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頭罩

門頭罩

門頭罩
建築大門,均配有門樓(規模稍小一些的稱為門罩),主要作用是防止雨水順牆而下濺到門上.
  • 外文名:door header cover
  • 應用:徽式建築

英譯

door header cover 門頭罩

内容簡介

門頭罩

一般農家的門罩較為簡單,在離門框上部少許的位置,用水磨磚砌出向外挑的檐腳,頂上覆瓦,并刻一些簡單的裝飾。富家門樓十分講究,多有磚雕或石雕裝磺。徽州區岩寺鎮進士第門樓三間四柱五樓,仿明代牌坊而建,用青石和水磨磚混合建成,門樓橫仿上雙獅戲球雕飾,形象生動,刀工細膩,柱兩側配有巨大的抱鼓石,高雅華貴。歙縣漁梁鎮一民宅門樓,兩橫枋間一幅磚雕"百子圖",畫面層次所雕百個玩重形态各異,神韻畢現,栩栩如生。門樓是住宅的臉面,成為體現主人地位的标志.

應用

徽式建築

【徽式建築】建築流派名。古代徽州建築在成型的過程中,受到獨特的地理環境和人文觀念的影響,顯示出較鮮明的區域特色,在造型,功能,裝飾,結體諸多方面自成一格。明中葉以後,随着徽州缙紳和商業集團勢力的崛起,徽派園林和宅居建築亦同步跨出徽州本土,在江南江北各大城鎮紮根落戶,如江蘇的揚州,金陵,浙之的杭州,金華,江西的景德鎮等地,全年都是徽式建築相對密集的城市."徽派建築"是中國古代社會後期成熟的一大古建流派,它的工藝特征和造型風格主要體現在民居,祠廟,牌坊和園林等建築實物中,作為設計和實施者,江南民間的"徽州幫"匠師集團對這一流派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徽派建築"風格最為鮮明的是傳統民居,它集中地反映了徽州的山地特征,風水意願和地域美飾傾向。徽式宅居結體多為多進院落式集居形式(小型者以三合院式為多),一般坐北朝南,倚山面水,講求風水價值。布局以中軸線對稱分列,面闊三間,中為廳堂,兩側為室,廳堂前方稱天井,采光通風,院落相套,造就出縱深自足型家族生存空間。民居外觀整體性和美感很強,高牆封閉,馬頭翹角,牆線錯落有緻,黑瓦白牆,色彩典雅大方。在裝飾方面,徽州宅居的"三雕"之美令人歎為觀止,青磚門罩,石雕漏窗,木雕楹柱與建築物融為一體,使建築精美如詩,堪稱徽式宅居的一大特色。徽州的祠堂和牌坊在徽式建築中份量也頗重:祠有總祠,支祠之分,一般規模均較宏大,由山門,享堂,寝殿等多進集組而成,梁架雄偉,"三雕"絕妙,富麗堂皇。牌坊則以石質為主,有四柱五樓式,四柱沖天式,八柱式,口字形式等多種,造型雅緻,散綴于各鄉鎮,是古代徽州人文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徽派建築"今天仍然充滿生機,在大江南北,徽式新建築群時常可見。作為一個傳統建築流派,融古雅,簡潔與富麗于一身的徽式建築仍然保持着獨有的藝術風采.

【穿堂式】徽派建築結構方式。又名回廳。穿堂的位置在大廳背後,與大廳緊連,是大廳進入内室的過渡建築。大部分為木地闆,小三間與大廳相背,人口則由大廳正面隔屏的兩側門進入。一明堂,二個房間。穿堂較正式三間為小,有天井采光.

【大廳式】徽派建築結構方式。大廳為明廳,三間敞開,有用活動隔扇封閉,便于冬季使用。一般大廳設兩廊,面對天井。也有正中人口設屏門,日常從屏門兩側出入,遇有禮節性活動,則由屏門中門出入。大廳的變化式有時有邊門人口,天井下方設客房,招待來客居住,或者由正門人口設兩廂房。大廳在徽州住宅中主要用于禮節性活動,如迎接貴賓,辦理婚喪大禮等,平時也作為起居活動場所,是整套住宅的主體部分.

【大屋脊吻】徽派建築格式。指徽派大型屋脊脊吻裝飾件。徽州古建的詞堂,廟宇,府宅等大型建築,沿襲《宋營造法》官式作法,采用大屋頂脊吻,有正吻,蹲脊獸,垂脊吻,角戗獸,套獸等。造型與官式作法有所區别,屬徽派特色。且來曆附會了許多有趣的傳說。如正吻:指正脊兩頭口銜屋脊的。鳌魚(龍魚),究其起源比較原始,據說漢武帝造"柏梁殿",遭火殃,方士說:"南海有魚虬,水之精,激浪降雨,作殿吻,以鎮火殃."正吻就由此産生沿襲下來。又如垂脊吻:位于同正脊相垂之脊頭的人物飾件,稱"仙人".究竟指那位仙人說法不一。民間常有大公在此"鎮妖捉祟"之說。亦有指"大禹"因恐屋脊聚鳌魚太多,怕鳌魚翻身易發大水成災,必須有所制約,故請"禹王"鎮守。還說是劈山救母的大力士"二郎神",脊上立獸為"哮天犬",其意也是二郎神在此鎮邪捉妖。諸種說法皆為庇護平安,寄寓生生不息之吉意.

飛來椅】徽派建築格式。對徽州民宅樓上天井四周設置靠椅的雅稱。參見[美人靠].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