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蒜

石蒜

曼珠沙華
石蒜科石蒜(Lycoris radiata),又名龍爪、龍爪花、山烏毒,俗稱老鴉蒜、蒜頭草、蟑螂花、彼岸花、天涯花、曼珠沙華等,由于花和葉具有不能見面的特性,因此石蒜又被稱為無情無義的花。根據中醫典籍記載,紅花石蒜鱗莖性溫,味辛、苦,有毒,入藥有催吐、祛痰、消腫、止痛、解毒之效。但如誤食,可能會導緻中毒,輕者嘔吐、腹瀉,重者可能會導緻中樞神經系統麻痹,有生命危險。多年生草本,初冬出葉。花莖先葉抽出,頂生4~6朵花;花鮮紅色或有白色邊緣,花被筒極短,上部6裂,裂片狹披針形,邊緣皺縮,向外反卷。蒴果背裂,種子多數。花期9~10月,果期10~11月。生于陰濕山地或叢林下,也有栽培。産華東、中南及西南。花有紅色,黃色,藍色,紫色和白色。具有較強的觀賞性。
    中文名: 拉丁學名:Lycoris radiata (L'Her.) Herb. 别名: 界:植物界 亞界: 總門: 門:被子植物門 Magnoliophyta 亞門: 綱:單子葉植物綱Liliopsida 亞綱: 超目: 目:天門冬目 Asparagales 亞目: 科:石蒜科 Amaryllidaceae 亞科: 族: 亞族: 屬:石蒜屬 Lycoris 亞屬: 組: 亞組: 種:石蒜L. radiata 亞種: 變種: 品種: 分布區域:分布于中國、日本、美國等地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中文學名:石蒜 中文别名:紅花石蒜、龍爪花、山烏毒、曼珠沙華 英文名:Shorttube Lycoris,Red Spider Lily 二名法:Lycoris radiata 分布:主要分布于中國和日本

分布範圍

廣布于長江中下遊及西南部分地區,在越南、馬來西亞、日本也有分布,我國在宋代就有其記載,還被稱作“無義草”、“龍爪花”,雖觀賞性較強,但根莖有毒,不可随意食用。

石蒜觀賞勝地主要有雲南大理、麗江,台灣太魯閣、馬祖,日本日高等地。

主要價值

園藝

石蒜是東亞常見的園林觀賞植物,冬賞其葉,秋賞其花。是優良宿根草本花卉,園林中常用作背陰處綠化或林下地被花卉,花境叢植或山石間自然式栽植。因其開花時光葉,所以應與其他較耐明的草本植物搭配為好。可作花壇或花徑材料,亦是美麗的切花。

醫藥

鱗莖含有石蒜堿、僞石蒜堿、多花水仙堿、力可拉敏、加蘭他敏等十多種生物堿;有解毒、祛痰、利尿、催吐、殺蟲等的功效,但有小毒;主治咽喉腫痛、癰腫瘡毒、瘰疬、腎炎水腫、毒蛇咬傷等;石蒜堿具一定抗癌活性,并能抗炎、解熱、鎮靜及催吐;加蘭他敏和力可拉敏為治療小兒麻痹症的要藥。

鱗莖(石蒜):辛,溫。有小毒。解毒,祛痰,利尿,催吐。用于咽喉腫痛,水腫;小便不利,癰腫瘡毒,瘰疬,咳嗽痰喘,食物中毒。

産地生境

野生于陰濕山坡和溪溝邊;庭院也栽培。分布于中國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陝西、四川、貴州、雲南。日本也有。模式标本采自我國,但産地不明。

植物簡介

【學名】:Lycoris radiata

【英名】:stonegarlic

【别名】:龍爪花、紅花石蒜、山烏毒、平地一聲雷

【俗稱】:蟑螂花、老鴉蒜

【雅名】:曼珠沙華(源于梵語Mañjusaka)、彼岸花等

【科名】:石蒜科

【科屬】:石蒜科,石蒜屬。

【産地】:原産我國及日本。

【分布】:原産中國長江流域,長江流域及西南各省有野生,上海園林中有栽培。目前廣泛分布于東亞各地。

花語

【日本花語】:“悲傷回憶”

【朝鮮花語】:“相互思念”

【中國花語】:“優美純潔”

主要特征

鱗莖廣橢圓形,長4~5cm,直徑2.5~4cm,上端有長約3cm的葉基,基部生多數白色須根;表面由2~3層黑棕色幹枯膜質鱗片包被,内部有10多層白色富粘性的肉質鱗片,生于短縮的鱗莖盤上,中心有黃白色的芽。氣特異,味極苦。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鱗莫肥厚,廣橢圓形,外被紫紅色薄膜。葉線形,于花期後自基部抽出,5~6片,葉冬季抽出,夏季枯萎。

花事8~9月抽出,高30~60厘米,着花4~12朵,呈傘形花序頂生;花鮮紅色,簡部很短,長約5~6毫米,裂片已狹倒被針形,向外翻卷。子房下位,花後不結實。喜生于林緣、河岸陰濕處。多年生草本、葉帶狀、深綠色帶白霜粉。花葶在夏秋間葉枯死後抽出,實心,高達30厘米,傘形花序具數朵花;花紅色,長約4厘米,花被筒很短,喉部具鱗片,有6枚裂片;裂片倒狹披針形,邊緣皺縮,展開而反卷;雄蕊和雌蕊遠伸出花被裂片之外。

鱗莖含澱粉,可提取植物膠代阿拉伯膠。全草含石蒜堿、加蘭他敏等用于制藥的原料,有祛痰、催吐、消腫止痛、利尿等效,但有大毒,宜慎用。

分布範圍

廣布于長江中下遊及西南部分地區,在越南、馬來西亞、日本也有分布,我國在宋代就有其記載,還被稱作“無義草”、“龍爪花”,雖觀賞性較強,但根莖有毒,不可随意食用。

石蒜觀賞勝地主要有雲南大理、麗江,台灣太魯閣、馬祖,日本日高等地。

種類分類

按花葉特征初步可分為:

紅花品系

石蒜 L. radiata:花型較小,花鮮紅色,狹倒披針型,強度褶皺和反卷;葉線形,有白粉,中有淡色條紋或帶,較窄(約1cm寬),始發于秋季,冬季綠色。

鹿蔥 L.squamigera:杯狀花型,花粉紅色,邊緣基部微皺縮;秋出葉,淡綠色,質地軟。

玫瑰石蒜 L. rosea :裂瓣反卷花型,花玫瑰紅色,中度褶皺和反卷;秋出葉,帶狀,淡綠色,中間淡色帶明顯。

香石蒜 L.incarnate:杯狀花型,花瓣基部邊緣微浪狀,花蕾白色,具紅色中肋,初開時白色,漸變肉紅色,花被裂片腹面散生紅色條紋,背面具紫紅色中肋,邊緣微皺縮。

黃色品系

忽地笑 L.aurea :大花型,花鮮黃色或橙色,花被裂片背面具淡綠色中肋,強度褶皺和反卷;秋出葉,葉片闊條形,粉綠色,中間淡色帶明顯。

安徽石蒜 L.anhuiensis:花黃色,較反卷而展開,邊緣微皺縮;春季抽葉,帶形。

中國石蒜 L. chinensis :大花型,花鮮黃色,花被裂片背面具淡黃色中肋,強度褶皺和反卷;

廣西石蒜 L.guangxiensis:花蕾黃色,具紅色條紋,開放時黃色,花被裂片腹面具畫筆狀紅色條紋,邊緣皺縮,尖端急尖,基部具爪。

稻草石蒜 L.straminea:花稻草色,花被裂片腹面散生少數粉紅色條紋或者斑點,盛開時消失,強度褶皺和反卷;秋出葉。

白花品系

乳白石蒜 L.albiflora:花型屬中等,花蕾桃紅色,開放時奶黃色,漸變為乳白色,腹面散生少數粉紅色條紋,背部具紅色中肋,倒披針型,中度褶皺和反卷;春出葉。

江蘇石蒜 L. houdyshelii:花白色,花被裂片背面具綠色中肋,強度褶皺和反卷;秋季展葉,也帶狀,寬約1.2cm~1.5cm。

長筒石蒜L.longituba:花型較大,花朵純白色,花被裂片腹面稍有淡紅色條紋,頂端稍反卷,邊緣不皺縮。花謝後不長葉,

陝西石蒜 L. shaanxiensis:花白色,花被裂片腹面散生少數淡紅色條紋背部具紅色中肋,反卷微皺縮;春出葉。

短蕊石蒜 L. caldwellii:花蕾桃紅色,開放時奶黃色,漸變為乳白色,微皺縮;早春出葉,帶形葉,綠色,頂端鈍圓,中間淡色帶不明顯。

複色品系

換錦花石蒜(L. sprengeri):杯狀花型,花型中等,花淡紫紅色,花被裂片頂端帶藍色,邊緣不皺縮

變色石蒜(L. bicolor):始花時,花朵為鮮紅色,且花瓣不反曲或少反曲。花瓣逐漸反卷,雙邊逐漸變淡到白色,成為紅白相間;其葉始于秋季。

種植要點

溫度

石蒜科的許多成員都喜愛溫暖的氣候,所以能在台灣的環境之下适應良好,孤挺花、文殊蘭、蜘蛛百合、紫嬌花、蔥蘭、韭蘭和火球花皆屬此類,适合平地栽培。金花石蒜和君子蘭的生育适溫在攝氏十五到二十五度之間,較适合在北部栽種,君子蘭夏季應避免過于濕熱的環境。水仙類性喜冷涼,平地隻能在冬春之際種植;垂筒花和袋鼠腳應種在中、高海拔較适合。

日照

石蒜科球根花卉多數喜愛在陽光充足的環境下生長,全日照或半日照的環境下皆很适合,光線不足會造成開花不良。養在水中的中國水仙每日仍須二、三小時以上的日照,否則會徒長倒伏。君子蘭喜愛蔭涼的環境,應避免夏季時陽光直射,日照在50%至70%之間較佳。

土壤

一般說來球根花卉對于土壤并不挑剔,許多球根花卉的原生地土壤十分幹硬,卻依然花開燦爛,不過若能提供富含有機質的壤土或砂質壤土,當能使它長得更美麗。除了文殊蘭和蜘蛛百合等嗜水的種類,一般栽種的土壤排水性要力求良好,否則球根容易腐爛。

肥料

球根花卉的生長季長,種植前應埋入充分的有機肥,之後每兩個月施用追肥一次,可用自制的腐熟堆肥或三要素肥料,應偏重磷鉀肥的比例,以促進球根發育和開花。

水分

球根花卉膨大的地下莖使它們較能忍受水分的缺乏,不過在排水優良的土地裡,供應充足的水分才能使它們充分生長,當表土幹燥呈灰白色時,就應該給它們補充水分了。金花石蒜和火球花在葉子逐漸枯萎時,應慢慢減少澆水,一旦進入休眠期,即不可再澆水或施肥。

繁殖

用分球、播種、鱗塊基底切割和組織培養等方法繁殖,以分球法為主。

最簡便的方法是采取分球的方式,在休眠期或開花後将植株挖起來,将母球附近附生的子球取下種植,約一、兩年便可開花。君子蘭、火球花、文殊蘭和蔥蘭等易結籽的種類也可用播種法繁殖,但通常需要二到五年的時間才能開花。孤挺花和火球花等大型鱗莖類,可将大球放射狀縱切成八到十六塊,插于幹淨砂床,約三、四個月即可長成新的植株。

【鱗塊基底切割法】:将清理好的鱗莖基底以米字型八分切割,切割深度約為鱗莖長的1/2~2/3。消毒、陰幹後插入濕潤沙、珍珠岩等基質中,3個月後鱗片與基盤交接處可見不定芽形成,逐漸生出小鱗莖球,經分離栽培後可以成苗。

【組織培養繁殖法】:用MS培養基,采花梗、子房作外植體材料,經培養,在切口處可産生愈傷組織。1個月後可形成不定根,3~4個月後可形成不定芽。用花梗和帶莖的鱗片作外植體材料,也可産生不定芽、子球莖。

【播種法】:一般隻用于雜交育種。由于種子無休眠性,采種後應立即播種,20℃下15天後可見胚根露出。自然環境下播種,第一個生長周期隻有少數實生苗抽出一片葉子,苗期可移植1次。實生苗從播種到開花約需4~5年。

栽培

可以露地栽培、溫室盆栽、框式栽培或水培。

【栽培時間】上海地區适宜的栽培時間是5~11月份,可以同花期控制相結合,切忌在長葉以後的冬季或早春移栽。寒冷地區應在春天栽種。多數品種喜溫暖的氣候,最高氣溫不超過30℃,旬平均氣溫24℃,适宜石蒜生長。冬季日平均氣溫8℃以上,最低氣溫1℃,不影響石蒜生長。

【栽培環境】種植深度不宜太深,以鱗莖頂剛埋入土面為好。要求排水良好的偏酸性沙質土或疏松的培養土,栽植時施适量的基肥,栽培後灌透水。營養生長期要經常灌水,保持土壤濕潤,但不能積水,以防鱗莖腐爛。開花前20天至開花期必須要供給适量水分,以達到開花整齊一緻,且延長花期。

【栽培方法】上海地區可露地栽培。把主球四周的小鱗莖剝下進行繁殖。将主球的殘根修掉,曬兩天,待傷口幹燥後即可栽種。栽培地要求地勢高且排水良好,否則應作成高畦深溝,以防澇害。株行距15cm×20cm,複土時,球的頂部要露出土面。一般每年施肥2~4次,第1次在落葉後至開花前,可使用有機肥或複合肥。做切花的,在花蕾含苞待放前追施。第2次在10月底11月初開花後生長期前。

采花之後繼續供水供肥,但要減施氮肥,增施磷、鉀肥,使鱗莖健壯充實。秋後應停肥、停水,使其逐步休眠。挖球要選晴天,土幹時挖起,除去泥土,略加幹燥後貯藏。也可剪去葉片後,帶土放溫室内休眠,室溫保持5℃~10℃,室内保持幹燥,空氣流通,以防球根腐爛。

生産上也可采用40cm×60cm的框式栽培法,一般每筐種球16個,此法的優點便于移栽,養護管理方便。生産中注意除草,一般可以噴灑除草劑,在雜草過長時使用,噴灑時間一般選在落葉後和采收後。

另外,可以進行盆栽,一般選用田間生長3年、能開花的大球,直徑在7cm以上,可一盆栽一球,也可一大盆栽3~4個球。要淺植,使球的1/3~1/2居于土面上。上盆後澆水1次,使土略微濕潤即可,待發出新葉後再澆水。每半月施液肥1次。在秋季葉片增厚老熟時,可停止澆水。

待2~3月萌芽後,再翻盆或更換盆土。培養土可用泥炭2份、園土2份、珍珠岩1份混合配制而成,同時加入少量的基肥。夏季休眠期要少澆水,而春秋季需經常保持盆土濕潤。生長季節每半月追施1次稀薄餅肥水。石蒜喜半陰,夏季避免陽光直射,春秋季置半陰處養護,越冬期間嚴格控制澆水,停止施肥。

黃花石蒜

種植時期

夏季開花的蔥蘭、韭蘭、紫嬌花、文殊蘭、火球花和孤挺花應在春季種植;春天開花的水仙則适合在秋冬之際種植。

種球深度

一般球根的種植深度應為球根本身長度的二至三倍深,孤挺花和火球花等大形鱗莖,應将頸部露出土面,金花石蒜的鱗莖隻要淺埋即可。

花後處理及病蟲害防治

文殊蘭和孤挺花等在開花後應将花梗剪除,避免消耗過多的養分;金花石蒜在開花後才開始長葉,至五月時地上部逐漸枯萎,火球花則在秋冬時進入休眠,休眠期間停止澆水施肥,待花梗抽出後再給予供水。水仙的鱗莖須在冷涼的環境下才能充分發育和分化花芽,平地燠熱的夏季無法培育出能隔年開花的種球,所以鱗莖在開花後即可丢棄,來年再購買新的種球種植。

【花後處理】開花後應剪去花葶,以減少養分的損失,保持株叢整齊,産業化作業時要注意及時去處衰葉,雜草。

【病蟲害防治】石蒜的管理粗放,常見病害有炭瘟病和細菌性軟腐病,鱗莖栽植前用0.3%硫酸銅液浸泡30分鐘,用水洗淨,晾幹後種植。每隔半月噴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防治。發病初期用50%苯萊特2500倍液噴灑。

【常見害蟲有】:(1)斜紋夜盜蛾:主要以幼蟲危害葉子、花蕾、果實,啃食葉肉,咬蛀花葶、種子,一般在春末到11月份時間危害,可用5%銳勁特懸浮劑2500倍液,萬靈1000倍液防治。

(2)石蒜夜蛾:其幼蟲入侵的植株,通常葉片被掏空,且可以直接蛀食鱗莖内部,受害處通常會留下大量的綠色或褐色糞粒,要經常注意葉背有無排列整齊的蟲卵,發現即刻清除。防治上可結合冬季或早春翻地,挖除越冬蟲蛹,減少蟲口基數;發生時,噴施藥劑樂斯本1500倍液或辛硫磷乳油800倍液,選擇在早晨或傍晚幼蟲出來活動取食時噴霧,防治效果比較好。

(3)薊馬:通體紅色,主要在球莖發葉處吸食營養,導緻葉片失綠,尤其是果實成熟後發現較多,可以用25%吡蟲啉3000倍液、70%艾美樂6000~10000倍液輪換噴霧防治。

(4)地下害蟲有蛴螬,發現後應及時采用辛硫磷或敵百蟲等藥物進行防治。

藥用功能

【别名】烏蒜、老鴉蒜、蒜頭草、龍爪花、蟑螂花、野蒜、一枝箭[江西]、避蛇生[湖北]

【來源】為石蒜科石蒜屬植物石蒜Lycoris radiata (L. Herit.)Herb.的鱗莖。秋季挖出鱗莖,選大者洗淨曬幹入藥,小者做種。野生品四季均可采挖,鮮用或洗淨曬幹備用。

【性味歸經】辛、甘,溫。有毒。

【功能主治】消腫,殺蟲。外用治淋巴結結核,疔瘡疖腫,風濕關節痛,蛇咬傷,水腫,滅蛆、滅鼠。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搗爛敷患處。

【注意】石蒜堿有強力催吐作用,故有用石蒜治食物中毒者,催吐用3~5錢。除此之外,一般不作内服。

【備注】(1)石蒜堿接觸皮膚後即紅腫發癢,進入呼吸道會引起鼻出血,操作時應注意。如内服中毒,症狀為:流涎,嘔吐,下瀉,舌硬直,驚厥,手腳發冷,脈弱,休克,甚至呼吸中樞麻痹而死亡。急救方法:早期可洗胃,用濃茶或1~2%鞣酸,高錳酸鉀亦可;導瀉,飲稀醋酸、糖水及淡鹽水或靜脈滴注葡萄糖鹽水。

對症治療:有痙攣用解痙劑;休克嗅氨水,保溫,針刺“人中”、“合谷”穴位及注射苯甲酸鈉咖啡因或尼可刹米。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數據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全株有毒,花毒性較大,其次是鱗莖。食鱗莖後常引起惡心、嘔吐、頭暈、水瀉,瀉出物混雜有白色腥臭粘液,舌硬直、心動過緩、手足發冷、煩躁、驚厥、血壓下降、虛脫,多死于呼吸麻痹。花食入後常發生語言障礙,嚴重者死亡[A-2,3,15]。鱗莖含粗澱粉約20%,用水反複洗滌可除去澱粉中的有毒生物堿。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化學成分】含石蒜堿(lycorine)、加蘭他敏(galanthamine)、石蒜胺堿(lycora-mine)等

【治法/炮制】春、秋季采挖野生或栽培後2~3年的鱗莖,洗淨曬幹,或切片曬幹。

【性味與歸經】性溫,味辛、苦。

①《本草圖經》:辛,溫,有小毒。

②《綱目》:辛甘,溫,有小毒。

【處方(成份)】

含石蒜堿(lycorine)、加蘭他敏(galanthamine)、石蒜胺堿(lycoramine)等。

鱗莖中含多種生物堿,主要的有高石蒜堿、石蒜倫堿、多花水仙堿、石蒜胺堿、石蒜堿、僞石蒜堿和雪花蓮胺堿。

還含雨石蒜堿、去甲雨石蒜堿、去甲基高石蒜堿、小星蒜堿、表雪花蓮胺堿、條紋堿和網球花定等生物堿。

此外,含澱粉約20%;又含兩種有抑制植物生長和抗癌作用的成分石蒜西定醇、石蒜西定。

葉和花瓣中含糖類和糖甙同屬植物紫花石蒜鱗莖中的生物堿成分與本品基本相同,另含紫花石蒜堿。

【用法與用量】内服:煎湯,0.5~1錢。外用:搗敷或煎水熏洗。

【宜忌】體虛,無實邪及素有嘔惡的患者忌服。

【選方】①治雙單蛾:老鴉蒜搗汁,生白酒調服,嘔吐而愈。

(《神醫十全鏡》)②治痰火氣急:蟑螂花根,洗,焙幹為末,糖調,酒下一錢。

(《綱目拾遺》)③治食物中毒,痰涎壅塞:鮮石蒜五分至一錢,煎服催吐。

(《上海常用中草藥手冊》)④治水腫:鮮石蒜八個,蓖麻子(去皮)七十至八十粒。共搗爛罨湧泉穴一晝夜,如未愈,再罨一次。

(《浙江民間草藥》)⑤治疔瘡腫毒:石蒜适量搗爛敷患處。

(《上海常用中草藥》)⑥治便毒諸瘡:一枝箭搗爛塗之。

若毒太盛者,以生白酒煎服,得微汗愈。

(《聖惠方》)⑦治對口初起:老鴉蒜搗爛,隔紙貼之,幹則頻換。

(《周益生家寶方》)⑧洗痔漏:老鴉蒜、鬼蓮蓬。

搗碎,不拘多少,好酒煎,置瓶内先熏,待半日湯溫,傾出洗之,三次。

(《綱目拾遺》)⑨治産腸脫下:老鴉蒜一把,以水三碗,煎一碗半,去滓熏洗。

(《世醫得效方》)⑩便毒諸瘡。

用石蒜搗爛塗搽。

毒重者,把石蒜洗淨,以生白灑煎服,汗出為好。

⑪産腸脫下。

用石蒜一把,加水三碗煎成一碗半,去渣,熏洗患處。

⑫小兒驚風,一叫而絕。

用麻線把手心腳心纏住,又在脅下纏一圈,然後以燈火照灼手足心。

同時,用石蒜(曬幹)、車前子,等分為末,水調勻貼手心。

再在手足心、肩膀、眉心、鼻心等處以燈火照灼,可使病兒複蘇。

價值及用途

園林中可做林下地被花卉,花境叢植或山石間自然式栽植。因其開花時光葉,所以應與其他較耐明的草本植物搭配為好。除此也可供盆栽、水養、切花等用。鱗莖有毒,火藥有催吐祛痰、消腫止痛之效。

在中國有較長栽培曆史,《花鏡》中有記載。石蒜冬季葉色深綠,複蓋庭院,打破了冬日的枯寂氣氛。夏末秋初葶葶花莖破土而出,花朵明亮秀麗,雄芯及花柱突出基長,非常美麗。可成片種植于庭院,也可盆栽。

傳說及真實身份

傳說中把紅花石蒜叫曼珠沙華(manjusaka)——紅色彼岸花

曼陀羅華(mandarava)——白色彼岸花

曼珠沙華這個名字出自梵語「摩诃曼珠沙華」,原意為天上之花,大紅花,天降吉兆四華之一。佛典中

也說曼珠沙華(曼殊沙華)是天上開的花,白色而柔軟,見此花者,惡自去除。佛家語,荼蘼是花季最後盛開的花,開到荼蘼花事了,隻剩下開在遺忘前生的彼岸的花。佛經記載有“彼岸花,開一千年,落一千年,花葉永不相見。情不為因果,緣注定生死。”

在民間,春分前後三天叫春彼岸,秋分前後三天叫秋彼岸。是上墳的日子。彼岸花開在秋彼岸期間,非常準時,所以才叫彼岸花。而它生長的地方大多在田間小道,河邊步道和墓地,所以别名也叫做死人花。一到秋天,就綻放出妖異濃豔得近于紅黑色的花朵,整片的彼岸花看上去便是觸目驚心的赤紅,如火,如血,如荼。

日本在日高市巾着田盛開彼岸花,之前在Yahoo Travel 有看過介紹秋天賞紅葉之外,也可以去看看盛開的彼岸花日經新聞也有報導過。

現在的品種推測為兩千多年前,自中國運來北九州由于「秋彼岸」之時開花,因而稱之「彼岸花」彼岸花字面上看來,後來常常也被用為佛教的「彼岸」之意有毒性的關系,有種在農地旁邊,防老鼠之類的小動物為了小朋友的安全,也常被種植在遠離的墓地周邊因此也稱為「死人花」shibito bana 另外也有,幽靈花yuurei bana,地獄花jigoku bana,天蓋花tengai bana,剃刀花kamisori bana,舍子花sutego bana等衆多别名不難見出外型與特性給日本人很多想像空間,引申出現在這麼多意思。

曼珠沙華,又名彼岸花。意為死亡之花。一般認為是生長在三途河邊的接引之花.花香傳說有魔力,能喚起死者生前的記憶,盛開在陰曆七月下,大片大片,鮮紅如血,它美麗而憂傷的名字來自法華經,為天界四華之一,梵語意為開在天界的紅花。

彼岸花開開彼岸,相傳彼岸花是開在黃泉路上的花朵,看上去就像是血所鋪成的地毯,其紅的似火而被喻為”火照之路。這黃泉路上唯一的風景,人們就踏着這花的指引通向幽冥之獄。顔色有如鮮血,是種靈異氣氛很重的花,被認為是不祥的植物

紅花石蒜,曼珠沙華的美,是妖異、災難、死亡與分離的不祥之美。或者是因為它深豔鮮紅的色澤讓人聯想到血,也或者是因為它的鱗莖含有劇毒,在一般的文學作品中,它的形象通常是與“瘋狂、血腥”之類的概念相聯系起來的。在炎之蜃氣樓的邂逅篇《真皓き殘響》中,桑原水菜筆下寫到景虎自殺的瞬間,看到噴出的鮮血如同盛放成群的彼岸花。

紅花石蒜之所以得名“彼岸花”,主要是源于它夏季休眠的特性。

夏初,紅花石蒜地上部分的葉片枯萎,地下的鱗莖進入休眠;夏秋之交,花莖破土而出,傘形花序頂生,有花5至7朵,紅豔奇特,花瓣反卷如龍爪;葉在花莖枯萎後又即抽出。葉萎花開,花謝葉出,紅花石蒜的花葉永遠不會同時出現。這一點正好符合彼岸花花葉兩不相見的特點,同時也是由于紅花石蒜花色嬌豔、花型奇特,無葉開花,給人妖異的感覺。其實除紅花石蒜外,其它石蒜種類也大多具有夏季休眠的特性。

紅花石蒜,又稱龍爪花、蒜頭草、蟑螂花等,英文名clusteramaryllis等,學名Lycorisradiata,石蒜科石蒜屬。鱗莖近球形,外有紫褐色薄膜;葉基生,狹條形,深綠色,背部有粉綠色帶。夏秋之交,花莖破土而出,傘形花序頂生,有花5至7朵,紅豔奇特,花瓣反卷如龍爪。

野生品種生長于陰森潮濕地,其着生地為紅壤,因此耐寒性強,喜陰,能忍受的高溫極限為日平均溫度24℃;喜濕潤,也耐幹旱,習慣于偏酸性土壤,以疏松、肥沃的腐殖質土最好。有夏季休眠習性。球根含有生物堿利克林毒,可引緻嘔吐、痙攣等症狀,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明顯影響,可用于鎮靜、抑制藥物代謝及抗癌作用。

主要價值

園藝

石蒜是東亞常見的園林觀賞植物,冬賞其葉,秋賞其花。是優良宿根草本花卉,園林中常用作背陰處綠化或林下地被花卉,花境叢植或山石間自然式栽植。因其開花時光葉,所以應與其他較耐明的草本植物搭配為好。可作花壇或花徑材料,亦是美麗的切花。

醫藥

鱗莖含有石蒜堿、僞石蒜堿、多花水仙堿、力可拉敏、加蘭他敏等十多種生物堿;有解毒、祛痰、利尿、催吐、殺蟲等的功效,但有小毒;主治咽喉腫痛、癰腫瘡毒、瘰疬、腎炎水腫、毒蛇咬傷等;石蒜堿具一定抗癌活性,并能抗炎、解熱、鎮靜及催吐;加蘭他敏和力可拉敏為治療小兒麻痹症的要藥。

鱗莖(石蒜):辛,溫。有小毒。解毒,祛痰,利尿,催吐。用于咽喉腫痛,水腫;小便不利,癰腫瘡毒,瘰疬,咳嗽痰喘,食物中毒。

相關傳說

相關傳說1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城市的邊緣開滿了大片大片的彼岸花——也就是曼珠沙華。守護在彼岸花身邊的是兩個妖精,一個是花妖叫曼珠,一個是葉妖叫沙華。他們守候了幾千年的彼岸花,可是從來無法親眼見到對方……因為曼珠沙華的生長習性——花開時看不見葉子,而有葉子時卻看不見花。花葉之間,始終不能相見,生生相錯。可是,他們瘋狂地想念着彼此,并被這種痛苦深深地折磨着。終于有一天,他們決定違背神的規定,偷偷地見一次面。

那一年,曼珠沙華紅豔豔的花被惹眼的綠色襯托着,開得格外妖豔美麗。可是這件事,神卻怪罪了下來。曼珠和沙華被打入輪回,并被詛咒永遠也不能在一起,生生世世在人間受到磨難。從那以後,曼珠沙華又叫做彼岸花,意思是開放在天國的花,花的形狀像一隻隻在向天堂祈禱的手掌,可是再也沒有在城市出現過……從此,這種花就成為隻開在黃泉路上的彼岸花,曼珠和沙華每一次輪回轉世時,在黃泉路上聞到彼岸花的香味,就能想起前世的自己,然後發誓不再分開,卻又會再次跌入詛咒的輪回。

相關傳說2

從前從前,一個長相奇醜無比的鬼愛上了一個美麗的姑娘,可正因為他醜,姑娘并不愛他,出于愛戀,他隻有把姑娘囚禁起來,後來,來了一個武士,他救出了姑娘并與她相愛,而同時,武士用劍斬殺了鬼。鬼的血濺在亂草叢中,一種紅黑相間的花從此便在那裡絢麗地綻放開來,這種花的名字叫做“彼岸花”,從那以後,彼岸花便開在了地獄中叫“忘川”的地方,那裡是死去的人忘卻今生情緣,轉身投胎來世的地方。

愛情,大概也是如此,隻因為彼此愛得不同,就要葬送很多很多,也要忘卻很多很多。于是,彼岸花成了來自黑暗的愛情使者,因為它見證了一段黑色的死亡。

相關傳說3

相傳彼岸花隻開于黃泉,一般認為是隻開在冥界三途河邊、忘川彼岸的接引之花。彼岸花如血一樣絢爛鮮紅,鋪滿通向地獄的路,且有花無葉,是冥界唯一的花。彼岸花香傳說有魔力,又因其紅得似火而被喻為“火照之路”。

相關傳說4

曼珠沙華,又稱彼岸花。

曼珠沙華,出自法華經:本名摩诃曼陀羅華曼珠沙華,意思是,開在天界之紅花,又叫做彼岸花、天涯花、舍子花,它盛開在陰曆七月,花語是“悲傷的回憶”。

相關傳說5

彼岸花---傳說中冥界唯一的花,也叫引魂花火照之路彼岸花是開在黃泉之路的花朵,

在那兒大批大批的開着這花,遠遠看上去就像是血所鋪成的地毯,又因其紅的似火而被喻為”火照之路”,也是這長長黃泉路上唯一的風景與色彩.,人就踏着這花的指引通向幽冥之獄。

相關傳說6

相傳以前有兩個人名字分别叫做彼和岸,上天規定他們兩個永不能相見。他們心心相惜,互相傾慕,終于有一天,他們不顧上天的規定,偷偷相見。正所謂心有靈犀一點通,他們見面後,彼發現岸是一個貌美如花的女子,而岸也同樣發現彼是個英俊潇灑的青年,他們一見如故,心生愛念,便結下了百年之好,決定生生世世永遠厮守在一起。

結果是注定的,因為違反天條,這段感情最終被無情的扼殺了。天庭降下懲罰,給他們兩個下了一個狠毒無比的詛咒,既然他們不顧天條要私會,便讓他們變成一株花的花朵和葉子,隻是這花奇特非常,有花不見葉,葉生不見花,生生世世,花葉兩相錯。

傳說輪回無數後,有一天佛來到這裡,看見地上一株花氣度非凡,妖紅似火,佛便來到它前面仔細觀看,隻一看便看出了其中的奧秘。佛既不悲傷,也不憤怒,他突然仰天長笑三聲,伸手把這花從地上給拔了出來。佛把花放在手裡,感慨的說道:“前世你們相念不得相見,無數輪回後,相愛不得厮守,所謂分分合合不過是緣生緣滅,你身上有天庭的詛咒,讓你們緣盡卻不散,緣滅卻不分,我不能幫你解開這狠毒的咒語,便帶你去那彼岸,讓你在那花開遍野吧。

佛在去彼岸的途中,路過地府裡的三途河,不小心被河水打濕了衣服,而那裡正放着佛帶着的這株紅花,等佛來到彼岸解開衣服包着的花再看時,發現火紅的花朵已經變做純白,佛沉思片刻,大笑雲:大喜不若大悲,銘記不如忘記,是是非非,怎麼能分得掉呢,好花,好花呀。佛将這花種在彼岸,叫它曼陀羅華,又因其在彼岸,叫它彼岸花。

可是佛不知道,他在三途河上,被河水褪色的花把所有的紅色滴在了河水裡,終日哀号不斷,令人聞之哀傷,地藏菩薩神通非常,得知曼陀羅華已生,便來到河邊,拿出一粒種子丢進河裡,不一會,一朵紅豔更勝之前的花朵從水中長出,地藏将它拿到手裡,歎到:你脫身而去,得大自在,為何要把這無邊的恨意留在本已苦海無邊的地獄裡呢?我讓你做個接引使者,指引他們走向輪回,就記住你這一個色彩吧,彼岸已有曼陀羅華,就叫你曼珠沙華吧。

從此,天下間就有了兩種完全不同的彼岸花,一個長在彼岸,一個生在三途河邊。生生世世,永遠相忘。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