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關系

人際關系

人與人通過交往與作用形成的直接心理關系
人際關系(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是指人與人之間,在一段過程中,彼此借由思想、感情、行為所表現的吸引、排拒、合作、競争、領導、服從等互動之關系,廣義地說亦包含文化制度模式與社會關系。主要表現為人們心理上的距離遠近、個人對他人的心理傾向及相應行為等。[1]。
    中文名:人際關系 外文名: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學科:社會心理學 主要表現:距離遠近、心理傾向及相應行為等 制約條件:受客觀社會關系的制約 本質: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結成的心理關系、心理上的距離

定義

人際關系指人們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結成的心理關系、心理上的距離。交往雙方在個性、态度、情感等方面的融洽或不融洽、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必然會導緻雙方人際關系的親密或疏遠。人際關系包括三種成分:認識成分(指相互認識、相互了解)、動作成分(指交往動作)和情感成分(指積極情緒或消極情緒、愛或恨、滿意或不滿意)。其中情感成分是核心成分。人際關系反映了交往雙方需要的滿足程度。若交往雙方能互相滿足對方的需要時,就容易結成親密的人際關系;反之,則容易造成人際排斥。

特點

人際關系歸根結底受客觀社會關系的制約,反過來又深刻地影響着社會關系各方相互作用的形式。人際關系的好壞反映人們在相互交往中的心理滿足狀态,以及人與人之間心理上的距離。人們所結成的大部分社會關系,可以分成使人的物質、精神需要得到滿足的酬賞性關系和破壞這種滿足的處罰性關系。因滿足與不滿足程度的差異、人們愉快或不愉快的情緒體驗可以形成一個連續分布的區間,制約着人際關系的親疏情感。

良好的人際關系表現為熱情、誠懇、理解、同情、大度、互助、信用和原則性與靈活性的結合。促進人際關系密切友好的因素是縮短空間的距離,提高交往的頻率,增加相似的東西,實現需要的互補。阻礙人際關系的個性特征是不尊重不關心他人,對人不誠懇不同情,缺乏自尊心自信心,妒忌、猜疑、偏激、固執、報複、苛求、依賴他人等等。

人際關系的變化、發展較快于雙方之間需要的滿足程度,如果互相間得到滿足就容易發生密切關系;如果需要得不到滿足,人與人之間發生的矛盾又得不到妥善的解決,人際關系就會惡化。

成因

人際關系是社會關系的一個側面,其外延很廣,包括朋友關系、夫妻關系、親子關系、同學關系、師生關系、同志關系等。它受生産關系的決定和政治關系的制約,是社會關系中較低級的關系;同時,它又滲透到社會關系的各個方面之中,是社會關系的“橫斷面”,因而又反過來影響社會關系。它對群體内聚力的大小,心理環境的好壞有直接的重要作用。

人際關系的形成包含着認知、情感和行為三種心理因素的作用。認知成分包括對他人和自我的認知,是人際知覺的結果。情感成分是指交往雙方相互間在情緒上的好惡程度及對交往現狀的滿意程度。還包括情緒的敏感性及對他人、對自我成功感的評價态度等等。行為成分主要包括活動的結果、活動和舉止的風度、表情、手勢以及言語,即所能測定與記載的一切量值。在這三個因素中,情感因素起着主導作用,制約着人際關系的親密程度、深淺程度和穩定程度。可見,情感的相互依存關系則是人際關系的特征。一般說來,在正式組織關系中,行為成分是調節人際關系的主導成分;在非正式組織關系中,情感成分承擔着主要的調節功能。

傾向

社會心理學家舒茲(Schutz,W.C.)認為每一個人都需要他人,因而均具有人際關系的需求。這些需求可以分為三類:

(1)希望與他人來往、結交、想跟他人建立并維持和諧關系的包容需求。

(2)在權力上與他人建立并維持良好關系的控制需求。

(3)有在愛情(廣義)上希望與他人建立并維持良好關系的感情需求。

這樣三種不同的需求類型又可區分為主動型與被動型兩種,從而産生了六種基本的人際關系傾向(見下表)。

基本人際關系傾向(類型)

e

w

主動性

被動性

I

包容

主動與他人來往

期待他人接納

C

支配

支配、 控制他人

期待别人引導

A

感情

對他人表示親密

期待别人對自

己表示親密

影響因素

和諧的人際關系,有利于滿足人們心理和交往的需要,有利于發揮人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影響人際關系密切程度的因素有:

(1)距離遠近。人與人之間在地理位置上越接近,越容易發生人際交互關系,相互建立緊密的聯系。

(2)交往頻率。相互交往、接觸次數越多,越容易形成密切關系。

(3)觀念的相似性。人與人之間有着共同理想、信念、價值觀和人生觀,對某些問題的看法、觀點相同或相似,則比較容易形成密切關系。

(4)興趣愛好的一緻性。興趣愛好相同的人在一起不僅有共同語言,而且談話投機,彼此可以從對方得到教益和啟發,因而容易形成密切的人際關系。

過程

人際關系的建立與發展過程,實際上是一個情感卷入和交往由淺入深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交往雙方通過采用自我暴露的方式來增加相互間的接納性和信任感。自我暴露水平越高,表明人際關系交往水平越深。

根據交往雙方的情感卷入水平、自我暴露水平的不同,奧爾特曼(1973年)認為良好的人際關系的建立和發展需要經曆四個階段,分别為定向階段、情感探索階段、感情交流階段和穩定交往階段四個階段。

定向階段

對交往對象的注意,選擇和初步溝通等心理活動。

情感探索階段

随着雙方共同情感領域的發現,雙方溝通也越來越廣泛,自我暴露的深度與廣度也逐漸增加。人們的話題仍避免觸及别人私密性的領域,自我暴露也不涉及自己基本的方面。

感情交流階段

人際關系發展到這個階段,雙方關系的性質開始出現實質性變化,此時的人際關系安全的安全感已經确立,談話也開始廣泛涉及的自我許多方面,就有較深的情感卷入。

穩定交往階段

人們心理上的相容性會進一步增加,自我暴露也更加廣泛深刻,可以允許對方進入自己高度私密性的個人領域,分享自己的生活空間和财産。

原則

真誠原則

在人際交往中真誠的品質尤為重要。1968年,心理學家安德森曾經對不同個性品質受人們喜愛的水平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受喜愛程度最高的六種個性品質依次是真誠、誠實、理解、忠誠、真實和可信,受喜愛水平最低或被拒絕水平最高的幾個品質包括說謊、虛僞、不誠實、不真實等。很顯然,受人們喜愛的個性品質與“真誠”的品質有關;而不受人們喜愛的則與“不真誠”有關。由此可以說,“真誠”是最受人歡迎的個性品質,而與其對立的“不真誠”,則是最令人厭惡的個性特征。因此,一個人要想吸引别人,與别人保持良好的交往,真誠是必須有的品質和交往方式。真誠使人們對于與自己交往的人對自己怎樣行為有明确的預見性,因而更容易建立其安全感和信任感,而不真誠或欺騙使人感受到焦慮與不安。

交互原則

人際關系的基礎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重視相互支持。人際交往當中喜歡與厭惡、接近與疏遠是相互的。在一般情況下,喜歡我們的人,我們也會去喜歡他們;願意接近我們的人,我們也願意接近他們。而對于疏遠我們、厭惡我們的人,我們的反應也是相對應的,對他們也會疏遠或厭惡。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經常看到,對于真心接納、喜歡我們的人,我們也傾向于接納對方,願意同他們交往并建立和維持關系。相反,對于表現出不喜歡、排斥我們的人,我們傾向于排斥、疏遠對方,避免與其有進一步的交往。

交換原則

人際交往是一種社會交換過程。交換的基本原則是:個體期待人際交往對自己是有價值的,在交往過程中得大于失或得等于失,至少是得别太少于失,故又稱為“功利原則”。人際關系的發展取決于雙方根據自己的價值觀進行的選擇。

自我價值保護原則

自我價值是個體對自身價值的意識與評價。自我價值保護是一種自我支持傾向的心理活動,其目的是防止自我價值受到貶低和否定。由于自我價值是通過他人的評價而确立的,個體對他人評價極其敏感。在每個人的潛意識裡或内心深處,都渴望得到别人真誠的贊美和肯定。對肯定自我價值的他人,個體對其認同和接納,并反過來給予肯定與支持;而對否定自我價值的他人則給予疏離,與這種人交往時可能激活個體的自我價值保護動機。

平等原則

交往雙方的社會角色和地位、影響力、對信息的掌握等方面往往是不對等的,這會影響雙方形成實質性的情感聯系。但如果平等待人,讓對方感到安全、放松與尊重,我們也能和那些與自己在社會地位等方面相差較大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情境控制原則

人對于新情境,總有一個适應的過程。适應本身就是一個逐漸對情境實現自我控制的過程。情境包括交往的内容、方式、心理控制等方面。情境不明确,或達不到對情境的把握,會引起機體的強烈焦慮,并處于高度緊張的自我防衛狀态,使人們傾向于逃避。比如,大學新生由于對周圍環境缺乏了解,會在相當長的時間内處于高度緊張的自我防衛狀态。在人際交往中,人們對情境的控制程度将決定交往在什麼氣氛中進行。所以,在人際交往中,雙方對交往情境必須都能控制。在人際交往中無視他人的意願、需要和心理感受,會使交往産生障礙。

測量

人際關系與社會文化及人們的社會角色有着密切的聯系,心理學研究者們一直在探索如何科學和系統地測量人際關系。

社會測量法

測量人際關系常用的是J·L·莫裡諾1934年提出的社會測量法。社會測量法是由心理學家莫裡諾提出的一種測量團體(特别是小團體)内成員之間人際關系和人際相互作用模式的方法。社會測量法的基本假設是團體内部存在不同程度的相互作用,使得各個成員在不同程度的積極與消極人際情感的基礎上形成了一種非正式組織,這種相互偏愛和疏遠的關系會對團體的士氣和效率産生顯著的影響。

參照測量法

前蘇聯心理學家彼得羅夫斯基創立的方法,這是一種測量群體最能發揮會作用和最有影響力任務的一種方法,它從個性品質、行為方式和意見、目标方式方面解釋出對被測量個體均有意義的,即把一個人所屬的群體内部潛藏的參照體系揭示出來。它具有更為豐富的群體分化特征和群體中人際關系的價值标準。

貝爾斯測量法

美國心理學家貝爾斯在(1950年)創立了一種分析群體内人際關系的方法。他根據“相互作用理論”提出社會行為分類理論,他把相互作用的類型劃分為至小到可以作為實驗觀察的單位,認為考察人們的相互作用的全過程,就能測量出群體内人際關系的性質。他将人的相互作用的變量劃分為4類12項變量:

1、肯定情感:支持情感、表示滿意和和睦;

2、否定情感:反對和貶低、表示不滿和不和睦;

3、提出問題:詢問資料、征求建議和請求指示;

4、解決問題:提供資料、表示意見和給予指導。

研究意義

豪斯頓(1988年)所言,研究人際關系的興趣,練好人際關系有利于生活幸福、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

有利于促進和諧社會的建設。和諧社會中的精神文明建設,需要提高全體人民的素質,而這都建立在良好的人際關系的基礎上,同樣,良好的人際關系,有利于培養一代具有現代化素質的新人。

有利于發展社會生産力,增強群體的凝聚力。在生産力諸要素中,建立和維持良好的人際關系,才能使社會和各種組織的生命力增加,最終提高勞動生産率,促進社會生産力的發展。

有利于形成一個良好的人際關系環境。現代社會要求人不僅要有健康的體魄,健康的心理,而且要求擁有健康的人際環境。良好人際關系,對于人們的生活和工作環境産生很大的好處。

有利于促進個體素質的提高和個體全面發展。人際關系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時間久了,會把建立和維持人際關系的原則化為自己的價值體系,來調節自己、支配自己的行為,獲得正确的社會文化規範和社會角色,從而來提高個體的素質。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