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都洛陽

東都洛陽

隋後期的首都
東都洛陽,是隋後期的首都,隋炀帝大業元年(605)營建。城南對伊阙,北據邙山,唐朝時高宗、中宗、睿宗、武則天、玄宗、昭宗、哀宗都将其作為帝都,時間共近50年,時稱為東都、神都或東京。城内有隋唐時代面積最大的宮殿群—洛陽宮,和中國曆史上最高大的宮殿建築—萬象神宮。東都洛陽是當時全國政治、經濟中心,同時也是東南通江都、太湖、浙江,東北通山東、涿郡,西通關中長安的大運河交通中心。
  • 中文名:
  • 外文名:
  • 地理位置:河南西部
  • 所處時代:
  • 占地面積:
  • 保護級别:
  • 開放時間:
  • 别名:東都、神都或東京
  • 行政區類别:隋、唐帝都
  • 所屬地區:河南省
  • 面積:15,230平方公裡
  • 下轄地區:6市轄區、8縣、1縣級市
  • 政府駐地:洛龍區開元大道228号
  • 電話區号:(+86)0379
  • 郵政區碼:471000
  • 著名景點:龍門石窟,白馬寺,中國國花園
  • 機場:洛陽北郊機場
  • 火車站:洛陽火車站,洛陽東站
  • 車牌代碼:豫c
  • 中文名稱:東都洛陽
  • 營建時間:隋炀帝大業元年(公元605)
  • 人口:6,549,486(2010年)
  • 使用時間:近50年
  • 特色建築:洛陽宮,萬象神宮等
  • 方言:河南話

布局

東都洛陽城的宮城、皇城位于都城的西北隅。這是有意區别于京城的布局,準隋江都宮榆林宮兩例,可知這樣的規劃是下京城一等的。洛陽西北隅适占洛陽城地勢最高的位置,在這處負隅高地上建造了宮城、皇城,并形成夾城。

宮城除南置皇城外,北建重城,東隔東城,西面連苑。宮城、皇城本身又都内外徹磚。皇城之南并界以洛河。宮城後面有曜儀城、圓璧城,又建東、西隔城。皇城東面有東城,其北建含嘉倉城。

外郭城東北部及洛水南岸為裡坊區。洛陽城的建築規模略小于京城長安城。含嘉倉城糧窖密集,存儲來自河北、河南諸道的官糧。洛陽戒備的堅固嚴密,遠在京城之上。

影響

隋唐時期中原城市形态布局對周邊地區和國家産生很大影響,唐王朝許多邊城和周邊國家的城市的規劃建設都受到了洛陽城的影響。渤海上京龍泉府城遺址是其中一個典型的例子。

渤海國是唐至五代期間,由靺鞨族在東北地區建立的地方民族政權。上京龍泉府是渤海建都時間最長、規模最大、布局最為完備的都城。該城位于今黑龍江省甯安市境内的河谷盆地。

西瀕忽汗河(今牡丹江),故稱忽汗城。上京城的形制和布局明顯仿照唐長安城,為橫長方形。全城分為宮城、皇城、外郭城三部分。

宮城、皇城位于外郭城北部中央,宮城之内,南北分布着五座宮殿基址,前朝後寝之制。皇城在宮城前,為官衙所在。外郭城周長16296米,設10個城門,由縱橫街道分成若幹居民裡坊。皇城南門前的南北中軸大街最寬,俗稱“朱雀大街”。各裡坊四周築牆。

曆史

洛陽位于河南西部,是我國“七大古都”之一

以洛陽城為中心的河洛地區,曆史上被稱為“河南”,與“河東”、“河内”相對應,是華夏民族最早的政治活動中心。自從有曆史記載以來,洛陽城一直是這一地區的政治中心。

西周時期,周成王時周公營雒邑,此為成周城所在,是西周王朝的東都,直屬于周天子。東周時期,雒邑為首都,其馀大體和西周時期相同。戰國時期,雒邑改稱雒陽。

秦置三川郡,郡治雒陽,轄今三門峽市(除靈寶外)、洛陽市(栾川西部除外)、鞏義市、荥陽市、鄭州市區、中牟縣、原陽縣。

西漢時期,此地區東部為東都洛陽為中心的河南郡,西部屬弘農郡。從這一時期開始,“河南”正式成為行政區劃中的一個地理名詞,直到清朝。

在這兩千多年的曆史裡,“河南郡”、“河南尹”或者“河南府”一直特指此以洛陽為中心的地區。此時的河南郡,轄今偃師市、孟津縣、鞏義市、荥陽市、鄭州市區、中牟縣、新鄭縣、新密市、原陽縣、汝陽縣、伊川縣、汝州市。

西部屬弘農郡的有天的三門峽市全部、宜陽縣、新安縣、洛甯縣、嵩縣、栾川縣已經現在南陽市和陝西省的部分地區。東漢時期,河洛地區的建制與西漢時期基本相同,隻是河南郡改為河南尹,轄區不變。

三國時期,屬曹魏。雒陽改稱洛陽行政建制基本上沿襲東漢。

河南尹有所擴大,此時的河南尹包括今天的偃師市、孟津縣、鞏義市、荥陽市、鄭州市區、中牟縣、新鄭縣、新密市、原陽縣、汝陽縣、伊川縣、汝州市、登封市、禹州市、嵩縣。跟兩漢時期相比,多了登封、禹州、嵩縣。

西晉時期,大體仍然沿襲兩漢舊制。不同之處在于,河南尹又改回河南郡,同時東部析置荥陽郡,包含今天的荥陽市、鄭州市區、中牟縣、新鄭市、新密市、原陽縣。

同時河南尹向西有所擴展,包含了新安縣和宜陽縣東部。此時,河南郡包含的地區有偃師、孟津、鞏義、登封、汝州、伊川、汝陽、禹州、嵩縣、新安。

東晉十六國時期,天下大亂,行政區劃已不可考。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河洛地區仍為以洛陽為中心的河南郡。附近的其他各郡基本沒有變化。

北魏統一北方後,遷都洛陽,又改河南郡為河南尹。另置渑池郡,其他各郡無變化。但新設了很多縣。

隋朝統一天下,複改河南尹為河南郡,以東都洛陽為中心。轄今偃師、孟津、鞏義、登封、伊川、嵩縣、宜陽、新安、渑池、陝縣等地。汝州、汝陽該屬襄城郡,郡治從襄城遷到汝州。

唐朝區劃變化很大。河南郡改為都畿道河南府,仍以洛陽為中心。

轄區比隋朝的河南郡有所擴大,加入了今禹州市、新密市、洛甯縣、濟源市、溫縣、孟州市。五代十國又是天下大亂,增設陝州、孟州(很可能是唐朝中後期設置的),所以河南府的轄區很可能又回到隋朝河南郡的範圍。

北宋時期河南府以西京洛陽為中心,轄今日鞏義、登封、渑池、偃師、孟津、伊川、新安、宜陽、洛甯、嵩縣。

南宋時期金國河南府轄區有所縮小,轄今日鞏義、登封、渑池、偃師、孟津、新安、宜陽大部、伊川小部分地區。

元朝設河南江北行省,從此以後,“河南”所指代的範圍不再限于河洛地區。

不過以洛陽為中心的河南府一直存在到清朝末年,隻是作為河南江北行省或者河南省的次級行政區。此時的河南府路向西擴展,收納了靈寶、陝縣、洛甯。其他方向不變。

明朝河南府進一步擴大,又增加了盧氏、栾川、嵩縣、伊川大部清朝從河南府析置陝州,包括今天的陝縣、靈寶、盧氏,以及栾川一部分地區。

1912年,民國建立,廢河南府,設河洛道,道尹公置駐洛陽,轄洛陽、偃師等19縣。

1923年,河南省長公署遷于洛陽,洛陽成為河南省會

1932,日軍進攻上海,國民黨政府定洛陽為行都,并一度遷洛辦公。

1939年秋,河南省政府再次遷洛,洛陽第二次成為河南省會。

1948年,洛陽解放,析洛陽縣城區置市。洛陽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

1949年12月,洛陽市人民民主政府改稱洛陽市人民政府。

1954年,洛陽市升格為河南省直轄市。

1955年,洛陽縣撤銷,一部分并入洛陽市,其馀部分劃入偃師、孟津等縣。

1956年,建成洛陽市老城區、西工區和郊區,次年成立瀍河區。

1982年,經國務院批準,新成立吉利區。

1983年新安、孟津、偃師改隸洛陽市,洛陽所轄登封市劃歸鄭州市管轄。

1986年,洛陽地區撤銷,洛甯、宜陽、嵩縣、栾川、汝陽、伊川改屬洛陽市。

1993年,偃師縣改為偃師市。

2000年6月,經國務院批準,洛陽郊區更名為洛龍區。洛陽附近的各縣中,跟洛陽曆史聯系最密切的是偃師、孟津、鞏義、登封。其中偃師、孟津從周朝以來三千年如一日,從未改變。

地理

地處九州腹地,河南省西部,東經112°16'—112°37',北緯34°32'—34°45',位于中國第二階梯與第三階梯交界帶,歐亞大陸橋東段,東西長約179公裡,南北寬約168公裡。

橫跨黃河中下遊南北兩岸,東鄰鄭州,西接三門峽,北跨黃河與焦作接壤,南與平頂山、南陽相連。

氣候

位于暖溫帶地帶,氣候具有春季多風、氣候幹旱,夏季炎熱、雨水集中,秋季晴和,日照充足,冬季幹冷、雨雪稀少的顯著特點。

全年四季分明,熱量、降水量随時間分布具有顯著的季節性特點。全年日照時數為2141.6小時,各地差異不大,四季分布為夏多冬少,春秋居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