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遠市第一中學

清遠市第一中學

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
清遠市第一中學始建于1928年,是廣東省一級學校,清遠市重點中學,清遠市首間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校園占地面積81974平方米,現有建築面積66432平方米。學校布局合理,視野開闊,綠林成蔭,碧草如茵,鳥語花香,安靜整潔。目前學校共有100個班學生5200多人,共有教職員工451人。學校配備有現代化設備的教學大樓和綜合大樓,此外,還建有辦公樓、圖書館、體育館、地理園、生物園、天文圓頂以及各種體育場所,400米環形跑道和塑膠籃球場,設備齊全的實驗室、電腦室、電子閱覽室及高考聽說考試專用室。所有教室和實驗場室配備多媒體教學平台。
    中文名:清遠市第一中學 外文名: 别名: 簡 稱:清中 校 訓:德能謙信勤 創辦時間:1928年 類 别:公立高中 現任校長:劉耀堅 所屬地區:廣東省清遠市 主要獎項:廣東省一級學校

學校簡介

清遠市第一中學是清遠市重點中學,位于清遠市松崗路6号,2007年6月首批通過教學水平評估優秀等級學校,成為首批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市一中傳承悠久曆史之精華,整合現代教育之特色,為優質教育注入了新時代内涵。全校師生持“德、能、謙、信、勤”的校訓,形成“自強不息、和諧發展”的校風,“厚德博學、善導精研”的教風和“品學兼優、自主探究”的學風,正在實現“施現代化管理,建優秀師資隊伍,創良好育人環境,育一流人才,辦優質名校”的目标,把市一中建成帶動清遠、輻射全省乃至全國的示範性高中。

師資力量

學校共有教職員工502人,其中高級教師133人(含省教育專家6人,省名師8人,特級教師6人),中級教師233人,擁有研究生學曆教師60多人。近年來,教師中榮獲國家級、省級和市級各種榮譽稱号的教師達300多人次。

其中,有40多人次榮獲全國教育系統優秀教師、全國勞動模範、全國模範教師、全國師德先進個人、南粵先進教育工作者、南粵優秀教師、南粵教壇新秀等榮譽稱号。除此之外,學校還通過利用自身資源,努力開展校本培訓,提升教師技能。2009年學校被認定為首批廣東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校本培訓示範學校。雄厚的師資力量,為學生的成長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學校确立“德、能、謙、信、勤”的校訓,形成“自強不息,和諧發展”的校風,“厚德博學,善導精研”的教風和“品學兼優,自主探究”的學風,逐步形成“傳承創新,以德立校,人才強校”的辦學思想。

學校把培養适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人才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用立體教育代替下面教育,實現封閉性教育向開放性教育的轉變;用全面發展人才代替書生型被動接受,實現教師為中心向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轉變;用“合格+特長”代替“英才教育”,實現隻面向少數尖子學生向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的轉變;用現代教育手段代替陳舊的教育模式,實現單渠道向多渠道、多媒體教育的轉變。

多年來,高中畢業會考優良率一直在90%以上,高考升學率保持在95%左右。在上省大專線以上的學生中,普通本科多于省大專,重點本科多于普通本科,呈倒寶塔式。

2003年高考上線率高達98.9%,其中本科上線率83%。每年在全國和省、市各類競賽中獲獎的學生逾百人。1994年12月通過了“廣東省一級學校”的評估驗收,并先後被評為省、市“校容校風建設先進單位”、省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先進單位、省師德建設先進集體、省中小學普及普通話先進單位、清遠市建市十周年先進單位、省“綠色學校”、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示範性學校、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

現任領導

劉耀堅:校長、黨委書記

學校法人代表,黨政負責人,統領學校全面工作。指導松崗校區高三級和東城校區工作。

吳惠清:副校長、黨委委員

分管學校教學、教務和教研工作。負責黨委組織工作。主管松崗校區高三級工作。

李樹洪:副校長、紀委書記

分管學校德育和體藝工作。兼管學校黨建工作。負責黨委紀檢監察工作。

潘沛恒:副校長、黨委文體委員

分管學校後勤和工會工作。負責黨委文體工作。指導辦公室工作。

葉桂明:黨委委員、黨委辦公室主任(不兼管學校辦公室工作)

分管學校黨委日常工作。負責黨委理論和業務學習工作。負責黨委辦公室全面工作。松崗校區高一級在級行政。

黃友枝:政教處主任、黨委委員

協助分管副校長開展德育工作。負責黨委青婦工作。負責政教處全面工作。主管高二級工作。梁國才:原副校長、工會主席,反聘為東城校區辦學顧問

協助校長協調東城校區與實驗學校工作。東城校區高一級在級行政。校區工作協調小組成員。中層幹部

謝業科:辦公室負責人、政教處副主任

協助校長室處理學校的日常行政事務。負責學校辦公室全面工作。兼管東城校區德育工作。東城校區高一級在級行政。

潘新南:教務處主任

協助分管副校長管理教學、教務工作。負責教務處全面工作。主管松崗校區高一級工作。

林偉成:東城校區總務後勤負責人(不兼管體藝處工作)

協助分管副校長做好總務後勤工作。負責東城校區總務後勤工作。東城校區高一級在級行政。薛钊良:總務處主任

協助分管副校長做好總務後勤工作。負責總務處全面工作。

江豔桃:工會副主席、總務處副主任

協助分管副校長管理工會工作。協助主任分管财務室工作。負責學校女工和計生工作。

梁藝峰:辦公室副主任、東城校區團工作負責人

協助辦公室負責人做好東城校區相關工作。協助團委書記做好東城校區共青團工作。指導東城校區學生會開展工作。東城校區高一級在級行政。

熊宏華:教務處副主任

協助主任抓好教學和教務工作。高二級在級行政。

劉淑顔:教務處副主任

協助主任抓好教學和教務工作。松崗校區高三級在級行政。

程建平:教務處副主任、東城校區教務工作負責人

協助主任抓好教學和教務工作。負責東城校區教務工作。東城校區高一級在級行政。

聶炜:政教處副主任

協助主任抓好德育工作。松崗校區高三級在級行政。

李衛東:體藝處副主任

主持松崗校區體藝處工作。主要負責體育工作。松崗校區高三級在級行政。

向惠虹:體藝處副主任

協助主任抓好體藝工作。主要負責文藝工作。松崗校區高一級在級行政。

陳燕文:體藝處副主任、東城校區體藝工作負責人

協助分管副校長做好體藝工作。負責東城校區體藝工作。東城校區高一級在級行政。

黃浩明:總務處副主任

協助主任做好後勤工作。負責松崗校區安保、環衛、宿舍和飯堂工作。高二級在級行政。

劉偉基:團委書記

負責共青團工作,指導學生會開展工作。配合政教處開展德育工作。高二級在級行政。

曆任校長

校長 朱業修(1928.2-1937.1)

校長 張沛森(1937.2-1939.7)

校長 朱履吉(1939.8-1940.1) 未到職

校長 梁翰清(1940.2-1943.1)

校長 李肇彬(1943.2-1943.7)

校長 崔耀基(1943.8-1946.7)

校長 梁翰清(1946.8-1949.9)

校長 雲昌遇(1950.2-1950.12) 清遠縣長兼

校長 趙英伯(1951.1-1952.2)

代校長 梁華铎(1952.3-1953.3) 副校長兼教導主任

校長 梁慶邦(1953.3-1955.5)

代校長 李适存(1955.5-1956.9)

校長 李适存(1956.9-1968.5) 文革動亂離職

革委會主任 陳成嶽(1968.6-1969.7)

革委會主任 陳永松(1969.8-1969.12)

革委會主任陳玉彬(1970.1-1978.7)

革委會主任 傅立真(1970.8-1978.5)

校長 傅立真(1978.6-1980.4)

校長 李适存(1980.4-1984.3)

校長 莊梅钰(1984.4-1997.5) 96.6教委主任兼

校長 黎沛祺(1997.6-1999.3)

校長 魏克書(1999.3-2004.4)

校長 何遠馳(2004.4-2010-8)

校長 劉耀堅(現任校長)

所授榮譽

廣東省清遠市第一中學,創建于1928年,1995年被評為“廣東省一級學校”,2007年被評為廣東省普通高中教學水平優秀學校、廣東省首批清遠市首所國家級示範性高中,是清遠市一所有着80多年曆史的基礎教育龍頭學校。學校先後被評為“省師德建設先進集體”、“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示範性學校”、“省安全文明校園”、“省書香校園”、“省文明單位”、“省青少年科學教育特色學校”、“省先進集體”、省“德育示範學校”、省“環保教育基地”。學校在“讓每一位師生都得到發展、感受幸福、走向成功”的辦學理念和“精幹、精細、精品”的管理理念指導下, 實施品牌發展戰略、努力創建現代名校。

校園文化

今清遠市第一中學校園,古名瑞峰,是明清時清遠瑞峰書院故址。

辦學思想:傳承創新,以德立校,人才強校。

校訓:德 能 謙 信 勤

校風:自強不息,和諧發展

教風:厚德博學,善導精研

學風:品學兼優,自主探究

曆史沿革

學校創辦于1928年2月,隸屬于中華民國清遠縣政府,初名為清遠縣立初級中學,1943年7月獲準增設高中,同月更名為清遠縣立中學,1947年3月為紀念邑人陳可钰将軍(清遠石潭人,字景瑗,曾任孫中山總統大本營警衛團團長,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副軍長),更名為清遠縣立景瑗中學。建國後,政府接收學校,複更名為清遠縣立中學,并先後易名為清遠縣第一中學、清城中學、清遠縣清遠中學,1988年清遠撤縣設地級市,學校更名為清遠市清遠中學,1990年12月更名為清遠市第一中學。

辦學成績

嚴師出高徒

清遠市第一中學的絕大部分教師都有着豐富的教學經驗,他們圍繞學生學情分析問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為了提升教學質量,學校專門成立備課組,每周“定時、定點、定主講、定課題”,針對前期的備考及下周的安排,集思廣益,明确備考方向及複習内容。n為了促進交流提升,學校還定時召開備課組長會議,發揮備課組長在本學科中的帶頭作用,協調各學科的高考備考時間。備考過程中,如出現個别學科教師争搶時間的情況,年級便定時召開備課組長會議,傾聽各備課組長反饋的問題,及時協調、布局,促使高考備考向良性方向發展。

學校十分重視教師教學和科研能力提升,以“三級校本師培系統”為提升渠道,以“三級課題研究系列”為科研平台,以“量多質高的論文”為成果标志,突顯“有特色、高品位”的教育科研效能。近年,學校有13個科研項目獲省市和國家級獎勵,328個科研項目獲校級獎勵;在省級以上報刊發表教育教學論文708篇,在校、市報刊發表有1126篇,教師出版教學用書6本,校本教材21本,其他論文成果集共17本。

招生政策

“一校兩區”

從2010年開始,為了推進全市普高進程,同時為全市提供高中更多優質學位,從有利于清遠市第一中學的可持續發展出發,根據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部署和要求,2010年清遠市第一中學開始實行“一校兩區”政策的辦學模式,設立兩個校區,分别為市一中松崗校區(校本部)和東城校區(實驗校區)。其中原清遠市第一中學劃為松崗校區,在清遠市第一中學實驗學校内劃設東城校區,兩者性質均為公辦高中。

兩個校區實行統一管理,統一收費标準,統一安排教師,統一招生。其中東城校區實行全寄宿管理制度,松崗校區可學生選擇外宿或全寄宿,并且外宿生可以選擇是否申請晚自修。兩校區最大的不同在于環境——松崗校區尖子較多,競争激烈,又處于市中心,出行方便;而東城校區環境優美,較為安靜,非常适合學習,可能會有很多“黑馬”誕生。

兩個校區采用獨立代碼獨立填報志願方式,按填報志願進行獨立劃線,并按志願先後錄取。市一中松崗校區(校本部)志願代碼為1801001,市一中東城校區(實驗校區)志願代碼為1801002。考生根據自己意願進行填報志願,可同時填報兩校區,并可在志願欄内選擇“是否服從志願分配”。填報市一中兩校區為第一志願、第二志願的考生,如未能達到市一中錄取分數線的,不影響被其他志願的錄取。

由于東城校區均為正取生,屆時擇校生将主要集中在松崗校區。

經過清遠市教育局将近半年的反複讨論,清遠市第一中學将于2013年9月整體搬遷至大學城(但不一定在東城校區附近,具體地點未知),教學規模縮減至60個班,3240個高中學位,并且從2012年起開始實行與之相對應的招生政策。

此前,内部曾多次傳出第一屆東城校區學生将回到松崗的消息,但到經過半年醞釀,最後政策如上所說。同時很多校友也對老校區“轉讓”表示遺憾,打趣地說“回憶丢了”。許多正在松崗校區學習的學生對老校的“轉讓”表示不舍。而東城校區學生此前“倍感忽視”,回松崗的消息傳出後很多學生已經提前做好了應對高三的準備,因此政策變動對他們有較大的影響,很多學生不得不重新另立高三計劃。

屆時,“一校兩區”政策下招收的學生的身份較為特殊——第一屆松崗校區學生作為見證老校區最後一年服役的清中學生,也是東城校區開設以來的第一屆在老校度過完整三年的清中學生;第一屆東城校區學生是第一屆從大學城畢業的清中學生,不過學業水平考試和高考都要回到老校參加;第二屆學生則将是第一屆正式從新校區畢業的清中學生。

此外,田家炳中學實行初中、高中分離,高中部将搬遷至原市一中松崗校區,校名暫定為清遠市高級中學,擴大招生規模至66個班,3564個高中學位。後街中學與後街小學分離,将整體搬遷至清城區職業技術學校校址,同樣擴大招生規模至60個班,3240個初中學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