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

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

依托于南京外国语学校的股份制国有民办学校
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是一所依托于南京外国语学校的股份制国有民办学校。学校筹办于2002年,2003年9月开学,2004年2月新校舍启用。学校占地352亩,总建筑面积12.6万平方米,设有小学部、中学部和国际部,现有110个班级,4200多名学生,555名教职工,外籍教师25名。由南京外国语学校(控股)、南京市仙林大学城管委会、江苏开元国际集团、江苏雨润集团、瑞奇控股有限公司(香港)共同投资,投资总额达2亿元人民币。[1]
    中文名:南京外国语学校 筹办时间:2002年 占地面积:352亩 建筑面积:12.6万平方米 邮编:210023

简介

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是一所依托于南京外国语学校的股份制国有民办学校,由南京外国语学校(控股)、南京市仙林大学城管委会、江苏开元国际集团、江苏雨润集团、瑞奇控股有限公司(香港)共同投资,投资总额达2亿元人民币。分校座落在仙林大学城中心区,占地350亩,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分校设小学部和中学部,设计规模84个班,3360人。

仙林分校的办学理念、教育教学模式和南京外国语学校保持一致。其师资和南京外国语学校实行统一调配并向全国招聘部分优秀师资。分校学生将享受南京外国语学校的小升初、初升高的招生工作中的一系列相关政策。

分校概况

全面素质教育

南外仙林分校的陈校长,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特别注重对学生的理想教育、学习心理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基础素质、综合能力、个性特长有机结合。学校十分重视课堂教学改革,强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合作、共同研究、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形成民主、自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学校在完成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社会、家长的教育资源利用,强化外语和计算机的教学,把选修课、活动课和生活课程列入正式课程,目前全校共开设100多门课程供学生选择进修。学校每年举办外语节、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演讲节、科技节等六大节,形成了学校独特的校园文化;学校每年寒暑假还组织学生出国修学,现已有1000多人次分别到过美国、澳大利亚、日本、欧洲等地;每年暑假,学校还邀请30名资深的美国教师来我校举办中美夏令营,让学生学习外语、接受外国文化,开展各项生动活泼的文体活动;学校还定期开展社会实践、校园实践,去小农场或行知社会实验基地开展“学农”和社会调查,去工厂或者技术院校“学工”,举行春游和秋季远足等活动。

外语教学特色

南外仙林分校的外语教学是一大特色,教学小班化,贯彻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原则,实践“结构——情景——交际”的教学模式,并聘用外籍教师教学,为培养高级外语人才和精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学校努力和国际接轨,创办十年已和澳大利亚、新加坡、德国、法国、美国、奥地利、新西兰等国有关学校和教育机构进行了实质性的、卓有成效的国际合作和交流。2004年,经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教育部课程专评委员会一致同意,批准我校为澳大利亚维多利亚高中课程学校在中国大陆地区的总示范校。

南外仙林分校小学部每一个年级并设有一名外教,每周一次外教课。一周英语课4—6节,能够保证学生的英语兴趣和学习成果。

南外仙林分校始终把把民主管理作为学校建设的原则。始终把教科研作为提高和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始终把教师队伍的建设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四年来,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高中毕业班二本上线率2006年为61%,2007年为78%,2008年为82.2%,其中重点大学率达80%以上,同时有近100名学生被墨尔本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多伦多大学等国外著名大学录取。

校区概述

现南外仙林分校共有东、西两校区,其中西校区是五、六年级所在地,2011年开始启用,位于学子路118号,东校区即老校区,是低、中年级和中学部所在地。

小学部每年开设“六大节”——体育节、艺术节、外语节、读书节等,学校很着重对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为“培养出高素质的仙林学子。”

学费标准

中学部学费根据不同班级、年级而不同,小学部各个年级收费也不同,但大体保持在10000元左右。其中餐费2000——3000元。学校食堂质量较好,有好几十种饭菜,并有营养师。

校训校风

校训

顺其自然

校风

民主、奋进、合作、创造

学风

自觉、自主、自信

教风

求是、求德、求新

办学宗旨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建设高质量、有特色、开放性、整体推进率高的国家一流外国语学校。

培养目标

为培养高素质具有外语专长、国际性、复合型人才打好基础。

教育追求

教育是传承人类文明的纽带和手段。一方面,教育使人类认识自己,实现自我的开掘、完善和提高;另一方面,教育使人类认识事物,认识世界,进而改造世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高学历、忠诚、勤奋,于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应试教育”大行其道。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除去以上要素外,更注重竞争力、创新意识和善于人际交往。简而言之,社会要求人才具有全面优秀素质。而中国正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加速过渡。我们不能仅仅看到高一级学校的门槛,我们应对社会负责,对孩子的终身负责。我们高度重视升学应试,但我们坚决摒弃“应试教育”。

南外仙林分校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与南京外国语学校保持一致,考虑到学校自身的特点,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学生学习理想的教育、学习心理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南外仙林分校充分认识校本课程的价值。在完成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强化外语和计算机的教学。在育人价值观的驱使下,把活动课和选修课排入正式课程。全校开设数十门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全年举行外语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演讲节6大节日。

南外仙林分校力求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学是师生两个主体的交互作用过程,不是预设教案的机械执行,而是在课堂上重新生成不断完善的过程。为了使这个过程不断优化,学校将逐步推行“六步循环教学法”等多种先进的教学模式。

南外仙林分校的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推到主角的位置上,要使他们成为与教师共同创造课堂的参与者和创造者。师生合作,共同研究,形成一个民主、自主、平等的课堂氛围。

南外仙林分校教学活动中要特别注重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要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全体都是在做好提优辅差、分层推进的工作基础上,要化大力气挖掘学生的兴趣性、领悟性、求异性、创造性,让他们不局限于分点式的知识的记忆上,而是增强学会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拓展上。

我们赞同国际二十一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的学校教育要求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的主张。

我们认为,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极为重要的领域,其要点是:

理想教育——让学生成为有远大追求的人。

常规教育——让学生成为有教养的人。

勤朴作风教育——让学生成为务实的人。

心理指导——让学生成为成熟的人。

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让学生成为能干的受社会欢迎的人。

总而言之,我们期待学生将来成为杰出的人。

如同科学技术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关键一样,教科研是提高学校办学质量的关键。

南外仙林分校的教科研工作将被置于学校优先考虑的位置。它将回答学校教育教学实践所提出的问题,它将提高学校各项工作的实效它将指导学校教职工摆脱“粗放经营”的方式,崇尚“精耕细作”.我们希望广大教师去当教育家,而不当教书匠。

安居才能乐业,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南外仙林分校学生的饮食、住宿、安全、医疗、保险等诸方面能够让家长满意。

中国人民追求民主已历经一个世纪,中国社会寻求法制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管理的要诀正是民主与法制的高度统一。南外仙林分校将建立涉及所有方面的,符合市场机制和教育规律的,易于操作的规章制度体系,并确保其权威性。南外仙林分校管理将把民主作为头等重要的原则,尊重教职工和学生的基本权利,维护人的尊严,提高每个人的生命质量。我们期望在学校造就一种真正法治而不是人治的,稳定而充满凝聚力的,令学生、教职工、家长各得其所的生动局面。

市场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合作,没有分工就没有市场,没有合作同样也没有市场,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南外仙林分校将敞开大门,与国外的教育人士和教育机构进行充分地交流和合作。它将成为国内、国际教育网络中的一环。

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即将闪亮登场。我们的理想是:充分利用优势的民营机制和高度的办学自主权,实践我们的办学理念,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办一所学生、家长、社会一致认同的好学校。

这是我们的一个美梦,我们将使之梦想成真!

股东介绍

南京外国语学校南京外国语学校是在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直接关心下于1963年创办的全国首批外国语学校之一。南京外国语学校倡导”求实、奋进、博学、谦逊”的校风和“严、新、细、活”的教风,立足于培养“理想远大、热爱祖国、勇于创新、学有所长、行知统一、脚踏实地、心理健康、体魄强健”的高素质人才,以“有外语特长、文理兼通、综合能力强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为学校的培养目标。办学四十多年来,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掘学生的潜在能力,积极开展素质教育。学校开设英语、德语、法语、日语等四个语种,现有行政班级69个,在校学生3,500人,教职工298人,其中特级教师8人,高级教师110人。南京外国语学校每年都有一大批学生在国内外各种比赛和竞赛中脱颖而出,成绩名列前茅;每年都有一大批优秀学生被国内外著名大学录取,在北大、清华,在美国的哈佛、麻省理工、耶鲁、斯坦福、康奈尔、哥伦比亚等大学,在英国的剑桥、牛津、加拿大的多伦多、澳大利亚的墨尔本、法国的巴黎、德国的柏林和日本的东京及早稻田大学等世界著名高等学府中都能看到南外学子勤奋求学的身影。近年来,南外一直保持着极高的高考升学率,连年稳居全省之首。南京外国语学校已为国家输送了200多位优秀的外交骨干人才,其中有七位校友出任驻外大使,八位校友担任参赞,先后有几十人在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身边工作。许多毕业生在党政军机关和大公司大企业担任领导职务,也有相当数量的校友成为了知名的专家学者

分校课改

背景:对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再认识

我们首先要对整个宏观的教育有一个持续的认识。我们做教育的人不能脱离整个宏观的背景,如果只是局部地在某一个单位、某一所学校去具体地做我们的教育,我们就会缺乏一种高度和宽阔的背景。所以在基础教育面临一个转折关口的当下,有必要对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进行一次再认识。

(一)对基础教育现状的描述。

正面、肯定的一些因素是:基础教育的投入比过去增大很多,规模也比过去要大,普及率(尤其是沿海地区,我们江苏)已经达到相当高的程度,特别是广大老百姓对基础教育高度重视。对此,我认为除了独生子女的政策导致大家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更加关注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三十岁到五十岁相当一部分从业者自己的教育经历是有缺憾的,于是把自己的一些缺憾、一些理想寄托在孩子身上,所以对基础教育的重视程度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期。从学校教育的内容来看,计算能力、部分逻辑思维能力、记忆能力非常卓越。我认为我国的学生计算能力、记忆能力在世界上处于遥遥领先的水平。以上都是当前基础教育中值得我们肯定的方面。

但从全局来看,我们目前的基础教育处于应试教育占统治地位的状态下,因此对其评价基本是否定的。最近十年,这种情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严重,表现出以下七个特征:

1.大运动量、高强度的教学特征。

最近,相信大家对“奥数控诉信”事件有所耳闻,何权副省长对此给沈健厅长的批示要求立即扭转并纠正目前这样的状况。我们仙林分校的情况算是比较好的,但从大范围来看,我们的学生学习时间之长、负担之重是全世界少有的;教师的工作时间之长、压力之大也是全世界少有的。像这样大运动量、高强度的教育方式在中国自古以来都是没有过的。从世界各国教育情况来看,也没有看到中国这样的情况。

2.不科学的课程体系。

我们现在的课程体系重理轻文(大范畴的“文”),导致我国的学生知识结构倾斜严重。对理科,尤其是计算能力的培养高度重视,其难度也是全世界仅有,但对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艺术、体育等都没有重视。这与发达国家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有极大的反差。当然这有其历史原因,建国初期需要重建国家,理科确实非常重要。但是多年后的今天,社会发展处于均衡状态,我们却依然没有改变这样的情况,问题的严重性就突显出来了。

3.知识一维课堂。

我认为课堂应该是三维的,但就目前基础教育全行业反映的情况来看,我们的课堂基本还是一维课堂,主要注重知识的传授。除了知识、技能之外,对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非常不重视。我们所提倡的课改以及国家新颁布的课程标准,其实就是想改变这样的现状。

4.德育工作贫乏、单一、不作为。

目前基础教育的德育状况大致是做这四个方面的工作——纪律、卫生、安全、勤奋。德育工作其实是丰富多彩、精彩纷呈的,但很多的德育工作者、广大教师对德育的理解非常狭隘,甚至有些采取不作为的方式——担心有危险、不安全,于是干脆什么都不做,把学生局限在课堂里面。

5.管理呆板、低效。

基础教育的管理、机构的设置以及管理的方式,都是从苏联移植过来的。整个管理体系本身就不合理,“多张皮”的情况至今在基础教育中没有得到改变,效率是非常低的。

6.精英教育。

我们现在的基础教育基本是面向优秀学生、重点学校、重点班、实验班、高考状元、奥赛等等,并没有面向大多数,更没有面向全体学生。这是基础教育的整体倾向。

7.封闭教育。

学校教育是有其相对封闭性的,但仍然应该与整个的大教育,特别是整个社会联系在一起。中国的教育要向世界开放,但目前整个的基础教育依然非常封闭。

以上这些特征导致我们的受教育者——中小学生全面素质下降,为我们整个国家、社会、民族的发展前景埋下了巨大的隐忧。我个人认为,1949年至今,除了文革的十年异常时期,最近的十年是中国基础教育最荒谬、最黑暗的十年。

仙林教育改革思路

(一)唯有改革。

二十年前,邓小平同志在珠海提出“不改革开放死路一条!”。我认为我们的教育也是如此,不改革真的是没有出路的。现在我们所进行的这些改革就是要谋求发展,按教育规律办事。如果不改革,教育的道路将会越走越狭窄。民办学校现在还没有得到政府应有的重视,因此我们学校的情况决定了我们必须改革。刚才提到过,温总理提出要大力发展民办学校。我们的学校03年才创办,生源是常态的,师资由于政策的限制不可能聚集各方最优秀的教师。“穷则思变”——正因为各方面处于这样的劣势,所以我们必须改革,才能寻求新的出路。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我们的优势所在:首先,正因为是民办学校,我们拥有不同于公办学校的办学机制,有办学自主权。其次,我们南外仙林分校所特有的体制——公私合作伙伴学校,这样的学校既有外语学校公办的优势,又具有我们自身民办的机制,这样的体制是非常好的。再者,我们有非常正确的办学思想。我们的老师非常敬业,并且绝大部分都有比较超前的意识,这一点从选择民办学校就可以看出。家长文化水平比较高。硬件设施在世界上都是一流的。

前面的不足,说明我们需要改革;后面的优势,鼓舞我们要对改革充满信心。我非常欣赏邓小平同志南巡时针对经济改革说的一句话,我将其变通到教育中来——“坚定改革,横下一条心,在应试教育的重重包围中杀出一条血路!”

(二)我们学校改革发展的方针——积极稳妥。

所谓积极,一是非改不可,二是刻不容缓,三是持续不断。所谓稳妥,就是分批进行,一切都要经过实验。改革一定要促进发展,这种发展由效果来检验,包括学生的全面素质,当然也包括考试成绩。我们要避免两种情况:一种是一哄而起,做事不谨慎;一种是因为寻求稳妥而导致办事不积极。我认为“积极”与“稳妥”两者之间,积极更重要。从目前情况来看,不是改革太多、程度太高大、范围太广,我认为我们改革的热情还需要继续高涨,绝不能因为强调稳妥就不去作为、不敢作为。

(三)对学校改革发展的概述。

南外仙林分校的改革有以下11个方面:

1.理想教育。这是在德育领域内的改革。理想教育的提法和我们现在的工作在全国基础教育中具有原创性。

2.国际公德。虽然这项工作我们现在做得还不令人满意,但是我们提出来要把中华传统美德和国际社会一些约定俗成的道德结合起来,形成我们学生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

3.学生实践。我们做得很好,校园内的校园节日、社团活动、校园一日实践,科技活动、艺术活动、体育活动等,校园以外的社会调查、学工学农、爱心活动、援助弱势群体、去国外的留学旅行等,这些所有的实践活动是其他学校很少有,甚至根本没有的。

4.外语等特色。除了外语之外,我们的科技、艺术、体育等学科已初步形成自身特色。

5.课堂教学改革。

6.班级管理体制改革。具有原创性,在全国的基础教育中也是率先提出来的。

7.心理教育。在这方面我们在全省也是走在最前面的,

8.学习总量控制。就中学生的负担而言,我们是最轻的。

9.教育科研。对教科研高度重视,以课题引领,人人进入课题组。目前我校个人课题立项的数量在全市都是领先的。对科研骨干的培训也是很少学校能做到的。

10.国际化办学。国际高中,包括我们的留学工作,

11.民主进取开放创新的文化环境。我们的教代会、学代会、少代会,人人都有发言权,形成民主的机制和作风。

我们的改革大部分已经出台,下一步工作就是要把这些改革工作做好。学制改革暂缓,这涉及到全局的问题,我们要非常慎重。

(四)教育力与教育关系。

既然我们对应试教育是否定的,对根据升学率来评价学校是否定的,我们就应该提出新的理论和观念。我们集中了大家的实践和智慧,提出了教育力的概念。教育力将来要代替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的标准,它需要非常高的理论框架指导。所谓教育力,就是学校教育的总体实力(教育的总体力度与教育的总体效能的统一),是学校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的综合体现。从操作的层面再给教育力下一个定义:教育者(教师和管理者)在一定的意识驱动下(教育思想、文化建设),依据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运用相应的方法,对教育对象(学生)实施系统影响的过程。教育力定义的提出,为我们接下来进一步进行教育改革——办学的目标,办学的内容,评价的标准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教育关系,是指教育行为运作的外部条件和教育者工作的客观驱动机制。前者主要指教育环境、办学形式、机构设置、管理方式等,后者主要指分配制度。教育关系会对教育力起很大的制约作用,或者阻碍、或者促进。

据此,将我们学校改革的理论分析简单说一下:理想教育和国际公德教育属于教育力中的教师水平与学生素质;学生实践、课改、教育科研属于教育力中的教育方式与教育科研;外语等特色、心理教育属于教育力中的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文化环境属于教育力中的办学思想与学校文化;班级管理体制改革、学习总量控制、国际化办学属于教育关系的调整。以上便具体体现出教育力与教育关系理论对我们的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意义。

仙林模式教育观念

(一)面向全体学生。

教育是使每一个受教育者的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而不是使一部分受教育者受益,因此要面向全体学生。每一个生命都是很宝贵的,现在的每一个孩子对家庭而言意味着百分之百。我们的做法有这样一些:

1.在义务教育阶段坚决不搞实验班、重点班。我们的态度已经正式向教育局表明,要求他们拿出魄力制止小学、初中搞实验班、重点班。搞实验班、重点班的行为都是违反教育规律的。

2.重视提优补差。这是分类指导。只有区别对待——对优秀的学生给予更好的指导,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特别的关心和辅导,这样才能使全体学生都得到重视。

3.所有的活动和管理重在参与。艺术节不是要让一些有天赋的学生来组成一台节目,运动会也不是让几名学生来破记录,我们的目的是要让所有学生都来参与,因为有普及才有提高。包括我们的管理工作也要将学生的能力激发并调动起来。

4.国际高中各种办学形式面向全体学生。很多学校至今还无法理解我们为什么鼓励学生出去留学,因为这样会导致升学率降低。我们的考虑是,我们是外语学校,学生的外语水平比较高,同时又有开放意识,并且具备良好的经济条件,所以让学生到欧美国家接受更好的教育,能够更好的成才,这是对学生而言更好的发展。如果因为学生出国留学而影响了我们的升学率,我们毫不介意。我们在意的是学生自身的发展,是广大老百姓对这所学校的认可程度。中外合作办学、国际高中,也是为我们的学生创立更多的平台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虽然这样的形式比较艰难,但我们会坚持走下去。

5.课改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成倍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分层作业也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班级管理体制改革的集体诊断,分包到人,也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动作。

我强调两点目前做得还不够好的:一是排名次。今后所有老师不允许对学生成绩排名次,包括不允许排前三名、前六名等。排名次总的来讲是挫伤学生的积极性的,负面效应比正面效应要大。更何况,我们也应该有一些人权的观念,考试成绩是学生的隐私,我们怎能将别人的隐私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教育是需要智慧的,我们要思考什么样的方法可以在不伤害学生的前提下更巧妙地促进其学习。二是多元评价。从下学期开始,将取消优秀学生的评选。不要对学生作整体性的评价,我们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是多元化的。学生的某一个方面表现出色,我们就应该肯定他这个方面,哪怕是问题学生也有他闪光的地方。中学部今年做得比较好的是提出了“百佳人物”。但我认为十个方面还不够,可以十五、二十甚至更多方面来评价。有些孩子虽然成绩不好,但是很热爱集体,劳动习惯非常好,与同学相处非常愉快,这些也同样是优点。这些优点在他们今后走上社会之后,甚至会比成绩更有用。在欧美国家,每一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长处,都能受到鼓舞,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最主要的是学生学习,而不是教师教。教育最主要的是学生的活动。所以在所有教育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是非常明确的。我们的任务是要唤醒这样的主体,然后指导他们,让他们大胆去参与,在实践中获得真知灼见。在教育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教师不可能代替的。我们现在的基础教育倾向是包办代替,填鸭式的灌输。这种现状一定要改变。教育就是创造机会,优秀的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各方面的机会,鼓励其大胆实践。

我们的教育要以良性刺激为主。我们要从教育行为上去反思,现在的阴性刺激太多,要对学生多表扬、多肯定、多鼓励。特别在小学,孩子应该知道的是对他的信任、鼓励,这样孩子的行为才会向比较阳光的方向去发展。过度的批评会导致学生失去信心,长此以往有些学生就会被埋没,变成所谓的“差生”。

鼓励冒尖,鼓励有创见,反对中庸之道。我们不要用听话来界定学生,有自己见解的学生更值得我们关注。如果因为听话而变成庸才,这绝不是我们教育的目的。我们不要怕乱,允许失败之后总结再来,这就是教育。我们学校有些做得比较好,需要继续坚持,比如本学期志愿者队伍的出现,团委也让大家看到了身影,学代会、少代会首次会议的召开,课改、班改正在全面进行。

我们学校的学风是自觉、自主、自信,学部要加强这方面的教育。自觉的要求相对低一些,即非强迫的;自主是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自信是我一定会做好。三者的程度是递进的。这样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有效率的教育。

最近我们学校有几十位教学管理干部去溧阳市后六中学学习他们的办学经验,他们的办学理念是——教育是要讲究效率的。他们的学校过去是一所非常落后的农村中学,校长连续换了好几任,他们的考试成绩在当地是倒数。为了改变这样的面貌,胡建军校长提出“要做有效率的教育”。首先从作业开刀,作业大幅度减少。这和我们有些老师的想法正好相反,认为想提高质量就得多布置作业。而他们是从规范课堂入手——课要少上,作业要少布置,要精选、精做、精批、精讲。他们学校早就开始实行周六不上课,晚上不上晚自习,但效率非常高。这就是穷则思变,情况不好就要改。改革只是手段,最终是为了提高质量。后六已经是当地最优秀的学校,成绩也是在最前面的。后六给我们的启示就在于——教育是讲效率的,我们不要只善于做加法,要善于做减法,这是一个教育原则。我一向认为学习最重要的并不是投入,并不是时间,最重要的是兴趣和注意力。如果学生对学习有兴趣,注意力比较集中,他就一定能学好。如果我们看不到这一点,总是强迫学生去学习,课很多、作业很多,时间很长,学生没有兴趣,上课总是走神,怎么可能有好的效果呢?应试教育之所以效果不好,就因为它是一种低效的教育。

我们的课程是有其严肃性、科学性的。虽然我们批评说过于重理轻文,但就在目前的结构中有其道理,因此我们不能轻易去改变国家规定的课程。我校的校本课程也是非常严肃的。有效率的教育首先要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同时,课时也不是随意增减的,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内容,拉长课其实是降低我们的教学要求。因此,除了非常特殊的情况之外,我们不允许随意增减学科的课时。

作业。根据调研的结果显示,我们中学的作业量偏重。学部研究决定,各年级作业量在现有的基础上减少半小时,高中不要超过两个半小时,初中不要超过两个小时。小学部的调研仍在进行中。

从下学期开始,小学六年级、初一、初二周六都不上课,相关年级老师要把双休日的安排指导好,毕竟考虑到学生是缺乏自主安排的能力的。预习、复习、作业的时间,以及休闲、娱乐的时间都要帮他们规划好,回校之后是要检查的。

提高课堂效率有这样几点:第一,要求学生课前做好预习。第二,课堂要有一定的容量,要注意节奏的紧凑,保证比较大的容量。第三,每节课目标的达成要明确强调。第四,关于教学资料的问题,给大家一年的时间准备,至少每个备课组要有一套自己的资料。要动脑筋精选,怎样的资料才是最好的,是最适合我们学生的?我们不允许将其他现成资料发给学生。

重视教科研。要提高我们的素质,提高基础教育操作的技术含量。每位老师必须进入课题组,这是刻不容缓的。只有进入课题组,你才会去思考、去学习,才会把你的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特别是要研究学习方法和学习心理。希望我们的心理教研组可以在学习心理方面提供一些理论指导。

(四)开放式教育。

我们的教育要具有“大教育”这样的视野和思维。不能局限在我们自己所在的学校,更不能局限在我们所教的学科里面。就开放的范畴而言有四个层面:

第一,课堂要开放。不要造成死气沉沉全封闭的课堂,欢迎同行、家长来听课,进行交流。

第二,从课堂解放到校园,户外。校园的文化节、社团等,要让学生走出课堂。

第三,从校园走向社会。学生的社会实践、社会调查非常重要。他们在学生时代对社会的认识是将来不可替代的,否则很难客观地认识全面的社会。

第四,从国内开放到国际。要有国际化办学的视野。

同时,办教育的人要看到经济的情况,看到全社会的情况,我们的立足点才会比较高,视野才会比较宽,这也是开放式教育的一个元素。此外,我们要拥有敞开的胸怀。我们所做的这一切,可以和别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地交流。先进的经验经过相互的探讨是相长的。欢迎国内外相关机构、人士来我们学校进行交流,同时我们也要创造条件让大家走出校门、走出国门去学习探讨。

仙林模式

(一)理想教育。

理想教育不仅是一种进取精神,同时也是对生活、对生命的热爱,是对真善美的追求。这样我们对理想教育的理解就比较宽泛。试想,如果我们的老师和学生对生活、生命充满了热爱,对真善美充满追求,这就是理想的体现,它是鼓舞人向上的一种精神状态。相信今后我们对理想教育的理解思路会越来越宽阔。

回顾几年来我们所取得的经验,有很多做得比较好。首先是赵和春老师“目标理想,三力合一”的经验就相当宝贵,提出了在小学、初中这样的年龄段一种非常可行的方式——学生在老师和家长共同的配合下,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手段、方法,然后共同帮助他实现这样的目标。我们要对此大力推行,并不断提炼完善。第二是初中“目标卡”的经验。这符合中学生的年龄特点,而且能够带来班级内集体的激励。小学也可以借鉴。第三是高中的“生涯规划”。我们的理想要定得比较适度,要是自己能够达到的。我们要培养的学生,是将来能够自食其力、受人尊敬的人,那就很好;能够为他人、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那更好。我们高中的生涯规划,指导学生去社会上进行调查,让他们自己制作简历,召开模拟招聘会,通过面试并最终被录取,我觉得非常有价值。这对学生将来树立人生、职业的目标有极大的启蒙和激活作用。这样的方式应该坚持,并且越做越精彩。

关于理想教育实施纲要,其中的闪光点是八条途径,仍需要不断地完善发展为系列。这八条途径保证了我们的理想教育能得以实施而非空谈。这八个方面分别是:目标途径,班会、晨会途径,影视途径,访谈途径,社会实践途径,重大活动途径,读书途径,学科途径。目前我们抓得比较紧的是目标途径和学科途径,但并不表明其他途径都不重视。我们的学部、年级组、班级教育小组,要有自己对理想教育的理解和部署。

关于学科的理想教育,不是外加,也非“渗透”。我们应当发掘学科中理想教育的元素,在学科中实施理想教育。何伟老师的经验告诉我们,学科的理想教育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如果课堂这样大的资源不去利用实施,而是借助于课外去进行理想教育,是本末倒置的。要知道,我们所有的教育最重要是在课堂上。每个学科中都有理想教育的元素可以发掘,关键在于你是否有这样的意识和恒心坚持去做。希望所有老师用学科教学的形式,将理想教育贯彻下去。

教师的理想。教师的三个境界:教书匠、教师、教育家。教师会成为教书匠亦或教育家,关键取决于你自己的努力。目前的形势下,真的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基础教育千疮百孔,问题如此严重,我们在很多领域内可以有自己的探索。何为教育家?你在自己的领域内把工作做好,做到有创见,就是教育家。越平凡的工作做得越不平凡,其推广示范价值越高。之所以创办南外仙林分校,是想要在常态生源的条件下,在基础教育的全阶段,办一所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的学校,这就是我们的教育理想。

理想教育和其他德育工作的关系。理想教育是核心,是纲。所谓纲举目张,我们在抓德育工作的时候,要紧紧抓住理想教育。但是理想教育和法制教育、团队精神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是有客观内在联系的,我们要善于把理想教育和其他教育结合起来。

(二)课堂教学改革。

我认为课堂教学改革是中国学校教育方式的改变。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是违反人的认知规律的,已经被现实所检验,效果是相当糟糕的。温总理提出我们要探索培养更多人才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改革。为什么我们总培养不出优秀的人才?教育的责任是不容回避的。满堂灌的教育方式是培养不出具有创造性人才的。老师们必须有这样的认识,要想在仙林分校教书,必须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目前已经有部分老师做得很好,但也有些做得不够,甚至基本还没有采取行动。提醒这些老师要认清整个教育发展的大势,不重视是不行的,迟动不如早动,要全部投入到课堂教学改革中去。

多种模式并存。我们认为改革是必须进行的,但模式允许多样化。我们并不提倡只用一种模式,目前我们就存在着外语教学模式、杜郎口模式、东庐模式等,此外小学部的科技教学、中学部的体育也已形成自己的模式。只要你觉得某一种模式适合你自己的学科教学,都是可以接受的。我们鼓励大家去进行各种尝试。

课改主题词的提炼,是对教育的理性思考,是对教育规律的探索。这样的提炼相当重要。当然这样的提炼有其反复的过程,提炼再提炼,直到比较精当为止。所有教研组都应当重视起来。

另外,现在的课改研讨还做得不够,我建议要加强。研讨要比较及时、典型,然后在理论上有所概括,最重要的是要及时地去推广,这是教学管理干部的头等大事。抓教学就是要抓课改,抓课改就是要能敏感地发现亮点,然后帮助他们进行总结,迅速地推广。本土出来的经验是最具生命力的,更易移植。

改革还是要强调效益。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要看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也要看应试成绩,但不能拘泥于成绩。如果成绩小幅度的上下波动,不足为训。任何一项改革过程中,开始阶段有所下降是非常正常的。既然改了,我们就要有耐心持续观察下去。当然过程中若出现偏离的情况要及时纠偏。我们既要强调改革的形式,又要强调改革的实质,要能促进学校质量的提高以及学生素质的改善(包括学习成绩)。

(三)班级管理体制改革。

班级管理体制改革属于教育关系的重大调整。下一步,我们将会对中层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目前最红要的是班改,因为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学校的绝大部分活动都是在班级进行的。我们学校经过两三年的探索,率先建立班级教育小组这样的制度。它的价值在于,把这项工作做好了,会极大地解放教育力,会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全面素质。但这样做是不容易的,任何一件创新的事情开头总是非常困难的。专家和学者都对班级管理体制改革给与了高度的关注和评价,但我坦言,班改相对于课改而言还是比较滞后的,到目前为止没有看到做得比较好的班级教育小组。分析其中的问题,最主要在于班主任角色转换不够。班主任过去是和学生打交道的,其他任课教师只起配合作用,是个人负责制,而现在是和班级教育小组其他老师集体负责,这是一种工作方式的转变,要求班主任要善于和其他老师合作工作。作为班主任,你现在领导的是一个团队,而不是个人。由于这样的一种转变没有实现,集体工作、集体负责的意识不强,我们的整个的班级教育小组工作推进不是很得力。角色转变过程牵涉到很多调整,不管是班主任还是其他任课老师肯定都是比较累的,但是一旦转变成功,接下来的工作势必会比较轻松。在管理过程中,如果不懂得授权,不懂得将工作分配安排到所有成员身上,领导者包揽全部工作肯定是很累的,而且未必能把工作做好。这不仅在班级,在年级组、教研组、甚至都学校都存在的问题。

三会制度——日碰头、周例会、月诊断。这是我们的教师创造出来的班级教育小组很好的日常操作方式。日碰头,即班级教育小组成员每天简单碰头,有问题就讨论解决,没有问题就对当天工作进行简单回顾,并将第二天工作安排好。周例会,就是将本周的工作小结一下,下周工作安排一下,未必需要很多时间。月诊断,最关键的是每学期开学第一次诊断,将每位学生定位之后,今后就不需要每次都对每位学生进行诊断,只要对那些问题特别突出的学生进行诊断就可以了。这些都要靠大家在实践中去摸索、去动脑筋。

下一步工作的重点,除了班主任的角色转换要加快之外,就是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班级教育小组中要凸显。即决策中一定要有学生干部参与,他们集中学生的意见和智慧,再把班级教育小组的决策带给学生。有了学生的支持,工作就会顺利得多。学生是班级的主人,他们的主体作用一定要被重视起来。他们不仅要有知情权,还要有决策权。

(四)外语教学。

外语教学在仙林分校的极端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绍兴会议上我们取得了共识,这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仙林分校教育质量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没有外语教学,仙林分校的很多优势就不复存在。我们是非常规范的外语学校,我们要有两个共识:第一,全校各个部门及学科都要理解和支持外语教学。第二,外语老师要自强,通过自己的努力、拿出你们的智慧赢得大家的尊敬。

总的来说,我们的外语教学还是比较好的,我们的外语优势在近几年中已经彰显出来。包括外语学校的四个特点,我们是全部具备的——小班化教学,结构-情境-交际模式,特别的大纲要求,外籍教师。在考试、竞赛中都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我们要客观地肯定我们的外语教学。

不足之外在于距离我们建立全国一流外语学校的目标还很远,很多方面还需要继续努力,主要是以下方面:大纲和教材要明确。小学要提高要求,中学要向南外本部看齐。我们不能降低大纲的要求,在听说读写方面都要有全面的要求。与此相配套,完成这些大纲要有教材支撑,因此我们的要求要尽快确定并到位,引进教材与统编教材并用,这些教材要相对稳定。第二,结构-情境-交际的教学模式,我认为到目前为止仍然是最先进的,我们要坚持,最主要是把它做好、做精。我们学校有超过一百位外语教师,在全国都是少有的。如此庞大的外语教师队伍,如果大家能发挥自己的智慧和积极性,我们学校的外语特色会非常突出。结构-情境-交际模式落实和创造性的发展是我们外语教师最主要的工作目标。第三,外语的教学管理要加强。基层的管理队伍要尽快形成,同时要提高工作水平,我们所有的外语老师要和其他老师一样,在教学常规中严于律己,遵守学校的各项规定,加强教研活动,集体备课要继续保持良好的状态。我们强调外语老师要重视二次备课,要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二次备课,从而将课上好。教学研究要加强,我们的外语师资弱于南外本部,但“年轻”既是我们教师队伍的劣势,同时也是优势。我们要充分发挥自身的锐气和聪明才智,做到后来者居上是完成可能的。比如结构-情境-交际的模式能否寻求新的突破?能否把小组合作学习加以引进?不断地去实践,然后在理论上更多的概括。第四,外语环境。营造良好的外语环境,同学校环境的布置,外语角、外语社团等要加强。第二外语要规范起来,雅思、托福等考试要在高中阶段给予很好的指导。最后,希望外语教学尽快形成优秀教师群。有这样的实践,只要大家用心持续这样去做,一定可以形成我们自己的优秀教师群。

(南外仙林钱铁峰校长文,有删节,全文见扩展中的仙林官网)

学生组织

学生会

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学生会宗旨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学生会是学校行政和党总支领导下的群众性组织,本会的宗旨是倡导学生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培养,学生会的基本任务是团结全体同学,围绕提高学生学习素质、身体素质、思想素质和综合能力展开工作,以学习为中心,协助学生处和共青团,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同学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学生会常设职务:学生会主席2名(国际部增设副主席1名),各部部长2名,包括纪检部长、文艺部长、体育部长、心育部长、学习部长、宣传部长、生活部长、卫生部长(国际部)

志愿者协会

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自2008-2009学年度增设志愿活动,并设立志愿者协会,隶属团委管理。行政上独立管理运作,与学生会平级,理事会成员为校学生干部。

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志愿者队伍是一支在学校组织开展的校内外活动中提供无偿服务,协助相关组织部门共同保证活动顺利开展的公益性团队。本团队以“真诚服务”为宗旨,以“提供师生满意的服务”为工作目标,以“无私奉献”为工作的指导思想,努力配合学校各部门工作。

志愿者协会常设理事会,志愿者协会会长任理事长,理事会决策成员包括:会长(常设1-2名),秘书长(常设1名),名誉会长(不常设),副会长。

行政机构包括:组织部、宣传部、后勤部等,理论上分设部长1名。但截至目前不常设各部部长。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