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

印度人

南亞印度民族集團之一
南亞印度民族集團之一。又譯“興都斯坦人”。約10億人,主要分布在印度的北方邦、中央邦、德裡、拉賈斯坦邦、哈裡亞納邦、比哈爾邦,以及全國各大城市,[1]在歐洲的英國,北美洲的美國、加拿大,東南亞的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也有分布。中國史籍中稱其居住地為“身毒”、“賢豆”、“天竺”、“印度”等。
    中文名:印度人 外文名: 别名: 别稱:興都斯坦人 人口:約10億人 主食:大米及面食

主食

大米及面食,烹調方式有炒、煮、燴三種。

喜加入各種香料,尤其是辛辣類香料。印度食素者特别多,而且社會地位越高的人越忌葷食。根據教規,印度教教徒和錫克教教徒不吃牛肉,伊斯蘭教徒不吃豬肉,耆那教徒則既忌殺生,又忌肉食,而佛教教徒的教規是最嚴格的:不可殺生,不可食肉,不可食用“五辛”,飲水前必須用濾水囊過濾……

膚色

從淺褐至黑色都有,其中上層較白,下層較黑。

印度的種族、語言和宗教問題

印度的種族和宗教問題異常複雜,就我所知就死了兩位總理。這兩位總理是母子,一個是英迪拉.甘地,一位是她的大兒子拉吉夫甘地。就連印度的國父,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創始人聖雄甘地也死在本教(印度教)極端主義分子槍下。聽着真是毛骨悚然。知道的越多,在印度就越處處小心翼翼,生怕一言不甚,招來大禍!

我們待的這個地方是南印度的泰米爾納德邦( Tamil Nadu ),泰米爾人聚居區。1991年,印度前總理拉吉夫.甘地就是在工廠附近被斯裡蘭卡(Sri Lanka)的泰米爾猛虎組織( Tamil Tiger )的人體炸彈炸的粉身碎骨。每次上班都路過他的紀念碑。

民族

印度有10個大民族和許多的小民族。人口10億,僅次于我國,居世界第二位。有10個大民族和許多小民族,印度斯坦族占46.3%,泰盧固族8.6%,孟加拉族7.7%,馬拉地族7.6%,泰米爾族7.4%,古吉拉特族4.6%,坎納達族占3.9%,馬拉雅拉姆族3.9%,奧裡雅族3.8%,旁遮普族2.3%。英語和印地語同為官方語言。約有83%的居民信奉印度教,其次為伊斯蘭教(11%)、基督教(2%)、錫克教(2%)、佛教(1%)和耆那教(1%)等。

語言文化

系由許多族源相同、語言文化和生活方式接近的地區性民族集團組成。把他們聯系在一起的是印度斯坦語,其中包括印地語和烏爾都語,均屬印歐語系印度語族。

印地語以天城字體的梵文字母為基礎,包含較多梵語詞彙,是印度的官方語言。

烏爾都語則是在莫卧兒王朝時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其中既有印地語、阿拉伯語和波斯語的詞彙,又有突厥語和其他語言的詞彙,其書面語用阿拉伯字母拼寫。

印度原住民(達羅毗荼人)使用的達羅毗荼語雖然與印地語、梵語、吐火羅文有聯系,但不屬于印歐語系,而是自成一派,屬于達羅毗荼語系。

宗教信仰

多數人信奉印度教,部分人信奉伊斯蘭教、佛教、基督教和耆那教等。

種族構成

對印度種族的劃分,曆來聚訟紛纭。目前,受到學術界普遍公認的劃分方法,是由B.s.古哈于1935年提出來的。他将印度的種族戈U分為六個主要類型:尼格羅人(·the Negroids)、原始澳大利亞人(the Proto-Austroloids)、蒙古人(the Mongoloids)、地中海人(the Mediterraneans)、迪納拉人(the Alpoinarics)以及北歐人(the Nordics)。

尼格羅人是最早來到印度的一個具有鮮明特色的種族實體。"尼格羅"的含義是"黑人"。因此,所謂尼格羅人即黑人。按照人類學家的描述,尼格羅地理人種亦稱非洲地理人種,原住于非洲南撒哈拉地區。非洲的剛果人種和開普人種就是典型的尼格羅人種。這一人種的特征是:皮膚呈中等乃至深度黑色,頭發纖細卷曲,身材短小,前額小而凸出,鼻子扁平,嘴唇寬厚。

今天,在印度喀拉拉邦的卡達爾人和普拉衍人身上,在曼尼普爾邦和庫奇山區的安加米那加人身上,在南印度森林居民烏拉裡人和安達曼群島的原住民身上,都還可以看到這些特征。顯然,他們與非洲黑人存在血緣關系。

一些人類學家根據印度尼格羅人目前的居住地點提出一種假說:尼格羅人曾遭到前達羅毗荼人和達羅毗荼人的驅逐。與尼格羅人相比,這些新移民既強壯又聰穎。尼格羅人或被他們同化,或被他們驅趕到人迹罕至的叢林以及孟加拉灣中的島嶼。對榕屬樹木的崇拜,在世界上的許多地方都曾與繁育和靈魂相聯系,在印度也很流行。這可能與尼格羅人的原始信仰有傳承關系。

在印度流行的某些對魚類、動物和植物的圖騰崇拜觀念,也同樣可能源于尼格羅人。部分印度尼格羅人使用弓箭打獵。因此,有些人類學家認為,應當将這一起到延伸人類臂膀作用的原始工具的發明歸功于他們。印度尼格羅人的存在,也為現代人類起源于非洲然後四散開來的流行學說提供了佐證。

在尼格羅人之後,原始澳大利亞人大規模遷入印度。他們亦被稱為前達羅毗荼人。至于原始澳大利亞人從何而來,學術界衆說紛纭,迄無定論。

一種學說認為,他們很可能是在冰河時期沿着陸橋來到印度的,就像印第安人在冰河時期穿越白令海峽從亞洲遷徙到美洲那樣。還有一種學說認為,原始澳大利亞人未必來自大洋洲,但是他們在血統上與一些屬于大洋洲的南太平洋群島上的土著人種關系極為密切。

另外一種流行的觀點認為,他們似乎來自巴勒斯坦。這一種族的特點是,頭發卷曲,膚色發黑,鼻子扁平,嘴唇寬厚。顯然,他們在體貌特征上與尼格羅人有相似之處。現今居住在印度西部、中部和東部廣闊地帶的蒙達人、高爾人、桑塔爾人和比爾人普遍認為就是原始澳大利亞人的後裔。他們至今保留着自己獨特的體貌特征、生活方式以及語言和信仰。

生活在南印度的琴楚人、庫龍巴人和耶拉瓦人也是原始澳大利亞人的後裔。原始澳大利亞人信奉泛靈論。見于上述印度部落民中那些帶有泛靈色彩的儀式,即為原始澳大利亞人的遺風。泛靈論可能是一些原始宗教的前身,至今依然為印度東北部梅加拉雅邦等地的若幹部落民所笃信。他們輕易不對樹木等施以斧斤,因而該邦還擁有很高的森林複蓋率。

也有的學者,如英國著名人類學家阿瑟.基思爵士(Arthur Keith),對于印度人種外來說持懷疑态度,認為印度次大陸原先不可能是一片人種的真空。

以蒙古人為主體的亞洲大陸先民移居印度,形成了外來種族遷入印度的第三波。起源于中國北部的蒙古人,是經西藏高原輾轉進入印度的。現今生活在印度的蒙古人可以分為兩個主要族群,即古蒙古人和藏蒙古人。古蒙古人主要生活在藏南、那加蘭、阿薩姆山區以及印緬邊界。

阿薩姆和孟加拉地區的查克馬人、莫卧兒人和雷布查人等皆為其典型代表。人是環境的産物。由于地理環境的改變等原因,他們蒙古人的體貌特征已經不很鮮明。藏蒙古人則帶有明顯的蒙古人特征。他們身材高大,鼻子寬闊,體毛與胡須都不濃密。生活在錫金和不丹的主體民族即是藏蒙古人。

可以說,目前印度為數不少的部落民,基本上是尼格羅人、原始澳大利亞人與蒙古人的後裔,而印度人口的主體卻是地中海人、阿爾卑斯迪納拉人與北歐人的後裔。

印度最主要的種族是地中海人。然而,地中海人并不是一個統一的族群。他們可以分為三個類型,即膚色淺黑的古地中海人、膚色黃褐的所謂正宗地中海人以及東地中海人或稱閃米特地中海人。古地中海人血統主要存在于今南印度的泰盧固人與泰米爾婆羅門中。地中海人曾廣泛分布在印度次大陸的中部、北部和西北部。

學術界普遍認為,他們就是公元前三千紀印度河流域城市文明的創造者。印度河文明是印度文明史與世界文明史上極其重要的一章。因此,它的創造者自然擁有受人尊敬的曆史地位。但是,由于印度河文明尚有許多不解之謎,因而它的創造者又多少帶有一些神秘性。他們也被稱為達羅毗荼人。今天南印度的泰米爾人、泰盧固人、馬拉雅蘭人和巴基斯坦的布拉灰人等就是他們的後裔。

對印度文明産生重大影響的外來種族還有阿爾卑斯迪納拉人。這一種族來自南歐沿亞得裡亞海岸綿延的迪納拉山脈,而該山脈是阿爾卑斯山脈的東南段。阿爾卑斯迪納拉人的膚色比地中海人白皙。

在今比哈爾邦與奧裡薩邦以東和阿薩姆邦以西的地區主要的種族血統就來自阿爾卑斯迪納拉人。在古吉拉特邦,孟加拉、奧裡薩和卡納塔克邦古爾格縣,都可以看到他們的後裔。他們已經與地中海人融合在一起。阿爾卑斯人其實又是高加索人種的一個分支。類似亞美尼亞人的體貌特征,在印度帕西人身上十分明顯。

最初居住在俄羅斯南部與南烏克蘭草原地區的一支具有北歐日耳曼民族體貌特征的原住民,約在公元前1500年前後穿越西北部的山口來到印度。他們膚色白皙,頭型偏長,鼻梁窄細而隆起,身軀高大。他們是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遷徙性很強,曾在許多世紀中不斷尋覓新的草地,先後到達伊朗、叙利亞等地,也有的分支散布到安納托利亞、希臘以及東歐各處。

到達伊朗的分支有一部分經阿富汗從西北方向進入北印度。他們因此又有印度一伊朗人或印度一歐羅巴人之稱。這些外來遊牧民族的文明程度低于印度的土著,但卻弓馬娴熟,善于騎射。他們憑借武力優勢征服了相對柔弱的土著,并逐漸分布到印度次大陸許多地區。他們接受了後者的部分文化并逐漸與之混合起來。語言學家則從曆史比較語言學的角度将他們稱為雅利安人。這一名稱曆來争議不斷,但卻變得十分流行。

因此,今天的克什米爾人、旁遮普人、孟加拉人、拉賈斯坦人,巴基斯坦的信德人、俾路支人、普什圖人以及斯裡蘭卡的僧伽羅人等,都可以說是雅利安人或混血的雅利安人。他們帶來的所謂雅利安文化,成為印度教以及印度文學、哲學和藝術的源頭。"雅利安"一詞主要是一個語言學術語。英國語言學家弗裡德裡希·馬克思·穆勒不贊成将這一術語用于指稱種族。然而,有一點确鑿無疑,即他們是源于歐洲的種族,是白種人。

經過通婚與往來,不同的種族血統多有混合。尼格羅人走向邊緣,近乎滅絕。原始澳大利亞人散布在印度南部、西部和中部的部落之中。蒙古人與其他人種融合最少,分布在印度東北部、西孟加拉邦和喜馬拉雅山山麓。地中海人是輝煌的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創造者。

在這一文明衰亡之後,他們向東遷徙并分散在恒河流域。來自阿爾卑斯山的種族滲透到恒河流域之時,不同的種族血統的融合開始大量出現。地中海人主要生活在恒河上遊,阿爾卑斯山人主要生活在恒河下遊。在印度南方,則以達羅毗荼人和前達羅毗荼人為主。

民族曆史

一般認為印度斯坦人主要是公元前14世紀左右遷入的古代雅利安遊牧部落與當地達羅毗荼人的混血後裔,故有人稱之為“雅利安-達羅毗荼人”。

種姓制度與宗教信仰

公元前7世紀在吠陀教基礎上形成婆羅門教,主張吠陀天啟、祭司萬能和婆羅門至上;把人分成婆羅門(祭司)、刹帝利(武士)、吠舍(農民和工商業者)和首陀羅(無技術的勞動者)四大種姓,并另有賤民等級。爾後,又由4大種姓演變出許多亞種姓。種姓之間界線森嚴,非但不能通婚,甚至不能同坐、同食。

8~9世紀,經商羯羅改革,形成印度教,為大多數南亞人所信仰。

公元前6~前5世紀,作為反婆羅門思潮的佛教和耆那教興起,印度斯坦的鹿苑成了佛教中心。

13世紀印度教複興,佛教在印度受到排擠,但在亞洲其他地區得到廣泛傳播。耆那教信徒雖少,但還有相當勢力。早期商人帶來伊斯蘭教。

随着12世紀穆斯林征服印度,伊斯蘭教勢力越來越大,至16世紀占據統治地位。

印度斯坦人中仍有少部分是穆斯林。受印度教種姓制度影響,穆斯林中也有等級之分(有人稱之為“族姓”),分為賽義德、謝克、穆格爾等,但等級界線不及印度教種姓那麼嚴格。

19世紀末,在印度沉寂約700年的佛教出現了複興運動。1891年錫蘭(今斯裡蘭卡)的達磨波羅在印度首創摩诃菩提會,很多佛教勝地恢複舊觀,并重新建立了一些寺院。1947年印度獨立後,佛教活動有了新的發展。

根據1980年的統計,印度有佛教徒5554000人,約占總人口的0.8%,印度的佛教徒雖然人數很少,但在印度的思想文化界頗有影響。

印度文化

印度斯坦人曆史悠久,與其他民族一起共同創造了輝煌的印度文化。公元前2000年至前1000年間寫成《吠陀》,成為婆羅門教以及印度教最古老的經典。後來成書的還有《奧義書》、《往世書》、《摩诃婆羅多》、《羅摩衍那》、《摩奴法典》以及大量佛經,流傳至今,是人類文化寶庫中的重要遺産。

在天文、曆算、醫學、音韻學、繪畫、音樂、舞蹈、建築、雕刻等方面也有很高成就。印度斯坦人與中國人民早有友好交往。公元前117年,張骞出使西域曾派副使前往。5世紀及以後,中國高僧法顯、玄奘曾遊學其地,許多印度僧人也曾前來中國講經。

民族解放

印度斯坦人曆史上長期遭受殖民統治。

1757年爆發印度和英國的普拉西大戰,印度戰敗,逐步淪為英殖民地。

1849年英侵占印度全境。

1857年印度斯坦人與全國人民一道掀起了反英大起義。

1947年印度斯坦人與國内其他民族一起獲得獨立。

傳統特色

婚嫁

印度斯坦人盛行父系大家族制,常由三、四代人組成。印度教徒實行種姓内婚,多為父母包辦。婦女地位低下,

寡婦不許再嫁。

寡婦殉葬之事,至今時有發生。印度教徒一般采用火葬,餘燼投河。

恒河是印度教的聖河,認為骨灰投入聖河是人生最好的歸宿,可來世得福。為此,很多病人、老人不惜長途跋涉來到恒河岸邊,等待最後時刻的降臨。

服飾

男子:一般穿無領長袖寬衣,下着圍褲或着寬大衣褲。

婦女:上穿淺色開襟短袖緊身衣,下圍彩色

紗麗,一端裹住腰身,另一端搭在肩上。紗麗與緊身衣之間袒露一段腰身。婦女首飾很多,不少人喜戴鼻飾。

紗麗——

就是一塊四五米長的布,或素雅、或鮮豔,或相近、或對比,圍裹之中顯得恰到好處。

泰戈爾有一句形容紗麗的詩:“長發飄柔的婦人,把紗麗從屋頂欄杆上挂下來……”印度的婦女大多體态豐腴,她們穿着紗麗,半遮半露,顯得綽約美麗,一如神秘的印度。

圍巾——

夏天,無論天氣多熱,印度婦女凡是穿傳統服裝紗瓦克米茲的,都要配一條同色紗巾。到了冬天,各式圍巾幾乎是男女老少的必備品。

職業分工

印度斯坦人主要從事農業。農村實行種姓服務制度,按傳統職業分工。恒河地區是印度主要農業區之一,北部主要種植小麥

玉米、大麥和豆類;南部種植水稻、油料作物、甘蔗和棉花等。一部分人在工廠、礦山做工;手工紡織普遍,以棉紡、刺繡及金屬制品等精巧手工藝着稱于世。近年來資本主義有較大發展,但在農村中主要是封建性小農經濟。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