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毒藥

抗病毒藥

預防和治療病毒感染的藥物
抗病毒藥是一類用于預防和治療病毒感染的藥物。在體外可抑制病毒複制酶,在感染細胞或動物體抑制病毒複制或繁殖,在臨床上治療病毒病有效的藥物。[1]抗病毒藥物多在其複制繁殖的不同階段抑制其繁殖所需的酶,從而阻斷其複制。病毒學和分子生物學對病毒特異酶、病毒複制過程和抗病毒藥物的作用機理已有所闡明。人們不斷發現了一些選擇性強、特異地作用于病毒的抗病毒藥物,已用于治療較重要的病毒性疾病,如流行性感冒、疱疹感染、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出血熱、乙型肝炎等。
    中文名:抗病毒藥 外文名: 别名:預防和治療病毒感染的藥物

原理

病毒是病原微生物中最小的一種,核心含有核酸(核糖核酸RNA或脫氧核糖核酸DNA)和複制酶,其外包有蛋白質的外殼和膜,本身無細胞結構,缺乏完整的酶系統,必須依賴寄主的細胞和酶而繁殖(複制),其複制過程分為四個階段:

①吸附:病毒吸附于易感細胞蛋白受體。

②入侵:病毒進入細胞。

③核酸複制:病毒進入細胞後,脫殼,病毒核酸釋出,複制核酸。

④病毒酸和結構蛋白合成後裝配成完整病毒。

抗病毒藥物多在其複制繁殖的不同階段抑制其繁殖所需的酶,從而阻斷其複制。

藥物分類

核苷類

核苷由堿基和糖兩部分組成。由五種天然堿基(A,C,T,U,G)中的一種與核糖或脫氧核糖所形成的各種核糖核苷或脫氧核糖核苷稱天然核苷,若通過化學修飾改變天然堿基或糖基中的基團後形成的核苷稱為人工合成核苷,則這些人工合成核苷就有可能成為天然核苷的抑制劑,抑制病毒或宿主細胞的DNA或RNA聚合酶活性,阻止DNA或RNA的合成,殺滅病毒。

核苷其類似物類抗病毒藥物依據其結構可以分為非開環類和開環類。

1.非開環核苷類

核苷類抗病毒藥物通常需要在體内轉變成三磷酸酯的形式而發揮作用,這是此類藥物共有的作用機制。

齊多夫定(Zidovudine)為胸苷的類似物,在其脫氧核糖部分的3位上以疊氮基取代,它可以對能引起艾滋病的HⅣ和T細胞白血病的RNA腫瘤病毒有抑制作用,為抗逆轉錄酶病毒藥物。

齊多夫定進入HⅣ感染的細胞内,先由宿主細胞内的胸苷激酶、胸苷酸激酶及核苷二磷酸激酶磷:酸化,生成5′-三磷酸化齊多夫定而發揮作用。

齊多夫定對光、熱敏感,所以齊多夫定應在15~25℃以下避光保管。

司他夫定(Stavudine)為脫氧胸苷的脫水産物,引入2′,3′-雙鍵,是不飽和的胸苷衍生物。司他夫定對酸穩定,口服吸收良好,血漿半衰期比較短,為1-2h,大量的藥物以原型從尿中排洩。

司他夫定作用機制和齊多夫定相似,進人細胞後,在5′位逐步磷酸化,生成三磷酸酯,從而達到抑制逆轉錄酶活性,使DNA鍵斷裂的作用。司他夫定對HⅣ-1和HⅣ-2有同等抑制作用,對齊多夫定産生耐藥性的HⅣ-病毒株有抑制作用,但骨髓毒性是齊多夫定的1/10以上。司他夫定适用于對齊多夫定、紮西他濱等不能耐受或治療無效的艾滋病及其相關綜合征。

拉米夫定(Lamivudine)是雙脫氧硫代胞苷化合物,有β-D-(+)及β-L二(-)兩種異構體,兩種異構體都具有較強的抗HⅣ-1的作用。但其β-L-(-)的異構體對胞苷-脫氧胞苷脫氨酶的脫氨基作用有拮抗作用。

2.開環核苷類

開環核苷類抗病毒藥物有阿昔洛韋(Aciclovir)等。

阿昔洛韋(Aciclovir)是開環的鳥苷類似物,可以看成是在糖環中失去C-2 7和C-3,的嘌呤核菩類似物。阿昔洛韋是第一個上市的開環核苷類抗病毒藥物,系廣譜抗病毒藥物,現已作為抗疱疹病毒的首選藥物。

阿昔洛韋為白色結晶性粉末,微溶于水,5%溶液的pH為11.1位氮上的氫因具有酸性可制成鹽,易溶于水,可供注射用。

鹽酸伐昔洛韋(Valaciclovir Hydrochloride) 是阿昔洛韋與缬氨酸形成的酯類前體藥物,口服居吸收迅速并在體内很快轉化為阿昔洛韋,其抗病毒作用為阿昔洛韋所發揮,抗病毒的機制和過程與阿昔洛韋一樣。

更昔洛韋(Ganciclovir)的側鍊比阿昔洛韋多一個羟甲基,可以看成是具有C-3′羟基和C-5′羟基的開環脫氧鳥苷衍生物,對巨細胞病毒的作用比阿昔洛韋強,對耐阿昔洛韋的單純疱疹病毒仍然有效。

噴昔洛韋(Penciclovir)是更昔洛韋的生物電子等排衍生物,是更昔洛韋側鍊上的氧原子被碳原子取代,與阿昔洛韋有相同的抗病毒譜,但生物利用度較低。

阿德福韋酯(Adefovir Dipivoxil)是阿德福韋的前體,阿德福韋是5′-單磷酸脫氧阿糖腺苷的無環類似物,阿德福韋酯是阿德福韋的雙新特戊酰氧基甲醇酯。阿德福韋酯在體内水解為阿德福韋後發揮抗病毒作用。

非核苷類

非核苷類逆轉錄酶抑制劑的作用機制與齊多夫定等核苷類逆轉錄酶抑制劑不同。它們不需要磷酸化活化,直接與病毒逆轉錄酶催化活性部位的P酯疏水區結合,使酶蛋白構象改變而失活,從而抑制HⅣ-1的複制。非核苷類逆轉錄酶抑制劑不抑制細胞DNA聚合酶,因而毒性小,但同時容易産生耐藥性。

臨床上非核苷類逆轉錄酶抑制劑通常不單獨使用,而是和核苷類藥物一起使用,可産生增效作用。已經上市的主要品種有奈韋拉平、依發韋侖等。

1.奈韋拉平(Nevirapine)

是專一性HⅣ-1逆轉錄酶抑制劑,進入細胞後,不需通過磷酸化來激活。奈韋拉平通過與HⅣ-1的逆轉錄酶直接連接及通過使此酶的催化端破裂來阻斷RNA依賴和DNA依賴的DNA聚合酶活性,但奈韋拉平僅可抑制HⅣ病毒的逆轉錄酶活性,對其他的逆轉錄酶無作用。

2.依發韋侖(Efavirenz)

是HⅣ-1的非核苷類逆轉錄酶抑制劑,可非競争性地抑制HⅣ-1的逆轉錄酶,而對HⅣ-2逆轉錄酶和人細胞DNA的α、β、γ、δ聚合酶沒有抑制作用。依發韋侖具有強效抗病毒活性,對耐藥病毒也有效。

蛋白酶抑制劑

人免疫缺陷病毒(HⅣ)蛋白酶抑制劑是治療艾滋病的另一類藥物。有兩種HⅣ蛋白産物是裂解成熟蛋白的前體,裂解過程受HⅣ蛋白酶的催化,所釋放出的蛋白質對病毒的複制起決定性作用,這些蛋白質包括蛋白酶本身及逆轉錄酶、整合酶和結構蛋白。其中蛋白酶系門冬氨酸蛋白酶(AsparticProteinase),其特點之一是能水解斷裂丙氨酸-脯氨酸和酪氨酸-脯氨酸的肽鍵。而哺乳類動物的蛋白酶難以水解它們。此類藥物有沙奎那韋、利托那韋、茚地那韋和奈非那韋。

1.沙奎那韋(Saquinavir)

是一多肽衍生物,為高效、高選擇性的HⅣ蛋白酶抑制劑乞沙奎那韋能抑制人免疫缺陷病毒(HⅣ)蛋白酶,從而阻斷了病毒蛋白酶轉錄後的修飾,是此類藥物第一個用于治療HⅣ感染的藥物。

2.茚地那韋(Indinavir)

是一種新型特異性蛋白酶抑制劑,通過破壞HⅣ病毒複制順序而抑制病毒複制,抑制率約為99%,對HⅣ-1的選擇性大約是對HⅣ-2的10倍。

3.奈非那韋(Nelfinavir)

為非肽類蛋白酶抑制劑,通過與HⅣ蛋白酶的活性位點可逆性鍵合而起作用。HⅣ蛋白酶是HⅣ複制環節中的關鍵酶,能打亂病毒的成熟過程,繼而釋放出未成熟的不具有傳染性的病毒分子

其他類型

臨床上使用的其他主要抗病毒藥物還有利巴韋林(Ribavirin)、鹽酸金剛烷胺(Amantadine Hydrochloride)、鹽酸金剛乙胺(Rimantadine Hydrochloride)、膦甲酸鈉和磷酸奧司他韋(Oseltamivir Phos.phate)。

1.利巴韋林(Ribavirin)

為廣譜抗病毒藥,體内和體外的實驗表明對RNA和DNA病毒都有活性,對多種病毒例如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單純疱疹病毒、帶狀疱疹病毒等有抑制作用。對A型和B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腺病毒肺炎、甲型肝炎、疱疹、麻疹等有防治作用。

利巴韋林可用于治療麻疹、水痘、腮腺炎等,也可用噴霧、滴鼻治療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及靜脈注射治療小兒腮腺病毒肺炎,均取得較好療效。對流行性出血熱能明顯縮短退熱時間,使尿蛋白轉陰,血小闆恢複正常。該藥在體内磷酸化,并且能抑制病毒的聚合酶和mRNA,也可以抑制人免疫缺陷病毒(HⅣ)感染者出現艾滋病的前期症狀。

利巴韋林在使用過程中有較強的緻畸作用,故禁用于孕婦和預期要懷孕的婦女(該品在體内消除很慢,停藥後4周尚不能完全自體内清除)。大劑量使用時,可緻心髒損害。

2.鹽酸金剛烷胺(Amantadine Hydrochloride)

為一種對稱的三環狀胺,它可以抑制病毒顆粒穿人宿主細胞,也可以抑制病毒早期複制和阻斷病毒基因的脫殼及核酸向宿主細胞的侵入。

3.鹽酸金剛乙胺

是鹽酸金剛烷胺的衍生物。抗A型流感病毒的活性比鹽酸金剛烷胺強4-10倍,而對中樞神經的副作用也比較低。

鹽酸金剛乙胺口服吸收較快而且完全,在給藥後3~8 h血藥濃度達到峰值,約于5 d後達到穩态。

4.膦甲酸鈉(Foscarnet Sodium)

是無機焦磷酸鹽的有機類似物,在體外試驗中可抑制包括巨細胞病毒(CMV)、人疱疹病毒、單純疱疹病毒1型和2型(HSV-1和HSV-2)等疱疹病毒的複制。在不影響細胞DNA聚合酶的濃度下,膦甲酸鈉在病毒特異性DNA聚合酶的焦磷酸鹽結合位點産生選擇性抑制作用,從而表現出抗病毒活性。

5.磷酸奧司他韋(Oseltamivir Phosphate)

是全碳六元環類流感病毒的神經氨酸酶抑制劑,是乙酯型前藥,口服後很容易經腸胃道吸收,口服生物利用度可達80%,口服後經體内酯酶的代謝産生活性物質,從而産生抑制流感病毒的活性。奧司他韋對于禽流感病毒具有一定的療效。

磷酸奧司他韋為口服制劑,主要通過幹擾病毒從被感染宿主細胞表面的釋放來減少病毒傳播。臨床上用于預防和治療A型和8型流感病毒導緻的流行性感冒,是預防和治療流感最有效的藥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