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劇

甬劇

傳統地方戲曲劇種
甬劇,早期曾名“串客”,甯波灘簧。它是源于浙江甯波地區、流行于浙江東部和上海市的傳統地方戲曲劇種之一,與浙江的姚劇、湖劇一樣,同屬灘簧腔系。2008年6月7日,浙江省甯波市申報的“甬劇”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 中文名:甬劇
  • 非遺級别:國家級
  • 非遺編号:
  • 申報地區:浙江省甯波市
  • 遺産類别:傳統戲劇
  • 腔系:灘簧腔系

曆史淵源

該劇的起源有二說,一是認為系由甯波地區田頭山歌、馬燈調融合盲人“唱新聞”發展而來,另一說是一些甬劇老藝人認為“串客”與甯波亂彈的合流。

甬劇是最早進入上海演唱的外來戲曲劇種之一。清光緒六年(1880年)甯波串客藝人(業餘從藝出身)邬拾來、杜通堯等受茶館老闆馬德芳、王章才之邀來上海,在小東門“鳳凰台”、“白鶴台”等茶樓演唱。因為早在清乾隆、嘉慶年間(1736~1820年),已有大量甯波籍人來上海經商。

嘉慶三年(1798年)甯波旅滬同鄉會已在上海城廂北門外購了30多畝土地,建造了正殿五楹的“四明公所”。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上海開埠,當時的上海知縣藍蔚雯是甯波定海人,甯波人在滬勢力與日俱增,而這正是甬劇較早進入上海的背景。

串客進入上海後,随着演唱藝術的豐富與發展,經曆了甯波灘簧、四明文戲、改良甬劇、新甬劇幾個階段,形成了能适應廣大觀衆審美要求,有獨特藝術風格的戲曲劇種。

早期所演劇目大都是一生一旦、二生二旦等的小戲,如《借披風》《繡荷包》《拔蘭花》《賣馄饨》《秋香送茶》《雙落發》等,大抵為表現男女愛情故事。伴奏比較簡單,以一鑼一闆為主。随着觀衆欣賞要求提高和演出市場競争激烈,甯波灘簧在演出劇目、唱腔及伴奏、舞台美術及化妝,都有一定豐富與發展。

尤其是在20世紀20年代左右,浙江舟山地區的女藝人筱愛春、筱鳳春等來滬登上舞台和金翠玉、金翠香、傅彩霞、呂月紅等女藝人先後在新新、永安、福安等遊樂場演出,甯波灘簧實行了男女合演,行當也進一步豐富。這個階段灘簧班社發展很快,最多時達20個。

甯波灘簧在上海演出期間,因編演内容觸及時弊,引起租界工部局的不滿,下令禁演。後經人疏通,被迫改名“四明文戲”、“甬江古曲”。但在進入30年代後,國民黨政府又以“四明文戲内容淫穢,有傷風化”,被上海市教育局禁止演出。1936年8月,上海遊藝協會将“四明文戲”改名為“改良甬劇”。

之後,部分甬劇藝人受兄弟劇種進行藝術改良的影響,為使甬劇劇目題材擴大,曲調豐富,競相聘用文明戲演員當編導,編演時裝大戲。1939年,金翠香特邀文明戲編導葉峨樵為編劇,在中南飯店演出根據京劇《清風亭》改編的《天打張繼寶》,并使用布景和燈光,獲得成功。嗣後又從文明戲移植了不少大戲,如《啼笑因緣》《三縣并審》《楊乃武》等,以及重新編演的《金生弟》《孤女魂》等。

與劇目題材擴大的同時,曲調也有了豐富與發展,經常演唱的聲腔除灘簧調為基本曲調外,還有五更相思、一匹布、滿江紅、四大景等。民國31年(1942年)演唱“四明宣卷”的藝人賀顯民在恒雅劇場參加“改良甬劇”演出後,自編、自導、自演《華姐》等新戲,開創了從清裝戲過渡到西裝旗袍戲的先端。

并與徐鳳仙等一起,探索甬劇音樂的改革,加強甬劇唱腔的旋律性,将原來26定弦的老基本調改為52定弦的新基本調,使甬劇音樂更具抒情性,受到廣大甬劇藝人歡迎與廣泛應用,也為後來創造甬劇“慢闆”唱腔打下了基礎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廣大甬劇藝人以強烈的翻身感,積極投入到戲曲事業的新天地。張秀英、王寶雲、周廷黻、邱志政等主要演員與編導參加了由市文化主管機關主辦的戲曲學習班,學習中共中央制訂的戲曲工作方針政策。同年10月,張秀英将自己的張家班正式改名為立群甬劇團。這是上海甬劇界第一個民間職業劇團。

翌年4月,甬劇改進協會成立。10月,協會創辦了正風甬劇研究社,集中培訓了24名演員,擴充了甬劇隊伍。1951年8月,堇風甬劇團(1950年成立)重新編演全本《金生弟》,唱腔以新基本調為主,伴奏上增加部分西洋樂器,增強表現力,受到觀衆歡迎。之後數年,演出團體時有重組、合并。1955年,徐鳳仙、賀顯民退出“鳳笙”加入堇風甬劇團,使堇風的演出力量有所加強。

1958年上海整頓文藝隊伍,甬劇團體有較大的調整,部分劇團支持外省,留滬藝術力量經過調整,充實堇風甬劇團。由于藝術力量有了加強,陸續上演了經過整理改編的傳統戲。

堇風甬劇團很重視劇團的素質建設,除在各劇場演出外,每年堅持2~3個月深入工廠、農村、部隊送戲上門;1958年下半年,劇團赴浙東地區巡回演出,受到廣大觀衆的熱烈歡迎與好評,上海《文彙報》還為此發表題為《浙東三月》長文,報道他們的先進事迹。1960年,該團被評為上海市文教群英會先進集體,主要演員、團長賀顯民也被評為市先進工作者。

1962年3月,劇團被邀首次進北京陸續演出了《半》《雙》《天》三劇,引起首都文藝界的注目,演出期間,中共中央宣傳部、文化部、中國劇協等的領導周揚、夏衍、徐平羽及馬彥祥、劉厚生等先後觀看演出,戲劇評論家相繼發表贊評,三個劇目被稱為“三大悲劇”。上海《文彙報》發表社論《好好學習“堇風”的榜樣》。

堇風很重視培養接班人。1960年,在靜安區戲曲學校内設甬劇班,由副團長張秀英任班主任,一批主要演員親自上課授藝。

這個階段不僅是堇風甬劇團的黃金時期,也是甬劇近二百年發展史上的高峰。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主要演職人員被“批判”,賀顯民被迫害緻死。劇團于1972年1月被解散,從業人員分别轉業。

1976年江青反革命集團粉碎後,賀顯民等人的冤案得到徹底平反昭雪,但是劇團在“文革”中受到沉重摧殘,終因演員行當不齊、人員老化等等原因,恢複無力。盡管如此,甬劇各藝人的敬業精神不減當年。

1980年徐鳳仙、張秀英等組織業餘甬劇團在黃浦區文化館演出《半把剪刀》等傳統戲;是年,徐鳳仙、範素琴等赴浙江甯波,培養甬劇新人,為甯波甬劇團恢複作了貢獻,1983年3月,徐鳳仙等參加“兩省一市灘簧戲研讨會”,1987年徐鳳仙赴香港演出;1991年10月,柳中心、範素琴在靜安區文化系統老年節演出《生日蛋糕》,受到了觀衆的好評。

2008年,甬劇正式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為了加強保護,2011年甯波市成立了甬劇傳習中心,2013年還建成了甬劇微型博物館,将珍貴的文史資料收入其中。甯波市政府和主管部門在經費上均加大了投入力度,市财政每年下撥200萬元保護專項資金,用于甬劇的日常保護工作。

2012年,傳習中心啟動了甬劇老藝人搶救性保護工程,通過走訪在世的高齡老藝人,搜集到一批珍貴的唱片、劇本、劇照等實物資料,包括在戲曲舞台上已消失多年的“甬劇傳統七十二小戲”。“甬劇傳統七十二小戲”是甬劇的早期劇目,曾流傳很廣,但因種種原因絕迹舞台。2013年,根據收集的資料,當地重點整理出《拔蘭花》等4出小戲,并邀請尚健在的甬劇老藝人出山,原汁原味地呈現在舞台上。

曲調音樂

與劇目題材擴大的同時,曲調也有了豐富與發展,經常演唱的聲腔除灘簧調為基本曲調外,還有五更相思、一匹布、滿江紅、四大景等。民國31年(1942年)演唱“四明宣卷”的藝人賀顯民在恒雅劇場參加“改良甬劇”演出後,自編、自導、自演《華姐》等新戲,開創了從清裝戲過渡到西裝旗袍戲的先端。

并與徐鳳仙等一起,探索甬劇音樂的改革,加強甬劇唱腔的旋律性,将原來26定弦的老基本調改為52定弦的新基本調,使甬劇音樂更具抒情性,受到廣大甬劇藝人歡迎與廣泛應用,也為後來創造甬劇“慢闆”唱腔打下了基礎。

但是,由于“改良甬劇”在劇目内容上沒有大的突破,加之戲班自身的藝術素質的局限,在抗日勝利以後,甬劇日趨衰落。

甬劇音樂曲調豐富,共計約有九十種。主要有從農村田頭山歌、對山歌演化而來的“基本調”,從甯波亂彈班中帶來的“月調”、“三五七”、“快二簧”、“慢二簧”及四明南詞和一些地方小調。甬劇基本調(也稱老調)主要用于塑造人物,表現人物較複雜的思想表情。叙述故事情節。小調則用來作為情節片段之間的穿插。

解放前活躍在上海、甯波等地有較多的甬劇表演團體,當時著名甬劇藝人有賀顯民、徐鳳仙、金翠香、金玉蘭、黃君卿等。解放後上海成立堇風甬劇團,甯波成立甯波市甬劇團。

甬劇适宜于演清裝戲、三十年代西裝旗袍戲和現代戲,特别擅長于演現代戲,因此受到黨和各級政府的重視和廣大觀衆的歡迎。解放後,甯波、上海兩地甬劇團演出的區域主要集中在甯波、上海、舟山等地。其中上海堇風甬劇團曾在1962年晉京演出,甯波市甬劇團在l990年和1995年兩次赴京演出,均産生過較大影響。目前甬劇專業表演團體僅存甯波市甬劇團一家。

表演特征

化妝

“四明文戲”時期“甯波灘簧”的表演“旦角”臉部開始用鉛粉打底化妝。嘴唇化妝一般用蓋有金印***的摺狀胭脂闆塊,攜帶方便。而那些經濟條件較差的戲班,演出化妝以紅紙沾水之後搽敷臉面,又以鍋底灰作煤黑。四十年代以後,甬劇化妝大都運用水粉,而眉毛略用毛筆舔墨描畫,直到1950年以後,甬劇化妝才開始用上油彩。

在甬劇曆史上,并無臉譜的記載。一般“醜角”都是安顆痣或抹上一些白粉,有的則“包帽”後“羊角髻”。一些年老的“生角”則在化妝上多以描繪、舔貼(如皺紋、胡須)來代替髯口。有的“男旦”在上海茶樓和娛樂場所演出,為了彌補體型上的不足,特别注重化妝和服飾的藝術效果。二十年代中期,由于女演員登台演出,代替了“男旦”,加上上演的劇目又主要表現城鎮生活,有些女演員常常忽視登台化妝的重要性。

服裝

早期甯波“串客”在一些“草花戲”中一般市民穿斜襟或對襟衫,下圍布裙,有的則戴氈帽,穿蒲草鞋。而在一些“清客戲”中,文人多着長衫,戴紅頂子的丘帽,穿“雙根梁”鞋。

到了三十年代後期,“旦角”開始穿旗袍,有的還穿上當時流行的時裝登台演出。演員的衣着基本上不講究人物角色的生活年代。直到“改良甬劇”時期,演員才真正開始注意服飾的舞台效果。

解放以後,甬劇開始重視服裝造型和服裝的用料。“在清裝戲中,官服褲子、紅纓帽、内箭衣(馬蹄袖)用料輕柔,色彩避免過沉,寬窄适當并按體型裁剪,減弱重、硬感;而女性服裝,料子也多用绫、羅、緞、紗、紋料,多取織棉暗花,并加以高開叉(使之顯露女性腰身),有的還适當減狹闊邊,配以百裥裙。”(許滔《甬劇舞台美術》)

道具

甬劇在“串客”時期演員表演“對子戲”時大都隻有随身道具,舞台上最多是一桌二椅,或一桌一椅。四十年代的“改良甬劇”,大都是上演時裝大戲,舞台上開始用實物作道具,男角用摺扇,女角拿一塊手帕,或用其他一些十分簡單的生活用品。解放以後,甬劇主要以上演現代戲為主。由于劇情的需要,有的道具的功能已不僅是起裝飾和襯托作用,而且成為戲劇矛盾展開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布景

甬劇在“甯波灘簧”階段,演員在茶樓、酒館演出一般不用布景。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初,甬劇曾上演過《濟公活佛》、《田螺姑娘》等機關布景戲,有過“水缸出人”、“螺殼爆炸”、“油煎濟公”、“開櫥失蹤”、“飛刀彈回”等場面。當時“最負時譽的民間畫師是王雲林,所繪景物,追求透視立體,尤其是一些器皿雜物,四米以外,幾可亂真。”(許滔《甬劇舞台美術》)

解放後甬劇有較大影響的舞台美術布景設計作品是1964年由李榮根、周東昭設計的甬劇現代戲《老冤家》。此劇經過舞美設計兩次修改,最後采用“小裝置”(小型景片局部遷換),通過無縫紗和多層次的色光(當時還沒有投影幻燈)來展示天幕遠景、近景和中景部分的樹枝、牆、花叢,有的用紙紮、堆塑、三合闆。這些布置在燈光的配合下效果十分逼真。

代表劇目

半把剪刀

纨绔子弟曹錦棠在省城捐得候補道,擺宴慶賀。當夜,他強逼婢女陳金蛾送茶入房,并把她奸污了。之後,曹錦棠另娶名門梁惠梅為妻,漸忘金娥。其時金蛾已懷孕三月。惠梅在娘家已有情人,并已懷孕。因其事被金娥弟弟根福知道。怕洩露贻禍,便設計誣金蛾為賊,趕她出門;曹錦棠也因金蛾有孕,怕事發露醜,竟不加勸阻,順水推舟。

金娥臨産,其弟根福為她終身着想,暗中把嬰孩送與大戶徐清道為子,金娥昏沉醒來,遍覓嬰孩不得,痛不欲生,恰逢徐家得子要找乳母,他們見金蛾長得清秀,便招至家中。

十八年後,曹錦棠任甯波知府。一天他到鄞縣首富徐清道家拜客,見徐的兒子徐天賜才貌出衆,就把自己的女兒曹亞男許配徐天賜為妻。

新婚之夜,因曹亞男性情兇悍、高傲,與徐天賜争吵。徐天賜一氣之下出房。金娥進内好言相勸,亞男反持剪刀行兇。金娥情急自衛,不意失手誤殺亞男,慌亂中遺下半把剪刀。曹錦棠聞女兒身亡,誓要治徐天賜死罪。鄞縣知縣周鳴鶴以為兇器未全,難定真兇,曹錦棠以權勢相脅迫,天賜死罪乃定。

臨刑之日,金蛾決心到法場自首,途中巧遇失散十八年的弟弟根福,才知徐天賜即是當年失去的親子。于是金蛾趕至法場講述了自己一生的悲慘遭遇,救了兒子,揭穿了曹錦棠僞善的面目。

天要落雨娘要嫁

相傳清朝時候,浙江鄞縣有個寡婦林氏,家貧如洗,靠三畝薄田撫養獨子杜文。有一年連日大雨,水将成災,林氏糧盡路絕。好心的陳四娘從中作伐,勸林氏改嫁江西珠寶商周厚德。杜文聞訊,求母苦守;林氏進退維谷,與子相約:若天晴,稻禾得救則守,若下雨,為兒活命則嫁。

然而天不作美,非但大雨不止稻禾盡淹,族長杜太公又趁火打劫,霸占了他們母子唯一的三畝薄田。林氏山窮水盡,隻得改嫁。杜文伯父杜襲禮以為有辱門風,與族長在林氏成親之日,搶走杜文。林氏既嫁,念子心切,臨去江西之日,等候其子于村口。杜文因受襲禮影響,不敢受母贈銀,竟一别而走。林氏無奈,隻得以紋銀百兩,相托宗叔杜八哥暗中照應杜文。

十九年後,杜文改名杜宗書,幸虧其母托付八哥之銀,度過災荒,上京趕考得中狀元,官至禮部尚書。但想起其母改嫁之事,猶以為恥。某年春鬧,宗書親為主考,不意新科進士中有周麒、周麟兩人。據其鄉貫年齡,父名母氏,恰是其母林氏與後夫所生之子,以為有失官本,偏偏其事為副主考杜副官所知,惡意諷刺,杜宗書羞恨交集,決意趕至江西為娘“祝壽”。

林氏壽誕之日,合家喜氣洋溢,杜宗書假扮乞丐;為母祝壽,林氏驚喜萬狀。誰料宗書卻拿出“祝詞”羞辱其母失節。林氏見此,一腔悲憤,怨抑難伸,乃謂“不意子孫榮貴,我乃得此下場”,遂含恨自盡。及至八哥趕到,曆述林氏當年為兒一番苦心,痛斥宗書不孝不義,宗書已悔恨莫及!

發展

對于特定的文化負載詞而言,應選取不同的翻譯視角和翻譯策略,在使翻譯受衆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礎上,盡量做到文本的通順明白以及用詞的簡明優雅,這樣才能更好地傳播中華文化及甬文化。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