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國化

去中國化

一種政治及社會運動
去中國化是指随着近現代中國的衰落,一度深受中華文化影響的國家或地區,為蛻除中華文化的至上正統地位,建立本地獨特自主的國族認同、文化及語言的一種政治及社會運動。也包括中國大陸地區的反對傳統文化等運動。
    中文名:去中國化 外文名:De-Sinicization 别名: 定義:是一種政治及社會運動 代表地區:日本、越南、朝韓、台灣地區等

産生背景

去中國化通常出自于各地住民自決的獨立運動,為政治領域擴及到文化領域的運動。19世紀以來,新加坡、越南、日本、韓國及朝鮮等國和中國的台灣、香港、西藏、新疆等地都發生過“去中國化”的活動。中國大陸五四以來的新文化反傳統也廣義上有此含義。

事件發展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可以看看世界上在搞“去中國化”的地方都是怎麼做的。目光先回到70年前,二戰結束之時。

1945年,剛從日本統治中解放出來的朝鮮半島,在美國幹預下,朝鮮教育審議會通過了在中小學教科書中廢除漢文、全部使用韓文的決議。而今天韓國總統樸槿惠的父親樸正熙,則在韓國全面廢止了在小學和初中的漢字教育,同時,全面禁止韓國公共機關使用漢字。

類似的例子也發生在日本與越南。日本戰敗後,中學課本中開始很少出現漢文詩文,同時日語中開始出現大量的英語音譯假名;同時,曾經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的越南,則由知識分子主導地普及拉丁化文字,直至漢字在越南被徹底廢除。

而從1990年後期起,尤其是2000年民進黨執政後,台灣地區推行的“本土化運動”、“台獨運動”及“正名運動”等,也大多被冠之以“去中國化”之名。雖然其中複雜紛纭不可一概而論,但其中值得注意的是,都有“減少古漢文書面語文言文的教學時數”一舉。

由是觀之,去中國化,無不從中小學教材入之。畢竟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總是千秋大計。

反對原因

如果說日本、韓國、越南等“東亞儒家文化圈”的國家推行“去中國化”,還有其民族主義的成分在其中的話,那麼作為漢文化的發源地和母國,“去中國化”就是一種不正常的文化态勢了。

對傳統文化的态度,從鴉片戰争起就成了一個争論不止的命題。在西方的堅船利炮面前,從清末開眼看世界的進步人士到新文化運動的幹将,從維新派到五四愛國學生的數代有識之士,無不開始思考一個殘酷到慘痛的命題:曾經綿延和維系中國社會數千年的傳統文化,究竟還能不能挽民族于亡國滅種之境地,是否依然能保持其倫理綱紀的地位?

曆史已經給了我們答案。傳統文化在這一個多世紀裡浮沉起落的曆史,實際上就是一部中華民族的“三個自信”被打倒、被迫反思又被迫建立的曆史。諸如1988年《河殇》一般斷言“藍色文明”必将戰勝“黃色文明”的論調,在今天看來,不過是在西方中心論的話語體系中的“去中國化”變種。

英國理論家伊格爾頓(Terry Eagleton)有言:“今天有種有趣現象:連一行馬克思著作都沒讀過的人都敢嘲笑馬克思。”對待傳統文化,今天也有相似的現象。

對傳統文化的判斷和評價,需要結合其曆史條件與處境。批判傳統力度最大的魯迅、周作人、胡适和毛澤東,同時也是浸淫最深、收益最大的人。這足以令人深思。

可以說,在今天,重談傳統文化,又不僅是一個對待傳統資源的問題。

2010年,同樣是教師節前,《紅旗文稿》用連續三期的篇幅,刊發了一篇署名“雲杉”的文章:《文化自覺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強——對繁榮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思考》。文章寫道:“一個民族的覺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覺醒;一個政黨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文化自覺的程度。可以說,是否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覺,不僅關系到文化自身的振興和繁榮,而且決定着一個民族、一個政黨的前途命運。”

文化自覺、文化自信、文化自強,就是文化版的“三個自信”。

而在習近平看來,傳統文化代表的“中國化”,可以稱得上是一種“文明自信”,是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戰略資源。

在今年2月的省部級幹部研讨班上,習近平說:“一個國家選擇什麼樣的治理體系,是由這個國家的曆史傳承、文化傳統、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決定的,是由這個國家的人民決定的……沒有堅定的制度自信就不可能有全面深化改革的勇氣,同樣,離開不斷改革,制度自信也不可能徹底、不可能久遠。”而在9月5日人大60周年的紀念講話中,習近平則稱,在國家政治制度的設計和發展上,“不能割斷曆史,不能想象突然就搬來一座政治制度上的‘飛來峰’”。

如何對待曆史,就是如何選擇道路;如何對待傳統,就是如何對待明天。對“去中國化”的批判,事實上是對“全盤西化”的批判,是對“中國”的自覺與自信,也是對西方中心論的話語體系的掙脫與重建。從這個角度看,“去中國化”問題就遠不是一本教材的增删可以涵蓋。

代表地區

越南

越南原有當地豐富的文化及語言,隻是當地的統治者及高級知識份子曾一度尊中原文化為正本。越南在政治與教育方面,正式公文與書籍一度僅以漢字甚至漢語寫成,但民間活動一直有其本來的口語及文化。越南的去中國化過程,是法國殖民時期開啟的,以羅馬拼音文字取代漢字的官方地位,而發明并推行本地語言的書面語,以及正式明确地脫離以中國為宗主的附屬國關系。随着越南淪為法國殖民地後,殖民主義者便開始了針對越南的去中國文化運動。以馬列主義為教條的越南共産黨統治越南以後,和中國共産黨引發數次戰争,越南更加速去中國化的運動。

日本

日本原有跟中原文化迥異的當地文化及語言,直到大化改新前後,日本吸收了不少中原文化以及漢字,但正式的書寫語也采用漢字假名混用文。明治維新前後,脫亞入歐論與中國發展落後,社會開始辯論是否廢棄漢字,改用假名或羅馬字的争論。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政府于1946年制定了當用漢字表,曾經以最終全面廢除漢字為目的,對漢字的使用數量作出了嚴格的限制。但是在1980年代,當用漢字表被常用漢字表所取代,廢除漢字也不再被當成目标了。除了不用漢字會造成大量同音字詞的困擾外,也可能是因為漢字表已經通行數十年,語言學有了新發展,世界情勢也有所改變,全面廢除變得十分困難的緣故。

朝鮮半島

朝鮮半島本來就有跟中國文化相異的當地文化及語言,隻是當地的統治者及高級知識份子曾一度尊中原文化為正宗。朝鮮在政治與教育方面,正式公文與書籍一度僅以漢字甚至漢語寫成,但民間活動一直有其本來的口語及文化。

1945年,朝鮮半島擺脫日本統治,在美國的強力幹預下,朝鮮的中小學教科書中廢除了漢字,後來又制定了《韓文專用法》,在小學教育中完全廢除漢字教育, 朝鮮半島後來成立的韓國的去中國化過程,興起于1980年代的民主化運動以及民族運動,其内涵是全面改用韓國文字,取消使用漢字,大韓航空更改為諺文,首都的中文名稱更從原來的漢城改為首爾(韓文서울的音譯),企圖向世界宣告擺脫中華文化的束搏,并建立獨特的文化與民族。

現韓國人通常隻把漢字應用于專有名詞(國名、地名、人名等)。随着近年來中國的快速發展以及韓國對傳統文化的推廣,開始有一部分人試圖恢複使用漢字的主張出現,惟成效不彰。

台灣地區

在台灣,有些運動(主要是台灣本土化運動、“台獨運動”、台灣正名運動等)常被反對者稱為去中國化,而這些運動與“脫漢運動”幾乎無關。這些運動的大規模實施主要是在1990年代後期,尤其是2000年民主進步黨執政以後,開始有了大幅推展。

與越南及朝鮮不同的是,台灣社會的主體具有漢族血統及其文化傳承,且長久以來通用語言也都是漢語系。台灣在這運動之前的國族認同,基本為華人認同;而且泛綠的基本價值觀是尊重多元文化,因此許多台獨支持者反對去除漢文化、台灣也不可能減少使用國語(漢語,華語,普通話)、台語或客語。

把這些運動全部都稱為“去中國化”運動有相當的問題存在;雖然說越南和韓國在去“去中國化”後還有許多傳統文化都還是可以見到中華文化的影子(假如去中國化是要完全去除中華文化,韓國與越南的文化會完全不一樣),但是台灣所謂“去中國化”的重點在符号、神話及中國認同的去除,以及對抗“中國共産黨霸權”壓迫的反彈,而非文化語言及漢字的消滅。

就“脫漢”而言,台獨支持者認為,當前的“中華文化”是被政治化了的漢文化鄭成功統治台灣以後,中華文化開始在台灣有官方系統的發展,并跟随漢人的擴展而生根發展。中華文化在台為相對強勢的文化,加上台灣原住民并未發展出自身文字(僅有羅馬化的拼音),使得其文化不易留傳保存。

現台灣被政府定義的原住民(尚保有原民文化語言的原住民)占總人口的約2%,其餘人口基本為漢人,并大緻可以分為1949年前遷台灣的“本省人”(約占84%,又分為河洛人與客家人,有一定比例具有台灣原住民(通常是平埔族血統)及其後代,以及1949年前後随中華民國中央政府及軍隊遷移到台灣省的“外省人”及其後代(約占14%)。

台灣在1895年至1945年間由日本統治。日據時期完成了初步近代化,工業及社會有相當發展,台灣社會在此期間深受殖民母國日本的文化影響。1945年後主權移交中華民國政府。1949年後,由于中國國民黨在與中國共産黨的内戰中失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大陸建立,而中華民國政府則全面退守台灣,緻使大陸與台灣分治。

現台灣文化有異于中國大陸,并融入美國、日本、原住民文化的豐富色彩,是富有獨特特色的新型文化。台灣的去中國化運動由政府所推行與“去蔣化”、“去黨國化”、“台灣獨立運動”、“去除中國民族主義”、“台灣正名運動”内容部份重疊。

文教的台灣獨立運動2004年起,政府官方所印制的地圖“中華民國全圖”不再涵蓋政府并未實際統治的中國大陸,而僅限于實質統治的台澎金馬。現台灣市面上所發售的中國地圖和世界地圖,也均已将外蒙古排除在中國之外作為獨立國家标示,教科書亦然。包含外蒙古在内的“中華民國全圖”(俗稱“秋海棠”)已相當罕見或不再發行,民間也普遍視外蒙古為主權國家。 

曆史教科書内容要将中國史和台灣史分開;并将“大陸”改稱“中國”,不用我國稱中國、采用“兩國”取代“海峽兩岸”、“古人”改為“古漢人”等。(将逐步執行) 減少甚至停止使用民國紀元,改以西元紀年,或以兩者并列。 去除中國民族主義、中國中心主義、大漢沙文主義不再稱孫中山為“國父” “武昌起義”改稱“武昌起事” 漢朝“征伐”或“征讨”匈奴,改為“攻擊”匈奴 “秦始皇并滅六國,統一天下”中的“統一天下”被删除 去除國民黨黨國部分遺迹參見:去蔣化台北南門黨徽事件(2009年) 中正紀念堂于黨外反對運動時期起即被戲稱為“中正廟”。

這些運動有激進或溫和的區别,除了非常激進的措施外,其實都跟“去除中華文化”幾乎無關:

溫和措施

承認國際認同的中國(China)是中華人民共和國(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的簡稱,強調中華民國(Republic of China)的簡稱是台灣(Taiwan)而非中國(China),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區分;并最終建立獨立的台灣共和國。 重新定義中國人為國籍從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公民,與種族、文化上的漢民族、華人加以區分。并借由中華民國(台灣)不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的概念,以使台灣人不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而僅是含有漢族血統的漢人與中華文化素養的華人。

以台灣地理做為主體诠釋曆史,而非國民黨乃至于清朝及之前之政權之延續為主體,中國與台灣的曆史連結并沒有中國人宣示的那麼強烈、必須還原之。 不再僅把中華文化當成台灣的唯一正統文化,而是發掘舊有或發展新創的本土文化,保留漢(中華)文化精髓,将之融合内化為本地文化的一部分。 在語言的使用上,不要把中國當成自己的國家,例如不要使用“古今中外”一詞、改稱中醫為漢醫、改稱中文為中國語、華語或漢文,不要再使用閩南語、閩南人一詞、而使用福佬語、福佬人。

較為激進措施

廢除在台一切宣揚“中國文化優越”的圖騰、論述。包括國民政府命名的道路、國營事業、紀念物等等。 重新诠釋中國文化在台灣的影響,并努力克服其中對台灣建國造成障礙的因素。例如合理處置國立故宮博物院、甚至歸還文物,最終處理金門、馬祖等未經馬關條約與日治時期現代化經驗,遺留濃厚中國福建省政治符号(如殘餘的福建省政府、福建高等法院廈門分院))(已更名為金門法院)和地方意識的地區。 減少古漢文書面語文言文的教學時數,以近代、現代的台灣文學作為國文教育主流。

非常激進措施

反對台語中的白話字使用漢字、羅馬字摻雜的台語書寫法。 取消現國語(在中國大陸稱為普通話)、台語(大陸稱閩南方言)的官方地位。包括漢名。 大規模的去除漢文化影響,不是隻消除或改革其落後不民主的部分。 依照基因研究,強調台灣人不是漢人也非華人;可以克除“漢人”容易與“華人”糾纏不清的缺點,堅定“去中國化”的正當性和決心。

依照現各機構(陽明大學、中央研究院、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等)對台灣人(特别是原住民、平埔族、河洛人等)的血統基因研究,台灣人群主幹的血統和人種與中國大陸的漢人頗有差異,而接近古越人和太平洋南島人群,其基因具有南島、漢人、荷人、東洋等多種成分。原住民族與台語也具備南島、荷蘭、日本等多種語系的要素。以下行為被部分人士認為是去中國化,但是否如此存在争論: 研究台灣人的基因組成。

支持者論點

1、研究基因組成隻是想要知道祖先是誰;而且基于依照漢文化的傳統,台灣人隻知父系祖先,而不知母系祖先;在世界各地的漢民族也是混有許多非漢民族的血統。 解構國共兩黨的中國曆史神話與謊言,重新建立更為合乎史實及平民生活的中華曆史觀、并且去除其中種族主義及獨裁者崇拜的部分。

2、不應該繼續維持錯誤的曆史觀點;而實際上國共兩黨及其支持者最怕的除了台灣獨立外、就是剝奪他們曲解中華曆史及中華文化的權力,去中國化一詞其實是針對此點而創造的名詞。去除漢文化中,“非常落後”的一部份;去除中國政治文化。

3、中國過去推行的新生活運動也是相同的目标;在政治文化方面,難道要恢複帝制嗎?降低國高中國文教材中文言文比例。

4、台灣的國高中國文教材的文言文比例還是比中國大陸高;而且不應該要求無興趣者花太多時間在文言文上,這種要求隻是讓學生承受沒有幫助的痛苦、對實用的白話文能力卻有害無益。拒絕使用漢語拼音及被認為是中共發明的簡體字(這不代表完全拒絕簡體字,如台(台)、體(體)等均可被視為正字,且教育部也說過使用部分簡體字在相關考試時不扣分)。 推廣母語教育或将各族群語言(華語、台語、客家話及原住民語言)都視為國語。

5、台灣的台語、客家話保存很多古漢語特色,推廣母語其實是另類複興中華文化。去除中正路路名,拆除蔣中正銅像,将中正紀念堂改名。

6、這叫去蔣化、去黨國化、去獨裁化,不是去中國化。而如果把“以負面紀念獨裁者”稱為去中國化,則代表中華文化與民主不相容,那就是建立破壞中華文化的正當性。

重要事件

2014年9月9日,習近平在北師大主樓參觀“尊師重教、築夢未來——慶祝第30個教師節主題展”時,從展台上拿起一本課标書翻看。聽說語文、曆史、思想政治三門課标是全國統一,他說,我很不贊成把古代經典詩詞和散文從課本中去掉,“去中國化”是很悲哀的。應該把這些經典嵌在學生腦子裡,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基因。短短數語,寄托了總書記對複興傳統文化的希冀。“不贊成”、“悲哀”的字眼,讓第30個教師節多了一絲反思的味道。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