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

漢語漢字
黔(qián),共16畫,可做形容詞、動詞、名詞。[3]
  • 中文名:黔
  • 拼音:qián
  • 部首:黑
  • 五筆:LFON
  • 倉颉:WFOIN
  • 鄭碼:LKSX
  • 筆順:丨フ丶ノ一丨一一丶丶丶丶ノ丶丶フ
  • 筆畫:16
  • 注音:ㄑㄧㄢˊ
  • 結構:左右
  • 統一碼:9ED4

基本信息

拼音:qián

舊體“黔”字

注音:ㄑㄧㄢˊ

部首:黑

部外筆畫:4畫

總筆畫:16

五筆86:LFON

五筆98:LFON

倉颉:WFOIN

筆順編号:254 312 114 444 344 5

四角号碼:68327

Unicode:CJK

統一漢字U+9ED4

詞語意思

1.黑色

2.中國貴州省的别稱

詞性

作形容詞

(1)形聲字。從黑,從今,今亦聲。

黔,黎也。從黑,今聲。秦謂民為黔首,謂黑發也,周謂之黎民。――《說文》

以為黔首則。――《禮記·祭義》

邑中之黔。――《左傳·襄公十六年》

(2)固定詞組。如:黔口(黑嘴巴);黔黑(深黑);黔醜(污黑醜陋)

作名詞

(1)指百姓。如:黔庶(百姓,平民);黔細(黔首和細民的别稱);黔落(百姓所居的村落);黔愚(無知的百姓);黔民(平民百姓)。

(2)貴州省的簡稱。如:黔江(即烏江)。

(3)姓。

動詞

(1)曬黑,染黑,熏黑。

烏不日黔而黑。――《莊子·天運》

或黔其廬。――清·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2)又如:黔突(本指煙囪熏黑,也用以稱煙囪);黔突暖席(煙囪變黑,坐席變為溫暖)

(3)通“黥”。在犯人臉上刺刻塗墨的刑罰 [tattoo]。如:黔劓(在臉上刺刻塗墨和割鼻)

(1)

黑色:~首。

常用詞組

黔劇 qiánjù

貴州地方戲曲劇種,由曲藝“文琴”(一種用揚琴伴奏的說唱形式)發展而成,原來叫“文琴戲”。

黔黎 qiánlí

百姓

願黔黎其誰聽,惟請死而獲可。――潘嶽《西征賦》

黔驢技窮 qiánlǘ-jìqióng

比喻人有限的一點本領已經用完。也說“黔驢之技”

黔驢之技 qiánlǘzhījì

比喻虛有其表,本領有限

雖長蛇之勢若粗雄,而黔驢之技已盡展。――宋·李曾伯《代襄阃回陳總領賀轉官》

黔首 qiánshǒu

指平民;百姓

以愚黔首。――漢·賈誼《過秦論上》

方言集彙

粵語:kim4

客家話:[海陸豐腔] kiam2 kim2 [梅州腔] kiam2 [客英字典] kiam2 [台灣四縣腔] kiam2 kim2 [寶安腔] kiam2

字源演變

形聲字。從黑,今聲。本義為黑色。《說文》:“黔,黎也。從黑,今聲。秦謂民為黔首,謂黑色也。周謂之黎民。《易》曰:‘為黔喙。’” 《秦始皇廿六年诏書》:“廿六年,皇帝盡并兼天下諸侯,黔首大安,立号為皇帝。”《左傳·襄公十七年》:“宋皇國父為大宰,為平公築台,妨于農收。子罕請俟農功之畢,公弗許。築者讴曰:‘澤門之晰(白,指皇國父),實興我獄;邑中之黔,實慰我心。’”杜預注:“子罕色黑而居邑中。”可用作動詞,指曬黑、塗黑或熏黑。又用作貴州省的簡稱,如“黔劇”、“黔驢技窮”。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古文〕

又與钤通。《易·說卦》艮為黔喙之屬。《注》冷氏曰:鳥善以喙止物者。

又郡名。《史記·秦始皇紀》秦置黔中郡。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琅邪郡黔陬縣。

又《集韻》其嚴切,音鉗。黃黑色也。

又《集韻》居嚴切。義同。

又《廣韻》巨金切《集韻》《韻會》《正韻》渠金切,

又姓。《禮·檀弓》齊有黔敖。《前漢·古今人表》作禽敖。

經籍籑诂

~黑也【易說卦傳】為~喙之屬馬注又【禮記祭義】以為~首則釋文【左氏襄十六年傳】邑中之~釋文【莊子天運】烏不日~而黑釋文又【廣雅釋器】又【小爾雅廣诂】又【漢書叙傳上】集注又【後漢馬融傳注】又【墨子貴義】○~亦黎黑也【史記秦始皇紀】更名民曰~首集解引應劭○~首民也【呂覽愼人】事理~首注○~首民也【廣雅釋诂四】○~首謂民也【禮記祭義】明命鬼神以為~首則注○秦謂民為~首【禮記祭義】釋文○秦呼人為~首【後漢光武紀上注】○艮為~喙之屬【易說卦傳】○~喙肉食之獸【易說卦傳】馬注○~古文鳹同【一切經音義十五】○【史記六國表】衛悼公名~【衛世家索隐】作䖍【呂覽注】作黚。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