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陽湖生态經濟區

鄱陽湖生态經濟區

中國低碳經濟發展先行區
鄱陽湖生态經濟區鄱陽湖生态經濟區是以江西鄱陽湖為核心,以鄱陽湖城市圈為依托,以保護生态、發展經濟為重要戰略構想,把鄱陽湖生态經濟區建設成為全國生态文明與經濟社會發展協調統一、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态經濟示範區和中國低碳經濟發展先行區。國務院已于2009年12月12日正式批複《鄱陽湖生态經濟區規劃》,标志着建設鄱陽湖生态經濟區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這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江西省第一個納入為國家戰略的區域性發展規劃,是江西發展史上的重大裡程碑,對實現江西崛起新跨越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中文名:鄱陽湖生态經濟區 外文名: 别名: 别稱:環鄱陽湖生态經濟區 所屬地區:環鄱陽湖地區 面積:5.12萬平方公裡 人口:2006.6萬人 行政類别:經濟合作區域

區域範圍

鄱陽湖位于江西省境内,古稱彭蠡,《尚書·禹貢》有“彭蠡既潴,陽鳥攸居”之說,又有彭蠡湖、彭蠡澤、彭澤、彭湖、揚瀾、宮亭湖等多種稱謂。南北長173公裡,東西最寬處達74公裡,平均寬16.9公裡,湖岸線長1200公裡,湖體面積3583平方公裡(湖口水位21.71米),平均水深8.4米,最深處25.1米左右,容積約276億立方米,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泊。它承納贛江、撫河、信江、饒河、修河五大河。經調蓄後,由湖口注入我國第一大河——長江,每年流入長江的水量超過黃河、淮河、海河三河水量的總和,是一個季節性、吞吐型的湖泊。鄱陽湖水系流域面積16.22萬km2,約占江西省流域面積的97%,占長江流域面積的9%:其水系年均徑流量為1525億立方米,約占長江流域年均徑流量的16.3%。

鄱陽湖是為中國第一大淡水湖,世界自然基金會劃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區,是生物多樣性非常豐富的世界六大濕地之一,也是我國唯一的世界生命湖泊網成員,集名山(廬山)、名水(長江)、名湖于一體,其生态環境之美,為世界所罕見。  

鄱陽湖生态經濟區位于江西省北部,包括、南昌、景德鎮、鷹潭3市,以及九江、新餘、撫州、宜春、上饒、吉安市的部分縣(市、區),共38個縣(市、區)和鄱陽湖全部湖體在内,國土面積為5.12萬平方公裡。占江西省國土面積的30%,人口占江西省50%,經濟總量占江西省60%。該區域是我國重要的生态功能保護區,是世界自然基金會劃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區,承擔着調洪蓄水、調節氣候、降解污染等多種生态功能。

鄱陽湖又是長江的重要調蓄湖泊,年均入江水量約占長江徑流量的15.6%。鄱陽湖水量、水質的持續穩定,直接關系到鄱陽湖周邊乃至長江中下遊地區的用水安全。鄱陽湖生态經濟區還是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海峽西岸經濟區等重要經濟闆塊的直接腹地,是中部地區正在加速形成的增長極之一,具有發展生态經濟、促進生态與經濟協調發展的良好條件。

鄱陽湖生态經濟區的38個縣市區   南昌縣、新建縣、進賢縣、安義縣;共青城、九江縣、彭澤縣、德安縣、星子縣、永修縣、湖口縣、都昌縣、武甯縣;鄱陽縣、餘幹縣、萬年縣;東鄉縣;浮梁縣;餘江縣;新幹縣; 瑞昌市;豐城市、樟樹市、高安市;樂平市;貴溪市   東湖區、西湖區、青雲譜區、灣裡區、青山湖區;浔陽區、廬山區;珠山區、昌江區;月湖區;臨川區;渝水區

區域定位

根據《鄱陽湖生态經濟區規劃》,鄱陽湖生态經濟區的發展定位是:   

    建設全國大湖流域綜合開發示範區  建設長江中下遊水生态安全保障區   加快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帶動區   國際生态經濟合作重要平台

戰略目标

鄱陽湖生态經濟區建設規劃近期為2009年至2015年,遠期展望到2020年。2009年—2015年的任務是創新體制機制,夯實發展基礎,壯大生态經濟實力,初步形成生态與經濟協調發展新模式;到2015年實現區域生态環境質量繼續位居全國前列,率先在欠發達地區構建生态産業體系,生态文明建設處于全國領先水平;到2020年,構建保障有力的生态安全體系,形成先進高效的生态産業集群,建設生态宜居的新型城市群,為到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打下良好基礎。

國家投入

今年将不斷加大鄱陽湖生态經濟區開放合作力度,提升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的同時,積極争取國家對該地區的資金和政策支持。重點落實好“央企入贛”等項目,加強與各地的交流合作,提升國家層面支持的力度和水平。落實央企入贛簽訂的項目,争取更多的國家部委與我省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争取更多的央企和金融機構加大對鄱陽湖生态經濟區建設的資金投入。江西省發改委透露,我省将争取國家批複設立1-2家創業投資基金,引導鄱陽湖産業投資基金、立達新材料和久富生物醫藥創業投資基金優先支持鄱陽湖生态經濟區重大項目建設。整合各類建設資金,加大對鄱陽湖生态經濟區建設的投入,力争中央和省級投資鄱陽湖生态經濟區建設的資金超400億元。

獨特氣候

鄱陽湖擁有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觀,其承贛江、撫河、信江、饒河、修河五河之水,下彙長江,構成完美的鄱陽湖獨立水系,流域面積為16.22平萬公裡,相當于江西省域面積的97%,占長江流域面積的9%。在鄱陽湖中,有許多大小沉浮的島嶼,形成了衆島星列、簇簇擁翠的壯觀景象。據江西省氣候中心副主任王懷清介紹,江西季風氣候特點明顯,四季分明,春季溫暖,夏季暑熱,秋季涼爽,冬季濕冷。作為江西的“眼睛”,鄱陽湖因“澤國芳草碧,梅黃煙雨中”的濕潤季風型氣候,成為著名的魚米之鄉。獨特的地理位置、氣候特點及水陸交替的濕地生态系統,孕育了極其豐富的生物資源,湖内分布的野生動物種類繁多,有浮遊植物800多種,高等植物600多種,浮遊動物607種;湖中魚類140種,占長江水系中魚類的46.7%;此外,還有豚類2種,已鑒定的貝類87種。鄱陽湖蘊藏的珍貴特種基因以及極高的生物多樣性,在中國淡水濕地乃至世界上都十分罕見。

現行意義

加快建設鄱陽湖生态經濟區,有利于探索生态與經濟協調發展的新路,有利于探索大湖流域綜合開發的新模式,有利于構建國家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實施的新支點,有利于樹立我國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新形象。國務院指出, 要把鄱陽湖區生态經濟區規劃的實施作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貫徹區域發展總體戰略、保護鄱陽湖“一湖清水”的重大舉措,促進發展方式根本性轉變,推動這一地區科學發展。國務院要求,鄱陽湖生态經濟區規劃實施要以促進生态和經濟協調發展為主線,以體制創新和科技進步為動力,轉變發展方式,創新發展途徑,加快發展步伐,努力把鄱陽湖地區建設成為全國生态文明與經濟社會發展協調統一、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态經濟示範區。

産業基地

光電産業基地:

以南昌為中心,重點建設矽襯底發光二極管(LED)芯片及器件項目、LED照明光源項目、高亮度LED顯示屏項目、LED背光源項目、有機發光器件(OLED)項目、計算機等終端電子産品項目、第三代移動通信産品研發及産業化項目。

新能源産業基地:

以南昌、新餘為中心,重點發展高性能且資源高效利用的高純矽材料太陽能電池組件與發電系統、兆瓦級以上風電設備和螺杆膨脹發電機組等項目。

生物産業基地:

以南昌、樟樹為中心,依托南昌生物産業國家高技術産業基地和樟樹中藥産業傳統優勢,重點推進中藥現代化,建設治療艾滋病新藥、抗癌原料藥、新型功能糖、血細胞分析儀器、磁共振成像系統等産業化項目,積極培育生物醫藥、生物農業等新興産業,形成從生物醫藥到生物醫療器械、生物醫學工程、生物農業的完整産業鍊。   銅冶煉及精深加工産業基地:以鷹潭、南昌為中心,以江銅集團為龍頭,提高銅冶煉水平,重點開發銅引線框架、銅闆帶、銅箔、特種漆包線等高精度、高性能産品。

優質鋼材深加工基地:

以超量或等量淘汰省内落後鋼鐵産能為前提,依托新鋼、萍鋼、南鋼現有生産能力,以區域市場需求為導向,重點發展船闆、彈簧鋼、建築用鋼、線材等鋼材深加工産品,提升鋼材深加工水平。

煉油及化工産業基地:

以九江為中心,實施九江石化油品質量升級工程,适時實施化肥原料路線改造項目,落實環保措施;以永修為中心,重點發展有機矽單體和有機矽系列深加工;以樟樹、新幹為中心,積極開發離子膜燒堿、純堿以及無機氯産品和有機氯産品。

航空産業基地:

以南昌、景德鎮為中心,積極參與民用飛機制造,承擔國際航空轉包生産任務,重點建設南昌航空工業城。

汽車及零部件生産基地:

以環湖中心城市為重點,重點開發乘用車、商用車、特種車、混合動力汽車和純電動汽車,以及小型高速柴油機、汽油發動機、變速器、柴油車超低排放後處理裝置。   産業布局

城市發展

南昌

全面提升中心城區的高端要素集聚、科技創新、文化引領和綜合服務功能。強化昌北經濟開發區、高新技術開發區和出口加工區的引領作用,重點發展汽車、航空、醫藥食品、電子信息、新型材料等産業,全面提升先進制造業基地水平;加快發展金融、商貿、物流、會展、旅遊、服務外包等現代服務業,建設區域性商貿物流、金融、旅遊集散中心,全國重要的服務外包示範基地。加快形成南昌一小時經濟圈,聯動發展新建、安義、進賢、餘幹、南昌縣城和豐城、樟樹、高安市區。

九江

進一步發揮通江達海的區位優勢,加快臨港産業開發,積極發展商貿旅遊業,建成贛北區域中心城市、現代化港口旅遊城市、區域性物流樞紐和長江沿岸重要工業基地。以九江城區為中心,聯動發展瑞昌、沙河、湖口、彭澤沿江城鎮闆塊以及德安、共青、永修、星子、都昌南部城鎮闆塊。

景德鎮

依托千年瓷都的産業基礎和品牌優勢,積極推進資源枯竭城市轉型,大力發展功能陶瓷、結構陶瓷、生物陶瓷、工藝陶瓷和精品建築陶瓷,培育陶瓷文化創意産業,建設世界瓷都、贛東北工業重鎮和文化生态旅遊城市。以景德鎮城區為中心,聯動發展浮梁、鄱陽、萬年縣城和樂平市區,形成以景德鎮為中心的贛東北城鎮群。

鷹潭

發揮銅産業基礎、交通樞紐、旅遊資源優勢,建設世界銅都、贛東北物流中心和道教文化旅遊城市;依托中心城區,向東逐步與貴溪城區連接成片,向南逐步建成寶山片區,進一步建設餘江縣城。新餘:着力發展光伏、鋼鐵和旅遊産業,建設光伏産業基地、特種鋼材制造基地和贛西區域中心城市;以主城區為依托,重點建設下村、羅坊工業基地。

撫州

大力發展特色農産品加工、醫藥輕紡和文化産業,創建工業新城和文化生态旅遊名城;以新城區為依托,聯動建設東鄉縣城,加快融入南昌一小時經濟圈。在2010年,又開展了“鄱陽湖生态經濟區”知識答題競賽活動。

具體措施

保護生态環境,創建一流生态文明示範區。主要是實施“綠色生态江西工程”,以水污染治理為重點,推進污水達标排放工程,制止非法采砂工程,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工程,節能降耗減排工程,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及濕地保護工程,血吸蟲病防治工程等建設。同時,大力推進鄱陽湖生态水利樞紐工程的前期工作。   

加快經濟發展,使環鄱陽湖區成為江西崛起的帶動區。主要是大力發展新型工業、生态農業和現代服務業;積極有序推進昌九工業走廊建設;積極推進生态工業園區建設。  

加強城鄉統籌,使環鄱陽湖區成為江西城鄉協調先行區。合理發展大、中、小城市,逐步形成以産業為基礎、功能互補、空間布局合理的環鄱陽湖城市群;繼續落實以城帶鄉、以工促農的各項政策措施,形成穩定、健全、高效的工作機制。   

建立生态文明與經濟文明高度統一的長效機制。科學制定規劃,指導生态經濟區建設;加強立法,制定和完善加強鄱陽湖保護治理、促進經濟開發等方面的法規;制定新型産業發展的政策導向,分行業制定鼓勵、限制、禁止發展的産業目錄;利用财政轉移支付,加大對生态保護和高新技術産業的扶持力度。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