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账户

心理账户

行为经济学的概念
心理账户(mental accounting),是芝加哥大学行为科学教授查德·塞勒(RichardThaler)提出的概念,是指人们根据资金来源和用途等因素对资金进行心理上的归类。[1]心理帐户是行为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由于消费者心理帐户的存在,个体在做决策时往往会违背一些简单的经济运算法则,从而做出许多非理性的消费行为。心理账户的存在不仅影响着我们的投资决策,也会对日常生活中的种种消费决策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
    中文名:心理账户 外文名:mental accounting 适用领域: 所属学科: 性质:经济概念 提出者:查德·塞勒 提出时间:1980年

应用研究

价格感知——绝对值优惠与相对值优惠

实验情景A:假定你要买一件夹克和一个计算器。在某商场夹克的价格是125美元,计算器的价格是15美元。这时候有人告诉你,开车二十分钟后另一个街区的一家商场计算器的价格是10美元。请问:你会去另一个商场买计算器吗?

实验情景B:假定你要买一件夹克和一个计算器。在某商场夹克的价格是15美元,计算器的价格是125美元。这时候有人告诉你,开车二十分钟后另一个街区的一家商场计算器的价格是120美元。请问:你会去另一个商场买计算器吗?

在这两个情境中,其实都是对“是否开车20分钟从140美元的总购物款中节省5美元”做出选择。然而,实验对象在两个情境中的回答却不一样。在情境A中,68%的实验对象选择去另一家商场;而在情境B中,只有29%的实验对象选择开车去另一家商场。选择偏好发生了逆转。

卡尼曼提出,消费者在感知价格的时候,是从三个不同的心理账户进行得失评价的。一个是最小账户(minimal account),就是不同方案所优惠的绝对值。在本实验中的最小账户就是5美元。另一个是局部账户(topical account),也可称为相对值账户。例如,在实验情境A中开车前往另一家店的“局部账户”表现为计算器价格从15美元降为10美元(相对差额为1/3);而在实验情境B中的“局部账户”表现为计算器价格从125美元降为120美元(相对差额为1/25)。第三个是综合账户(comprehensive account),综合账户就是总消费账户,该实验的综合账户为140美元。

卡尼曼认为,在上面的实验中,消费者是自发运用了局部账户,即通过相对优惠值来感知价格。情境A有33.3%的优惠;而情境B仅有4%的优惠。因此,人们的购买行为发生了反转。表现为在实验情境A中,68%的实验对象选择去另一家商场;而在实验情境B中,却只有29%。

此后,Philip Moon, Kevin Keasey, Darren Duxbury对卡尼曼的研究进行了重复实验并且提出,当优惠超过某个阈限值的时候,消费者对绝对优惠值同样非常敏感。绝对值优惠与相对值优惠之间存在一种关系。

2006年,我国学者李爱梅、凌文辁等通过情景实验研究进一步发现:人们对相对值优惠与绝对值优惠的心理感知不同。在绝对值优惠低时,相对值优惠效应明显;在绝对值优惠高时,相对值优惠效应不明显;而且相对值优惠与绝对值优惠效应受原始价格影响。当某种商品的购买金额或价格较小时,相对值优惠效应更突出;随着购买金额或价格的增加,绝对值优惠效应与相对值优惠效应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直至相等;当购买金额或价格超过某一点后,优惠体验就会出现相反的结果,此时,绝对值优惠效应更明显。

在金融投资领域的应用

在行为金融理论中,行为投资组合理论是建立在卡尼曼和特维尔斯基的前景理论之上的一个框架体系。它认为投资者的资产结构应该是金字塔式的分层结构(这里的层就是心理账户),投资者对其资产分层进行管理,每一层对应投资者的一个目标。底层是投资者为避免贫穷而设立的,所以,其投资对象通常是短期国债、大额可转让存单、货币市场基金等有稳定收益、风险小的证券;高层是为使其富有而设立的,其投资对象通常是外国股票、成长性股票、彩票等高风险、高收益证券。

Shefrin和 Statman设计了投资者只有一个心理账户和两个心理账户的行为资产组合模型,并给出了模型的最优解。当投资者有两个心理账户时,他们分别在低期望水平和高期望水平两个心理账户建立投资模型,并在两个账户之间分配资金。

此外,巴比雷斯和黄明(Barberis and Ming Huang)于2001年发表了题为“心理账户、损失规避与个股回报”的论文,提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具体的刻画投资者心态的投资模型。并研究了在两种心理账户下公司股票的均衡回报:一种是投资者只对所持有的个股价格波动损失规避;另一种是投资者对所持有的证券组合价格波动损失规避。

该模型在结合心理学、信息学和社会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投资者与外部信息之间的互动关系做了崭新的诠释,对投资者的心态及其决策过程做了具体的刻画。为人们对投资决策的研究和资产定价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消费领域的应用

行为生命周期理论引入“心理账户”理论解释消费行为。消费者根据生命周期不同财富的来源和形式,将它们划分为三个心理账户:现期可花费的现金收入账户(I),现期资产账户(A)和未来收入账户(F)。行为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不同账户的财富对消费者的决策行为是不同的。现金收入账户消费的诱惑力最大。

因此,将这个账户的收入不消费而储蓄起来的心理成本也最大;现期资产账户的诱惑力和储蓄的心理成本居中;未来收入账户的诱惑力和储蓄的心理成本最小。由于不同的心理账户对消费者的诱惑不同,所以,消费者倾向于较多地通过现金收入账户消费,而较少通过现期资产账户消费,几乎不通过未来收入账户消费。不仅不同的心理账户对消费者的诱惑是不同的,而且同一个心理账户,其中的财富余额不同,对消费者的诱惑也不同。财富余额越多,诱惑越大。

关于消费预算的研究

1996年,Chip和Soll研究认为,心理账户通过心理预算调节人们的消费行为。表现在:人们会为不同的消费设置预算,但预算通常会低估或者高估购买特定商品的价格,因此常使人们产生“穷鬼”和“大富翁”的认知错觉,从而出现消费不足和过度消费的消费误区。他们通过三个实验证明了心理账户的分类预算对消费决策的重要作用。

2006年,Eldar Shafir和Richard Thaler发表Invest now, drink later, spend never一文,研究表明:在购买和消费暂时分离的商品交易中,人们会建构多种框架的心理账户。奢侈品的购买更多的被认为是一种“投资”而不是一种消费,因此,当消费很早以前购买的高档产品时,通常被编码为“免费”的或者是储蓄。但如果消费方式不是按原意愿进行时,对该产品的消费预算就会发挥作用。

影响

心理账户的存在影响着人们以不同的态度对待不同的支出和收益,从而做出不同的决策和行为。在上面的问题中,抛售掉的股票亏损和没有被抛掉的股票亏损就是被放在不同的心理账户中,抛售之前是账面上的亏损,而抛售之后是一个实际的亏损,客观上讲,这两者实质上并没有差异,但是在心理上人们却把它们划上了严格的界限。

从账面亏损到实际亏损,后者在心理账户中感觉更加“真实”,也就更加让人痛苦,所以这两个账户给人的感觉是不同的,人们并不能从心理上把二者完全等同起来。当原来的账面亏损不小心成了实际亏损之后,那个股票的账面亏损账户在心里就以最终亏损的状态关闭了,人们一般不能把账户再往回拨,也就是从实际亏损账户再回拨到账面亏损账户。

心理账户的存在不仅影响着我们的投资决策,也会对日常生活中的种种消费决策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