故言称也。

又《典略》:周有孤父之戈。

又国名。在宋郑之闲,寒浞子豷封于戈,少康灭之。

又姓。《史记》:夏後有戈氏,宋戈彦,明戈镐。

又司戈,武职,从八品,唐天授年闲置。 从弋,一横之。象形。

字形书写

字形对比

书写提示

笔顺动画演示【笔顺】

①一(横)②㇂(斜钩)③ノ(撇)④丶(点)

【写法】

❶首笔横起笔于横中线,向右上斜过竖中线。

❷㇂(斜钩)起笔于竖中线左上方,穿过田字格中心左侧,斜向右下格钩出。

❸撇笔起笔于右上格横中线上侧,与㇂(斜钩)相交于竖中线。

书法欣赏

音韵汇集

中上古音

时代

声韵系统名称

韵部

声母

韵母

先秦

高本汉系统

k

王力系统

k

uai

周法高系统

k

wa

西汉

a

a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歌戈麻

北魏後期北齐

歌戈

齐梁陈北周隋

歌戈

隋唐

高本汉系统

k

王力系统

k

董同龢系统

k

周法高系统

k

李方桂系统

k

韵书集成

小韵

韵摄

声调

韵目

字母(纽)

声类

开合

等第

清浊

反切

拟音

广韵

平声

下平八戈

合口呼

一等

全清

古禾切

kuɑ

集韵

平声

下平八戈

合口呼

一等

全清

古禾切

kuɑ

中原音韵

阴平

歌戈

合口呼

全清

kuɔ

中州音韵

平声

歌戈

瓜禾切

洪武正韵

平声

十四歌

全清

古禾切

kuo

分韵撮要

阴平

第二十三科火货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