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出師表

後出師表

三國時期諸葛亮創作的表
《後出師表》是三國時期諸葛亮創作的表。這篇文章立論于漢賊不兩立和敵強我弱的嚴峻現實,向蜀漢後主劉禅闡明北伐不僅是為實現先帝的遺願,也是關系到蜀漢的生死存亡,不能因“議者”的不同看法而有所動搖。全文以議論見長,傳達出一股忠貞壯烈之氣。
  • 作品名稱:後出師表
  • 作者:諸葛亮(存疑)
  • 創作年代:三國時期
  • 作品出處:《默記》
  • 作品體裁:表

作品原文

後出師表

朝代:魏晉

作者:諸葛亮

原文:

先帝深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賊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顧王業不可得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難,以奉先帝之遺意也,而議者謂為非計。今賊适疲于西,又務于東,兵法乘勞,此進趨之時也。謹陳其事如左:

高帝明并日月,謀臣淵深,然涉險被創,危然後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謀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長策取勝,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

劉繇、王朗各據州郡,論安言計,動引聖人,群疑滿腹,衆難塞胸,今歲不戰,明年不征,使孫策坐大,遂并江東,此臣之未解二也。

曹操智計,殊絕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孫、吳,然困于南陽,險于烏巢,危于祁連,逼于黎陽,幾敗北山,殆死潼關,然後僞定一時耳。況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圖之,委任夏侯而夏侯敗亡,先帝每稱操為能,猶有此失,況臣驽下,何能必勝?此臣之未解四也。

自臣到漢中,中間期年耳,然喪趙雲、陽群、馬玉、閻芝、丁立、白壽、劉郃、鄧銅等及曲長、屯将七十餘人,突将、無前、賨叟、青羌、散騎、武騎一千餘人。此皆數十年之内所糾合四方之精銳,非一州之所有;若複數年,則損三分之二也,當何以圖敵?此臣之未解五也。

今民窮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則住與行勞費正等。而不及今圖之,欲以一州之地,與賊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難平者,事也。昔先帝敗軍于楚,當此時,曹操拊手,謂天下以定。然後先帝東連吳越,西取巴蜀,舉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計,而漢事将成也。然後吳更違盟,關羽毀敗,秭歸蹉跌,曹丕稱帝。凡事如是,難可逆見。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至于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創作背景

這篇文章載于三國時期吳人張俨的《默記》,一般認為是諸葛亮的作品,當作于蜀漢建興六年(228),比《前出師表》晚了一年。此時正值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未取得預期成果之時。為消除各方阻礙,在第二次北伐臨行之際,諸葛亮向後主劉禅獻上了這篇《後出師表》。

劉備臨終前将劉禅托付給諸葛亮。諸葛亮加緊從政治、外交、經濟、軍事上全面進行北伐準備。在外交上,派使者聯吳;韬光養晦,對魏國勸降書不作答複,以低姿态麻痹敵國。政治上,高度集中軍政大權,”政事無巨細,鹹決于亮“,勵精圖治,籠絡土著地主,緩和主客矛盾,革除劉璋法令不行的弊政,以身作則,虛心納谏,調動全國力量投入戰争。經濟上,堅決與民休息,大力發展農業生産,多産糧食,增加儲備,保護水利工程,發展煮鹽、織錦等手工業,擴大财政來源。軍事上,伺機平定南中叛亂,治戎講武,訓練部隊。

諸葛亮南征後,北伐魏國提上日程。北伐魏國是劉備集團一貫的方針。劉備以奪取天下為最終目的。諸葛亮鑒于魏國經濟必将逐漸恢複,時間拖長對蜀國不利,而及早北伐可發揮自己治國治軍優勢,何況身死之後,蜀國無人能夠蹈涉中原,抗衡大國,因此認為唯有及身而用,才有希望蠶食并最終打敗魏國,也可報答劉備知遇之恩,為此決心展開北伐,并且”用兵不戢,屢耀其武“,堅持到底。

建興五年(227),諸葛亮在向劉禅呈上《前出師表》以後,迅即率師進駐漢中。建興六年(228)春,諸葛亮出師北伐祁山。魏國西部的南安、天水、安定三郡紛紛叛魏歸漢。蜀軍在占有隴右三郡後,以街亭、箕谷的失利而結束了第一次北伐。同年冬十一月,魏國大舉進軍東吳,魏将曹休為吳将陸遜所敗,張郃東下,關中極為虛弱。諸葛亮認為進攻時機已到,準備全師出兵伐魏。但是,蜀中不少大臣,安于逸樂,對進軍一事心懷疑慮,并且産生了不少非議。為此,諸葛亮再次上表,苦心孤詣,申明讨伐的決心;義正辭嚴,批駁非議的錯誤。因為這次上表後于第一次出師時的一表,故而後世稱之為《後出師表》。

注釋譯文

先帝考慮到蜀漢和曹賊不能并存,帝王之業不能苟且偷安于一地,所以委任臣下去讨伐曹魏。以先帝那樣的明察,估量臣下的才能,本來就知道臣下要去征讨敵人,是能力微弱而敵人強大的。但是,不去讨伐敵人,王業也是要敗亡的;是坐而待斃,還是主動去征伐敵人呢?因此委任臣下,一點也不猶疑。

臣下接受任命的時候,睡不安穩,食無滋味。想到要去北伐,應該先南征。所以五月裡渡過泸水,深入不毛之地,兩天才能吃上一餐;臣下不是不愛惜自己啊,而是看到帝王之業不可能局處在蜀地而得以保全,所以冒着危險,來執行先帝的遺願,可是争議者說這不是上策。而敵人恰好在西面疲于對付邊縣的叛亂,東面又要竭力去應付孫吳的進攻,兵法要求趁敵方勞困時發動進攻,當前正是趕快進軍的時機呵!現在謹将這些事陳述如下。

高祖皇帝的明智,可以和日月相比,他的謀臣見識廣博,謀略深遠,但還是要經曆艱險,身受創傷,遭遇危難然後才得安定。現在,陛下比不上高祖皇帝,謀臣也不如張良、陳平,而想用長期相持的戰略來取勝,安安穩穩地平定天下,這是臣所不能理解的第一點。劉繇、王朗,各自占據州郡;在議論安守策略時,動辄引用古代聖賢的話,大家疑慮滿腹,胸中充斥着懼難;今年不去伐戰,明年不去征讨,讓孫策安然強大,終于并吞了江東,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二點。曹操的智能謀略,遠遠超過别人,他用兵像孫武、吳起那樣,但是在南陽受到窘困,在烏巢遇上危險,在祁山遭到厄難,在黎陽被敵困逼,幾乎慘敗在北山,差一點死在潼關,然後才得僭稱國号于一時。何況臣下才能低下,而竟想不冒艱險來平定天下,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三點。曹操五次攻打昌霸而攻不下;四次想跨越巢湖而未成功,任用李服,而李服密謀對付他;委用夏侯淵,而夏侯淵卻敗死了。先帝常常稱贊曹操有能耐,可還是有這些挫敗,何況臣下才能低劣,怎能保證一定得勝呢?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四點。自從臣下進駐漢中,不過一周年而已,期間就喪失了趙雲、陽群、馬玉、閻芝、丁立、白壽、劉郃、鄧銅等将領及部曲将官、屯兵将官七十餘人;突将、無前、賨叟、青羌、散騎、武騎等士卒一千餘人。這些都是幾十年内從各處積集起來的精銳力量,不是一州一郡所能擁有的;如果再過幾年,就會損失原有兵力的三分之二,那時拿什麼去對付敵人呢?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五點。如今百姓貧窮兵士疲乏,但戰争不可能停息;戰争不能停息,那麼耽在那裡等待敵人來進攻和出去攻擊敵人,其勞力費用正是相等的。不趁此時去出擊敵人,卻想拿益州一地來和敵人長久相持,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六點。

難于判斷的,是戰事。當初先帝兵敗于楚地,這時曹操拍手稱快,以為天下局勢已定。但是,後來先帝東面與孫吳聯合,西面取得了巴蜀之地,出兵北伐,夏侯淵掉了腦袋,這是曹操的失策。看來複興漢室的大業快要成功了。但是,後來孫吳改變立場違背盟約,關羽戰敗被殺,先帝在秭歸遭到挫敗,而曹丕就此稱帝。凡事都是這樣,難以預料。臣下隻有竭盡全力,到死方休罷了。至于伐魏興漢究竟是成功是失敗,是順利還是困難,那不是臣下的智力所能預見的。

作品鑒賞

整體賞析

諸葛亮在《後出師表》立論于漢賊不兩立和敵強我弱的嚴峻事實,向後主闡明北伐不僅是為實現先帝的遺願,也是關系到蜀漢的生死存亡,不能因“議者”的不同看法而有所動搖。正因為此表涉及軍事态勢的分析,事關蜀漢的安危,其忠貞壯烈之氣,似又超過《前出師表》。表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之句,正是作者在當時形勢下所表露的堅貞誓言,令人讀來肅然起敬。

全文可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從審時度勢出發,高屋建瓴地指出讨伐曹魏是鞏固蜀漢政權、興複漢室江山的當務之急。文章的立論,由先帝劉備伐魏的決策開始,坐實到劉備托付諸葛亮伐魏這一重大任務之上。作者用了“惟坐待亡,孰與伐之”這一無可選擇的反問句,說明了這次出師,乃是非伐不可的大事,決不能有所懷疑。第二部分綜論蜀中非議的錯誤。文章從兩個方面立論:一是先帝遺意的決心,一是當前形勢的有利,指明此刻出師,是為最佳時機,決不能宴然自惜,偏安蜀郡,得出了“兵法乘勞,此進趨之時也”的結論。第三部分是全文的主要部分,諸葛亮從六個方面具體駁斥了蜀中非議的錯誤:(一)從漢代開國之主劉邦“涉險被創,危然後安”的曆史教訓出發,說明決不能坐定待勝;(二)從劉繇、王朗不思進取,坐待東吳強大的曆史教訓出發,說明決不能不戰而使敵人壯大;(三)從足智多謀的曹操屢遭困厄的曆史教訓出發,說明難以不危而定;(四)從才能過人的曹操一再失誤的曆史教訓出發,說明難以庸才取勝;(五)從老兵老将逐漸衰亡的現狀出發,說明愈遲進軍則愈少兵将,今後更是難以圖敵;(六)從當前蜀國的人力财力現狀出發,說明拖延愈久則因難愈多,以小戰大,難以與敵持久,必須及早圖敵,先發制人,才能克敵制勝。這一部分是全文最精彩的段落,論證鑿鑿有據,論點鮮明,無可反駁,行文層層疊疊,用語激昂慷慨,氣勢充沛,文情深沉,堪為大手筆,大文章。第四部分論述世事多變,難以預料,必須盡力而為。文中“鞠躬盡力,死而後已”八個大字,铮铮有聲,充分體現了諸葛亮對蜀漢政權的忠肝義膽,是全文高潮之所在,也是諸葛亮人格璀璨光輝之所在。

前後兩表,全面地表達了諸葛亮伐魏興漢的決心和信心,但兩表的重點有所不同,《前出師表》以開導後主劉禅的昏庸為主,《後出師表》以審時度勢堅定出師的決心為主。較之前表而言,後表的重點放在了表達軍事方略以及對此次北伐持有反對意見人的駁難上。因為重點是駁斥反對北伐的人,所以文章以議論見長。既是議論,就免不了論點、論據和論證三部分,而文章就是圍繞着這三要素進行的。

文章的中心論點集中在第二次北伐該不該進行,該如何進行上。為此,作者通過三方面的陳述來論證這個中心論點。首先,“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此乃先皇“臨崩寄臣以大事”,這一論據是文章的前提,擡出先帝的遺命來證明此次北伐的必要,極具權威性。況且在當時那個才弱敵強的情況下,“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将論據與當時蜀漢所面臨的形勢緊密結合起來,避免了空洞的說教,更見政治家之本色。為安定國内人心,使之支持北伐,諸葛亮一再重申自己為之複出的努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說明國家已做好充分準備,有足夠力量“興複漢室,還于舊都”。此時,曹魏政權“适疲于西,又務于東”,腹背受敵正是千載難逢的機會,這就為北伐勝利再添勝算。

以上是諸葛亮就第二次北伐該不該進行的論斷,為了取得朝臣支持,他必須就此次北伐的可行性作出回應。針對朝中可能出現的疑慮,文中舉了六個未解來辯駁。首先列舉了漢高帝劉邦,他雖能“嘯命豪傑,奮發材雄”(司馬貞《史記索隐》),在打天下過程中仍不免“涉險被創,危然後安”。然後是漢末割據一方的劉繇和王朗,隻知“論安言計,動引聖人”,不敢奮起反抗,結果被吞并。這一正一反揭示了戰則生,不戰則死的道理。由遠及近,曹操雖是“非常之人,超世之傑”,但也同樣經曆了無數次的磨難才獲得了片刻安定局面。以曹操的才華尚且如此,自己怎能“不危而定”,又“何能必勝”。再從兩國實力上作比較:軍事上打天下的老臣逐漸凋零,經濟上遷延不決必将導緻“民窮兵疲”,攻守之間“勞費正等”的局面。《孫子兵法》中強調用兵“宜速不宜久”,這是亟須北伐的重要根據。清餘誠讀至此,曾喟然有感:“頓挫抑揚,反複辯論,似是平列,而文義實由淺入深,一氣貫注”,這就是說文中的六個“不解”是按嚴謹的邏輯順序來的,是一個逐層深入的系列。

行文至最後,又起波瀾。“夫難平者,事也”,意思是事情的結果很難判斷,平同“評”,這裡是作者的反思。建安十三年,劉備為曹操所潰于當陽,奔走夏口。當時曹操額手相慶,認為天下一統指日可待。但後來劉備聯合東吳,在赤壁與曹軍決戰,大獲全勝。進而西取巴蜀,舉兵北上,消滅夏侯淵,奪取漢中,使興複漢室變為了可能,這些都是曹操所始料未及的。然而,就在蜀漢國力蒸蒸日上之時,東吳卻背信棄義,攻取荊州,緻使關羽敗死麥城。劉備為替關羽報仇,同時欲借機一舉吞并東吳,卻在秭歸大敗而歸。世事無常,于此可見一斑。由此作者得出一結論:凡事如此,難可逆見。這段話,是讓蜀國上下有失敗亡國的準備,同時也要有統一全國的信心。在成敗利鈍還難以預知之時,作者唯有“鞠躬盡力,死而後已”。

這份表章作于漢室三分之際,表現了作者興邦建業,忠貞不二的品格,展示了一位老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崇高的思想境界和堅毅的敬業精神。此文善于表達,通過舉例來論證自己的觀點,毫無呆闆說教之嫌。作者為國為君鞠躬盡瘁的精神令後人景仰,一句“死而後已”将那顆赤誠之心表現得淋漓盡緻。由于此文是第一次北伐失敗後所作,為提升士氣,穩定朝局,作者在議論上氣勢宏偉,感情上慷慨豪邁。六個“臣之未解”将文章之氣逐層提拔以至巅峰。與此同時,說理上義正詞嚴,間接地将苟安之心駁斥地體無完膚。氣生于理,理又借助氣則更見立論之高遠,雖無驚人之筆,但仍很具說服力和震撼效果。

從全文來看,此表不管是諸葛亮本人所作,還是後人的僞托,總體思想是基本上符合諸葛亮為人的;至于“鞠躬盡力,死而後已”衍化為“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一成語,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财富,千百年來激勵過無數有為之士。因此,不論此文是否出于諸葛亮之手,都是中華曆史文化中的重要篇章,值得後人品讀。

名家點評

清代黃式三《儆季居集》:“《前表》悲壯,《後表》衰飒;《前表》意周而辭簡,《後表》意窘而辭繁。”

清代餘誠《重訂古文釋義新編》:“出師大意,首段數語已盡。然此表特為衆議紛纭而上。故次段既揭出議者謂為非計,作全表發端語。入後六段,每段但作诘問,絕不用一煞筆,而段末均以未解束住,局勢整練中氣自疏越,蓋逐段皆以發明首段之意,亦即逐段皆以辨難議者之所謂非。或借端發議,或直抒己見。頓挫抑揚,反複辯論。似是平列,而文義實由淺入深,一氣貫注。末段以但知盡忠而不能逆料成敗利鈍作結,結得理足,衆議可以畢息矣。‘鞠躬’八字,且能暗顧次段受命以下數語,章法筆力,結得兩絕。”

作者簡介

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追谥忠武侯,東晉政權特追封他為武興王。諸葛亮為匡扶蜀漢政權,嘔心瀝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并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于234年在五丈原(今寶雞岐山境内)逝世。諸葛亮在後世受到極大尊崇,成為後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成都、寶雞、漢中、南陽等地有武侯祠,杜甫作《蜀相》贊諸葛亮。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