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地

殖民地

地理學名詞
殖民地(舊稱植民地)是指由宗主國統治,沒有政治、經濟、軍事和外交方面的獨立權利,完全受宗主國控制的地區。廣義的殖民地還包括雖然擁有行政機關、軍隊等國家機構,但經濟、軍事、外交等一方面或多方面被别國控制的半殖民地國家和保護國,以及委任統治地、托管地,以及殖民主義國家在這些地區設置的“海外領地”、“附屬地”、“海外省”等。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上大多數殖民地獲得獨立,舊的世界殖民系統不複存在。從殖民地的性質上來說,大緻可分為拓殖型殖民地、資源掠奪型殖民地和商業殖民地三種主要類型,這三種殖民地是随着資本主義的發展進程而順次出現的。
    中文名:殖民地 外文名:colony 拼音:zhí mín dì 英文名:colony 别稱:植民地 起源:古希臘時期 釋義:沒有獨立權利,完全受宗主國控制

曆史

起源

遠古時代的殖民地多為拓殖型殖民地,即宗主國在海外的延續,例如腓尼基人建立的迦太基。在古希臘時期,希臘諸城邦在地中海和黑海沿岸建立了許多殖民地,一度遠至北非和西班牙海岸。希臘人的殖民運動始于與海外地區的貿易需要,同時也有一些希臘公民不滿本城邦政治現狀,或由于地少人多而移居海外。希臘人的海外殖民區建立起來之後,大多保持政治上的獨立性,但同母邦保留一定的聯系,派遣代表參加全希臘的古奧林匹克運動會,并且以身為希臘文明的前哨而自豪。一些希臘殖民地保存至今,如叙拉古(在意大利西西裡島,今名錫拉庫紮)、塔蘭托和拜占廷(今伊斯坦布爾)。

現代通用的“殖民地Colony”一詞來自古羅馬的“Colonia”,原指由羅馬公民及其家屬組成的守衛亞平甯半島海岸的村社。随着羅馬統治地域的擴大,這一制度逐漸推及到新征服地區,演變成殖民制度。殖民者仍然享受羅馬公民的一切權利,被征服地區的人口則無法享受羅馬公民權(至羅馬共和國後期和羅馬帝國時期,随着被征服地區的羅馬化,公民權方賦予殖民地人民)。

早期

西羅馬帝國滅亡後,其海外行省和殖民地被東羅馬帝國、法蘭克帝國、西哥特王國等國家瓜分。由于政治和軍事上的局限,同時由于西羅馬滅亡之後出現的人口稀少,這些國家幾乎沒有力量去征服海外殖民地。

十字軍運動标志着歐洲對自身之外的地區産生興趣的開始。在地中海東岸建立起來的十字軍國家并非殖民地,但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占領拜占廷帝國後,威尼斯和熱那亞占領了原屬拜占廷的許多領土,在東地中海建立了自己的商業殖民地。這些殖民地後來大多被奧斯曼帝國奪取。

西葡殖民

一般認為,近代西方國家最早占領的殖民地是葡萄牙于1415年占領的休達。該港原屬摩洛哥,為撲滅當地海盜、并控制經休達中轉的西非黃金及象牙的進口,葡萄牙經過周密布署占領了休達港,随後為直接與出産黃金的西非黑人帝國建立聯系,又沿非洲海岸南下,占領了馬德拉、佛得角等群島。

随着文藝複興運動在歐洲的發展,歐洲出現了對商業資本和财富的渴望。當時歐洲的主要貿易對象是東方,尤其來自是中國、印度和南洋各群島的絲綢、寶石、香料等奢侈品。由于當時與東方的貿易被威尼斯、熱那亞壟斷,西歐國家決定自己探索通往東方的航路。首先對東方航線展開探索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1498年達伽瑪經過好望角抵達印度。為了确保與印度的貿易不受莫卧兒帝國、阿曼以及印度洋沿岸各土邦國的幹擾,葡萄牙于1510年在果阿建立了第一處殖民地,修築要塞,配備軍隊,保護葡萄牙商人的安全,同時在非洲沿海占據了一些島嶼和濱海據點,作為前往印度的中途補給站。

由于經好望角前往東方的航路被葡萄牙壟斷,西班牙不得不向西尋找通往東方的新航線。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後,西班牙展開了對美洲的征服和殖民運動,在極短的時間内消滅了印第安人所建立的各個帝國,建立起極其廣大的殖民地。1494年經教皇仲裁,葡萄牙在西經50度以東的美洲大陸也獲得了面積極為龐大的殖民地。

由于西班牙征服地區盛産金銀,大量貴金屬經西班牙流入歐洲,刺激了歐洲其它地區的物價變革和工商業發展。同時,由于咖啡、可可、茶葉、煙草、蔗糖、馬鈴薯等新消費品引入歐洲,歐洲人的飲食習慣也大幅度改變,導緻對這些消費品需求的增長,這就促使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新征服的美洲廣大地區發展經濟作物的種植。

16世紀末至17世紀初,英國和法國從西班牙人手中奪取了加勒比海諸島,荷蘭從葡萄牙手中奪取了巴西東北沿海的納塔爾地區。由葡萄牙人在非洲的馬德拉群島、佛得角群島首創的黑人奴隸種植園制度傳入英、法、荷控制的這些地區,對勞動力的需求猛增。而由于殖民者(尤其是西班牙人)對印第安土著的殘酷屠殺,印第安人的數量由15世紀末的5000萬銳減至17世紀的400萬,因此歐洲殖民者不得不從非洲尋找新的勞動力來源。

從1442年起,葡萄牙人就把柏柏爾人用作奴隸(在葡萄牙本土),西班牙人從1502年起開始把非洲黑人運入美洲。對奴隸貿易的需求促使兩國以及英國、荷蘭、法國、丹麥等新興資本主義國家在西非洲沿海建設了許多商站,販賣奴隸、象牙、黃金和辣椒(當時被稱為“天堂的種子”,科特迪瓦的另一個名稱是種子海岸)。但是由于西非的海岸難以接近,再加上當地的地貌和氣候不适合歐洲人居住,因此在此後幾個世紀的時間裡,歐洲對非洲的殖民隻限于少數濱海據點。從歐洲國家對這些殖民地的命名——黃金海岸、科特迪瓦、奴隸海岸——上可以看出,在西非的殖民地基本上都屬于資源掠奪型殖民地。

英法荷

18世紀歐洲與非洲和美洲殖民地之間“大三角貿易”的航線随着新大陸的發現,大西洋取代地中海,成為商業交通的必經之路,導緻意大利地區和德意志北部漢薩同盟各傳統商業城市的衰落,以及英國、法國、荷蘭這幾個面向大西洋的國家的經濟興起。英國最初試圖經過俄羅斯打通東方貿易路線,為此于1533年成立了莫斯科公司,不久之後發現俄國與東方沒有直接商業往來,于是轉而尋找西北航線,試圖經北美洲北部前往東方。1588年英國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後,開始了對北美洲的殖民,建立了哈得孫灣公司和新英格蘭殖民地。1600年英國商人建立了英國東印度公司,随後開始了在印度的擴張。荷蘭在16世紀末獨立後,迅速發展為世界最大的航海和商業國家,于1602年設立荷蘭東印度公司,逐漸壟斷了與中國、印度、日本、錫蘭和香料群島的貿易。法國則在北美洲建立了新法蘭西殖民地,并在加勒比海占據了數個具有戰略意義并盛産蔗糖的島嶼。

由于英國在北美殖民地進行煙草和棉花的商業種植,法國需要向加勒比海島嶼的甘蔗種植園輸送人力,因此兩國對奴隸的需要也日益擴大。1526年,英國開始奴隸貿易。不久之後,荷蘭和丹麥作為活躍的貿易中轉國也加入奴隸貿易活動中來,試圖從中分得利益。瑞典、勃蘭登堡、漢堡、庫爾蘭等國家也在這一時期從事奴隸貿易,為此在非洲海岸占領了一些據點。由于西非地區的本土經濟以采集和狩獵為主,食物産量有限,為了供養奴隸在長途販途中的夥食,在這些據點周圍開辟了農業地區,從歐洲和美洲引進甘薯、薯蓣等糧食作物。在殖民地時期北美地區的農業經濟獲得了快速發展,優越的自然條件使得北美殖民地農業生産的成本低、産量高;複雜的勞動制度通過主動或被動的方式提高勞動者的勞動生産率,增加了農業産量;多樣的農業産品使得北美不同地區可以根據不同的自然條件選擇适合的農産品發展方向,不論種植業還是畜牧業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羅伯特·克萊武,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奠基人從17世紀初到18世紀中葉,英國和法國由于在歐洲大陸的利益争奪而進行了四次戰争,英國憑借強大的海軍力量,在海外奪取了法國在印度、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以東的大片領土,一躍成為世界第一流的殖民大國,并且在同荷蘭的數次戰争取代了荷蘭,成為主要的船運國,建立起龐大的商船隊和海軍。以1783年英國與法國和西班牙簽訂《巴黎條約》為标志,英國取代西班牙,成為世界頭号殖民強國。

歐洲殖民地曆史由來已久,可以追溯到古希臘、羅馬時期。古希臘各邦分别占有極小的領土,任何一邦的人口增多到本邦領土不易維持的時候,便遣送一部分人到遙遠的地方尋找新的住所。有學者認為“一切商業交易是從掠奪開始發展起來的”。關于這一點,經濟史學家威廉·羅雪爾進行了詳細闡述。繼古希臘—羅馬之後,意大利是“中世紀唯一真正進行殖民的民族”。而意大利人所得的巨大利潤,誘發了葡萄牙人的貪欲。14世紀末到15世紀初,葡萄牙人開始積極探索海道并發現了好望角。到15世紀末,真正從事大規模殖民活動的國家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因為15世紀末,在西歐大部分國家内戰方酣時,葡萄牙卻太平無事。顯然,國家的穩定對鼓勵其向外尋求财富具有決定性意義。

萎縮

工業革命時代到來後,傳統的以蔗糖、煙草和奴隸為主的殖民貿易已經不再具有重要意義。工業國家對棉花、羊毛、燃料、鐵、銅、錫、煤炭等工業原料的需求取代了對消費品的需求,同時這些國家迫切需要在本國之外開辟市場,以消化本國生産的工業制成品。由于歐洲地區的市場已經飽和,因此隻能向美洲和亞洲(當時尚未開始對非洲的殖民)尋求發展空間。

1776年北美十三州獨立後,英國的殖民事業受到很大打擊,遂将殖民經略重點由北美洲轉至資源更為豐富、市場更為龐大的印度。此外,英國還占領了澳大利亞、新西蘭、緬甸、開普敦、香港等地。

由于法國大革命宣揚的天賦人權觀念影響,加上宗教、人道和經濟方面的原因,英國于1807年宣布奴隸貿易為非法,此後荷蘭、法國、瑞典、丹麥等國也宣布禁止奴隸貿易。這一措施使得各國在非洲沿海的據點迅速萎縮,丹麥、荷蘭均于19世紀中葉賣掉了在西非沿海的商站。同時由于拿破侖戰争的沖擊,西班牙和葡萄牙在美洲的殖民地紛紛宣布獨立,對奴隸的需求銳減,這兩國在非洲的殖民力量也迅速衰弱。

在北非,法國利用土耳其的衰敗,借助消滅北非海盜的機會向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突尼斯等土耳其附屬國滲透,海盜最活躍的阿爾及利亞受到最沉重的打擊,1815年美國海軍打敗了阿爾及利亞海軍,1819年英荷聯合艦隊炮轟了阿爾及爾城,法國也與阿爾及利亞發生多次沖突,于1830年占領了阿爾及利亞。

從1825年到1875年這段時間,除英國和法國外,歐洲國家征服新殖民地的活動已基本停止,代之以向海外殖民地移民的運動。而就英國的情況來說,英國首相迪斯雷利在1852年的一句話可以說是這一時期英國對殖民地态度的最好總結:“殖民地是挂在我們(英國)脖子上的沉重磨盤”。以英國在岡比亞和黃金海岸的兩小塊殖民地為例,其商業稅收遠遠趕不上行政開銷,英國議會幾次建議縮小殖民地規模或将其完全抛棄,隻是由于英國皇家海軍西非分艦隊需要在幾内亞灣建立海軍據點禁止奴隸貿易,英國才最終保留這兩處地區。但是,為了安置加勒比海諸島被解放的黑人奴隸,英國在殖民地萎縮時期通過建立授權公司的形式,又開辟了塞拉利昂殖民地,美國殖民協會在同一時期開辟了利比裡亞殖民地,法國則開辟了利伯維爾(今加蓬)殖民地,這些殖民地都被用來安置被釋奴隸。

瓜分高潮

1870年普法戰争結束、德國政治統一之後,德國地理學家腓特烈•拉策爾(FriedrichRatzsl)開始研究當時正在擴展中的德國工業産品的市場問題,并開始應用地理學為俾斯麥的帝國主義政策作辯護。他認為,由于世界在向前發展,空間對于一個國家來說将越來越重要,大國将逐漸拓展,小國變得無足輕重。世界曆史對空間之要求越來越大,這個事實可以從各重要商業國家的演變明白看出:威尼斯是一個城市;荷蘭是一個三角洲國家;英國是一個島;美國是一個大陸。各強國必須遵從這個絕對的、必然的趨向,努力用殖民、合并及征服的手段來拓展他們的空間。英國帝國主義理論家哈爾夫•馬金德爵士(SirHalfordMackinder)也提出了類似的理論,指出一個國家如果要生存,必須實現自給自足。控制原料産地并将其變為産品輸出市場成為攸關國家利益的戰略需求。在19世紀的頭75年裡,西方國家平均每年占領21萬平方公裡的殖民地,而在後25年裡,平均每年占領62萬平方公裡殖民地。

從15世紀末到19世紀中葉,殖民主義國家在被稱為“最後的大陸”的非洲占領的領土隻有318萬平方公裡,而在19世紀最後的25年裡,歐洲對于非洲的興趣又濃厚起來,在非洲占領了2569萬平方公裡土地。由于歐洲的迅速工業化和人口的增加,對植物油、植物纖維、橡膠和某些礦産資源的需求增大了,而這些産品可以用廉價的工業品在非洲換得,對新原料的需要引起對非洲原料産地的激烈争奪。

殖民主義國家對非洲内地的殖民始于19世紀晚期法國在塞内加爾開創的逐步推進方式,即以種植花生或油棕榈的農場為前進基地,利用藥物治療熱帶疾病,利用當地土著組成雇傭軍隊,沿主要河流向腹地推進,這種方式遠比英國的沿海滲透方式有效,因此為其它殖民國家所效仿。1870年代,南非發現巨大的金剛石、黃金等礦産又刺激其它殖民國家國家在非洲其它地區探尋同類礦藏,争奪的土地不再限于适宜種植農作物的地區,荒地、沼澤、沙漠和無人區都成為争奪的對象。1884年-1885年的柏林會議上,确定了“隻有實際占領才能證明對一個殖民地的統治權”的原則,已占據非洲沿海地區的國家,如英國、法國和葡萄牙,迅速與當地酋長簽訂協議和條約,把自己的勢力擴大到内陸。新興的工業強國——德國、比利時和意大利也加入到對非洲的争奪中來。

從1885年至1900年,歐洲國家完成了對非洲的瓜分。除了埃塞俄比亞和利比裡亞兩個政治上獨立的國家外,傳統的非洲王國如阿散蒂、達荷美、索科托、烏幹達,以及歐洲裔阿非利卡人建立的德蘭士瓦和奧蘭治自由邦等國家均淪為西方國家的殖民地或保護國。埃及名義上為獨立國家,但完全受英國的控制。

在亞洲,俄國從19世紀60年代起加速了對外高加索、中亞、西伯利亞及遠東的殖民和征服,先後占領了大茹茲、中茹茲、小茹茲、希瓦汗國、布哈拉汗國、浩罕汗國,并向中國的新疆、外蒙古和滿洲地區滲透。到1876年,俄國已經占領了170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法國征服了安南、老撾、柬埔寨,英國占領了馬來半島和北婆羅洲,控制了波斯灣和阿拉伯半島南部。在大洋洲,新興的德國從西班牙手中購買了加羅林群島、馬裡亞納群島等殖民地。除了直接征服殖民地外,殖民國家還将一些經濟落後的國家變為半殖民地,如中國、朝鮮、暹羅、波斯、阿富汗、奧斯曼帝國等,在這些國家攫取了海關、交通、通商、築路、開礦、建廠、開辦銀行、訓練軍隊等權益。

重新瓜分

1914年的世界殖民地至20世紀初,殖民國家及殖民地已占全世界85%的陸地面積。各國的殖民地分布是不均衡的。除了實力仍然強大的英國和法國外,早已衰落的西班牙、葡萄牙仍然掌握着大片的殖民地,而新興的美國、德國、日本和意大利這些國家隻占有一些面積不大、資源貧乏的“剩餘地區”。随着争奪殖民地的手段趨于激烈化,各主要殖民國家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相繼卷入一系列外交和軍事沖突,如英、法、德之間的第一次摩洛哥危機和第二次摩洛哥危機,英法之間的法紹達危機,兩次布爾戰争,美西戰争、日俄戰争、意土戰争等一系列沖突。

從1900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各殖民國家為了争奪新殖民地或保護既有殖民地而縱橫捭阖,形成了極其複雜的利害沖突關系:德國對英國的世界霸權提出挑戰;日本對俄國在亞洲的霸權發出挑戰;俄國對英國在亞洲的霸權發出挑戰;英國利用法國牽制德國;英國利用日本牽制俄國;法國利用俄國牽制德國;德國利用位于歐洲中部的奧匈帝國和位于亞洲西部、而且已經處于崩潰前夕的奧斯曼帝國包圍俄國……為了鞏固既有的殖民地,相繼組成了英法俄協約國和德奧意同盟國兩大集團。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意大利倒戈)戰敗的結果告終。作為懲罰,德國被剝奪了全部海外殖民地,奧匈帝國瓦解,領土被鄰國瓜分或組成新的國家,奧斯曼帝國喪失了全部阿拉伯領土。

随着經濟的現代化、市場的調整、城市化的發展、社會文化的進步、民族解放和反殖民主義運動的高漲,到1920年代時老式的殖民主義體系已經大為削弱,殖民國家已經認識到不能通過戰争的手段來獲得新的殖民地。戰敗國被剝奪的殖民地成為國際聯盟的委任統治地區交給戰勝國管理,雖然實質上仍是殖民地,但國際聯盟的委任統治條款已經規定受托國必須促進委任統治地居民的福利,并在适當的時候建立獨立的國家。

到1930年代,出現了新的殖民主義思潮——源于地緣政治理論的法西斯主義殖民觀及“生存空間”的概念。日本也在日俄戰争之後開始提出亞洲國家在日本“領導”下抵禦白人世界侵略的口号,并在1930年代将其演變為“大東亞共榮圈”理論。其他法西斯國家如意大利和西班牙也陸續提出了“法西斯帝國主義”和“大西班牙主義”的口号。希特勒曾在其著作《我的奮鬥》中不主張德國從事海外擴張,認為在海外擴張不如在歐洲擴張對德國有利,但他後來卻核準納粹黨“25點綱領”中的殖民地要求,并在1933年後鼓勵德國殖民地運動派的活動。

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占領了中國東北,宣告對世界的重新分割已經再度開始,繼之是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亞的戰争。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因十分複雜,不能簡單歸結于傳統形式殖民主義發展的結果,但殖民主義的變種——“生存空間”理論,以及對“生存空間”的争奪,顯然是其爆發的主要原因之一。

獨立運動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一戰後殘存的各主要殖民國家,如英國、法國、荷蘭、比利時和意大利,在戰争中都被削弱。在戰争期間,未被占領的盟國殖民地,如印度、東非、尼日利亞、比屬剛果等地的民族工業得到一定的發展,殖民帝國内部的分工體系被打破。同時,由于日本和德國借助扶植殖民地民族主義運動的方法來削弱盟國的力量,盟國殖民地的民族解放運動在戰争中也在軸心國的卵翼下得到了一定的發展。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殖民地解放運動首先在曾被日本占領的荷屬東印度、英屬緬甸、法屬印度支那等地爆發。這些地區的民族主義者曾經在戰争中與日本占領軍合作,建立名義上“獨立”的傀儡國家。日本在投降前夕将權力及武器移交給當地的民族主義分子,令其為盟國制造混亂。1945年8月17日,印度尼西亞首先宣布獨立,越南于9月2日宣布獨立。殖民地獨立運動的浪潮随即蔓延到緬甸、印度、馬來亞、菲律賓等亞洲國家和地區。至1953年柬埔寨獨立之後,法國、荷蘭和美國在亞洲的殖民地已經全部成為獨立國家。

舉例說,英國曾是一殖民帝國,二戰後,則通過“西敏寺方案”,給予自治領獨立的權利,一些國家如加拿大等便宣布獨立,但此些國家仍屬于大英聯邦。如“澳大利亞洲”,她的憲法中便着明英王為國家元首。

進入1950年代後,特别是1955年萬隆會議之後,在已獨立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國家鼓舞之下,這一運動又發展到非洲。1956年第二次中東戰争後,英國宣布了“從蘇伊士以東撤退”的政策,英國在1957年至1963年間先後撤出錫蘭(今斯裡蘭卡)、馬來亞、北婆羅洲、海峽殖民地(新加坡、馬六甲和槟榔嶼)、南也門、巴林、科威特、卡塔爾、特魯西爾阿曼(今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桑給巴爾、肯尼亞和烏幹達。

戰後非洲國家的獨立浪潮始于1956年英埃蘇丹和1957年加納的獨立。從1960年起,非洲殖民地獨立運動達到高潮,1960年一年内,非洲有17個國家宣布獨立,其中13個國家為原法屬殖民地,3個國家為原英屬殖民地(包括意屬索馬裡),1個為原比屬殖民地。至1960年代末,英國和法國所屬的殖民地已經大多宣布獨立,隻有葡萄牙仍然在非洲保留有大片殖民地,經過多年的戰争,這些殖民地也在1970年代中後期獨立。

在亞非殖民地獨立初期,英、法、荷、比等前宗主國也企圖奪回失去的土地或權益,或出兵進攻新生的獨立國家,或對殖民地的武裝反抗進行鎮壓,先後引發了荷印戰争、印度支那戰争、阿爾及利亞戰争、蘇伊士運河戰争(即第二次中東戰争)、所謂的聯合國剛果行動等一系列戰争。馬來亞(由共産黨領導)、摩洛哥、突尼斯等地也因此發生了反擊行動。但這些反撲沒有阻擋住亞非各國的勝利。

分類

從殖民地的性質上來說,大緻可分為拓型殖民地、資源掠奪型殖民地和商業殖民地三種主要類型,這三種殖民地是随着資本主義的發展進程而順次出現的。

曆史作用

由于美洲的殖民地獨立較早,因此殖民地的曆史作用主要體現在非洲和亞洲地區。

1853年,卡爾•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統治的未來結果》一文中提出殖民地及殖民主義有“雙重使命”,即破壞性使命和建設性使命,兩者都是既有積極方面又有消極方面。

殖民地的“破壞性使命”主要表現在對殖民地傳統社會經濟結構的破壞上,但由于宗主國的政治、經濟情況不同,各個殖民地的曆史情況、殖民對象、自然生态條件和社會集團的不同,因此殖民地所受的影響在質量上有很大的差别。由于殖民,西屬美洲殖民地和英屬印度殖民地傳統經濟結構的瓦解和破壞是巨大的。但在熱帶非洲,除占極少面積(法屬西非為8%,撒哈拉以南非洲為5%)的經濟作物種植地區外,殖民地的絕大多數地區都保持了原始的農業社會結構。

殖民地的“建設性使命”,即積極意義,通常表現在以下方面:宗主國通過向殖民地輸出資本、技術,進行建設,為其提供了現代化的港口、道路等基礎設施,殖民地的商品經濟也得到發展,城市化步伐加快,出現了鐵路、公路、電訊、電話、醫院、學校,把原本落後的殖民地地區帶入了市場經濟領域,比較典型的例子如香港。

對于殖民地曆史作用的評價,在學術界一直存在争論意見。左派的和來自社會主義國家的曆史學者通常認為,在非洲、美洲和亞洲的殖民地對于當地的文明、文化、經濟和政治隻起到負面的、破壞的作用。也有觀點認為,殖民地在不同時期的曆史作用是不同的,以非洲為例,在早期奴隸販賣時期,殖民地對非洲文化起了毀滅性的破壞作用;在自由資本主義時期,禁止非洲本土的奴隸貿易,是功大于過;在帝國主義時期,對非洲的資源掠奪加劇,是過大于功;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是殖民地的建設時期,既有對殖民地的投資和發展,也有對殖民地民族運動的鎮壓,功過相等。也有觀點認為,殖民地的曆史貢獻大于它對當地造成的損害。

統治方式

英國對殖民地的統治方式與法國、葡萄牙、西班牙、德意志帝國和比利時等殖民國家不同。法、葡、西等國采取直接統治的方式,盡力将殖民地在政治和經濟上與宗主國結為一體,大力灌輸宗主國的文化與生活方式,以便同化盡可能多的非洲人,或者至少也要使被統治民族對統治民族緊密産生密切的認同感。當地的社會制度和風俗習慣幾乎得不到保存,當地語言在教育系統中很少應用。這些政策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使殖民地國家的受教育階層(通常是當地的上等富有階層)感到自己的命運與宗主國休戚相關,并擯棄土著生活方式。這種做法導緻殖民地人民出現分化,獨立後往往不能保持政治上的穩定。

英國在北美獨立之後的殖民政策則與之相反,采取“間接統治”的方式,設法令殖民地在政治上與經濟上達到自立。在非洲和印度,英國仍保留了許多原有的土邦國(如印度的海得拉巴國、克什米爾國,非洲的布幹達王國、巴蘇陀王國、桑給巴爾蘇丹國,中東及東南亞的一些酋長國和蘇丹國)。在被劃為英皇直轄殖民地的地區,也保留了原有的部落、鄉村等行政機構(比較極端的例子是,英國征服德蘭士瓦和奧蘭治自由邦之後,保留了兩國原來實行的種族隔離制度,以作為對兩國原來的布爾人統治集團的讓步),并任用當地人為次級地方官員。當地的語言和文化也得以保留和傳授。有觀點認為,與法葡等國的統治方式相比,英國的統治方法無疑更加有利于長久保持對殖民地的控制,并使其在獨立之後仍願意與英國保持政治和經濟上的聯系。

值得注意的是兩個從未實現的殖民地體系——日本的“大東亞共榮圈”與納粹德國的殖民地管理方式。兩者有别于傳統的殖民地統治方式。在日本帝國主義的殖民理論中,所謂“大東亞共榮圈”将日本、中國與滿州國作為“凝結不散的核心”,以東京為其中心,在其四周圍繞着一群衛星國家、附屬國、保護國和殖民地,會有一些屬國被日本用特殊的政治和經濟協定束縛手足,其安全受日本的“保護”,其外交政策受日本的指揮,如泰國和越南。日本這種體系為現代殖民地制度與古代封建關系的混合物:日本成為各附庸國的主人,各屬國将貢獻物品與服務,而日本以其陸海軍“保護”它們。這個“大東亞”當然不僅是一個政治的聯合帝國,并且是一個“共榮圈”,即一個經濟配成整體的區域,其物源的開發與使用受日本人的支配,并為日本人謀利益。

納粹的殖民地問題專家則宣稱,在納粹德國殖民地制度下,德國統治者隻是當地各部族與各組織所構成的等級體系中的最高一層,德國總督隻是各酋長與小酋長的行政金字塔體系之頂端而已。納粹德國将來決不強迫土著人民信仰基督教,也絕不向其宣講非洲人與歐洲人是平等的。德國将不許非洲人在任何理由下離開殖民地而到歐洲去。土著不得成為德國公民。德國的種族法律将施行于各殖民地。土著學校不得講授任何“歐洲事件”,否則當地人會“視歐洲為文化發展的最高峰,而喪失他們對于自己能力的自信心”。土著不得入高級學校與大學受教育,德國将專為土著設立特種劇院,電影場,及其它遊戲與娛樂場所。顯然這兩種統治方式仍不過是傳統的殖民地統治方式的變種而已。

援助

20世紀50年代非洲和亞洲的殖民地廣泛獨立後,一些宗主國對原殖民地進行了廣泛的援助。援助的内容既包括經濟上的,也包括政治、文化、軍事等領域的合作。

經濟援助是宗主國援助的最主要形式,包括直接的經濟援助、以及貸款、投資等形式的财政援助。以法國對非洲前法屬殖民地國家的援助為例,1997年和1998年,法國向剛果提供了2.42億和2060萬美元,分别占當年剛果外援總額的90%和31.9%。

1998年法國對多哥的援助達149億非洲法郎。比利時對剛果民主共和國(紮伊爾)的财政援助在1999年為2280萬歐元,至2002年為4440萬歐元。此外,前宗主國通常還與原殖民地國家簽署技術、軍事、文化等合作協定,為這些國家提供留學生獎學金,派遣技術專家,提供軍事顧問和武器。

争議

與本國原有領地相連的、但是具有不同的種族和文化的新征服地區是否可以被算作殖民地,一直是一個具有争議的問題。曆史上俄國對中亞、西伯利亞和北美洲的殖民,美國的西進運動,條頓騎士團對東歐的殖民,以及古代中國某些朝代對中原周邊地區(如嶺南、百越、中亞、蒙古和西藏)的征服,都具有征服殖民地的性質。一些曆史學家也将這些對新領地的征服算作殖民運動。但也有一些曆史學家認為,這些地區被征服後經過一定時間的演變,成為與宗主國其他行政區劃地位相等的新省份(或州),并采納了宗主國的語言、文化、意識形态,因此不應該算作殖民地。 

一種折中的看法是,将征服行動本身看做是殖民行為,但被征服地區作為與宗主國其他政治實體(如省、州)地位相同的實體加入宗主國、其居民享有與宗主國公民完全平等的政治權利後,該地區作為殖民地的時期即告結束。以美國曆史為例,即從西部新領土歸美國統治時開始,到該領土作為州加入合衆國的那段時期為止,這段時期可以算是該地區的殖民地時期(例如1867-1959年的阿拉斯加)。曆史上中國周邊國家對中國的藩屬關系也不同于殖民地與宗主國的關系,因為這些國家政治上實行内部自主,經濟和軍事也完全獨立。事實上這種關系有些類似于神聖羅馬帝國早期的德意志諸邦與帝國皇帝、以及宗教改革之前歐洲各國對羅馬教廷的臣服關系。

第二個具有争議的問題是海外領地與殖民地的區别。一些面積很小、原為荒涼無人地區的殖民地(大多是海島),其居民為宗主國移民,享有完全、充分的政治權利,與宗主國具有相同的文化,對宗主國有認同感,或者由于太過荒涼而無常住人口,這樣的地區不能夠算做殖民地。具體來說,比如英國的福克蘭群島、聖赫勒拿島、特裡斯坦-達庫尼亞島,以及挪威的布韋島。法國的一些海外省雖然人種與法國本土不同,但對法蘭西文化也有很強的認同感,并且不願獨立。

與之相反,如果一個殖民地被列為“海外領地”或“海外省”,但其居民因膚色、種族、信仰等原因不能享有與宗主國公民完全平等的政治權利,則該地區仍被作為殖民地看待。這方面最著名的例子就是1950年代葡萄牙宣布安哥拉、莫桑比克等非洲殖民地為“海外省”後,由于當地的黑人無法享有完全的公民權利,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均不承認這些地區為非殖民地地區。同樣的例子是,1965年11月11日伊恩·史密斯宣布羅得西亞(今津巴布韋)獨立後,由于國内的黑人政治地位仍與獨立之前相同,因此除南非和葡萄牙等少數國家之外,包括英國在内的世界各國均不承認羅得西亞為獨立國家,英國還提出了被稱為“NIBMAR”的原則,即“(實現)非洲人的多數統治之前沒有真正的獨立”(No Independence Before Majority African Rule)。

作為參照标準,聯合國非殖民化特别委員會列出的“非自治領土”名單中,隻列入了存在着土著争取獨立運動的新喀裡多尼亞,而将瓜德羅普、馬提尼克、法屬圭亞那等法國海外省排除在外。波多黎各和格陵蘭由于獲得了高度内部自治,也未被加入該名單。

現存海外領地

按國家分類

英國

内部自治的海外領地(Internally self-governing overseas territory):安圭拉、百慕達群島、開曼群島

無自治權的海外領地(Non-sovereign Overseas territory):英屬印度洋領地、英屬維京群島、直布羅陀、蒙特塞拉特、皮特凱恩群島、聖赫倫那、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

殖民地(crown colony):福克蘭群島、南喬治亞島和南桑威奇群島

海外領地(Overseas territory):賽普勒斯英屬基地區

法國

海外省(Départements d'outre-mer):馬提尼克、瓜德羅普、法屬蓋亞那、留尼旺

海外地方行政區(Collectivités territoriales d'outre-mer):聖皮埃爾和密克隆群島、瓦利斯和富圖納群島

海外行政實體(Collectivité départementale d'outre-mer):馬約特

海外國土(Pays d'outre-mer):法屬玻裡尼西亞

特殊地位的地方實體(Collectivité sui generis):新喀裡多尼亞

海外領地(Territoire d'outre-mer):法屬南方和南極領地

荷蘭

内部自治領地:阿魯巴、荷屬安的列斯

丹麥

自治地區:法羅群島

内部自治地區:格陵蘭

挪威

南極領地:布韋島

西班牙

海外省:加那利群島

海外領土:休達、梅利利亞

葡萄牙

海外省:馬德拉群島、亞速爾群島

美國

自由聯邦:波多黎各、北馬裡安納群島

無建制自治領地:關島

殖民地:美屬薩摩亞、美屬維京群島

澳大利亞

海外領地:聖誕島、諾福克島、麥誇裡島、赫德島、科科斯群島

新西蘭

完全的内部自治領地:庫克群島

内部自治領地:紐埃島、托克勞群

按地區分類

非洲

西撒哈拉(現今大部份領土被摩洛哥佔領)

歐洲

直布羅陀(英)

大西洋地區

安圭拉(英)

百慕達

英屬維京群島(英)

福克蘭群島(包括南喬治亞島)(英)

開曼群島(英)

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英)

蒙特塞拉特(英)

聖赫倫那(包括戈夫島、特裡斯坦-達庫尼亞島、阿森松島)(英)

太平洋地區

美屬薩摩亞(美)

關島(美)

新喀裡多尼亞(法)

皮特凱恩群島(英)

托克勞群島(紐西蘭)

政治影響

經過殖民者的長期掠奪,殖民地國家往往政治、經濟和文化都極端落後,在亞非拉的廣大前英國殖民地,不少國家甚至還是遊牧狀态。要在這樣的國家搞民主政治,無異于給一台二八六電腦裝一套win8系統,根本無法正常運行,最後隻能走向系統崩潰。正是因為民主,這些國家無法走上真正的獨立自強之路,而英國的貴族和商人們則可以通過他們留下的英國法律體系,繼續掌握這些國家的資源和經濟命脈。

也因此,曾經是英國殖民地的56個國家中,除了緬甸、愛爾蘭、津巴布韋和民主也門,其他54個國家至今還在“英聯邦”體系之中,而這在哈佛大學曆史學家尼爾•弗格森的筆下,就成了英國人帶給全世界人民的一大福利,最早的“國際經濟貿易體系”。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