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峰寺

雪峰寺

雪峰崇聖禅寺
又名崇聖寺,全名雪峰崇聖禅寺,位于閩侯縣西北雪峰鳳凰山南麓。唐鹹通十一年(870)建,現存殿宇多為光緒年間重修。寺内主要建築是山門、法堂、大雄寶殿、齋堂。大雄寶殿内有來自緬甸的三世如來玉佛。十八羅漢姿态各異,栩栩如生。寺内藏有印度梵文貝葉經和佛祖像,頗為珍貴。[1]
  • 中文名:雪峰寺
  • 外文名:
  • 别名:
  • 所屬宗教:佛教
  • 所在國家:中國
  • 所在城市:福建省福州市
  • 供奉神:緬甸的三世如來玉佛
  • 重要藏品:印度梵文貝葉經和佛祖像
  • 所在地:福州
  •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閩侯縣大湖鄉雪峰山
  • 類别:旅遊景點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建造時期:870年

簡介

又名崇聖寺,全名雪峰崇聖禅寺,位于閩侯縣西北雪峰鳳凰山南麓。唐鹹通十一年(870)建,現存殿宇多為光緒年間重修。寺内主要建築是山門、法堂、大雄寶殿、齋堂。大雄寶殿内有來自緬甸的三世如來玉佛。十八羅漢姿态各異,栩栩如生。山門外有古樹四株,相傳大的兩株系閩王王審知和唐代僧人義存手植,有千年曆史;小的兩株為明代寺僧所植,距今亦五、六百年。寺内藏有印度梵文貝葉經和佛祖像,頗為珍貴。

雪峰寺在民國初年曾一度為福建省佛教會會址。近代佛教三大法師弘一、太虛、芝峰曾會集該寺,留有詩文墨寶,尤其是弘一法師于民國8年(公元1929年)和民國19年(公元1940年)先後兩次遊住雪峰寺,留下十分珍貴

的題匾和詩文。寺院主持僧性願、轉逢、轉解、廣義、廣洽等名師,都是從這裡出山的。1981年春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視察福建光臨山寺,并留下題詞。諸多名人題刻,大為雪峰寺增輝添色。

1982年起新加坡僧人廣洽、廣淨、妙燈,菲律賓僧人瑞今發起重修南安雪峰寺,深得僑領陳嘉庚賢婿李光前博士夫人陳愛禮樂施巨款重修。1984年新加坡龍山寺廣淨法師,普濟寺妙燈法師送來一尊高2米、重5.5噸的釋迦牟尼玉佛。1988年第三次重修雪峰寺,寺前有山門;寺宇分前後兩殿,前殿"萬福堂",明亮寬敞,後殿為大雄寶殿,供奉釋迦牟尼、觀音大士等十多尊大佛象。寺内建有藏經閣,高僧著書頗多,還有從台灣購進的佛教經典多部。山川景色,優美别緻,使雪峰寺成為引人入勝的遊覽佳境。寺外素有秀麗奇特的四景八趣之稱,饒幽趣而豁襟懷。“洗心泉”、“緩步徑”、“芭蕉阪”、“山月樓”、稱為四景;“晴窗曉日”、“花塢曉霧”、“蘿薜凝煙”、“北牖涼風”、“苔階邑露”、“山樓夜月”、“石窦嗚泉”、“香庭蕉雨”即為八趣。曆代詩人遊山覽寺題詠頗多,留有四景八趣詩篇。

此外,還有“太虛洞”、“九洞空”和保存完好的唐代“白馬墳”。石刻、亭榭以及各具風格的曆代寺僧塔墓點綴在寺宇周圍和蔥翠林木之間,琳琅滿日。雪峰寺現由南安市佛教協會會長傳哲法師主持,雪峰寺在海外有較大影響,其名勝古迹有重要的文物價值。

概況

楊梅山雄偉峻峭,林木蔥郁,古木參天,梵刹林立。山巅有慧泉寺,山麓有本山岩,北有西真寺,西南有太湖岩,雪峰寺獨占中區。背山高聳,列石開屏。門庭開闊,東水迥環。諸峰朝拜,左右蟠踞。氣勢磅礴,天生地設。鐘靈毓秀,佛之勝地。但山中難有積雪,何稱雪峰?寺旁有一唐墓,是唐代高僧義存大師的父母墓。義存大師是南安楊梅山下湖尾村人,12歲出家,後來成為一代高僧。唐僖宗賜号“真覺大師”,賜紫衣袈裟,名藻一時。王審知入閩為閩王,聘其為國師,館于王府說教。泉州太宋王延彬也創刹迎師,大加禮敬。

義存大師遊遍全國名山大寺,後開山閩候雪峰寺。義存大師葬父母于楊梅山中,建庵守墳三年,俗稱“白馬墳”。北宋微宗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教谕黃祖舜在義存大師父母墓前堅立一塊“雪峰開山父母墳”石碑,并親手植一株羅漢松,“雪峰”之名自此始稱。南宋淳佑癸卯年(公元1243年),天賜和尚重修庵堂,号“樗拙三築”。

曆代擴修,依山建築,遂成大寺,取名小雪峰寺,以别閩候雪峰寺,後人簡稱雪峰寺。地以人重,人以地傳。雪峰寺為閩南名刹,南洋禅寺不少名僧,住持,門出該寺。宋代大儒朱熹來遊時,曾以“地位清高,日月每從肩上過;門庭開豁,江山常在掌中看”一聯書贈雪峰寺。明代大書法家紅瑞圖為雪峰寺題寫“法界藏身”匾額。清代博學鴻儒洪世澤也為雪峰寺撰寫碑文。摩崖石刻有明代三韓(朝鮮人),清代福建提督馬負書的“玉笏”、“朝天”等文字。曆代高僧著述頗多,有《瘦松集》、《雪峰寺志》、《繼志》傳世。寺中有杜文艮、釋佛化、釋在奎、黃妙應等人雕像,至今猶在。

格局

寺内主要建築是山門、法堂、大雄寶殿、齋堂。大雄寶殿内有來自緬甸的三世如來玉佛。十八羅漢姿态各異,栩栩如生。寺内藏有印度梵文貝葉經和佛。寺内及周圍有枯木庵、金鳌橋、難提塔、無字碑、羅漢岩、望州亭和應潮泉等24景,還保存有珍貴經典如《碛砂經藏》、印度梵文《貝葉經》和整部《頻迦藏》8000多卷等。難提塔,又名祖師塔,是義存的肉身塔。塔如園鐘,上有石卵二百餘粒,有“卵石爆花”的傳說。寺東南方數百步處有枯木庵,為重檐九重頂二層建築,1974年重修。庵内一株枯木樹齡已3000多年,樹高3.2米,直徑2.27米,樹圍7.13米。樹腹中空,可容10餘人。

南面開一門洞,相傳是義存初入山時的栖身之處。枯木内外原有唐、宋、明題刻20多處,多已風化剝蝕,僅存唐代題刻一條19字,在國内獨一無二,稱“樹腹碑”。枯木庵樹腹題刻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寺前4株古柽高聳,距今亦五、六百年。相傳大的兩株系閩王王審知和唐代僧人義存手植,有千年曆史;小的兩株為明代寺僧所植。

飲食

雪峰寺齋館

白水帶公園裡的雪峰寺也有齋館,但這個齋館是非營業性質的,隻在每月的初一、十五日或佛祖、菩薩的誕日以及法會期間開張,為方便上山入寺拜佛上香的佛教信徒解決果腹問題,它提供的素食很有特色、價錢也合算。雪峰寺齋館的素菜是根據季節及市場提供的素菜材料即買即做的,一般以瓜菜、豆制品為主。在這裡吃素菜的特點是,8人或10人為一桌,有8個菜,每人5元,湯、飯随便吃。登山到此,花幾元錢解決午飯問題,雖然全是素菜,但式樣豐富,真的很值,還可減肥,是一舉多得!

興衰史

興廢

據《新會縣志》記載:“在江門津頭淺山之側,明萬曆三十三年僧無二始建觀音堂于天妃宮後,崇祯間裡人蘇泰初刺史舍觀音堂後地一段,僧尚雪、凝雪繼建佛殿,顔日‘雪峰’。拆海時圯。複界後,康熙壬子其徒實藏與僧本立募化修複。僧舍寺宇,敞豁可觀。”

《江門六廟》一文中說,雪峰古寺是始建于明萬曆33年(1605年),是由一位名叫無二的僧人開始在天妃宮後面建起觀音堂的。這座天妃宮當然是在這之前已建有,但天妃宮始建于何時,史籍已無可稽考。到崇祯年間,蘇泰初刺史把觀音堂後面的一塊地,布施給尚雪、凝雪兩位僧人,這兩位僧人便在這塊地上建起雪峰寺。這座古寺到清康熙年間拆海時被毀。拆海即移界,到複界後,于康熙11年(1672年),由原雪峰寺僧的弟子實藏等在原址修複,有僧舍、佛殿,頗為寬敞。明末清初,鄭成功據守金門、廈門,經常出擊江浙一帶,且曾一度進軍圍南京,後來率軍從廈門出發,進攻台灣。

當時台灣為荷蘭人占據,鄭成功苦戰8個月,荷督投降,台灣正式收複。自此鄭成功所部經常與閩粵沿海的反清複明力量多有聯系,取得給養,在海上非常活躍,便引起清皇朝的疑忌,企圖切斷他們之間的聯系,實行“海禁”政策,嚴厲禁止陸上人民出海捕魚和貿易。順治13年(1656年),頒布了“禁海令”,康熙元年(1662年),下诏瀕海居民内徙25千米。新會瀕海的将軍山至崖門口為起點,縱深至荷塘與香山縣(今中山市)的古鎮為界外。被劃出界外的大片鄉鎮,包括今之古井、沙堆、睦洲、九子沙、麻園等地區的居民,須遷徙入内地。後番禺漁民領袖李榮、周玉率領船民和被迫遷的民衆起義,清政府又于康熙3年(1664年),下令再内遷15千米。

這一來江門便無可幸免地劃在界外,所有民房店鋪全部被毀,民衆全數内遷,雪峰寺也就在這時遭毀。詩人黃居石《哀江門》詩中有“雪峰煙起暮鐘殘,一床苔藓坐彌勒”之句,可知當時整個江門被毀,雪峰寺也隻剩得一尊彌勒佛像坐于茺煙蔓草之間了。複界後江門重建,雪峰寺也在原址重建。1931年,當時新會縣縣長以會城河道淺窄、交通不便為由,将縣政府遷到雪峰寺,江門成為新會縣的政治中心。直到1937年才将新會縣府由雪峰寺遷返會城。

解放後,政府利用這座廟宇建築的圍牆改造成江門看守所,廟内的神像在這個時期被破壞殆盡,所以後來的江門人隻知道舊看守所而不知道雪峰寺。到上世紀80年代初,看守所搬遷後,雪峰寺舊址被賣給了原江門市印刷廠作工場。1985年左右,印刷廠又把部分用地賣給飲食服務公司建起兩座住宅樓,雪峰寺湮滅無存。

重建

為了恢複并利用雪峰寺這一曆史文化資源,推動閩侯縣的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經省宗教事務局批準,雪峰寺将異地重建。江門市政府在白水帶風景區牛峰山南麓(即龍光塔下)沿山梁無償撥地100畝支持雪峰寺重建,建築拟采用唐代樸實大方的建築風格。雪峰寺隆重舉行奠基儀式,目前,籌建的相關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當中。

雪峰寺的新址背依牛峰山,前低後高,依山勢而建,明堂開闊,目前,這裡還是一片林地,樹木蔥茏。根據華南理工建築文化遺産保護設計研究所制定的《雪峰寺修建性詳細規劃》,雪峰寺坐東北朝西南,其後山麓的頂端是高11層的龍光塔,前方不遠處有一座小山丘,雪峰寺就定位在龍光塔與案山之間的連線上,寺廟的主軸線則與這條連線重合。

新建的雪峰寺将分為禮佛區、生活區、附屬區和寺廟前區,各功能區分明确。禮佛區以中軸線及兩側用于禮佛的主要殿堂為主,包括在中軸線以西的禅堂均屬于宗教活動區,是香客禮佛和遊人遊覽的主要場所。據了解,雪峰寺寺廟平面建制基本采用中軸對稱的格局,主要的建築設置在高大的台基上。中軸線上四進院落,中軸線依山建有入口牌坊、山門、天王殿、鐘鼓樓、祖師殿、大雄寶殿和法堂(藏經閣)。整座寺廟布局嚴謹,氣勢宏大,樓閣掩映,殿宇巍峨。寺廟空間序列按軸線展開,空間對比,開合有序,每組建築各成一個院落空間,使人在禮佛和遊覽的過程中不知不覺體會到禅意禅機的奧妙。

文化旅遊

印象中的雪峰寺已經十分模糊了。雪峰寺香火鼎盛,香煙缭繞,每天都有很多人前來參拜、求平安。幾經變遷,寺址成為看守所,又拆建成廠房和住宅,現在已經很難找到雪峰寺的痕迹了。雪峰寺是江門寶貴的文化遺産,有着豐富的文化内涵,通過挖掘雪峰寺的曆史文化内涵,把宗教文化、旅遊文化和遺産文化結合起來,發展宗教文化旅遊,對于構建和諧社會,發展僑鄉旅遊事業都是一件好事。重建雪峰寺,還需要搞好旅遊的配套設施建設,擴大旅遊價值。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