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

漢語漢字
泉(拼音:quán)是漢語常用字,此字始見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泉水從泉穴中流出。泉本義是地下湧出的水,即水源,又引申為地下水。因為泉水出自地下,所以泉又指人死後所在的地方。有的學者認為泉水是流通的,貨币也是流通的,因此,古代把貨币叫泉。
  • 中文名:泉
  • 拼音:quán
  • 部首:白、水
  • 五筆:RIU
  • 倉颉:HAE
  • 鄭碼:NKKV
  • 字級:一級(1572)
  • 平水韻:下平一先
  • 筆畫:5 4、4 5
  • UniCode:6CC9
  • GBK:C8AA
  • 外文名:spring
  • 注音:ㄑㄩㄢˊ
  • 造字法:象形字
  • 結構:獨體字,上下結構
  • 異體字:㟫、洤、湶、灥
  • 四角号碼:26902
  • 統一碼:基本區-6CC9

字源演變

象形字。甲骨文(圖1)的外形像一個三面圍繞,一面開口的泉眼,中間雖然不盡相同,但都像泉水從中流出。泉的本義就是泉水。金文與甲骨文大緻相同,但筆畫有所減省。小篆(圖4)形體有所變化,像泉水流成一條小河的樣子,但仍然像有泉水從泉眼中流出。隸書和楷書楷書失去了泉水原來的象形,上部變為“白”字,下部變為“水”字。整個字雖然不像泉眼、泉水了,但“白”下面卻明顯地有個水字,表明了泉的本質。

現代釋義

拼音

詞性

釋義

quán

名詞

從地下流出的水。

泉眼,流出泉水的小洞或小縫。

泛指江河湖海之水。

地下水。

迷信的說法稱人死後所在的地方。

古代錢币的名稱。

(Quán)春秋戎邑名。故址在今河南省洛陽市西南。

(Quán)古州名。隋開皇九年置,治原豐縣(今福建省福州市)

(Quán)唐景雲二年改武榮州置,治晉江(今福建省泉州市)。

(Quán)姓氏用字。

參考資料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卷十一下】【泉部】疾緣切(quán)

水原也。象水流出成川形。凡泉之屬皆從泉。

說文解字注

水厡(原)也。

注:《釋水》曰:濫泉正出。正出,湧出也,沃泉縣(xuán)出。縣出,下出也,氿泉穴出。穴出,仄出也。《毛傳》亦雲:檻泉正出,側出曰氿泉。許作濫泉,?泉。召旻曰:泉之竭矣,不雲自中。《傳》曰:泉水從中以益者也。引申之,古者謂錢曰泉布。許雲:古者貨貝而寶龜,周而有泉,至秦廢貝行錢。

象水流出成川形。

注:同出而三岐,略似巛形也。疾緣切。十四部。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部】泉·康熙筆畫:9·部外筆畫:5

古文:洤

《唐韻》疾緣切。《集韻》《韻會》從緣切。《正韻》才緣切,竝音全。《說文》:水原也。象水流成川形。《易·蒙象》:山下出泉。

又《爾雅·釋水》:濫泉正出。正出,湧出也。沃泉縣出。縣出,下出也。氿泉穴出。穴出,仄出也。

又同出異歸曰肥泉。《詩·衞(衛)風》:我思肥泉,茲之永歎。

又醴泉。《禮·禮運》:天降膏露,地出醴泉。

又泉有光華曰榮泉。《前漢·郊祀歌》:食甘露,飮榮泉。

又瀑布曰立泉。班固《終南山賦》:立泉落落。

又州名。《廣輿記》:周時為七閩地,隋曰溫陵,唐曰泉州。

又天泉,星名。《甘氏星經》:天泉十星,在鼈東。一曰大海,主灌漑溝渠之事。

又龍泉,劒(劍)名。即龍淵也。杜甫詩:三尺獻龍泉。

又姓。南史有泉企。

又貨泉,即錢也。《周禮·天官》:外府掌布之出入。注:布,泉也。其藏曰泉,其行曰布,取名于水泉,其流行無不徧也。

又《地官·泉府注》:泉,或作錢。

又《集韻》:疾眷切,全去聲。義同。

又《韻補》:葉才勻切,音秦。李尤《東觀銘》:房闼内布,疏绮外陳。是謂東觀,書籍林泉。《集韻》或作灥。

又?、?、?。

字形書寫

【筆順】①ノ(撇)②丨(豎)③㇕(橫折)④一(橫)⑤一(橫)⑥亅(豎鈎)⑦フ(橫撇)⑧ノ(撇)⑨㇏(捺)

【寫法】❶“白”小“水”大。❷“白”,居上偏左,底部在田字格橫中線。❸“水”,居下居中,亅(豎鈎)寫在豎中線左側,フ(橫撇)在亅(豎鈎)左側,撇、捺兩筆在亅(豎鈎)右側,兩筆相接于豎中線。

韻書集成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韻系

字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拟音

廣韻

平聲

下平二仙

仙A

合口呼

三等

全濁

疾緣切

dzʰjuæn

集韻

仝(全)

平聲

下平二?(仙)

合口呼

三等

全濁

從緣切

dziuæn

去聲

三十三線

合口呼

三等

全濁

疾眷切

dziuæn

中原音韻

陽平

先天

撮口呼

次清

tsʼiuɛn

中州音韻

平聲

先天

才宣切

洪武正韻

平聲

十一先

全濁

才緣切

dz‘yen

分韻撮要

陽平

第十三鴛婉怨乙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