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蘭克·勞埃德·賴特

弗蘭克·勞埃德·賴特

美國建築師
弗蘭克·勞埃德·賴特,是美國的一位最重要的建築師,在世界上享有盛譽。他設計的許多建築受到普通的贊揚,是現代建築中有價值的瑰寶。賴特對現代建築有很大的影響,但是他的建築思想和歐洲新建運動的代表人物有明顯的差别,他走的是一條獨特的道路。
  • 中文名:弗蘭克·勞埃德·賴特
  • 外文名:
  • 别名:
  • 民族:
  • 出生地:美國威斯康星州
  • 畢業院校:
  • 職業:藝術,建築師
  • 代表作品:流水别墅,羅比住宅
  • 主要成就:
  • 英文名:FrankLloydWright
  • 籍貫:威斯康星州
  • 性别:男
  • 出生年月:1867年6月8日
  • 去世年月:1959年4月9日

個人簡介

弗蘭克·勞埃德·賴特(英語:Frank Lloyd Wright,1867年6月8日-1959年4月9日),在威斯康星州的RichlandCenter出生;1959年4月9日,在亞利桑那州的Phoenix死去,享年91歲。他的父親WilliamCaryWright是一個音樂家、傳教士;他的母親AnnaLloydJones來自一個位于威斯康星州的SpringGreen附近的威爾士家庭,是一個老師;賴特有兩個妹妹,Jane(生于1869年)和Maginel(生于1877年)。

20世紀上半葉最有影響的建築師之一。在他超過70年的建築師生涯(從1887年到1959年)中,不僅設計了一系列具有個人風格的高質量作品,還影響了整個美國建築的進程。直到今天,他可能還是美國最著名的建築師。

生平經曆

1867年6月8日,賴特出生于美國威斯康星州裡奇蘭森特。他隻在大學上了兩年工程系,便到芝加哥D.阿德勒和L.沙利文的建築事務所工作。這期間芝加哥學派的設計思想給賴特以深刻的啟發,他一生對大城市持批判态度,很少設計摩天大樓,設計最多、最為精彩的建築類型就是别墅和住宅。

1893年,賴特自設事務所,緻力于尋求适合于美國中西部的住宅建築風格,當時其他青年建築師亦在作同樣探讨,形成所謂“草原學派”。1900年,草原式建築風格趨于成熟,賴特成為這一風格的主要創導人。草原式住宅被作為商品建築而大量興建,它用簡潔的牆面、寬敞的起居室、環境采暖裝置等取代了住宅中複雜的細節,經濟合理地達到了舒适、方便、寬敞的功能。

賴特早期的作品并不為美國人所接受。最早認識到賴特價值的是歐洲人。1908年德國人弗蘭基到美國哈佛大學講學,深為賴特的作品吸引,并說:“德國人正在摸索你實際已經做到了的東西。美國人在50年内不會有接受你作品的準備。”密斯·凡德羅在參觀了賴特作品展之後也說:“他的影響即使看不見也會感覺得到。”

1915年——1922年,應日本邀請設計的東京帝國飯店(1967年拆除)是賴特的重要作品之一,舒适豪華,空間優美,結構獨特。完工後一年即經受了東京最嚴重地震的考驗。

30年代經濟危機時期,建築活動停頓,他在普林斯頓、芝加哥、紐約等地任教,并在歐美各地巡回展出他的建築藝術。

1932年在其住所塔裡辛設建築訓練班。經濟好轉後,恢複了他作為傑出建築師的地位。

給賴特帶來世界聲譽的建築是他1936年為美國富翁霍夫曼在賓州“熊跑”溪上設計的流水别墅。在這項工程中,賴特發揮了他對鋼筋混凝土懸臂結構的偏愛,同時也深刻表達了他“有機建築”的設計思想。

流水别墅完工之後,賴特開始為威斯康星州的約翰遜制蠟公司設計總部辦公樓和實驗樓,1950年完工。辦公樓是一幢7層建築,空間封閉,采用蘑菇形空心圓柱,由下而上逐漸變粗,上部為一圓傘狀結構,其間的空檔玻璃覆蓋,形成一奇特的空間效果。建成之後,雖然由于施工質量問題頂棚經常漏水,公司老闆甯可經常維修也舍不得拆這種頂棚形式。因為正是這種空間造型吸引不少參觀者,約翰遜制蠟公司也随之聞名。

1943年開始設計,到賴特去世後才建成的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1943~1959)是他最後的傑作,也是他在鬧市區建造的唯一規模較大的建築。古根海姆博物館沒有分隔的樓層,而是用螺旋形的斜坡一直到頂,實現了他多年來所設想的連續空間。

賴特是20世紀建築界的浪漫主義者和田園詩人。他不同于歐洲的3位大師(格羅皮烏斯、密斯·凡德羅和柯布西耶),他們忽略空間的中心作用和人的參與欲望,而賴特則在空間中充分考慮到人的存在,考慮建築與環境的有機結合。他提倡建築形式多樣化,較早地否定了風行世界的國際式方盒子建築形式,給後來的美國建築思潮和世界各國的建築發展以深刻的藝術上的啟發。

1959年4月9日,賴特在亞利桑那菲尼克斯去世。

主要作品

生前著有《自傳》(1932,1943年修訂)、《消失的城市》(1932)、《有機建築》(1939)、《一個美國建築》(1955)和《遺囑》(1957)等著作。

主要成就

四大現代建築師之一

有機建築論

美國藝術文學院成員

世界文化遺産

設計作品

1902年芝加哥威利茨住宅(WillittsHouse)

1904年紐約州布法羅市拉金公司辦公樓(LarkinBuilding)

1907年伊利諾州羅伯茨住宅(IsabelRobertsHouse,RiverForest,Illinois)

1908年芝加哥羅比住宅(RobieHouse)

1911年威斯康星州普林格林(SpringGreen,Wisconsin)建造居住與工作總部塔裡埃森(Taliesin)

1915-1922年東京帝國飯店(ImperialHotel)

1936年流水别墅(KaufmannHouseonWaterfall)

年代不詳約翰遜公司總部(Johnsonandson,IncRacine,Wiscosin)

1938年亞利桑那州斯科茨代爾(Scottsdale,Arizona)

1959年10月建成開幕古根海姆博物館

設計理念

賴特從小就生長在威斯康星峽谷的大自然環境之中,在農場賴特過起了日出而居,日落而歇的生活。想大自然索取的艱苦勞動中了解了土地,感悟到蘊藏在四季之中的神秘的力量和潛在的生命流,體會到了自然固有的旋律和節奏。賴特認為住宅不僅要合理安排卧室,起居室,餐櫥,浴廁和書房使之便利日常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增強家庭的内聚力,他的這一認識使他在新的住宅設計中把火爐置于住宅的核心位置,使它成為必不可少但又十分自然的場所。賴特的觀念和方法影響了他的建築。

賴特的一生經曆了一個摸索建立空間意義和它的表達,從由實體轉向空間,從靜态空間到流動和連續空間,在發展到四度的序列展開的動态空間,最後達到戲劇性的空間。布魯諾。塞維說如此評價賴特的貢獻:“有機建築空間充滿着動态,方位誘導,透視和生動明朗的創造,動态是創造性的,因為其目的不在于追求耀眼的視覺效果,而是尋求表現生活在其中人的活動本身。

賴特提出了:

1.崇尚自然的建築觀。

賴特的草原式的住宅反映了人類活動,目的,技術和自然的綜合它們使住房與宅地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花園幾乎伸人到了起居室的心髒,内外混為一體。就日同人的生命。這樣,居室就在自然的懷抱之中。他認為:我們的建築如果有生命力,它就應該反映今天這裡的更為生動的人類狀況。建築就是人類受關注之處,人本性更高的表達形式,因此,建築基本上是人類文獻中最偉大的記錄,也是時代,地域和人的最忠實的記錄。

2.屬于美國的建築文化。

我們不應該無視後代的要求,但更應該尋求現時的歡樂和豐富的生活,革命不能無視過去的創造,但我們應該努力消化吸收使之進入我們的思想。賴特首先立足于吸收民間傳統有價值的東西去創立美國自己的文化,一個例證是住宅的門廊,它最早源于瑞士和帝國的敞廊,後來出現在美國南部種植園主的住宅中,到十九世紀初,美國的住宅普遍采用了門廊作為一個娛樂休息的面積,賴特接受了這一傳統構件,但在他的草原式住宅中他不是用門廊圍繞住宅内部而是把它用來保持和延長住宅的平面構圖,如溫斯路住宅。還有一個就是十字行平面的運用,這原來是美國傳統住宅的固有形式,這種平面有利于三面采光,賴特繼承了這種形式,但他使空間向外伸展,上下穿差,從而産生新的空間效果。

3.活的有機的建築

建築師應與自然一樣地去創造,一切概念意味着與基地的自然環境相協調,使用木材,石料等天然材料,考慮人的需要和感情。賴特認為“隻有當一切都是局部對整體如同整體對局部一樣時,我們才可以說有機體是一個活的東西,這種在任何動植物中可以發現的關系是有機生命的根本,……我在這裡提出所謂的有機建築就是人類精神活的邊縣,活的建築,這樣的建築當然而且必須是人類社會生活的真實寫照,這種活的建築是現代新的整體。這種“活”的觀念能使建築師擺脫固有的形式的束縛,注意按照使用者,地形特征,氣候條件,文化背景,技術條件,材料特征的不同情況而采用相應的對策,最終取得自然的結果而并非是任意武斷地加強固定僵死的形式。這種從本身中尋求解答的方法也使建築師的構思有利新的契機,從而靈感永不枯萎,創新永無止境。賴特的有機建築觀念主張建築物的内部空間是建築的主體。賴特試圖借助于建築結構的可朔性,和連續性去實現整體性。他解釋,這種連續可朔性包括平面的互叠,空間的接續;牆,樓面,平頂既各為自身又是另方面的連續延伸,在結構中消除明确分解的梁柱體系,尤其是懸臂的運用,為整體結構,空間的内伸外延提供了技術可能。“活”的觀念和整體性是有機建築的兩條基本原則,而體現建築的内在功能和目的,與環境協調;體現材料的本性是有機建築在創作中的具體表現。

4.技術為藝術服務

進入二十世紀西方資本主義世界的科學技術有了長足的發展,各類機器相繼問世并逐漸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使社會發生前所未有的變革,這對長期處于傳統形式的建築師提出了挑戰,在新技術面前賴特在設計實踐中鞭打自己對新的機器時代的熱情,他覺得住宅應該有輪船,飛機,汽車的流線型,因此結構應該表現出連續性和可朔性,尋求新時代的空間感。他說:“科學可以創造文明,但不能創造文化,僅僅在科學統治之下,人們的生活将變的枯燥無味,……工程師是科學家,并且可能也有獨創精神和創造力,但他不是一位有創造的藝術家”。

5.表現材料的本性

賴特的建築作品充滿着天然氣息和藝術魅力,其秘訣就在于他對材料的獨特見解。泛神論的自然觀決定了他對材料天然特性的尊重,他不但注意觀察自然界浩瀚生物世界的各種奇異生态,而且對材料的内在性能,包括形态,文理,色澤,力學和化學性能等等仔細研究,“每一種材料有自己的語言……每一種材料有自己的故事,”“對于創造性的藝術家來說,每一種材料有它自己的信息,有它自己的歌。”

6.連續運動空間

賴特并不認為空間隻是一種消極空幻的虛無,而是視作為一種強大的發展力量,這種力量可以推開牆體,穿過樓闆,甚至可以揭開屋頂,所以賴特越來越不滿足于用矩形包容這種力量了,他摸索用新的形體去給這種力量賦形,海貝的殼體給他這樣一種啟示,運動的空間必須有動态的外殼——一種無窮連續的可朔性。

7.有特性和詩意的形式

賴特對“簡潔”的看法是受到了日本的影響,他十分贊賞日本宗教關于“淨”的戒條,即淨心和淨身,視多餘為罪惡,明顯地對日本傳統建築發生過影響,主張在藝術上消除無意義的東西而使一切事物變得十分地自然有機,反樸歸真。“浪漫”是賴特有機建築語言,他說:“在有機建築領域内,人的想象力可以使粗造的結構語言變為相應的高尚形式,而不是去設計毫無生氣的立面和炫耀結構骨架,形式的詩意對于偉大的建築就象綠葉與樹木,花朵與植物。肌肉與骨頭一樣不可缺少。”

賴特(FrankLioydWrignt)一生著述頗豐,先後撰寫出版作品:

《AusgefürhteBautenandEntwürfe》

《AusgefürteBauten》

《AnAutobiography》《TheDisappearingCity》

《TheNaturalHouse》

《TheStoryoftheTower》

《ATestament》

《TheLivingCity》等作品。

建築思想

“有機建築”是現代建築運動中的一個派别,賴特是這個流派的代表人物。這個流派認為每一種生物所具有的特殊外貌,是它能夠生存于世的内在因素決定的。同樣地每個建築的形式、它的構成,以及與之有關的各種問題的解決,都要依據各自的内在因素來思考,力求合情合理。賴特主張設計每一個建築,都應該根據各自特有的客觀條件,形成一個理念,把這個理念由内到外,貫穿于建築的每一個局部,使每一個局部都互相關聯,成為整體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建築之所以為建築,其實質在于它的内部空間。着眼于内部空間效果來進行設計,“有生于無”,屋頂、牆和門窗等實體都處于從屬的地位,應服從所設想的空間效果。這就打破了過去着眼于屋頂、牆和門窗等實體進行設計的觀念,為建築學開辟了新的境界。

這種思想的核心是“道法自然”,就是要求依照大自然所啟示的道理行事,而不是模仿自然。自然界是有機的,因而取名為“有機建築”。

這個流派主張建築應與大自然和諧,就像從大自然裡生長出來似的;并力圖把室内空間向外伸展,把大自然景色引進室内。相反,城市裡的建築,則采取對外屏蔽的手法,以阻隔喧嚣雜亂的外部環境,力圖在内部創造生動愉快的環境。

這個流派對待材料,主張既要從工程角度,又要從藝術角度理解各種材料不同的天性,發揮每種材料的長處,避開它的短處;認為裝飾不應該作為外加于建築的東西而應該是建築上生長出來的,要像花從樹上生長出來一樣自然。它主張力求簡潔,但不像某些流派那樣,認為裝飾是罪惡、認為機器是人的工具,建築形式應表現所用工具的特點,有機建築接受了浪漫主義建築的某些積極面,而抛棄了它的某些消極面。這個流派對待傳統建築形式的态度是,認為應當了解在過去時代條件下所以能形成傳統的原因,從中明白在當前條件下應該如何去做,才是對待傳統的正确态度,而不是照搬現成的形式。賴特的流水别墅、西塔裡埃辛冬季營地以及德國建築師沙龍的柏林愛樂音樂廳是有機建築的實例。

流水别墅是賴特為卡夫曼家族設計的别墅。在瀑布之上,賴特實現了“方山之宅”(houseonthemesa)的夢想,懸空的樓闆鉚固在後面的自然山石中。主要的一層幾乎是一個完整的大房間,通過空間處理而形成相互流通的各種從屬空間,并且有小梯與下面的水池聯系。正面在窗台與天棚之間,是一金屬窗框的大玻璃,虛實對比十分強烈。整個構思是大膽的,成為無與倫比的世界最著名的現代建築。

從流水别墅的外觀,我們可以讀出那些水平伸展的地坪、腰橋、便道、車道、陽台及棚架,沿着各自的伸展軸向,越過山谷而向周圍凸伸,這些水平的推力,以一種詭異的空間秩序緊緊地集結在一起,巨大的露台扭轉回旋,恰似瀑布水流曲折迂回地自每一平展的岩石突然下落一般,無從預料的整個建築看起來像是從地裡生長出來的,但是它更像是盤旋在大地之上。這個建築已超越了它本身,而深深地印在人們意識之中,以其具象創造出了一個不可磨滅的新體驗,它具有活生生的、初始的原型的、超越時間的質地,為了越過建築史的諸多流派,它似乎全身飛躍而起,坐落在賓夕法尼亞的岩崖之中,指揮着整個山谷,超凡脫俗,建築内的壁爐是以暴露的自然山岩砌成的,瀑布所形成的雄偉的外部空間使流水山莊更為完美,在這兒自然和人悠然共存,呈現了天人和一的最高境界。

流水别墅的建築造型和内部空間達到了偉大藝術品的沉穩、堅定的效果。這種從容鎮靜的氣氛、力與反力相互集結之氣勢,彌漫在整個建築内外及其布局與陳設之間。

不同凡響的室内使人猶如進入一個夢境,通往巨大的起居室空間之過程,正如經常出現在賴特作品的特色一樣,必然先通過一段狹小而昏暗的有頂蓋的門廊,然後進入反方向上的主樓梯透過那些粗犷而透孔的石壁。

在材料的使用上,流水别墅也是非常具有象征性的,所有的支柱,都是粗犷的岩石。石的水平性與支柱的直性,産生一種明顯的對抗,所有混凝土的水平構件,貫穿空間,飛騰躍起,賦予了建築最高的動感與張力。賴特對于國際形式主義、空談機能主義的态度,濃縮地表現在由起居室通到下方溪流的樓梯。這個著名的樓梯,關聯着建築與大地,是内、外部空間不可缺少的媒介,且總會使人們禁不住地一再流連其間。

流水别墅可以說是一種以正反相對的力量在微妙的均衡中組構而成的建築。也可以說是水平或傾斜穿插推移的空間手法,交錯融合的稀世之作。

流水别墅的空間陳設的選擇、家具樣式設計與布置都獨具匠心。同時卡夫曼家人對這幢無價産業付出了愛和關切,他們以偉大的藝術品、家具、勤快的維護工作以及他們私人的物品來陪襯它。建築永遠是建築師的作品,但卻無法供給有關私人的物品,但夫曼能夠辦到,并能夠珍惜賴特的一切努力。

1937年,賴特又提出了“美國風格”住宅建築,這種建築是針對中産階級設計的中等價格的住房,采用現代主義的簡單幾何形式,沒有裝飾細節,内部空間可以自由安排,賴特為這種建築設計了模式系統,作為設計與施工的基本标準。這一類建築雖然不如賴特其他建築那麼顯赫,然而對美國住宅建築的影響卻最大,戰後美國各地興建的大量中産階級住宅基本上都采用了他的“美國風格”住宅建築原則。此後,賴特依然不斷從事設計,1943年開始着手設計的古根海姆美術館是他的經典代表作。

賴特的設計中有裝飾性的細節設計,愛使用暖色系的色彩,擅長将現代材料和自然材料配合使用,在空間的自由運用和建築與自然關系的處理方面有非常獨到的地方,不同于普通的現代主義建築設計師。他讨厭拘泥于機械美學而把建築空間變得冷漠的做法,發展了“有機建築”的理論,不同于現代主義的簡單理性方式。賴特本人也曾否認與現代主義的關系,但是,他在畢生的設計實踐中都堅持使用現代建築材料,采用現代建築結構,作品有強烈的功能主義傾向,賴特是一個具有強烈個人風格的現代主義大師。

有機設計

建築的結構、材料、建築的方法融為一體,合成一個為人類服務的有機整體。有機設計其實就是指的這個綜合性、功能主義的含義。

有機建築提出六個原則,即:

1)簡練應該足藝術性的檢驗标準;

2)建築設計應該風格多種多樣,好像人類一樣;

3)建築應該與它的環境協調,他說:“一個建築應該看起來是從那裡成長出來的,并且與周圍的環境和諧一緻。”

4)建築的色彩應該和它所在的環境一緻,也就是說從環境中采取建築色彩因素;

5)建築材料本質的表達;

6)建築中精神的統一和完整性。

有機建築的觀點并不是呆闆的,而是充滿了靈活性的方法。賴特曾經表示喜好用鋼筋混凝土仿照植物的結構來設計建築,結構中間是一個樹幹(trunk),深埋在地下,每層樓好像足在樹幹上長出來一樣,層層加上,陽光從上至下穿過天窗進入室内,造成自然照明的感覺,日光與月光都有類似的效果。賴特稱這為有機建築。

所做貢獻

賴特對于傳統的重新解釋,對于環境因素的重視,對于現代工業化材料的強調,特别是鋼筋混凝土的采用,和一系列新的技術(比如空調的采用)。為以後的設計家們提供了一個探索的、非學院派和非傳統的典範,他的設計方法也成為日後新探索的重要借鑒。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