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专业

儿科学专业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
儿科学是以自胎儿至青春期儿童为研究对象,以保障儿童健康,提高生命质量为宗旨的学科。[1]
  • 中文名:儿科学专业
  • 外文名:Child Science Major
  • 类别:
  • 主管部门:
  • 研究对象:青春期儿童
  • 研究范围:保障儿童健康

专业定义

儿科学主要研究胎儿至青春期儿童的生长发育、疾病预防、疾病诊疗、保健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儿童健康的保障与小儿疾病的预防、诊治等。例如:新生儿先天性疾病的筛查,幼儿疫苗的接种,儿童感冒、发烧等疾病的诊断、治疗等。

范围

儿科学属临床医学的二级学科,其研究对象是自胎儿至青春期的儿童,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研究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不断提高儿童体格、智力发育水平和社会适应性能力。

2.研究儿童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理论和技术,不断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疾病的治愈率。

3.研究各种疾病的预防措施,包括免疫接种、先天性遗传性疾病的筛查、科学知识普及教育等,这是现代儿科学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内容,将会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4.研究儿童中各种疾病的康复可能性以及具体方法,尽可能地帮助这些儿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乃至完全恢复健康。

随着医学研究的进展,儿科学也不断向更深入专业的三级学科细化发展,同时也不断派生出新的专业。儿科学的三级学科分支类似内科学,主要以系统划分,如呼吸、消化、循环、神经、血液、肾脏、内分泌等。此外,还有传染病和急救医学等特殊专业。小儿外科学则为外科学下的三级学科。

上述学科虽然在分类上与内科学相似,但是其研究内容及内在规律与成人差别颇大,应予以注意,不能混淆或替代。

特点

与其他临床学科相比,儿科学有其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儿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儿童。儿童时期是机体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阶段,因此表现出的基本特点有三方面:

①个体差异、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都非常大,无论是对健康状态的评价,还是对疾病的临床诊断都不宜用单一标准衡量。

②对疾病造成损伤的恢复能力较强,常常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对比较严重损伤的转归可以为自然改善或完全修复,因此,只要度过危重期,常可满意恢复,适宜的康复治疗常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③自身防护能力较弱,易受各种不良因素影响导致疾病发生和性格行为的偏离,而且一旦造成损伤,往往影响一生,因此应该特别注重预防保健工作。

发展

与西方医学比较而言,中国的中医儿科起源要早得多,自扁鹊“为小儿医”以来已有2400余年,自宋代钱乙建立中医儿科学体系以来也有近900年。

此前在唐代已在太医署正规培养5年制少小科专科医生,隋、唐时代已有多部儿科专著问世,如“诸病源候论”和“小儿药证直诀”等,收集论述小儿杂病诸候6卷255候,建立了中医儿科以五脏为中心的临床辨证方法。

16世纪中叶发明的接种人痘预防天花的方法比欧洲发明牛痘接种早百余年。进入19世纪后,西方儿科学发展迅速,并随着商品和教会进入中国。

20世纪30年代西医儿科学在中国开始受到重视,至20世纪40年代儿科临床医疗规模初具,当时的工作重点在于诊治各种传染病和防治营养不良。由于儿科人才日趋紧缺,儿科学教育应运而生。1943年,中国现代儿科学的奠基人诸福棠教授主编的《实用儿科学》首版问世,成为中国第一部大型儿科医学参考书,标志着中国现代儿科学的建立。

自19世纪至20世纪末,西方儿科学的重大贡献主要在于有效地防治传染病和营养不良方面,两者为当时儿童中死亡的首要原因。对预防多种传染病疫苗的研制成功使得儿童常见传染病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婴儿死亡率逐年降低。

同时,由于抗生素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儿童中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大幅度地下降。代乳食品和配方乳的研究和提供曾经拯救了大量儿童的生命,近年来大力提倡母乳喂养使得儿童的生长发育水平更加提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对于儿童的医疗卫生事业非常关心。在城乡各地建立和完善了儿科的医疗机构,并且按照预防为主的方针在全国大多数地区建立起儿童保健机构,同时普遍办起了各种形式的托幼机构。

这些机构对于保障中国儿童的健康和提高儿童的生命质量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些机构,儿童的生长发育监测、先天性遗传性疾病的筛查、疫苗的接种、“四病”的防治得以落实,儿童中常见病、多发病能够得到及时的诊治。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