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系統

物流系統

以完成物流服務為目的的有機集合體
物流系統是指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物流功能單元構成,以完成物流服務為目的的有機集合體。物流系統的“輸入”即指采購、運輸、儲存、流通加工、裝卸、搬運、包裝、銷售、物流信息處理等物流環節所需的勞務、設備、材料、資源等要素,由外部環境向系統提供的過程。所謂物流系統是指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裡,由所需輸送的物料和包括有關設備、輸送工具、倉儲設備、人員以及通信聯系等若幹相互制約的動态要素構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機整體。物流系統的成功要素是使物流系統整體優化以及合理化,并服從或改善社會大系統的環境。
    中文名:物流系統 外文名:Logistic System 别名: 類别:有機集合體 目的:完成物流服務 一般規律:物流系統是客戶服務的産物

簡述

系統主要指由一組功能相互關聯的要素、變量、組成部分或目标組成的統一的整體。

作為系統管理的一般原則是:不僅關注單個變量,而是關注多個變量作為一個整體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管理系統目标是使整體的有效運行而不僅僅關注某一個組成部分。系統觀念是物流管理中一個關鍵的概念。

組成

物流系統中的國際物流系統是由商品的包裝、儲存、運輸、檢驗、流通加工和其前後的整理、再包裝以及國際配送等子系統組成。

運輸子系統

運輸的作用是将商品使用價值進行空間移動,物流系統依靠運輸作業克服商品生産地和需要地點的空間距離,創造了商品的空間效益。國際貨物運輸是國際物流系統的核心。

倉儲子系統

商品儲存、保管使商品在其流通過程中處于一種或長或短的相對停滞狀态,這種停滞是完全必要的。因為,商品流通是一個由分散到集中,再由集中到分散的源源不斷的流通過程。國際貿易和跨國經營中的商品從生産廠或供應部門被集中運送到裝運港口,有時須臨時存放一段時間,再裝運出口,是一個集和散的過程。它主要是在各國的保稅區和保稅倉庫進行的。主要涉及各國保稅制度和保稅倉庫建設等方面。保稅制度是對特定的進口貨物,在進境後,尚未确定内銷或複出的最終去向前,暫緩繳納進口稅,并由海關監管的一種制度。這是各國政府為了促進對外加工貿易和轉口貿易而采取的一項關稅措施。保稅倉庫是經海關批準專門用于存放保稅貨物的倉庫。

商品檢驗子系統

由于國際貿易和跨國經營具有投資大、風險高、周期長等特點,使得商品檢驗成為國際物流系統中重要的子系統。通過商品檢驗,确定交貨品質、數量和包裝條件是否符合合同規定。

商品包裝子系統

杜邦定律(美國杜邦化學公司提出)認為:63%的消費者是根據商品的包裝裝潢進行購買的,國際市場和消費者是通過商品來認識企業的,而商品的商标和包裝就是企業的面孔,它反映了一個國家的綜合科技文化水平。

國際物流信息子系統

該子系統主要功能是采集、處理和傳遞國際物流和商流的信息情報。沒有功能完善的信息系統,國際貿易和跨國經營将寸步難行。

國際物流信息的主要内容包括進出口單證的作業過程、支付方式信息、客戶資料信息、市場行情信息和供求信息等。國際物流信息系統的特點是信息量大,交換頻繁;傳遞量大,時間性強;環節多、點多、線長。所以要建立技術先進的國際物流信息系統。

國際物流系統網絡是指由多個收發貨的“節點”和它們之間的“連線”所構成的物流抽象網絡以及與之相伴随的信息流網絡的有機整體。收發貨節點是指進、出口國内外的各層倉庫,如制造廠倉庫、中間商倉庫、口岸倉庫、國内外中轉點倉庫以及流通加工配送中心和保稅區倉庫。

國際貿易商品就是通過這些倉庫的收入和發出,并在中間存放保管,實現國際物流系統的時間效益,克服生産時間和消費時間上的分離,促進國際貿易系統的順利運行。連線是指連接上述國内外衆多收發貨節點間的運輸,如各種海運航線、鐵路線、飛機航線以及海、陸、空聯合運航線。這些網絡連線是庫存貨物的移動(運輸)軌迹的物化形式;每一對節點有許多連線以表示不同的運輸路線、不同産品的各種運輸服務;各節點表示存貨流動暫時停滞,其目的是為了更有效的移動(收或發);信息流動網的連線通常包括國内外的郵件,或某些電子媒介(如電話、電傳、電報以及目前的EDI電子數據交換等),其信息網絡的節點則是各種物流信息彙集及處理之點,如員工處理國際訂貨單據、編制大量出口單證或準備提單或電腦對最新庫存量的記錄;物流網與信息網并非獨立,它們之間的關系是密切相聯的。

優化原則

對于大多數的企業來說,物流系統優化是其降低供應鍊運營總成本的最顯着的商機所在。但是,物流系統優化過程不僅要投入大量的資源,而且是一項需要付出巨大努力、克服困難和精心管理的過程。

美國領先的貨運計劃解決方案供應商Velant公司的總裁和CEO Don Ratliff博士集30餘年為企業提供貨運決策優化解決方案的經驗,在2002年美國物流管理協會(CLM)年會上提出了“物流優化的10項基本原則”,并認為通過物流決策和運營過程的優化,企業可以獲得降低物流成本10%-40%的商業機會。這種成本的節約必然轉化為企業投資回報率的提高。

目标

(Objectives)

設定的目标必須是定量的和可測評的。

制定目标是确定我們預期願望的一種方法。要優化某個事情或過程,就必須确定怎樣才能知道目标對象已經被優化了。使用定量的目标,計算機就可以判斷一個物流計劃是否比另一個更好。企業管理層就可以知道優化的過程是否能夠提供一個可接受的投資回報率(Return On Investment)。

模型

(Models)

模型必須忠實地反映實際的物流過程。

建立模型是把物流運營要求和限制條件翻譯成計算機能夠理解和處理的某種東西的方法。例如,我們需要一個模型來反映貨物是如何通過組合裝上卡車的。一個非常簡單的模型,不能充分地反映實際的物流情況。如果使用簡單的重量或體積模型,許多計算機認為合适的載荷将無法實際裝車,而實際上更好的裝載方案會由于計算機認為不合适而被放棄。所以,如果模型不能忠實地反映裝載的過程,則由優化系統給出的裝車解決方案要麼無法實際執行,要麼在經濟上不合算。

數據

(Data)

數據必須準确、及時和全面。

數據驅動了物流系統的優化過程。如果數據不準确,或有關數據不能夠及時地輸入系統優化模型,則由此産生的物流方案就是值得懷疑的。對必須産生可操作的物流方案的物流優化過程來說,數據也必須全面和充分。例如,如果卡車的體積限制了載荷的話,使用每次發貨的重量數據就是不充分的。

集成

(Integration)

系統集成必須全面支持數據的自動傳遞。

因為對物流系統優化來說,要同時考慮大量的數據,所以,系統的集成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要優化每天從倉庫向門店送貨的過程就需要考慮訂貨、客戶、卡車、駕駛員和道路條件等數據。人工輸入數據的方法,哪怕是隻輸入很少量的數據,也會由于太花時間和太容易出錯而不能對系統優化形成支持。

表述

(Delivery)

系統優化方案必須以一種便于執行、管理和控制的形式來表述。

由物流優化技術給出的解決方案,除非現場操作人員能夠執行,管理人員能夠确認預期的投資回報已經實現,否則就是不成功的。現場操作要求指令簡單明了,要容易理解和執行。管理人員則要求有關優化方案及其實施效果在時間和資産利用等方面的關鍵标杆信息更綜合、更集中。

算法

(Algorithms)

算法必須靈活地利用獨特的問題結構。

不同物流優化技術之間最大的差别就在于算法的不同(借助于計算機的過程處理方法通常能夠找到最佳物流方案)。關于物流問題的一個無可辯駁的事實是每一種物流優化技術都具有某種特點。為了在合理的時間段内給出物流優化解決方案就必須借助于優化的算法來進一步開發優化技術。因此,關鍵的問題是:(1)這些不同物流優化技術的特定的問題結構必須被每一個設計物流優化系統的分析人員認可和理解;(2)所使用的優化算法應該具有某種彈性,使得它們能夠被“調整”到可以利用這些特定問題結構的狀态。物流優化問題存在着大量的可能解決方案(如,對于40票零擔貨運的發貨來說,存在着1萬億種可能的裝載組合)。如果不能充分利用特定的問題結構來計算,則意味着要麼算法将根據某些不可靠的近似計算給出一個方案,要麼就是計算的時間極長(也許是無限長)。

計算

(Computing)

計算平台必須具有足夠的容量在可接受的時間段内給出優化方案。

因為任何一個現實的物流問題都存在着大量可能的解決方案,所以,任何一個具有一定規模的問題都需要相當的計算能力支持。這樣的計算能力應該使得優化技術既能夠找到最佳物流方案,也能夠在合理的時間内給出最佳方案。顯然,對在日常執行環境中運行的優化技術來說,它必須在幾分鐘或幾小時内給出物流優化方案(而不是花幾天的計算時間)。采取動用衆多計算機同時計算的強大的集群服務和并行結構的優化算法,可以比使用單體PC機或基于工作站技術的算法更快地給出更好的物流優化解決方案。

人員

(People)

負責物流系統優化的人員必須具備支持建模、數據收集和優化方案所需的領導和技術專長。

優化技術是“火箭科學”,希望火箭發射後能夠良好地運行而沒有“火箭科學家”來保持它的狀态是不可能的。這些專家必須确保數據和模型的正确,必須确保技術系統在按照設計的狀态工作。現實的情況是,如果缺乏具有适當技術專長和領導經驗的人的組織管理,複雜的數據模型和軟件系統要正常運行并獲得必要的支持是不可能的。沒有他們大量的工作,物流優化系統就難以達到預期的目标。

過程

(Process)

商務過程必須支持優化并具有持續的改進能力。

物流優化需要應對大量的在運營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物流目标、規則和過程的改變是系統的常态。所以,不僅要求系統化的數據監測方法、模型結構和算法等能夠适應變化,而且要求他們能夠捕捉機遇并促使系統變革。如果不能在實際的商務運行過程中對物流優化技術實施監測、支持和持續的改進,就必然導緻優化技術的潛力不能獲得充分的發揮,或者隻能使其成為“擺設”。

回報

(ROI)

投資回報必須是可以證實的,必須考慮技術、人員和操作的總成本。

要證實物流系統優化的投資回報率,必須把握兩件事情:

一是誠實地估計全部的優化成本;二是将優化技術給出的解決方案逐條與标杆替代方案進行比較。

在計算成本的時候,企業對使用物流優化技術的運營成本存在着強烈的低估現象,尤其是在企業購買的是“供業餘愛好者自己開發使用”的基于PC的軟件包的情況下。這時要求企業擁有一支訓練有素的使用者團隊和開發支持人員在實際運行的過程中調試技術系統。在這種情況下,有效使用物流優化技術的實際年度運營成本極少有低于技術采購初始成本的(如軟件使用許可費、工具費等)。如果物流優化解決方案的總成本在第二年是下降的,則很可能該解決方案的質量也會成比例的下降。

在計算回報的時候,要确定物流優化技術系統的使用效果,必須做三件事:一是在實施優化方案之前根據關鍵績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測定基準狀态;二是将實施物流優化技術解決方案以後的結果與基準狀态進行比較;三是對物流優化技術系統的績效進行定期的評審。

要準确地計算投資回報率必須采用良好的方法來确定基準狀态,必須對所投入的技術和人力成本有透徹的了解,必須測評實際改進的程度,還必須持續地監測系統的行為績效。但是,因為績效數據很少直接可得,而且監測過程需要不間斷的實施,所以,幾乎沒有哪個公司能夠真正了解其物流優化解決方案的實際效果。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