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縣

景縣

河北省衡水市縣城
景縣隸屬于河北省衡水市,地處河北省東南部。[1]衡水市東部,緊鄰山東省德州市,大運河西岸,地處環京津、環渤海經濟開發地區和京津、石家莊、濟南三角經濟中心地帶,總面積1183平方公裡,耕地125萬畝,是河北省“十一五規劃”實施“一線兩廂”戰略的“南廂”經濟區域。2007年以來,景縣先後被國家有關行業協會命名為“中國橡塑管業基地”、“中國鐵塔制造基地”、“中國叉車貨叉制造基地”。2013年景縣存世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景州舍利塔、封氏墓群、高氏墓群),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周亞夫墓)。
  • 中文名:景縣
  • 外文名:
  • 别名:
  • 所屬地區:中國,河北省衡水市
  • 下轄地區:景州鎮、龍華鎮、廣川鎮、王瞳鎮、洚河流鎮、安陵鎮、杜橋鎮、王謙寺鎮、北留智鎮、留智廟鎮、劉集鄉、連鎮鄉、梁集鄉、溫城鄉、後留名府鄉、青蘭鄉共10鎮6鄉848個行政村,總人口50萬人
  • 面積:1183平方公裡
  • 人口:50萬人(2004年)
  • 地理位置:北緯37°28′—37°51′,東經115°54′—116°27′
  • 著名景點:景州塔、周亞夫墓
  • 地域名人:董仲舒
  • 電話區碼:0318
  • 郵編區碼:053500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氣候
  • 人口:52萬人(2013年)
  • 地方方言:景州話
  • 電話區碼:0318
  • 郵編區碼:053500
  • 行政類别:縣

建制沿革

遠古的景縣由古黃河、漳河沖積

而成,林木蒼莽、水草豐盛。遠在商、周時期,此地為條氏國。

春秋時,為晉之條地。戰國時,屬趙。秦時,确立郡縣,條地屬钜鹿郡。

西漢時,境内有條(《後漢書》寫作“修”)縣、條侯國、條市縣、龍條縣和廣川縣。條縣,位于今境中東部,故治在南條城(今縣城南十餘裡胡莊),屬冀州信都國(治在今河北冀州市)。條侯國,位于今境中部,于漢文帝後元二年(公元前162年)封周亞夫為條侯,故治在北條城,亦名亞夫城(今景縣城)。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年),國除,地歸條縣。條市縣,位于今境西部,故治在今縣城西三十裡大溫城,屬幽州渤海郡(治浮陽,在今河北滄縣)。龍條縣,位于今境東北部(今十王殿一帶),屬兖州平原郡(故治在今山東平原縣南20裡)。廣川縣,位于今境西南部,故治在今廣川,屬信都國。

東漢時,條市、龍條兩縣并入條縣,屬渤海郡。廣川縣屬清河國(故治在今河北清河縣東)。

三國時,魏将條縣之東部劃為東安陵縣(今吳橋縣西北部),故治在宣府鎮(今吳橋縣窯廠店)。條縣、東安陵縣、廣川縣同屬渤海郡。

晉時,條縣治所移至邸閣城(今縣城東北十餘裡古城村)。

北魏時,條縣治所遷至北條城(今景縣城)。廣川縣屬長樂郡(治在今冀州市)。

北齊天保七年(556年),廣川縣省入強縣,今廣川鎮為棗強故治(金時,棗強治所移至今棗強縣東南;元時廣川鎮劃屬條縣)。

唐武德四年(621年),析東光置安陵縣。條縣、安陵

縣屬觀州(治弓高,在今景縣東北40裡)。貞觀十七年(643年)廢觀州,條縣、安陵縣屬德州(故治在今山東陵縣)。永徽二年(651年),安陵縣治所移至白社橋(今景縣安陵)。永泰元年(765年),條縣改屬冀州。景福元年(892年)安陵縣屬景州(治弓高)。

宋時,條縣屬冀州,省安陵縣。金貞元二年(1154年)條縣改屬景州(治在今河北東光)。

元太宗八年(1236年),觀州治所由東光移來條縣城,以條為附郭。至元二年(1265年)改觀州複為景州,屬河間路。

明洪武二年(1369年),條縣省入景州,轄7鄉、21屯、83地方、946村;領吳橋、東光、故城三縣。景州屬河間府。

清初因明制。雍正二年(1724年)設直隸布政司,分河間東半部為天津府,原屬景州之吳橋、東光、故城三縣直屬河間府,景州為散州。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改地方為社,社上設區,景州轄5區、82社、904村。

民國二年(1913年),廢府、州為縣,景州改為景縣,屬直隸省。

民國三年(1914年),省下置道,景縣屬津海道。民國十七年(1928年),廢道,直隸省改為河北省,景縣直屬河北省。翌年(1929年),改社為編鄉,景縣轄5區、323鄉。

1937年,“七七”事變後,景縣被日僞軍占領。

1938年秋,在王謙寺成立抗日民主政府,屬冀南五專署。

1940年,為便利抗日,以安陵-景州城-王謙寺為界,将景縣劃為景南、景北兩縣。景南縣在馮高堡、景北縣在後留名府相繼成立抗日民主政府。

1945年11月,景南、景北兩縣合并為景縣,于王謙寺成立景縣人民政府。

1946年3月縣政府遷至縣城,轄9個區。

1949年8月,景縣屬河北省衡水專區。

1952年9月,景縣劃屬滄縣專區。

1958年6月,屬天津專區。11月,景縣、故城、吳橋三縣合并為吳橋縣,屬天津市。縣駐地在桑園鎮。

1961年6月,恢複景縣建置,屬滄州專區。

1962年7月,改屬衡水專區。

1967年12月9日,衡水專區改稱衡水地區,景縣屬衡水地區。

行政區劃

1984年1月,機構改革,人民公社改為鄉鎮,景縣轄2鎮、31鄉。

1996年1月,景縣并鄉擴鎮,由原5鎮27鄉并為5鎮11鄉。7月19日,衡水地區撤銷,改設為地級衡水市,景縣屬衡水市。

2003年,景縣轄10鎮、6鄉、848個行政村,891個自然村,人口50萬。

2013年景縣轄景州鎮、龍華鎮、廣川鎮、王瞳鎮、洚河流鎮、安陵鎮、杜橋鎮、王謙寺鎮、北留智鎮、留智廟鎮、劉集鄉、連鎮鄉、梁集鄉、溫城鄉、後留名府鄉(留府)、青蘭鄉共10鎮6鄉848個行政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景縣處于北緯37°28′—37°51′,東經115°54′—116°27′,全境呈馬蹄形,最高點海拔25米,最低點14.1米。東西寬27.5公裡,南北長45公裡。

景縣位于河北省東南部,大運河西岸,北距北京255公裡,天津210公裡,南距山東省會濟南市150公裡,西距河北省會石家莊150公裡,與山東省德州市毗鄰。

地形地貌

景縣地處黑龍港流域,屬于華北平原的一部分,景縣地勢平坦,最高點海拔25米,最低點14.1米,地勢自西南向東北緩緩傾斜。

氣候特征

氣候,年平均氣溫12.5℃,年平均降水量554毫米。

景縣年平均氣溫12.7℃,一月份平均氣溫-4.3℃,七月份平均氣溫27℃.極端最高氣溫42℃,極端最低氣溫-24.3℃。全年無霜期約為191天,曆史最早霜期為10月1日。年平均日照2745.2小時。區域内年平均風速為2.16m/s,全年最大風速21m/s,年主導風向為SSW。在五六月份經常出現危害性較大的幹熱風,年平均出現十三天。

景縣平均降雨量為552.6mm,最大年降水量為1000mm,最小年降水量為262.8mm。多年平均蒸發量為1940.1mm,最多年(1972)2140.8mm,最少年(1977)1690.5mm。

自然資源

2008年景縣有林地22萬畝,林木複蓋率12.36%,活立木蓄積量100萬立方米。

有煤、炭、石油等礦産資源。

2008年,景縣森林複蓋率13.6%。

人口民族

2013年,景縣總人口為52萬人,居衡水市第二位。其中有回族、壯族、滿族、土家族、苗族、蒙古族等少數民族。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