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描寫

細節描寫

記叙文情節的構成單位
細節描寫就是把細小事物, 如一個動作、 一種表情、 一個特點用特寫鏡頭把它放大, 通過準确、 生動、 細緻的描繪,使讀者“如見其人” “如睹其物” 。細節,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現對象的富有特色的細枝末節。[1]正确運用細節描寫,對表現人物,記叙事件,再現環境有着極其重要的作用。它是記叙文情節的基本構成單位,沒有細節就沒有藝術。同樣,沒有細節描寫,就沒有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個性的人物形象。因此,在文章中,為了使人物形象更加鮮明,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就應該學會對細節進行描寫。
    中文名:細節描寫 外文名:detailed descriptions 詞性:動名詞短語 着重點:細節 描寫 包括:環境描寫、人物描寫等 常見例子:外貌、語言、心理、動作、神态等

描寫方式

場景描寫

分解畫面,簡筆描摹。

例如:

(1)鋸木廠後邊的草地上,普魯士士兵正在操練。(都德《最後一課》)

(2)我們上了輪船,離開棧橋,在一片平靜的好似綠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駛向遠處。(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3)在我們面前,天邊遠處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陰影從海裡鑽出來。(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4)鐵匠華希特帶着他的徒弟也擠在那裡看布告,他看見我在廣場上跑過,就向我喊:“用不着那麼快呀,孩子,你反正是來得及到學校的!” (都德《最後一課》)

以上句(1)對社會環境的描述,真實、簡單地交代自己的國土已被敵人占領。在法蘭西綠草如茵的土地上,敵人在這裡操練和踐踏,大煞了這個法國東北部小鎮幽美的風景。這個細節,為下文埋下了伏筆,向讀者揭示“最後一課”這場悲劇的社會根源,句(2)和句(3)景色描寫形成鮮明的對照,表現了菲利普夫婦在見到了于勒前後的不同心境,并用環境描寫進行烘托。句(2)較明快,表現他們快活而驕傲的歡愉心情。句(3)較灰暗,顯示了他們滿懷失望與沮喪的心情。句(4)是鐵匠看過布告後對小弗郎士說的話,再一次暗示了阿爾薩斯和洛林被占領的事實。

語言描寫

選擇典型,以一當十。

例如:

(1)母親也常常說:“隻要這個好心的于勒一回來,我們的情況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個有辦法的人。”(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2)母親于是很不痛快地說:“我怕傷胃,你隻給孩子們買幾個好了,可别多吃,吃多了要生病的。”然後轉過身對着我,又說:“至于若瑟夫,他就用不着吃這種東西,别把男孩子慣壞了。”(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以上句(1)表現菲利普夫婦聽說于勒在外邊發了财,因于勒的經濟地位而改變了對他的看法,把改變家庭拮據局面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天天盼望他能早日歸來。充分表現了菲利普夫婦的自私、貪婪、庸俗、冷酷和唯利是圖的性格特征。句(2)屬表現母親的冠冕堂皇之辭:在兩個女孩和女婿面前,顯得既愛惜自己,又關心别人;既疼愛孩子,又注意教育實質卻是既顧及面子,又節省開支。虛僞、吝啬的心理暴露無遺。

動作描寫

例如:

(1)孔乙己着了慌,伸開五指将碟子罩住,彎腰下去說道:“不多了,我已經不多了。”(魯迅《孔乙己》)

(2)他不回答,……便排出九文大錢。(魯迅《孔乙己》)

(3)“……葉爾德林,幫我把大衣脫下來,……真要命,天這麼熱,看樣子多半要下雨了……”(契诃夫《變色龍》)

(4)“哦!……葉爾德林老弟,給我穿上大衣吧……好像起風了,挺冷……。”(契诃夫《變色龍》)

以上句(1)(2)兩句中,“罩”這個動詞準确地描寫出孔乙己在自己不多的茴香豆中分給孩子們一人一顆,而孩子們吃完茴香豆後不肯離開的情況下迫不得已和無奈的動作,表現出他心地的善良。“排”的動作活靈活現地揭示了孔乙己明明窮得要命卻還要擺闊的迂腐性格。句(3)(4)中“軍大衣”是沙皇警犬的特殊标志,是奧楚蔑洛夫身份的象征,是他裝腔作勢、用以吓人的工具,“脫”大衣的動作表現的不是天氣熱,而是“判”錯了狗,急得渾身冒汗的膽怯心理。 “穿”大衣的動作表現的不是天氣冷,而是遮掩剛才辱罵将軍的心冷膽寒的心理。一“脫”一“穿”的細節,勾勒出這個狐假虎威、欺下媚上的沙皇走狗的醜态。

心理描寫

例如:

(1)我不知道你當時是不是察覺,一個孩子站在那裡,對你是多麼的依戀!(魏巍《我的老師》)

(2)他們該不會強迫這些鴿子也用德國話唱歌吧!(都德《最後一課》)

句(1)抒發了對蔡老師至今仍懷有的思念,崇敬的思想感情,表現一個小學生内心對老師的感情激動到了極點,句(2)當小弗郎士聽到學校屋頂上鴿子咕咕的叫聲時,内心表現出對敵人禁教法語的卑劣行徑的輕蔑、憎恨和珍視祖國語言的深厚感情。

細節描寫對表現人物、記叙事件、再現環境都有着極其重要的作用。作家李準曾經說過:“沒有細節就不可能有藝術作品。真實的細節描寫是塑造人物,達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寫人則如見其人,寫景則如臨其境,細節描寫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此。

常見例子

肖像細節描寫

即對人物肖像進行細節描寫。比如,在《爸爸的看護者》裡,對病人的肖像描寫就是一個細節。正是這個細節推動了情節的發展。

語言細節描寫

即對人物的某一典型語言進行仔細描寫。比如,《 魯提轄拳打鎮關西》中在魯達打死鎮關西之後他詐死,就是一個語言的細節,說明魯達粗中有細,勇敢機智的性格特點。

行動細節描寫

即對人物的典型行動進行深入細緻的描寫。比如,還是在《魯提轄拳打鎮關西》中的關于魯達借銀兩幫助金老父女這個段落中,在使用的動詞上就生動的表現出了三人不同的性格特點。

心理活動細節描寫

即對人物的心理活動進行細緻的描寫。比如,在《爸爸的看護者》一文中,對少年西西洛在看到“爸爸”生病很嚴重之後的一段心理活動的描寫,就非常能夠表現這個少年體貼關心父母的優秀品質。

表情變化細節描寫

即對人物表情的變化過程進行細緻的描繪。在《七根火柴》一文中,在 無名戰士把火柴交給盧進勇之後的表情變化的描寫,就是一個很值得品味的細節。

事物細節描寫

即對某一事物的發展變化過程進行細緻的描寫。比如,在《 魯提轄拳打鎮關西》一文中,對魯提轄如何三拳打死鎮關西的這個部分的描寫就可以看作是對事物發展變化的一個細節描寫。

描寫技巧

素描法

素描本為繪畫術語之一,即用線條描寫或單色、不加彩色的繪畫,這裡借用過來指作文時,在語言上不尚華麗,隻着意樸實。

例如:“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伸開五指将碟子罩住,彎下腰去說道:‘不多了,我已經不多了。’直起身又看着豆,自己搖搖頭說:‘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于是這群孩子在笑聲裡走散了”。(《 孔乙己》)這一段細節,寥寥幾筆,把孔乙己這個人物思想和盤托出,“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一個窮困落魄卻又虛榮性十足的科舉制度的犧牲品的形象躍然紙上。

工筆法

抓住人和物的典型特征,準确描畫出事物的細微特征和事件具體連貫的進程。

例如:孔乙己便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争辯道:“竊書不能算偷……”(《孔乙己》)在這裡,孔乙己“額上的青筋”本在皮膚之下,不易被人看出;“條條綻出”,細膩入微,生動傳神地寫出了他内心的羞愧、善良、迂腐和無法擺脫廉恥的懊惱。

曲筆法

“文似看山不喜平”,對于典型細節,有時不用平鋪直叙的方法,而是采用“曲筆”, 層層鋪墊,設下伏筆,不斷設置懸念,有時還故意拖延,直到最後才揭開謎底,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比如《驿路花》中就通過三個懸念和兩次誤會,使文章層層設疑,懸念叠出,增強了文章的吸引力。

再如《儒林外史》中對嚴監生臨死前的描寫:嚴監生喉嚨例痰響得一進一出,一聲不到的,總不得斷氣,還把手從被單裡拿出來,伸出兩個指頭。大侄子趕上前問道:“二叔,你莫不是還有兩個人不曾見面?”他就把頭搖了兩三搖。二侄子走上前問道:“二叔,莫不是還有兩筆銀子在哪裡,不曾吩咐明白?”他把兩眼睜得溜圓,把頭又狠狠地搖了幾搖,越發指得緊了。奶媽拖着哥子插口道:“老爺想是兩位舅爺不在眼前,故此記念。”他聽了這話,把眼閉着搖頭,那手隻是指着不動。趙氏慌忙揩着眼淚,走上前道:“老爺,别人都說的不相幹,隻有我曉得你的意思!你是為那燈盞裡點的兩莖燈草,不放心,恐費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莖就是了。”說罷,忙走去挑掉一莖。衆人看嚴監生時,點一點頭,把手垂下,頓時就沒了氣。

如果将這段描寫,寫成“嚴監生伸出兩個指頭,妻子明白他的意思,挑出一莖燈草,他就斷氣了。”還有什麼味道呢?作者通過精心的構思,首先設計出兩個侄子和奶媽一而再、再而三地作出種種錯誤的猜測,以引起讀者的好奇或猜測,直到妻子猜對了才“沒了氣”。這個細節留給讀者的印象時十分鮮明強烈的,嚴監生這個守财奴形象躍然紙上。

貫穿法

就是前後文連續多次出現某細節的寫法。

例如:《百合花》寫小通訊員衣服挂破的細節,前後有三次:第一次,借被時“上去接過被子,慌慌張張地轉身就走。不想他一步還沒走出去,就聽見‘ 嘶’ 的一聲,衣服挂住了門鈎,在肩膀處,挂下一片布來”。第二次,去前沿陣地,“他已走遠了,但還見他肩膀上撕挂下來的布片,在風裡一飄一飄”的。第三次, 包紮所裡,“我看見一張十分稚氣的圓臉……軍裝的肩頭上,落着那個大洞,一片布還挂在那裡”。三次描寫,其效果通篇一氣貫串,首尾靈活,對小通訊員的印象一次比一次加深。這樣的細節安排,自然而巧妙,初看時,不一定感到它的分量,可是後來,它就嵌在我們的腦子裡,成為人物形象的有機的、不可缺少的部分。

造型法

對所描寫的對象給出一定造型的方法。

例如,《七根火柴》中,無名戰士用一隻手抖抖索索地打開紙包,看着黨證裡夾着七根幹燥的火柴向盧進勇招招手,等他湊近了,便伸開一個缰直的手指,小心翼翼地一根根撥弄着火柴,口裡小聲數着:“一、二、三、四……”一共隻有七根火柴,他卻數了很長時間……那同志合攏了夾着火柴的黨證,雙手捧起,像擎着一隻貯滿水的碗一樣,小心地放到盧進勇的手裡,緊緊地把它連手握在一起,兩眼直直地盯着盧進勇的臉說“記住:這,這是,大家的!”他蓦地抽回手去,深深地吸了一口氣 ,用盡所有的力氣舉起手來,直指着正北方向:“好,好同志……你……你把它帶給……”。這裡,數火柴與交黨證的姿勢因其造型之魅力而深深地印在讀者的心間。

再如“我的朋友們啊,”他說,“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說不下去了。

他轉身朝着黑闆,拿起一支粉筆,使出全身的力量,寫了兩個大字:

“法蘭西萬歲!”(注:“法蘭西萬歲”:在法語中,法蘭西是一個字,萬歲是一個字,所以是兩個字。)

然後他呆在那兒,頭靠着牆壁,話也不說,隻向我們做了一個手勢:“放學了,——你們走吧。”(《最後一課》)

韓麥爾先生最後那悲憤及不屈的抗争造型讓人久久難忘并肅然起敬。

對比法

即讓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情況下對待同一對象采取不同的 ,甚至完全矛盾的态度,造成鮮明對照。從而産生強烈的諷刺效果。或者同一個人的不同态度的對比。

例1:《範進中舉》中中舉前後胡屠戶離開範家的情形

中舉前:屠戶橫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

中舉後:說了一會,千恩萬謝,低着頭,笑迷迷地去了。

例2:她初到魯鎮時,是“順着眼,不開一句口,很像一個安分耐勞的人”。當過了二年,她第二次“站在四叔家堂前”時,“她順着眼, 角上帶些淚痕,眼光也沒有先前那樣精神了”,從她“沒有神采的眼睛”裡,我們可以看到,經曆了再嫁、再 寡、夫死子亡的極度悲痛之後,她的身心受到了巨大的創傷。然而,災難仍向她襲來。同情的人與冷酷的人、 自私的人一起,把她往死裡趕,殘酷的精神折磨,逐漸使她精神失常,到後來,在别人冷冷的笑容裡,她隻是 “直着眼,和大家講自己日夜不忘的故事”。從“順着眼”到“直着眼”,這眼神前後差異的對比中,讀者不難發現,是封建社會和吃人的宗教制度,使她失去了做人的資格。

修辭法

巧妙的運用修辭,即比喻、拟人、誇張、反複等修辭手法,可以增強語言的生動性,變抽象為具體,使無形變為有形。

例如:“老栓也向那邊看,卻隻見一群人的後背,頸項都伸得很長,仿佛許多鴨,被無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這一細節,是用比喻的手法來描寫一群麻木的、不覺悟的人們,在冷漠地觀看劊子手殺害革命者情景的。比喻生動形象,真如浮雕一般現 于讀者眼前。自己的同胞慘遭殺戮,人們卻無動于衷,像看與自己毫不相幹的街頭熱鬧似的,令人傷心痛心。作者那強烈的憤懑及“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熾烈情懷在這一細節中,淋漓盡緻地表現出來。

标點法。

即借用标點來突出細節的方法。

魯迅的小說《 故鄉》 塑造了一個深受剝削壓迫的淳樸農民的典型形象———閏土。小說在閏土的語言細節描寫中, 巧妙地借用标點符号,來表現閏土這二十多年來的變化,共有六句,其中卻有了9個省略号,給人印象特别深的有兩處:

①見到“我”時,“閏土态度恭敬起來,分明的叫道:‘老爺!’……”

②當“我”問他景況時,“他隻是搖頭,‘非常難,第六個孩子也會幫忙了,卻總是吃不夠……又不太平……什麼地方都要錢,沒有定規……收成又不好’” 。

第1句寫閏土的變化,一聲“老爺!”破壞了他們往日的黃金般的友誼,在他們感情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一個省略号,真實而細膩地表現了閏土矛盾、痛苦的心理及令人為之惋惜的悲哀的變化。第2句分明是寫閏土性格變化的社會根源,省略号顯示了他的聲音低微,又斷斷續續,正是“饑荒,苛稅,兵,匪,官,紳”把他折磨成一個“木偶人”,使他走向痛苦的深淵。這省略号裡,浸透了閏土的血淚,飽含了人生的辛酸。

注意事項

細節描寫在文章中不是越多越好,細節描寫要能抓住典型細節,而應選擇具有代表性、概括性、能反映深刻主題的事。這樣才更具有廣泛性,有利于突出文章中心,從而給人留下更為深刻的印象。比如,魯迅在《祝福》裡幾次寫到魯四老爺“皺一皺眉”,這種面部表情的細微變化,便深刻地暴露出封建紳士厭惡寡婦、維護舊禮教的反動立場和醜惡靈魂。

細緻觀察事物

要使得描寫生動形象,在觀察事物過程中,我們要調動自己的各種感官,對事物作非常細緻的觀察。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性格特征,所以每個人說話、做事都會以不同的方式體現出自己的性格。我們要做的,就是認真地去觀察,然後把它積累下來,作為寫作的素材。寫人是這樣,細節描寫用于寫景、狀物時,則要把握住景物的特征和變化。

服從表現中心的需要

力求使細節具有深刻意義

細節描寫是一種以小見大的方法。細節的分量雖輕,容量卻大,在我們選擇細節的時候要從細微處着手、從大處着眼、小中見大,讓小的細節反映人的思想狀況、社會風貌。魯迅在他的小說《孔乙己》中寫孔乙己第一次出場,在買酒時他“排出九文大錢”,這一細節表現出孔乙己作為底層文人講面子、好顯擺、窮酸迂腐的個性,揭示了封建制度對人的迫害。

典型真實

所謂真實,是指細節描寫能夠精确而又惟妙惟肖地反映現實生活中的人事的特征。所謂典型,是指描寫的細節,具有廣泛的代表性,能夠通過個别的、細小的事物,反映一般與全貌,由現象揭示本質。比如,趙樹理《套不住的手》中,有這樣一段描寫:“圓圓的指頭肚兒像用樹木做成的小耙子”, “都像半個蠶繭上安了指甲”。這一段細節描寫既真實又典型,突出其主人公的特征,也表現勞動人民那種健壯、勤勞的共性特征。又比如朱自清在《背影》中對父親爬月台時吃力樣子和動作的描寫,突出了父親對我無私的愛,讓每個讀者感動不已。他的成功之處在于對父親動作的細緻觀察和準确地表達。

精心錘煉詞語

在細節描寫中,我們要選擇恰當的詞語,以期精煉之目的,甚至于一字傳神。

巧妙運用修辭

運用比喻、拟人、誇張等修辭格,可以增強語言的生動性,變抽象為具體,使無形變為有形。

總之,細節雖小,但不可小視其作用。好的細節描寫能夠使人物性格鮮明,活靈活現,增強内容的真實性、生動性和感染力。細節描寫是場面中的一個個點,沒有它也就構不成場面;它還是情節中的一粒粒珠子,失去它情節就不會連貫起來。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