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串

手串

裝飾飾品
手串是廣義稱呼,隻要是手腕上帶的都可以稱呼為手串,不論形狀。佛珠大多為圓的或者橢圓行,有三通佛頭。手串就是佛珠,本稱念珠,是指以線來貫穿一定數目的珠粒,于念佛或持咒時,用以記數的随身法具。佛珠的起源,通常來講是由于古印度人有璎珞鬘條纏身的風尚,沿襲至後世,遂逐漸演變成為佛珠。
    中文名:手串 外文名: 别名: 佛珠起源:印度、中國

一、佛珠的起源

起源

佛珠已經成為中國,西藏,日本,韓國,泰國等地區,僧尼居士所攜帶的重要法器,甚至成為佛教徒的一項重要标志。佛教經典記載佛珠的起源,一般以《木槵子經》所載佛陀對波流離王的啟示為通說。經文中寫到:‘佛告王曰:“若欲滅煩惱障報障者,當貫木槵子一百八,以常自随,若行,若坐,若卧。恒當至心無分散意,稱佛陀,達摩,僧伽名,乃過一木槵子,如是漸次度木槵子,若十,若二十,若百,若千,乃至百千萬。”’由此看來,波流離王用木槵子制造佛珠,持念“三寶”-------佛陀,達摩,僧伽(即佛,法,僧)之名,用以消除煩惱障和報障,這是佛教念珠的起源。

消除煩惱障和報障

由此可知,波流離王在聽到佛陀的開示之後,便開始用木槵子來制造佛珠,持念佛法僧三寶之名,用以消除煩惱障和報障。這應是佛教當中佛珠最初的起源了。

印度

應當指出的是,佛珠雖然已經成為佛教徒的一項重要标志,但若溯其本源,佛珠并非佛教所創用。如古印度婆羅門教中的毗濕奴派,很早便有持珠的記載。這在出土文物中,便有例證,如在印度出土的公元二世紀“龍王皈佛”造像上,有一尊婆羅門像,其頸上是挂有串珠的。

中國

在我國,國人知道佛珠這一稱謂,最早應始于東晉(317—420)時翻譯的《木槵子經》,隻可惜譯者的名字已經失佚了。但我們有理由相信,兩晉時期異域僧侶來華者甚衆,這些外國沙門中必然會有攜帶佛珠的。

延至唐代,在佛教大興的時代背景下,記載有關佛珠的經典被廣泛傳譯,先後有天竺僧人阿地瞿多譯的《陀羅尼集經》、寶思惟譯的《校量數珠功德經》、不空三藏譯的《金剛頂瑜伽念珠經》、義淨三藏譯的《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數珠功德經》等諸多經典。

至此,佛珠開始在朝野上下、僧俗之間普遍流傳開來,如《舊唐書·李輔國傳》載:

輔國不茹葷血,常為僧行,視事之隙,手持念珠,人皆信以為善。

從現存的實物來看,甘肅敦煌莫高窟中,保存下來有一尊十六國時期(304—439)的泥塑彌勒菩薩像,便是一尊頸部挂有佛珠的造像。此外,在日本保存下來有《佛像圖鑒》一書,其中繪制的唐代高僧像,使用佛珠者比比皆是。可以肯定地說,唐代以後,國人使用佛珠已經是相當普遍了。

二、佛珠的分類

佛珠就其使用方面來講,可以分為三類:

1、持珠——用手掐撚或者持念的佛珠;

2、佩珠——戴在手腕或臂上的佛珠;

3、挂珠——挂在頸上的佛珠。

其中的佩珠,就是現在俗稱的手串.以十八顆子珠者最為普遍,多以名貴材質或顔色亮麗者為之。

而在印度流傳的辟邪手串,亦是手串的一支分類。也稱避邪木手串、避邪木佛珠手串,由辟邪木加工制作而成.

辟邪木生長在印度北部,當年觀音菩薩在此出家修行,為百姓治病,當時印度長年戰亂饑荒,到處發生瘟疫,觀音菩薩用手中的甘露灑向林中,經觀音點化,用這裡的草木治好了印度的瘟疫,後來印度人就把這種樹稱為避邪木,流傳整個印度,佩戴這種木頭做成的手串可避邪消災。

從收藏的角度出發,手串可以從材質工藝和藝術文化兩個方面,作為主要價值判定标準。對于貴重材質,如玉、翡翠、琥珀、瑪瑙等各有其材料等級,級别的鑒賞能夠直接影響價值的判定,因此分辨真僞、等級就成為異常重要的收藏基礎;普通材料的收藏價值可以季節在文化藝術價值上,造型風格、工藝取材、設計制作等都可以提升普通手串的收藏價值。

最好的佛珠,本稱最好的念珠,是指以線來貫穿一定數目的珠粒,于念佛或持咒時,用以記數的随身法具。其梵文原語包括四種意義:(一)pa^saka-ma^la^,音譯“缽塞莫”,意譯作“數珠”。(二)aks!a-ma^la^,音譯“阿叉摩羅”,意譯作“珠鬘”。(三)japa-ma^la^,音譯“渣巴摩羅”,意譯作“念誦鬘”。(四)aks!a-su^tra,音譯“阿叉修多羅”,意譯作“珠之貫線”。

三、手串顆數的含義

(1)十八顆

俗稱“十八子”,此中所謂“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塵、六識。

六根:1、眼界,2、耳界,3、鼻界,4、舌界,5、身界,6、意界;

六塵:1、色塵,2、聲塵,3、香塵,4、味塵,5、觸塵,6、法塵;

六識:1、眼識,2、耳識,3、鼻識,4、舌識,5、身識,6、意識。

(2)十四顆

表示觀音菩薩與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衆生同一悲仰,令諸衆生獲得十四種無畏的功德。十四無畏:

1、使衆生返照自性,獲得解脫;

2、使衆生旋轉知見,苟遇火難,火不能燒;

3、使衆生旋轉觀聽,雖遇大水所漂,水不能溺;

4、使衆生入于羅刹鬼國,鬼自滅惡;

5、使衆生六根消複,臨當被害,刀段段折壞;

6、菩薩明照十方,使衆生不受藥叉、諸幽冥所害;

7、使衆生不受虛妄聲塵系縛;

8、使衆生行于險路如行坦途,遇賊不受劫;

9、使性多淫者,不生色念;

10、使懷忿記恨之人不生瞋恚;

11、使一切昏鈍無善心之人遠離癡暗;

12、使無子衆生,欲求男者,令得生男;

13、使無子衆生,欲求女者,即得生女;

14、使衆生持觀音名号者,所得福德與恒河沙數無異。

佛珠功用

誦經持咒,作為計數的法器

佛珠,本稱念珠,是指以線來貫穿一定數目的珠粒,于念佛或持咒時,用以記數的随身法具。是念佛時紀錄的工具,而念佛是修行佛道基本方法之一,掐撚念珠誦經持咒念佛,能生諸種功德,而中國民間一般非佛教徒亦有配戴佛珠,因為非佛教徒亦多相信手戴佛珠可保平安。

警醒道念,莊嚴威儀

對佛教信衆而言,一串佛珠攜持在手,自然應該時刻提醒自己反省,警醒道念,莊嚴威儀,時時處處展現佛教慈悲喜舍的精神。佛教認為:“若複有人手持此菩提珠,不能依法念誦佛名及陀羅尼,但能手持随身,行住坐卧,所出言說,若善若惡,斯由此人以持菩提子故,所得功德,如念諸佛誦咒無異,獲福無量。”

對一般的社會大衆而言,佛珠還意味着“弗誅”。意思是說,當人們将佛珠佩戴在自己的身上時,應該時刻提醒自己要愛惜生命,愛護生靈。

鑲災祈福,慰藉情感

佛珠,時常被視為鎮妖避邪的護身符,認為它在關鍵時刻可以助人鎮定自若,回避兇煞,消災解難,戰勝邪惡,慰藉情感。若按佛家的說法,凡是愛戴佛珠的人,都是有“善根”的表現,都應看作是自無始劫來與佛有緣的人。

處在人聲鼎沸,喧嚣嘈雜的城市之中,手持一串佛珠,或能在不知不覺間成全了人的某種願望。當人們在乘坐飛機、火車、汽車的時過程中,若持有一串佛珠在手并以順時針掐算,就會自然而然地心無旁骛、神定氣閑、自在安樂,而且可以起到調養經絡、舒展筋骨的作用。

另外90年代開始也有人把佛珠挂在汽車上以求平安吉祥,更有人把佛珠編成手機鍊,挂在自己的手機上,以鑲災祈福與裝飾手機。

結緣佳品,交友信物

佛珠還是人們表達思想感情的極好信物和禮品,很多人喜歡将佛珠作為結緣的禮品,饋贈給親戚朋友。戀人之間也可以以送佛珠來傳情達意。

流露品味,體顯修養

佛珠當然還是美麗的飾物,它以恒常不變的情懷,裝點着我們生活着的世界。佛珠作為一種裝飾品,不僅可以作為藝術品來修飾自己,使優雅、知性、溫柔、在腕間、脖子上流露。更重要的是還可以使一個人信仰、修養、風格和愛好得到外化。因此,佛珠正在被越來越多的社會大衆所接受、喜愛、把玩和收藏。

近些年來,影視明星,歌舞大腕,藝壇新秀,在大庭廣衆之下都喜歡佩戴佛珠以顯示自己超凡脫俗,溫文爾雅,時尚潮流,與衆不同。人們走在大街上,也不難發現許多并非是佛教信衆的男男女女也喜歡佩戴佛珠以顯示自己的個性、時尚和潮流。佛珠俨然成為一種時尚新潮的裝飾品了。

人文關懷、專項收藏

在漫長的曆史延續過程中,佛珠處處體現出一種高尚的人文關懷。人們運用大自然賦予人類的各種資源和世間的稀缺寶貴的各種材質,采用種種獨特的傳統加工工藝,制作出莊嚴典雅、形色各異的無數種佛珠,在積澱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同時,形成獨特的佛珠文化。

由于佛珠經得起時代的洗禮、曆史的打磨,因此,在曆經歲月磨砺之後,會顯得更加的溫潤恬靜,非同尋常。也正因為如此,佛珠成為了一種深受人們喜愛,具有很高保值、升值潛力和空間的專項藝術投資收藏品

手串

源于串珠與手镯的串飾品,今天已經演化為集裝飾、把玩、鑒賞于一體的特色收藏品。串珠最先用于頸飾,通常由有孔飾物串連而成。中國因遼闊幅員、悠久曆史、富庶産物和多元的文化内涵,可供于串珠的材料多達幾十種,古代有石珠、骨珠、蚌珠、木珠、瓷珠、玉珠、陶珠、水晶、瑪瑙、琉璃、玻璃、樹種、東珠、象牙等等。

在現代手串中,由于材源和社會風尚的演變,沉澱下來比較常見的串飾材料有20多種,本書精選出其中的八大類來闡述。本書即粗列了幾種大衆常見且在賞析購買中容易出現魚龍混雜的一些手串的基礎信息,作為收藏者、愛好者茶餘飯後的談資。

從收藏的角度出發,手串可以從材質工藝和藝術文化兩個方面,作為主要價值判定标準。對于貴重材質,如玉、翡翠、琥珀、瑪瑙等各有其材料等級,級别的鑒賞能夠直接影響價值的判定,因此分辨真僞等級就成為異常中的收藏基礎;普通材料的收藏價值可以季節在文化藝術價值上,造型風格、工藝取材、設計制作等都可以提升普通手串的收藏價值。當然,在中國的傳統審美中,制作工藝與材質的關系,是有基本規律可循的,即高檔材料使用高檔工藝,而抵擋材料的工藝則相對簡單。因此,作為一種高檔的裝飾品,中國古代的串飾很少選擇抵擋材料,而收藏者的選擇也大多集中在了精工細作的高級材料手串上。

注意事項

佛教認為,對于佛教信衆,或者希望通過持佩佛珠以趨吉避兇的人來說,除了需要關注心身清淨這條最主要、最根本的注意事項外,還應該知道下列這些基本注意事項:

1.當佛珠不使用和不佩戴時,應将其放在佛堂裡或者佛像前。有熏香的佛教信衆,每天早上起來使用佛珠之前,應該用熏香熏一下。

2.當将佛珠挂在脖子上或者挂在牆上時,應該将母珠(佛頭、佛塔)向上。

3.佛珠一般除了誦經念咒之時,應該非時不用。持用時,應該在腰部以上的位置,鄭重嚴肅地記數。不要在持念時随意掄動或擺動佛珠。

4.不可将佛珠用于統計人數或計算金額等等。

5.密宗行者,用于正念誦等盛儀修法時所持用的佛珠,念誦既畢,須将佛珠于掌中蟠妥,頂戴發願,其後則連同金剛杵等法器置于寶盤中或銀盤上,不得與日常生活随身攜行佛珠相混用。

6.不可将佛珠随意放置,也不可使佛珠接觸地面。

7.在觸摸佛珠之前,應當洗手。不要用觸摸過蔥、蒜、韭菜、肉、魚等葷腥以及不潔淨東西的手觸摸佛珠。飲酒時,最好也不要佩戴佛珠。吸煙時,應該注意不要将煙霧噴吐到佛珠。

8.不要将自己的佛珠輕易展示與别人,也不要随意觸摸他人的佛珠,更不可将其交托他人保管。

9.從事粗重勞動、體育活動或涉水、洗澡、洗頭時,請不要佩帶佛珠,以免使其受損。

10.夫妻同房時,應将佛珠摘下,并使其遠離床邊。

11.不要将佛珠随意放在褲子口袋中。去衛生間方便時,應将佛珠取下,或放在上衣口袋中,或貼身挂在脖子上。

12.倘若發現自己所持用的佛珠有破損等缺陷,應及時更換,或置于火爐中供養智慧本尊,或将其投入江河湖海中供養水神。

13.佛教認為,除此之外,更不能持用不如法的佛珠。所謂“不如法”的佛珠,一般是指從違越誓言者、持邪見者、造作無間罪者、劊子手(屠夫)、骨肉相殘者、盜賊等人手中得來的;或者從别人手中搶奪而來的;或者他人丢失的;或者取自于佛像裝飾品的;或者被火燒過的;或者子珠類别不同、形狀大小不一、有破損等情形的佛珠,都屬于不如法,都不應該持佩。

以上這些注意事項,可能對大多數非佛教信衆而言,接受起來略微有些困難。但人們也不應該忘記,衆生平等,生活在社會中所有的人,是需要相互尊重的,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一個人,當然可以有自己對待世間事物的看法,但在這同時,最好不要對他人如何理解、如何表達、如何對待,評頭論足,妄加評論。

14.另外,凡屬采用有機寶石材質制成的佛珠,例如珊瑚、珍珠、砗磲、琥珀等佛珠,不能與茶水、鐵鏽水等有色液體相接觸,以防止其染污變色。

15.佛珠的金屬配飾,應該遠離硫磺泉、漂白水、化學藥品等。因為金屬配飾一旦接觸這些物品,容易使配飾表面氧化變黑,失去光澤:如果不慎接觸,應該及時擦拭幹淨。如果銀飾失去光澤,可用擦銀布,或用洗銀水擦洗,均可使其恢複光澤,光亮如初。

以上這些,僅僅是持佩佛珠最基本的注意事項,至于每類佛珠具體的注意事項,我們将在下面每類佛珠中詳細予以介紹。

手串

源于串珠與手镯的串飾品,今天已經演化為集裝飾、把玩、鑒賞于一體的特色收藏品。串珠最先用于頸飾,通常由有孔飾物串連而成。中國因遼闊幅員、悠久曆史、富庶産物和多元的文化内涵,可供于串珠的材料多達幾十種,古代有石珠、骨珠、蚌珠、木珠、瓷珠、玉珠、陶珠、水晶、瑪瑙、琉璃、玻璃、樹種、東珠、象牙等等。

在現代手串中,由于材源和社會風尚的演變,沉澱下來比較常見的串飾材料有20多種,本書精選出其中的八大類來闡述。本書即粗列了幾種大衆常見且在賞析購買中容易出現魚龍混雜的一些手串的基礎信息,作為收藏者、愛好者茶餘飯後的談資。

從收藏的角度出發,手串可以從材質工藝和藝術文化兩個方面,作為主要價值判定标準。對于貴重材質,如玉、翡翠、琥珀、瑪瑙等各有其材料等級,級别的鑒賞能夠直接影響價值的判定,因此分辨真僞、等級就成為異常重要的收藏基礎;普通材料的收藏價值可以季節在文化藝術價值上,造型風格、工藝取材、設計制作等都可以提升普通手串的收藏價值。

當然,在中國的傳統審美中,制作工藝與材質的關系,是有基本規律可循的,即高檔材料使用高檔工藝,而低檔材料的工藝則相對簡單。因此,作為一種高檔的裝飾品,中國古代的串飾很少選擇抵擋材料,而收藏者的選擇也大多集中在了精工細作的高級材料手串上。

佛珠手串的保養方法

一、佩戴佛珠手鍊時不要同時佩戴其它的金屬首飾,避免磨損。

二、避免接觸水汽和化學制品,别戴着遊泳,尤其是在海水。

三、戴完後用布擦擦幹淨,放密封袋。

四、帶雕刻的佛珠手鍊因佩帶而沾灰,可以用軟毛刷沾牙膏刷洗,洗後要用棉布馬上擦幹即可。

五、佛珠手鍊的保養要經常用手觸摸珠寶,會增強手鍊光澤。

六、洗手時最好将它取下,肥皂含有堿性物質會損害佛珠和影響佛珠的光澤。

七、金絲楠類木珠,可以在磨損部位,塗一點橄榄油核桃油。吃核桃杏仁時,給木珠發白部位抹一抹,立即恢複如新。

木質手串的盤玩

小葉紫檀、海黃、越黃手串由于木質細膩含油量高,所以不容易變形開裂。盤的時候就不用上任何油。

1.用搓澡巾用力搓珠子表面。作用其實是清潔珠子表面的膠層和髒色以及進行精細抛光,2-3天,每天大約2-3小時。

2.用柔軟的棉布盤搓一個星期也算是抛光。如果是小葉紫檀手串,軟布表面會有紅色痕迹這都是正常現象,一個星期後顔色會變淡。

3.在陰涼處自然放置一個星期。讓珠子自然幹燥,同時表面均勻地和空氣接觸形成細密均勻的氧化保護層。

4.開始手盤。這時的手一定是要剛剛洗過并且已經幹透,汗手請不要直接盤,最好戴砂布手套盤,幹手和微汗的手可以直接盤。注意珠子的孔口周圍一定要盤到。一天可以盤30分鐘左右,一個星期到兩個星期後,你可以感覺幹手盤珠子時有輕微的黏阻感,其實這時的珠子已經形成了一層薄薄的包漿。

5.放置一段時間再進行自然幹燥。讓包漿進行一定程度的硬化,一般是一個星期左右。

6.重複4和5的過程5-6遍,也就是3個月的時間,你會看到你的珠子很有靈氣的光澤。盤得好的珠子有時會呈現較強烈的反光,有些像玻璃光澤。

菩提手串的保養

菩提子串珠在保養中主要有三大忌,也就是忌水、忌幹和忌污染。

水對菩提子串珠的傷害是異常巨大的,不經意間沾惹的少量水漬就有可能造成串珠表面脫皮、掉色、腫脹甚至開裂的悲劇,所以菩提子串珠在保養中首要就是忌水。平時不要将串珠随意放置,一定要留心周圍的水源。在洗漱的時候最好事先摘下或者放入衣服内襯中,如果不小心接觸了水,最好立刻用柔軟的毛巾擦幹,随後再放置于避風處将其陰幹。不過也要注意陰幹菩提子串珠的環境,一般來說高溫暴曬、低溫寒冷抑或是溫差變化極大的情況都有可能使菩提子串珠内裡結構産生變化,在熱脹冷縮的反複作用下産生更為嚴重的開裂後果。

同時,幹燥也會給菩提子串珠帶來一定的傷害,尤其是盤玩之後的菩提子串珠一時用不上,如果保存不當就會面臨風幹開裂的問題。所以在保養的時候,一定要選擇密封袋或者是密封盒,最好是樂扣樂扣這樣高品質的收納盒。有的時候,把玩者的皮膚幹燥,在冬天的時候不出油,即使在身體上多次磨蹭依然解決不了串珠表面幹澀的狀況,這個時候可以少量的在自己的手上滴上幾滴橄榄油或是甘油,然後再用手進行盤玩。但是要注意油量不可以太大,以免造成我們前文提到的油脂層污點,大家可以多用手轉動拿捏一會兒,保證串珠表面受油的平均。總的來說,夏天更适合盤玩菩提子串珠,因為大家身上出油會更多一些,身上的汗液和油脂也會更多。

菩提子串珠在我們入手初期清潔完之後,并不是就不會再受到污垢的侵襲了,實際上髒污對菩提子串珠的威脅還是很大的。所以大家在日常保管中,要注意防污防塵,選取一些密封性好的容器。而且相對于密封袋來說,這些高品質的容器也可以防止外力對菩提子串珠的硬性傷害,萬一不慎墜落到地面或是和硬物産生碰撞,容器都可以産生一定的緩沖效果,防止菩提子串珠的外形遭到損傷。要知道菩提子和其他的籽料相比,棱角、曲線以及造型等外形因素對品相的影響會更加突出一些,所以用心的防護也是必要的。當然也有玩家反映說明明已經将菩提子串珠放在密封容器之中了,但是一段時間之後發現串珠居然長毛了,覺得非常奇怪。其實這樣的情況并不少見,尤其是在南方地區。長毛,其實是菩提子串珠産生了黴變效果,這是因為菩提子串珠的籽料是植物的種子、根莖或是其他部分,再加上容器密封不完善造成水汽和籽料相接觸,在這樣的環境下就會産生黴變。好在黴變的影響很小,大家隻需要用毛巾把黴變物質清除幹淨就可以了,對串珠不會産生絲毫的不良效果,算是影響力最小的污染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