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漢語漢字
最,漢語常用字(一級字) ,讀作zuì,最早見于戰國文字 。從冃,取聲,冃本義是帽子。所以“最”字本義是軍功最高,因為帽子戴在人的頭頂上,所以古人造字時用“冃”作意符,表示最高,最突出的意思。引申義有聚攏、聚集等。
  • 中文名:最
  • 拼音:zuì
  • 繁體:冣
  • 部首:曰
  • 五筆:JBCU
  • 倉颉:asje
  • 鄭碼:kcxs
  • 筆順:豎折橫橫橫豎豎橫橫橫折捺
  • 字級:常用字、一級字
  • 平水韻:九泰 去聲
  • 英文:offend and fetch
  • 筆畫:12
  • 部首筆劃:4
  • 釋義:極,無比的
  • 說文解字:會意。小篆字形,從冃(mào),從取。本義:冒犯奪取
  • 詞性:副詞
  • 相關詞語:最初印象;最小公倍數
  • 注音:ㄗㄨㄟˋ
  • 結構:上下結構
  • 異體字:撮、㝡、冣、?、?
  • 統一碼:基本區 U 6700

字源演變

“最”字本義是指進攻并捉拿。原寫作“最”,字形采用“冃”“取”會意。另外,古代考核政績或軍功時劃分的等級,以上等為“最”,跟“殿”相對。現在,“最”也指首位,如“世界之最”。

在魏晉以前,有個“冣”字,從冖,取聲,“冖”是“冃”的省略的寫法,也表示與帽子有關的意義。“冣”的本義是聚攏、聚集,以“冖”為意符,是因為帽子有聚攏頭發的作用(古人留長發)。“冣”和“最”在古代同音,在造字的時候,古人有意識地使二字意符的寫法有區别。到了南北朝時期,“冣”字被“最”字代替了,因而“最”字又有了聚攏、聚集的意思。另外,“最”的意符“冃”到了楷書中變形為“⺜”,以便于書寫。

詳細釋義

拼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zuì

動詞

冒犯而取之。

offend and fetch

明劉三吾《許國襄簡王公神道碑銘》:“公既諸将一禀睿筭,與賊遌,最,遂下之。”

會聚,聚合。

gather

《管子·禁藏》:“冬,收五藏,最萬物。”尹知章注:“最,聚。”

《公羊傳·隐公元年》:“曷為或言會,或言及,或言暨?會,猶最也。”何休注:“會,聚也。”

明張居正《答山東巡撫何來山言均田糧核吏治書》:“以此知前旨先勘問而後論劾,最甄别糾繩之要,但撫按諸君,不能着實遵行耳。”

總計,合計。

total

《史記·绛侯周勃世家》:“最從高帝得相國一人,丞相二人,将軍、二千石各三人。”

唐韓愈《司徒兼侍中中書令贈許國公神道碑銘》:“公先事候情,壞其機牙,奸不得發,王誅以成。最功定次,孰與高下。”

形容詞

古代考核政績或軍功時劃分的等級,以上等為最。跟“殿”相對。

first

睡虎地秦墓簡《廄苑律》:“有裡課之,最者,賜田典日旬。”

《漢書·宣帝紀》:“丞相禦史,課殿最以聞。”

晉陸機《文賦》:“考殿最于锱铢,定去留于毫芒。”

清昭梿《嘯亭雜錄·範文肅公厚德》:“時定賦稅,有司欲以明末練饷諸苛政為殿最。”

最吏

名詞

要,概要。

凡要。簿書的綱要,總目。

comprehensive

《漢書·嚴助傳》:“願三年計最。”顔師古注引晉灼曰:“最,凡要也。”

最目、最觀

指居于首要地位的人或事物。

《燕丹子》卷上:“今秦王反戾天常,虎狼其行,遇丹無禮,為諸侯最。”

晉束晰《餅賦》:“玄冬猛寒,清晨之會,涕凍鼻中,霜凝口外,充虛解戰,湯餅為最。”

宋羅烨《醉翁談錄·鄭生詩贈趙降真》:“趙降真,住于曲中,善談谑,能文詞,常為飲筵之最。”

世界之最

副詞

表示某種屬性超過所有同類的人或事物。

《墨子·經上》:“端,體之無序而最前者也。”

唐韓愈《與華州李尚書書》:“愈于久故遊從之中,伏蒙恩獎知待,最深最厚,無有比者。”

丁玲《夢珂》一:“這是夢珂最要好的朋友勻珍。”

假借為“絕”。表示程度,相當于“極”、“尤”。

most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王大将軍與元皇表雲:‘舒(王舒)風概簡正,允作雅人,自多于邃(王邃),最是臣少所知拔。’”

唐杜甫《解悶》詩之八:“最傳秀句寰區滿,未絕風流相國能。”

唐芮挺章《江南弄》:“春江可憐事,最在美人家。”

最啟、最先、最殿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最,犯而取也。從冃從取。 

說文解字注

最,犯取也。

锴曰。犯而取也。按犯而取猶冡而前。冣之字訓積。最之字訓犯取。二字義殊而音亦殊。顔氏家訓謂冣為古聚字。手部撮字從最為音義。皆可證也。今小徐本此下多又曰會三字。系淺人增之。韻會無之。是也。最、俗作㝡。六朝如此作。莊子秋水。鸱鸺夜撮蚤。察毫末。晝出。瞋目而不見丘山。釋文。撮、崔本作最。此可證最撮古音同。蚤謂齧人跳蟲也。或誤為聚爪。雲夜入人家。人指甲。可也。

從冃取。

會意。小徐衍聲字。非也。祖外切。十五部。

康熙字典

古文:?

《唐韻》《集韻》?祖外切,音醉。《說文》:犯而取也。

又《玉篇》:聚也。《公羊傳·隐元年》:會,猶最也。注:最,聚也。最之為言聚,今聚民曰投最。

又《廣韻》:極也。《史記·周勃世家》:攻槐裡好畤最。注:於将率之中功為最。《後漢·崔寔傳》:常為邊最。注:最為第一。

又《史記·周勃世家》:定上谷十一縣,右北平十六縣,遼西、遼東二十九縣,漁陽二十二縣,最。注:索隐曰:最,都凡也,謂總舉其攻戰克獲之數也。

又《前漢·叙傳》:猶無益於殿最。注:殿,負也。最,善也。《後漢·百官志》:卽奏其殿最,而行賞罰。注:課第長吏不稱職者為殿,其有治能者為最。

又《小爾雅》:最,叢也。

又要也。《玉篇》:齊也。

又《集韻》徂外切。音蕞。

又取外切,音襊。義?同。

又《集韻》粗括切。撮,或作最。《說文》:本從冃,俗從曰。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書寫演示

書法欣賞

圖片

名稱

篆書

隸書

行書

草書

楷書

音韻彙集

字形

韻書

聲調

韻目

字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拟音

廣韻

全清

祖外切

tsuɑi

集韻

次清

取外切

tsʰuɑi

全清

柤 (祖)外切

tsuɑi

全濁

徂外切

dzuɑi

次清

麤括切

tsʰuɑt

韻略

祖外切

增韻

祖外切

中原

去聲

齊微

全清

tsui

中州

去聲

齊微

臧遂切

洪武

全清

将遂切

tsuei

方言集彙

◎ 贛語:jwi4

◎ 客家話:[海陸腔] zui5 [梅縣腔] zui5 [沙頭角腔] zui5 [客語拼音字彙] zui4 [寶安腔] zui5 [客英字典] zui5 [東莞腔] zui5 [陸豐腔] zui5 [中國台灣四縣腔] zui5

◎ 粵語:zeoi3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