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花聚頂

三花聚頂

内丹學術語
三花聚頂,内丹學術語,在古代,“花”與“華”通,“華”乃是“花”的本字,故而“三花”就是“三華”,表示人體精氣神之榮華。水在北方為陰方,所對應的天幹壬癸,一陰一陽,壬為陽,癸為陰,所謂“陰中之陽”指的就是代表北方兩個天幹之中的“壬”。火在南方為陽方,所對應的天幹丙丁,也是一陰一陽,丙為陽而丁為陰,所謂“陽中之陽”指的是代表南方兩個丙丁中的丙。金在西方為陰方,所對應的肺髒吐故納新,交接内外表裡,故有陰陽轉換之性,所謂“陰陽中之陽”指的是代表西方和肺髒的天幹庚辛中的“庚”。
  • 中文名:三花聚頂
  • 外文名:
  • 出處:金丹大成集
  • 類型:術語
  • 屬于:内丹學
  • 表示:人體精氣神之榮華

解釋

三花聚頂,為内丹學術語。“三花聚頂”指的是,靜坐到達精化為氣的階段。此時的奇經八脈極為通暢,唯一還有感覺的便是頭腦的反應。再漸漸地靜定下去,眼前的目光便有返照的現象。到此忽然會進入一種完全忘我的境界,隻有頭頂“泥丸宮”“百會穴”部分,感覺如天窗的開啟,如陽光的透射,豁然開朗而呈現無比的清涼之感。

内容

人花 -煉精化氣,人本由精化而生,故精為種子,修道者心必空於下焦,戒去淫欲,精不妄瀉,則精滿不思淫,鉛花生矣;

地花 -煉氣化神,人之生存賴以氣,心必空於下焦,無驚無恐,無忿無怨,則氣平順,道暢通,中氣足而不思食,銀花生矣;

天花 -煉神還虛,精氣雖足,無神者,則其體無光,其人無命,故神為主宰,今心空其上焦,不執不着,神滿不思眠,常清常醒,則脫殼還虛,歸入虛空境界,則金花生矣;

五氣朝元

一、心藏神,後天為識神,先天為禮,空于哀,則神定,南方赤帝之火氣朝元。

二、肝藏魂,後天為遊魂,先天為仁,空于喜,則魂定,東方青帝之木氣朝元。

三、脾藏意,後天為妄意,先天為信,空于欲,則意定,中央黃帝之土氣朝元。

四、肺藏魄,後天為鬼魄,先天為義,空于怒,則魄定,西方白帝之金氣朝元。

五、腎藏精,後天為濁精,先天為智,空于樂,則精定,北方墨帝之水氣朝元。

以上為三花聚頂、五氣朝元之理。人之修道,必由五行歸五老,三花而化三清,始能歸原無極本體,而達圓通究竟。

奧義

所謂“聚頂”就是精氣神混一而聚于玄關一竅。蕭廷芝《金丹大成集》說:“問三花聚頂。答曰:神氣精混而為一也。玄關一竅,乃神氣精之穴也。”這裡的“頂”有特指意義,它表示“天宮内院”。所謂“天宮”指腦部,“内院”就是以印堂穴與百會學垂直線為中心點的腦部内空間。“三花聚頂”是一種内丹功的上乘狀态,這種狀态的出現必須經過循序漸進的煉養過程。古代道教内丹家由于害怕洩漏天機,又擔心大道失傳,便以含蓄的符号象征方式來表達。

于是,有關“三花”的名稱便有許多轉換的形式。從本質上看,“三花”的内在意義乃是“三陽”。所謂“三陽”也就是陰中之陽,陽中之陽,陰陽中之陽。“三陽”之說來自五行與天幹的轉換。在中國古代,以“水”代表北方,于天幹為壬癸,在人體則與腎髒相對應;以“火”代表南方,于天幹為丙丁,在人體則與心髒相對應;以金代表西方,于天幹為庚辛,在人體則與肺髒相對應。腎主精,心主神、肺主氣。

水在北方為陰方,所對應的天幹壬癸,一陰一陽,壬為陽,癸為陰,所謂“陰中之陽”指的就是代表北方兩個天幹之中的“壬”;火在南方為陽方,所對應的天幹丙丁,也是一陰一陽,丙為陽而丁為陰,所謂“陽中之陽”指的是代表南方兩個丙丁中的丙;金在西方為陰方,所對應的肺髒吐故納新,交接内外表裡,故有陰陽轉換之性,所謂“陰陽中之陽”指的是代表西方和肺髒的天幹庚辛中的“庚”。

内丹學講究“煉精化氣”就是去腎水中的癸,而升壬;“煉氣化神”就是去肺金中的辛,而升庚;“煉神返虛”,也就是去心火中的丁,而升丙。其壬、庚、丙,象征精氣神中的“三陽”,經過進火而升華,最後聚于泥丸宮,這就叫做“三花聚頂”。頂者,鼎也。革故鼎新,脫胎換骨,則成聖明境界,到了這樣的境界,則骨體榮華煥發,光芒四射。此時,精氣神已從分的狀态而回歸于“合”的狀态,恍若金花片片自現于空中,這是内功的美好結果,所以,“花”也就是“華”。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