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業島

中業島

南沙群島的自然島
中業島,古稱鐵峙,位于南海南沙群島中業群礁中部,扼鐵峙水道之西,面積約0.33平方公裡,高3.4米,是南沙群島第二大自然島。四周有沙堤包圍着,沙堤高約5米,寬達60米。島呈三角形,島上覆蓋着灌木,棕榈樹等植被,高達3米-4米。是中國固有領土![1]2015年4月21日,菲律賓國防部長洛蘭薩納、武裝部隊總參謀長愛德華多·阿尼奧登上菲方占領的中業島。[2]
  • 中文名:
  • 外文名:
  • 地理位置:
  • 面積:0.33平方千米
  • 名稱:中業島
  • 别名:鐵峙
  • 位置:南海南沙群島中業群礁中部
  • 所屬群島:南沙群島
  • 所屬國家:中國
  • 所屬省份:海南省三沙市
  • 行政區類别:市轄島礁
  • 郵編:573100
  • 氣候條件:熱帶海洋氣候
  • 著名景點:鐵峙水道
  • 被侵時間:1971年

曆史沿革

清朝到二戰以前

清嘉慶年間(1796年-1820年),該島便有中國漁民居住。文昌縣鋪前七峰村漁民蒙斌文便曾住此島。此後,因土質好,中國漁民曾在島上種植椰子、木瓜、番薯和苋菜等,島上挖有水井,西部還有漁民修築的小廟。

1935年法軍入侵,當時中業島上有中國海南漁民五人居住,文昌縣龍樓漁民鄭蘭錠憤然把法國國旗扯下,以示抗議。

二戰以後

1946年12月,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派遣海軍上校林遵、姚汝钰率“中業号”、“永興号”、“太平号”、“中建号”等四艘軍艦接收南海諸島,并建碑測圖。

1956年,中國台灣海軍先後派出立威部隊、威遠部隊和甯遠部隊三次巡察南沙群島。在巡弋過程中,曾在太平島、南威島、西月島重樹石碑、舉行升旗禮,并改編為“南沙守備區”,改派海軍陸戰隊守備太平島。

1956年,馬尼拉航海學校校長湯瑪斯克羅馬到南沙群島探險,他聲稱“發現”了中業島等9個主要島嶼,并命名為卡拉延群島。

中業島是南沙群島的第二大島嶼,中國曾多次強調,對其擁有無可争議的主權。但自1971年以來,中業島一直被菲律賓非法侵占,并向該島派出軍隊,修建機場。中業島逐漸成為其在南沙群島的指揮中心。  

1971年4月18日,因強台風侵襲中業島,中國台灣方面下令中業島上的全部駐軍撤至太平島躲避台風。但是台風過後,進行換防,将原部隊調回,再用登陸艦向中業島運來新部隊。菲律賓看準了這個空當,組織兵力在7月29日登陸占領中業島,并且将該島更名為“派格阿薩島”。據海軍陸戰隊司令部出版的《陸戰薪傳》第二集第155頁記述,當天運送新部隊抵達中業島的台海軍支隊發現菲律賓海軍陸戰隊正在登島,支隊長郝德雲上校馬上下令76毫米艦炮準備開炮,一小時内就能将上島的菲軍全部殲滅,卻忽然接到上面的命令:不挑戰,部隊改運太平島。這些國民黨軍官兵隻好眼睜睜看着中業島落入菲律賓之手。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南省三沙市地圖》為集衛星影像圖、航空影像圖、地貌暈渲圖、政區圖為一體的專題地圖,分為1比3000萬、1比600萬、1比300萬、1比150萬、1比74萬、1比36萬等6種比例尺,重點顯示了三沙市永興島、中業島等38個重要島礁的衛星影像,揭開了三沙市和南海諸島的神秘面紗。2012年11月24日起,該圖在全國各大書店同步上市。

2012年06月24日,菲律賓巴拉望省卡拉延市市長歐亨尼奧·比托·奧農表示,已在南沙群島中業島建起了一個小型幼兒園。幼兒園的操場上插上了一面菲律賓國旗。

2015年5月11日,菲律賓武裝部隊總參謀長卡塔龐率領大批記者,搭乘菲軍方C-130運輸機,飛抵被菲律賓侵占的中國南沙群島中業島,并在島上升起菲律賓國旗。卡塔龐在島上稱,這次登島就是為了證明中業島是菲律賓的“領土”。  

自然資源

石油資源

中業島位于南沙群島,南沙海域海底資源十分豐富,尤其是海底石油和天然氣儲量巨大,地質儲量約為350億噸,僅曾母暗沙盆地的油氣儲量就約有126億噸至137億噸。

漁業資源

南沙海域漁業資源也很豐富,是中國海洋漁業最大的熱帶漁場。正因如此,除中國外,不少菲律賓、越南和馬來西亞等國的漁民也紛紛到這裡捕魚,因此這裡漁業糾紛時常發生。

動植物

中業島上有茂密的叢林,中部有鳥糞層。 島西岸有大水井一口,水質好,可飲用,西北有椰子林,高達18米,中部有漁民茅屋,耕地及清代小廟一座。中國漁民常住島生産,自蓋茅屋居住。本島土質好,中國漁民曾在島上種植椰子、木瓜、番薯、和苋菜等。西部還有中國漁民修築的小廟。

人口

島上有50名菲軍士兵,兵種包括海陸空三軍。每六個月輪換駐守。

2000年人口普查顯示,除部隊外,島上約有300居民,12戶人家,基本上均為漁民,有兒童在島上生活。

交通狀态

運輸:空運,一條混凝土跑道,長1500米、寬90米、方向09/27。搭乘C-130飛機從巴拉望島至該島約25分鐘。

菲方中心

中業島是南沙第二大自然島,是菲占八島礁的最大島礁、中心、指揮的大本營,有機場。而越南在南沙的中心是南威島。

菲占八島礁:菲律賓最早是1963年侵占西月島,1968年侵占馬歡島和南鑰島,1970年侵占費信島,1971年侵占北子島和中業島,1978年菲律賓侵占雙黃沙洲,1980年菲占司令礁。1999年以軍艦擱淺為由非法坐灘仁愛礁,但沒有建築,在菲占南沙八島礁之外。2015年中國外交部披露菲律賓侵占南沙八島礁。

——注意:馬歡島的菲律賓駐軍定期巡邏、附帶控制費信島(費信島的沙洲島嶼上隻有一個高腳屋),就是說,費信島并非有人島,而中國控制的安達礁和牛轭礁不但有小棚,按有關文獻還是駐守了記錄潮位變化的海軍人員。

曆史背景是:中國内戰後分裂,蔣介石政權把海軍力量放在中國台灣海峽的防守上,中國大陸的海軍力量主要也放在台海,特别是中國大陸計劃經濟體制時代自1956年起禁海三十年(最遠隻允許去西沙,1986年才允許海南漁民去南沙作業):由于自1956年開始實行禁海政策,漁民無法前往南沙進行生産,直到1985年,在瓊海市政府的支持下,縣農辦主任及潭門鎮副鎮長率隊先後兩次前往農業部漁業局申請批準重啟南沙生産,1986年終于獲批,那時,當潭門派出5艘漁船重返南沙海域探路時才發現,那裡已是越南等國的天下,占領了我們好多個島礁。

這個背景說明:民用是基礎,在這個基礎上才有相關管理的最大動力。

發展潛力

中業島地位重要:不但是南沙第二大自然島,而且所在的中業群礁大體相連,規模比渚碧礁大數倍,如果開發可以建成巨大規模的人工群島。

主要事件

議員登島

2011年7月20日,5名菲律賓議員以及菲軍方高官和多名媒體人士登上中業島,一位名叫華登·貝羅的議員安插一面新的菲律賓國旗,并換下了“舊的國家标志”。随後,在場的“遊客”、菲律賓政府雇員和軍人還唱起了菲律賓國歌。貝羅聲還鼓動住在周圍的數十名居民不要再将周圍海域叫做“南海”,要叫做“西菲律賓海”。

菲律賓總統府馬拉坎南宮18日稱,該國5名議員将于20日登陸南沙群島的決定,不會對菲律賓和中國之間的雙邊關系産生影響。

2011年7月18日,華登·貝羅等5名菲律賓國會議員組成“和平與主權使團”,并拟飛往菲律賓宣稱擁有主權的南沙“卡拉延”群島。

菲總統府發言人陳顯達就此對媒體表示,這幾名議員“訪問”南沙群島是他們自己的獨立行動,他們此舉肯定有某種目的,但“我認為這不會(對菲中關系)有任何影響的”。

菲方駐軍

中業島上約有80名菲軍士兵,60名居民,甚至還有一名退役軍人擔任“區長”。此外,島上還有一條混凝土跑道,長1500米、寬90米。還有輪流部署的軍隊士兵、海岸警衛隊員、警察共20人。

從2014年1月4日起,菲律賓軍隊開始輪換部署于南沙群島中業島上的空軍和海軍分遣隊。《菲律賓星報》5日報道稱,菲“卡拉延市市長”奧農證實要在這個島部署新的部隊。菲律賓西部軍區司令部已用海軍飛機為中業島往返運送新的空軍部隊。

據悉,菲軍駐紮中業島,主要是為了加強對其占據的南海7座島嶼和2個沙洲的掌控。事實上,菲軍增兵南海自2013年12月起就已陸續展開,當時菲軍第二艘“漢密爾頓”級巡防艦被部署到巴拉望島附近海域。

中方反應

2011年7月20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馬朝旭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中方對菲律賓議員登上南沙群島中業島表示強烈抗議,菲方上述行動嚴重侵犯了中國的領土主權。

馬朝旭說,中國對南沙群島及其附近海域擁有無可争辯的主權,菲方上述行動嚴重侵犯了中國的領土主權。中方對此表示強烈抗議。

2015年5月4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專門就菲律賓指責中國在南沙群島相關島礁上的建設活動違反《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答記者問,明确表示,根據“非法行為不産生合法權利和效力”這一基本法律原則,中方不承認南沙群島有關島礁被菲方非法侵占的所謂“現狀”,也反對菲方在中國南沙島礁上開展的非法建設活動。中方重申要求菲方立即停止有關非法建設活動,并從中國島礁上撤走一切人員和設施。5月8日,華春瑩又在例行記者會上指出,菲方在南沙島礁上所謂的“維修養護工程”本質上是非法的、無效的。

2016年4月,南沙群島是中國固有領土。中業島是南沙群島中的一個島。中方再次敦促菲方尊重中國的領土主權和權益,嚴格遵守《聯合國憲章》等國際法、國際關系基本準則和《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停止一切侵犯中國領土主權和權益的行為,早日回到通過雙邊談判解決有關争議的正确軌道上來。  

驅逐菲船

據《菲律賓明星報》網站2014年8月19日報道,8月1日晚,一艘載有地方官員和記者的小型漁船在前往中業島途中遭到一艘中國海警船的“騷擾”,最終被驅趕。

據報道,菲律賓“莎尼娜”号在惡劣海況中行駛了一天一夜後,在仁愛礁入口附近遇到中國船隻。編号為“中國海警3111”的中國船隻圍繞“莎尼娜”号做出敵對動作,當時菲律賓這艘單引擎的木制漁船正在躲避惡劣天氣。

報道稱,中國海警船不顧天氣惡劣,用強力泛光燈照射這艘小船,拉響警報器,示意這艘小船掉頭回公海。而中國船隻的“威脅性動作”迫使漁船上的人紛紛穿上救生衣,爬進救生筏。

中國船隻一直把漁船趕到某暗沙的淺水區才作罷。整個追趕過程持續了大約半個小時。  

青少年登島

菲律賓政府官員當天稱,47名菲律賓青少年登上中業島,“是對中國南海主權訴求的象征性反對”。組織此次登島行動的是一個自稱“卡拉延群島(即菲方非法侵占的中國南沙群島部分島礁)是我們的”組織。

據《菲律賓星報》報道,本月初,約百名“南沙巡航”青年志願者抵達巴拉望省普林塞薩港,在 當地安營紮寨,為出海做準備。然而,菲政府派遣軍隊和警察将他們嚴加看管,“巡航”計劃因此遭遇挫折。根據計劃,該活動的志願者原本打算在上月30日到本月30日期間乘船前往“卡拉延群島”,以示支持“國家主權”,抗議“中國侵入”。他們最初計劃組織一萬多名菲青年進行“南沙巡航”,并以此名義向菲律賓公 衆募捐。

rappler新聞網稱,與之前的反對态度不同,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的發言人科羅馬27 日卻表示,總統本人對該組織的意圖表示理解。他說,“我們認可這些年輕人登島所表現出來的愛國主義情懷”,但強調應該通過其他方式表達自己對菲政府立場的 支持,并對他們在行程中的安全表達擔憂。

法新社評論說,盡管軍事力量在南海地區最為薄弱,菲律賓在反對中國南海主權訴求方面卻最為積極。26日登島的這些菲律賓青年在網站上發布他們登上中業島沙灘的照片。該組織的“臉譜”主頁也發出信息,呼籲阿基諾三世不要遮遮掩掩,而要“明确無誤地告知菲律賓國民中國‘入侵’菲律賓專屬經濟區的事實”。

據rappler新聞網報道,該組織協調員喬伊·巴尼格說,他們是租船登上中業島的,将于28日離開。在島上期間,他們會與當地居民和軍隊進行交流。不過菲軍方一直對這項活動持反對态度。此前據菲律賓GMA新聞網報道,菲西部軍區司令 洛佩茲稱,青年運動可能會加劇南海争端。  

國防部長登島

2017年4月21日,美聯社報道說,菲律賓國防部長洛蘭薩納周五率領軍方高層,乘坐空軍C130運輸機登上被菲律賓占領的南沙島嶼中業島。這也是菲律賓最高層官員首次登上中業島。

中方回應稱菲方有關人士的這一舉動不符合兩國高層達成的妥善處理南海問題的重要共識,中方對此表示嚴重關切和不滿,已就此向菲方提出交涉。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