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台

黃金台

戰國遺址
黃金台,亦稱招賢台,戰國時期燕昭王築,為燕昭王尊師郭隗之所。其真正的故址位于河北省定興縣高裡鄉北章村台上(台上隸屬于北章村,由黃金台在此而得名),目前遺址尚存。據清康熙十二年定興縣志記載:“黃金台燕昭王築,,禮郭隗以緻士。樂毅劇辛先後至。故址在縣西三十裡北章村。年華曠邈,風雨崩摧于此,愈彰深古,觸人遠懷。不知乃自何人構為梵宇,綴以浮屠,則懸金區作布金地矣惜也。”
  • 中文名:黃金台
  • 外文名:
  • 地理位置:
  • 所處時代:
  • 占地面積:
  • 保護級别:
  • 開放時間:
  • 屬性:招賢台
  • 時代:戰國時期
  • 用途:招賢納士
  • 所在地:河北省定興縣高裡鄉北章村

位置争議

黃金台,亦稱招賢台,戰國時期燕昭王築,為燕昭王尊師郭隗之所。其真正的故址位于河北省定興縣高裡鄉北章村。據清康熙十二年定興縣志記載:黃金台燕昭王築,禮郭隗以緻士。樂毅劇辛先後至。故址在縣西三十裡北章村。年華曠邈,風雨崩摧于此,愈彰深古,觸人遠懷。不知乃自何人構為梵宇,綴以浮屠,則懸金區作布金地矣惜也。

當時台略成方形,占地約40畝,高約20米,台頂平台約15畝。台頂後建昭王殿,高約8米,兩側為招賢館,東有鐘鼓樓,鐘高6尺,重約1噸。殿後為進院,内有觀音殿;再後為三進院,内建藥王廟、孫聖殿、露天石佛等。整個台上殿、堂、閣等建築共25間有餘,樹木花卉盈庭。同時并建一寺,名隆興,正殿前上嵌寶鏡,内有僧侶數十人。殿前鑿有一井,後人稱金台古井,傳說每值夕照,通過寶鏡反射,井内呈現類松似柏的奇數影像,為定興縣八景之一—金台夕照。

黃金台遺址

黃金台,亦稱招賢台,戰國時期燕昭王築,為燕昭王尊師郭隗之所。其真正的故址位于河北省定興縣高裡鄉北章村,目前遺址尚存。據清康熙十二年定興縣志記載:黃金台燕昭王築,,禮郭隗以緻士。樂毅劇辛先後至。故址在縣西三十裡北章村。年華曠邈,風雨崩摧于此,愈彰深古,觸人遠懷。不知乃自何人構為梵宇,綴以浮屠,則懸金區作布金地矣惜也。

據史料考證,燕昭王于公元前311年即位,至公元前279年共執政33年。他即位之初即着手招徕人才。有感于千金買骨的故事,高築“黃金台"以招賢納士,以緻名将樂毅、劇辛先後投奔燕國。公元前284年,樂毅率軍聯合各國攻齊,占領70餘城。推測築台時間起于公元前310年。當時隻言築台而無“黃金”二字,洎鮑明遠(南朝宋文學家,即鮑照,史稱鮑參軍)《放歌行》“豈伊白壁賜,将起黃金台”始見黃金台之名。

典故出處

《戰國策·燕策一》:“于是昭王為(郭)隗築宮而師之,樂毅自魏往,鄒衍自齊往,劇辛自趙往,士争湊燕。”此事參見器用部·珍寶“死骨千金”。《戰國策》原文系“築宮”,至孔融《論盛孝章書》始有“築台”之說。指招賢之所。唐李白《南奔書懷》:“侍筆黃金台,傳觞青玉案。”另參見器用部·珍寶“黃金築台”、人物部·聖賢“黃金台上客”、政事部·議政“尊隗”。

典故

燕昭延郭隗,遂築黃金台。

劇辛方趙至,鄒衍複齊來。

奈何青雲士,棄我如塵埃。

珠玉買歌笑,糟糠養賢才。

方知黃鹄舉,千裡獨徘徊。

李白這首《古風》詠的是燕昭王(前335——前279年)愛才重才的故事。這位築造了黃金台的燕國君主,禮賢下士在曆史上是出了名的。因為燕昭王對人才的重視,後世所有懷才不遇者都視他為精神偶像。每當那些失意者把燕昭王和當世不重用他們的君主一比較,那種強烈的反差就使得他們長歌當哭,感歎生不逢時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