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腹痛

兒童腹痛

小兒時期常見的疾病症狀
兒童腹痛是小兒時期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引起腹痛的原因很多,幾乎涉及各科疾病。既可以是腹内髒器病變,也可以是腹外病變;可以是器質性的,也可以是功能性的;可以是内科疾患,也可以是外科疾患,甚至最初為内科疾患,以後病情發展而以外科情況為主。在治療方法上,有些腹痛急需手術,有些腹痛則不需要手術;有些腹痛最初保守治療,之後需手術治療。
  • 中醫病名:兒童腹痛
  • 外文名:Children bellyache
  • 别名:
  • 就診科室:兒科
  • 多發群體:3歲以下尤其小嬰兒
  • 常見發病部位:一般腹痛的部位與病變的部位相一緻
  • 常見病因:内科疾病、外科疾病
  • 常見症狀:腹痛、發熱
  • 傳染性:
  • 傳播途徑:

病因

兒内科疾病。

1、腹内疾病:急性胃炎、胃腸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腸痙攣性絞痛、腸及膽道蛔蟲症、腸系膜淋巴結炎、急性壞死性腸炎、病毒性肝炎、先天性膽總管囊腫、各種胰腺炎、各種腹膜炎、肝膿腫、膈下膿腫、尿路感染,細菌性痢疾等。

2、腹外疾病:呼吸系統疾病(上呼吸道感染、扁桃體炎、大葉性肺炎、急性胸膜炎)、心血管疾病(急性心力衰竭、心包炎、心肌炎)、變态反應性疾病(過敏性紫瘢、荨麻疹、哮喘)、神經系統疾病(肋間神經痛、腹型癫痫)、代謝性疾病(低血糖症、尿毒症、卟啉病)、傳染病(傷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以及敗血症、帶狀疱疹、鉛中毒等。

兒外科疾病。

急性闌尾炎、胃和十二指腸潰瘍合并穿孔、機械性腸梗阻、腸套疊、腸系膜動脈栓塞、急性腸扭轉、回腸憩室炎并發穿孔,梗阻、原發性或繼發性腹膜炎、嵌頓性腹股溝疝、泌尿道結石、腎盂積水、肝破裂、脾破裂、卵巢囊腫扭轉、睾丸蒂扭轉、髂窩膿腫等。

判斷

應結合病史和體格檢查,進行全面分析,必要時輔以實驗室檢查或其他檢查,盡快作出早期、正确的診斷。

1.年齡:不同年齡小兒的腹痛,其好發疾病亦各異。如腸痙攣多見于3個月以下的幼嬰,常由于喂養不當或吞咽空氣過多所緻。腸套疊、嵌頓性疝以及腸道感染多見于兩歲内小兒,急性闌尾炎、腸道寄生蟲病則相對少見。胃腸道感染、腸寄生蟲病、腸系膜淋巴結炎、膽道蛔蟲病、大葉性肺炎、腹型癫痫,過敏性紫癜等以年長兒為多見。

2.腹痛發生的急緩:起病急緩對鑒别診斷往往具有重要意義。發病急驟或陣發性加劇者常為外科性疾病,如急性闌尾炎、絞窄性腸梗阻、胃腸道穿孔、腸套疊及腹股溝疝嵌頓等。發病緩慢而疼痛持續者常為内科性疾病,如腸蛔蟲症、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腸炎及病毒性肝炎等,但要注意有時慢性腹痛和急性腹痛的病因可以相同,這是因為疾病在不同階段其性質發生變化所緻,如潰瘍病原屬慢性腹痛,在合并穿孔時即為急腹症。故對原有慢性腹痛者,如腹痛轉為持續性或突然劇痛,應注意急腹症的可能。

3.腹痛的性質:腹痛可為陣發性疼痛、持續性疼痛或輕度隐痛。陣發性疼痛或絞痛有梗阻性疾病,若局部喜按或熱敷後腹痛減輕者,常為胃、腸、膽管等空腔髒器的痙攣;持續腹痛加劇多見于胃腸穿孔;持續性鈍痛,改變體位時加劇、拒按,常為腹腔髒器炎症、包膜牽張,腫瘤以及腹膜髒層受到刺激所緻。隐痛多見于消化性潰瘍。放射性疼痛為一個局部病竈通過神經或鄰近器官而波及其他部位的疼痛如大葉性肺炎引起同側上腹部疼痛。腹痛伴排糞或排尿困難,可能為糞塊堵塞或尿路感染、結石。

總之,腹部器質性病變的疼痛特點為:

①持續性鈍痛,陣發性加劇;

②局部壓痛明顯;

③有腹肌緊張;

④腸鳴音異常。

4.腹痛的部位:一般腹痛的部位與病變的部位相一緻。

5.伴随症狀:應注意腹痛與發熱的關系。

6.既往史:應詳細詢問患兒既往有無類似腹痛發作,大便排蟲和皮膚紫癜史,應了解發病前有無外傷,飲食衛生和進食何種食物等,均有助于腹痛原因的診斷。

3歲以下兒童腹痛的特點

不同年齡的小兒的腹痛,其好發疾病亦各異。對于3歲以下尤其小嬰兒而言,其語言功能尚未發育完善,所以不能完全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僅用哭吵來表達自己的不舒服,這時候家長一定要引起注意了,注意觀察孩子的症狀,好向醫生介紹便于診斷。這一階段多見腸套疊、小嬰兒腸絞痛、嵌頓性疝以及腸道感染。

腸套疊

嬰幼兒腸套疊是一段腸管套入其相連的腸管腔内。是嬰兒急性腸梗阻中最常見的一種。好發部位多由回腸末端套入寬大的盲腸腔内。發病與腸管口徑不同、腸壁腫瘤、憩室病變、腸蠕動節律失調等因素有關。

嵌頓疝

常見的可發生嵌頓的疝是股疝和腹瀉溝斜疝。無論是股疝還是腹股溝斜疝,一旦發生嵌頓,自行還納的機會很少。多數病人的症狀會逐漸加重,如不及時處理,後果嚴重。所以,有股疝和腹股溝斜疝的病人應及早進行手術治療,以免後患。

嬰兒腸脹氣

表現為嬰兒突然大聲啼哭,腹部膨脹,兩拳緊捏,兩腿間及腹部蜷曲。多見于一歲内的小嬰兒,因過食奶類、糖類或腹内吞人了大量氣體産生腹脹而導緻腹痛。

檢查

實驗室檢查:

血液和大小便常規檢查,有時可提供有診斷價值的資料如血紅蛋白及紅細胞逐漸下降,須警惕内出血的存在。白細胞總數升高常提示炎症性病變。觀察糞便性質有助于腸道感染和腸套疊的診斷。尿内有較多紅細胞或膿細胞提示尿路感染。必要時需檢測血和尿的胰澱粉酶等。

X線檢查:

胸部X線檢查可顯示肺、胸膜及心髒病變。腹部透視和攝片檢查,如發現膈下遊離氣體,提示胃腸穿孔;腸内有梯形液體平面,腸腔内充氣較多,提示腸梗阻。若疑及腸套疊可作空氣灌腸以協助診斷和複位治療,但疑有内髒穿孔者禁用。疑有尿路病變可攝腹部平片或作靜脈腎盂造影。

B型超聲:

疑有膽石症、肝膿腫、膈下膿腫時作腹部B型超聲檢查。

治療

病因治療:

根據病因作相應處理。如腸痙攣給予解痙劑。膽道蛔蟲症或蛔蟲性部分腸梗阻,可用解痙止痛藥等治療。炎性疾病應根據病因,選用有效抗生素治療。外科急腹症應及時手術治療。

對症處理:

1.有水和電解質紊亂或休克者,應及時糾正水、電解質失衡及抗休克治療。

2.病因診斷未明确前,禁用嗎啡、度冷丁、阿托品等藥物,以免延誤診斷。疑有腸穿孔、腸梗阻或闌尾炎者,禁用瀉劑或灌腸。止痛可用一般鎮靜劑,維生素K3或針刺治療。

飲食

飲食調理對治愈小兒慢性胃炎甚重要。總的原則是食物需“細、軟、嫩、爛”,小兒是生長發育的個體,因此食物還要富有營養,如牛奶、炖蛋、魚、豆制品、面條、粥、新鮮蔬菜、水果等。另外可以吃一些對胃消化功能有幫助的食品,如山藥、扁豆、蓮子、雞肫、豬肚、米仁等。不宜多吃的食品有芹菜、筍、肥肉、各種油炸食品等。下列幾種飲食療法适合兒童應用:

1、白蘿蔔500克,蜂蜜150克。将蘿蔔切丁,放于沸水中煮熟撈出,晾曬半日,再放鍋内加蜂蜜用小火煮沸,調勻,冷卻後裝瓶,每日服3湯匙。适合于胃部脹痛、嗳氣、反酸的患兒食用。

2、牛奶220ml,蜂蜜30克,鹌鹑蛋1隻。将牛奶先煮沸,打入鹌鹑蛋,再煮數分鐘後加入蜂蜜即成。每早服用。适合胃痛、口渴、納呆、便秘的患兒用。

3、饴糖20克,沖入豆漿250毫升内,煮沸後空腹飲用。适合胃部隐痛、手足不溫,怕冷的患兒。

4、取蓮子、糯米、米仁各50克,紅糖15克。蓮子用開水泡脹,剝皮去心,放入鍋後加水煮30分鐘後加粳米及米仁煮沸,小火炖至爛,放紅糖後食用。适合中上腹疼痛、消瘦、食欲不振、舌苔膩的患兒。

備注

兒童腹痛是相當常見的,有時是脹痛,有時是絞痛,但是疼痛與病情的輕重程度并不一緻。别看有些疼痛相當劇烈,小兒哭鬧不止,但一段時間以後,小兒又完好如初了。這是因為小兒得了腸道痙攣,痙攣一旦解除,疼痛即刻緩解,所以孩子又開始蹦蹦跳跳了。

還有的家長聽到孩子嚷肚子疼,就找來熱水袋給孩子熱敷。這種做法對胃腸道痙攣引起的胃腸絞痛,特别是因受寒、飯食過多引起的胃部脹痛有效,能緩解胃腸痙攣,減輕疼痛。

但有些疼痛就不那麼簡單了,按揉和熱敷反而會加重病情,引發危險。比如腸蟲症,這也是小兒腹痛的常見原因,當某種因素刺激蟲體時,可使蛔蟲竄上竄下地蠕動,刺激腸道引起痙攣疼痛。此時按揉腹部,隻會刺激蟲體,甚至引起膽道蛔蟲症;蛔蟲還可能穿破幼兒嬌嫩的腸壁,引起彌漫性腹膜炎。

急性闌尾炎在兒童中也較多見。兒童闌尾炎在早期并無典型症狀,可能肚臍周圍有輕微疼痛,有時有嘔吐、腹瀉,按壓時疼痛并不明顯。兒童的免疫功能較差,患闌尾炎時很容易發生穿孔。如果家長此時按揉兒童肚子,或做局部熱敷,就可能促進炎症化膿處破潰穿孔,形成彌漫性腹膜炎。

再有就是腸套疊。多見于年幼、特别是肥胖兒童,由于被套入的腸子血液供應受到阻礙,引起疼痛,時間久了發生壞死。如果盲目按揉,可能造成套入部位加深,加重病情。

鑒于小兒腹痛病因複雜,所以家長不應以疼痛的程度來推測病情,不要自己動手給孩子按揉,最好的辦法是盡早帶孩子去就醫。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