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汉语教学研究生学位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全称:Master of 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简称:MTCSOL)是指面向海外母语非汉语者的汉语教学。招生对象一般为学士学位获得者。[1]
  • 中文名: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 英文名:Master of 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 L
  • 其他外文名:Maîtrise en enseignement international chinois
  • 意义:指对海外母语非汉语者的汉语教学

培养目标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为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专业要求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化知识、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技能、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招生对象

招生对象一般为学士学位获得者。

考试方法

入学考试采用各校自命题笔试、面试的办法。

培养方法

学习年限2-3年。1年实习(或半年),1-2年学习(实践)与论文

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汉语教学技能为主,同时注重培养外语交际能力和文化传播技能。

培养方法采用课堂教学与国内外教学实习相结合的方式。

学位论文与汉语国际教育或推广紧密结合。论文类型可以是理论研究、调查分析报告、个案研究、毕业设计等多种形式。

课程考试与教学实习合格,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授予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由经国家批准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授予。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证书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统一印制。

报考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1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四)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五)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准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

(六)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11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设置方案

(2007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

一、为提高我国汉语国际推广能力,加快汉语走向世界,改革和完善对外汉语教学专门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适应汉语国际推广新形势需要的国内外从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和传播中华文化的专门人才,决定在我国设置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二、“汉语国际教育”是指面向海外母语非汉语者的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简称MTCSOL。

三、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为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四、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化知识、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技能、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五、招生对象一般为学士学位获得者。

六、入学考试采用全国统考或联考、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办法。

七、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汉语教学技能为主,同时注重培养外语能力和文化传播技能。

八、培养方法采用课堂教学与国内外教学实习相结合的方式。

九、学位论文与汉语国际教育或推广紧密结合。论文类型可是理论研究、调查分析报告、个案研究、毕业设计等多种形式。

十、课程考试与教学实习合格,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授予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十一、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由经国家批准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授予。

十二、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证书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统一印制。

参考书

首师大参考书

首师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考试科目为: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54汉语基础④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参考书目:

354 汉语基础:

《现代汉语》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黄伯荣、廖序东

《语言学纲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 叶蜚声、徐通锵

445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中国文化要略》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年版) 程裕帧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刘珣

北外参考书

1、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黄伯荣、廖序东著:《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

3、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中华书局。

4、陈琦、刘儒德主编:《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5、程裕祯著:《中国文化要略》,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中央民族大学

1、《中国文化要略》(程裕祯著)

2、《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胡文仲著)

3、《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著)

南开大学

汉语基础

《现代汉语》 黄伯荣、廖序东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4版)

《古代汉语基础》 施向东、冉启斌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版)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刘珣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 胡文仲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第1版)

《中国文化要略》 程裕祯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第2版)

培养方案

为做好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学习、实习实践、学位论文等环节的规范化和培养质量,特制订《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供各培养单位在制订实施细则时参考。

一、培养目标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国际汉语教师职业相衔接的专业学位。主要培养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文化传播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专门人才。具体要求为:

(一)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二)热爱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具有奉献精神和开拓意识。

(三)具备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科技手段进行教学。

(四)具有较高的中华文化素养和传播能力。

(五)能流利地使用一种外语进行教学和交流,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

(六)具有语言文化国际推广项目的管理、组织与协调能力。

二、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历)的人员。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其中课程学习1年,实习及毕业论文1年)。

四、培养方式

采用课程学习与汉语国际教育实践相结合,汉语国际教育与中华文化传播相结合, 校内导师指导与校内外导师联合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五、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国际汉语教师的职业需求为目标,围绕汉语教学能力、中华文化传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形成以核心课程为主导、模块拓展为补充、实践训练为重点的课程体系。

(一)课程类型与学分分布

1、采用核心课程 、拓展课程、训练课程三种类型

(1)核心课程(18学分,含学位公共课)

(2)拓展课程(8学分,分模块选修)

(3)训练课程(4学分)

教学实习6学分、学位论文2学分,总学分不低于38学分。

2、学位预备课程(试行,不设学分)

为弥补应届本科毕业生知识结构和实践经验的欠缺,在进入核心课程学习前,试行设置:

(1)综合基础课程

(2)课堂教学观摩与体验

(二)课程与学分结构

1、核心课程(重在提升学生的汉语教学技能、文化传播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

(1)学位公共课程(6学分)

政治(2学分)

外语(4学分)

(2)学位核心课程(12学分)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4学分)

第二语言习得(2学分)

国外汉语课堂教学案例(2学分)

中华文化与传播(2学分)

跨文化交际(2学分)

2、拓展课程(8学分,分为三大模块)

(1)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类(4学分)

汉语语言要素教学

偏误分析

汉外语言对比

课程设计

现代语言教育技术

汉语教材与教学资源

(2)中华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交际类(2学分)

中国思想史

国别与地域文化

中外文化交流专题

礼仪与国际关系

(3)教育与教学管理类(2学分)

外语教育心理学

国外中小学教育专题

教学设计与管理

汉语国际推广专题

3、训练课程(4学分)

教学调查与分析(1学分)

课堂观察与实践(1学分)

教学测试与评估(1学分)

中华文化才艺与展示(1学分)

4、教学实习(6学分)

5、学位论文(2学分)

(三)教学方法

1、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力争研究生在课程学习期间能接触到100个以上不同类型的案例,提高教学技能和国外适应能力;

2、50%的核心课程采用外语或双语教学。

六、专业实践

为了保证实习实践效果,各培养单位要提供和保障开展实践的条件,通过多种方式建立一批国内外相对稳定的多种形式的实习实践基地。研究生要通过实习实践为学位论文选题和完成创造条件。

(一)教学实践方式

1、以志愿者身份赴海外顶岗实习,在孔子学院、外国中小学等机构从事汉语教学和文化传播工作;

2、在国内各类学校及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实习。

(二)教学实践管理

1、志愿者由国家汉办或培养学校选拔派出;

2、实习期间,培养学校应安排教师进行指导,研究生要提交实习计划,撰写实习总结报告;

3、由实习单位出具考评意见,学生提交实习报告。

七、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结合汉语国际教育实践,有应用价值。学位论文形式可以是专题研究、调研报告、教学实验报告、典型案例分析、教学设计等。要吸收国际汉语教学第一线(尤其是中小学)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教师参与论文指导。对学位论文的评阅与审核必须正确把握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规格和标准。

八、学位授予

完成课程学习及实习实践环节,修满规定学分,教学实习合格,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必读书目和参考文献

  一、汉语语言学纲要

  1.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3。

  3.胡壮麟,《系统功能语法概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4.齐沪扬、陈昌来,《应用语言学纲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5.许余龙,《对比语言学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

  6.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1999。

  7.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8.陆俭明、沈阳,《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9.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印书馆,1979。

  10.马真,《现代汉语虚词研究方法论》,商务印书馆,2005。

  11.林焘、王理嘉,《语音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12.刘月华,《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3。

  13.陆庆和,《实用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4.符淮青,《词义的分析和描写》,语文出版社,1996。

  15.苏培成,《现代汉字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16.何九盈,《中国汉字文化大观》,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二、语言习得与对外汉语教学

  17.刘珣著,《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

  18.靳洪刚,《语言获得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19.陈昌来,《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0.温晓虹,《汉语作为外语的习得研究—理论基础与课堂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1.王建勤,《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习得过程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

  22.吴旭东,《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方法与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23.庄智象, 《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束定芳,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24.李泉,《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

  25.徐子亮,《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认知理论研究》,华语教学出版社,2000。

  26.俞理明,《语言迁移与二语习得——回顾、反思和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7.Jack C. Richards & Theodore S. Rodgers,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28.Rod Ellis,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三、二语教学法、课堂教学与案例分析

  30.徐子亮、吴仁甫,《实用对外汉语教学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1.彭增安、陈光磊,《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概论》,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

  32.杨惠元,《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

  33.杨寄洲、崔永华,《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34.张和生,《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

  35.赵金铭,《汉语可以这样教——语言技能篇》,商务印书馆,2006。

  36.张和生,《汉语可以这样教——语言要素篇》,商务印书馆,2006。

  37.张辉、杨楠,《汉语综合课教学法》,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6。

  38.胡波,《汉语听力课教学法》,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

  39.彭志平,《汉语阅读课教学法》,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

  40.李晓琪,《对外汉语综合课教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

  41.李晓琪,《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

  42.李晓琪,《对外汉语听力教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

  43.李晓琪,《对外汉语阅读与写作教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

  44.孙德金,《对外汉语语音及语音教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

  45.吴中伟,《怎样教语法——语法教学理论与实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6.周小兵,《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研究》,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

  47.李大忠,《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分析》,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

  48.周健,《汉字教学理论与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9.王钟华,《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课程规范》,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9。

  50.杨寄洲,《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教学大纲》(一、二),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9。

  51.陈顺田,《对外汉语教学中高级阶段课程规范》,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9。

  52.赵建华,《对外汉语教学中高级阶段功能大纲》,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9。

  53.陈宏,《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教案设计》,华语教学出版社,2003。

  54.李泉,《对外汉语课程、大纲与教学模式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

  四、语言测试与教材研究

  55.杨惠中,《语言测试的设计与评估导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56.张凯,《汉语水平考试(HSK)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

  57.李泉,《对外汉语教材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

  五、中华文化、跨文化交际与计算机辅助教学

  58.田广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9.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60.杨德峰,《汉语与文化交际》,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1.赵金铭,《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

  62.郑艳群,《对外汉语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理论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

招生院校

院校名称

所在省市

院校名称

所在省市

河北师范大学

河北省石家庄市

苏州大学

江苏省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省芜湖市

南京师范大学

江苏省

北京大学

北京市

江苏师范大学

江苏省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市

扬州大学

江苏省

清华大学

北京市

南昌大学

江西省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市

江西师范大学

江西省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市

辽宁大学

辽宁省

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市

辽宁师范大学

辽宁省

北京语言大学

北京市

沈阳师范大学

辽宁省沈阳市

中国传媒大学

北京市

渤海大学

辽宁省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市

大连外国语学院

辽宁省

厦门大学

福建省

内蒙古师范大学

内蒙古自治区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省

山东大学

山东省

兰州大学

甘肃省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省

西北师范大学

甘肃省

曲阜师范大学

山东省

中山大学

广东省

鲁东大学

山东省

暨南大学

广东省

青岛大学

山东省

华南师范大学

广东省

山西大学

山西省

广州大学

广东省

西北大学

陕西省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广东省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省

广西大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

西安外国语大学

陕西省

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

复旦大学

上海市

广西民族大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市

河北大学

河北省保定市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市

安徽大学

安徽省合肥市

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市

郑州大学

河南省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海市

河南大学

河南省

上海大学

上海市

安阳师范学院

河南省

四川师范大学

四川省

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省

四川大学

四川省

黑龙江大学

黑龙江省

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市

哈尔滨师范大学

黑龙江省

南开大学

天津市

武汉大学

湖北省

新疆师范大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华中科技大学

湖北省

新疆大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华中师范大学

湖北省

云南民族大学

云南省

湖北大学

湖北省

云南大学

云南省

湖南大学

湖南省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省

中南大学

湖南省

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省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省

浙江大学

浙江省

吉林大学

吉林省

重庆师范大学

重庆市

东北师范大学

吉林省

重庆大学

重庆市

吉林师范大学

吉林省

西南大学

重庆市

南京大学

江苏省

 

院校分数

(2011年)

学校名称

英语

政治

汉语基础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总分

北京大学

50

50

90

90

350

北京师范大学

50

50

90

90

325

中国人民大学

50

50

90

90

330

厦门大学

60

60

90

90

360

上海交大

50

50

80

80

310

复旦大学

50

50

90

90

340

中山大学

55

55

90

90

350

四川大学

52

52

78

78

325

湖南大学

45

45

90

90

310

浙江大学

52

52

180

0

300

南开大学

45

50

90

90

320

山东大学

45

45

150

0

310

兰州大学

45

45

70

70

320

武汉大学

45

45

90

90

300

中南大学

50

50

75

75

330

吉林大学

55

55

90

90

360

南京大学

50

50

90

90

340

华中科技大学

45

45

90

90

310

重庆大学

50

50

80

80

305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