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六

四六

漢語詞語
四六是一個漢語詞語,即骈句,骈文的通行别稱。 骈句,即骈偶句,即對仗句。兩馬并駕為骈,二人并處為偶,意謂兩兩相對。古時宮中衛隊行列月仗(儀仗),儀仗兩兩相對,故亦稱對仗。以偶句為主構成字數相等的上下聯,上下聯詞語相對,平仄相對。用這種形式的四六句寫成的文章,晚唐時乘作“四六”,宋明沿用,至清改稱骈體。對童蒙進行骈句訓練,為作文作詩建立根基。
  • 中文名:四六
  • 外文名:
  • 别名:
  • 拼音:sì liù

基本釋義

文體名。骈文的一體。因以四字六字為對偶,故名。骈文以四六對偶者,形成于南朝,盛行于唐宋。唐以來,格式完全定型,遂稱"四六",也稱四六文或四六體。

四六文的曆史

骈文全篇以雙句為主,注重對偶聲律,多以四字、六字相間成句,故又稱四六文。四六文常用于表章奏記的撰寫。西晉作家陸機《演連珠五十首》,每首都是四六骈句成章的短小韻文,為今存可見的較早的四六骈文短章的濫觞。其後,四六骈句大量運用于南朝骈文。劉勰《文心龍·章句》說:“若夫句筆無常,而字有條數,四字密而不促,六字格而非緩。或變之以三五,蓋應機之權節也。”已以四六骈句為骈文基本句式,但六朝尚無四六文之名。唐人章奏表□等也多用體。

骈文别稱為四六文,大約起于中、晚唐之間。柳宗元《乞巧文》形容骈文句式中說“骈四俪六,錦心繡口,宮沉羽振,笙簧觸手”,便以四六句為骈文主要特點。晚唐李商隐得令狐楚的傳授,擅長骈文,章表奏記,自編成《樊南甲集》,稱之“樊南四六”。序中說,“四六之名,六博格五,四數六甲之取也”,用古代六博遊戲中遇五不行和四方四時,六十甲子計日月時辰,譬喻骈文基本句式為四六句。後又編《樊南乙集》,即稱骈文為“四六”。

此後,“四六”之稱便流行了。到宋代,骈文的四六句格式更為定型,“聲律極其精切”(明代徐師曾《文章明辨序說》)。一些評論骈文的專着也往往以“四六”為題,如王铚《四六話》、謝伋《四六談麈》等。在廣東梅州客家文化裡面,“四六”一詞代表的是貶義詞,即指的是傻子,白癡,傻帽的意思。廣義的宋文包括散體的古文,也包括骈體的四六文。從宋文研究史的角度來看,宋文的研究和詩、詞等相比相對較弱。

從民國初年到1949年的這一時期内,專門的宋文論着極少,有關宋文的論述多較為簡略地見于文學史、分體文學史、文學批評史着作中,涉及骈文的部分亦如此,這一時期出現一批骈文專着。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的三十年中,對宋文的研究又往往集中于個别大家和少數名篇,範圍過于狹窄,對骈文的研究幾乎為零。較為全面和深入的宋文研究,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後才真正展開,對骈文的重視也是此後的事了,台灣學者有關骈文的論着大緻自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始。

俗語

四六不懂就是說不知好歹 ,不懂事。

古代崇奉“天地君親師”。作為一個讀書人,是一定要銘記這幾項的。如果你不知道就是不明就理!而這幾項裡面其中以“天、地、父、母”為至親。其中天為父,天字與父字都是四畫。地為母,地與母都是六畫。四六不懂就是上不知天,下不知地,為人不知父母。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