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半兩

秦半兩

秦統一後發行的貨币
在秦統一六國之前,各國錢币的形狀不一,如鏟币、刀币、環錢等,且隻能在各自統轄的範圍内流通;秦始皇在統一六國後,确定統一法律、度量衡、貨币和文字,廢止了戰國後期六國舊錢,在戰國秦半兩錢的基礎上加以改進,圓形方孔的秦半兩錢在全國通行,結束了我國古代貨币形狀各異、重量懸殊的雜亂狀态。[1]
    中文名:秦半兩 外文名: 館藏地點:上海市黃浦區複興中路301号 所屬年代:秦 類别: 性質:錢币 所屬博物館:上海市銀行博物館 所屬地區:上海

年代

秦惠文王二年初行錢(前336年)起算,到秦滅亡(前206年),秦半兩錢(含戰國)的生産共延續了130年。n

中期至西漢早期的青銅鑄币。初為戰國秦一國之鑄币。始鑄于秦惠文王二年(公元前336年)“初行錢”,至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統一中國而成為全國通行之法定貨币。n

從秦惠文王二年初行錢(前336年)起算,到漢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改鑄五铢錢止,半兩錢的生産共延續了218年。n漢承秦制,仍用半兩錢,至漢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改鑄五铢錢止,半兩錢先後經曆戰國、秦朝、漢朝三個曆史時期,共218年。n

半兩錢是中國最早在全國通行的統一青銅貨币。按時間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n

1、先秦時期n

2、秦王嬴政及始皇帝時期n

3、秦末時期n

4、漢初時期

形制

戰國秦錢,多随軍事而流布,與六國商用流通者絕少,故多發現于秦軍經略六國之通路。如由秦入蜀之“金牛道”,由秦入楚之“商於道”,由秦入韓魏之“易陽道”等。故錢重而流布範圍甚小。錢型多為大錢(錢徑在3厘米以上)。n

秦始皇承襲先王舊業,仍用半兩錢。秦統一貨币時,中央也曾鑄造過“重如其文”的半兩錢。這種錢的特征是錢徑稍大(在3.3厘米以上),錢肉較早期稍薄,重8g左右。n

随着國勢由盛轉衰,出于市場商品流通的需要,錢币亦随之縮小而減重。至秦後期錢型變小,錢徑多在3厘米以下,重約3-4克。n

漢高祖得天下(公元前206年),戰亂初定,社會經濟亟待恢複,故雖承秦制仍用半兩錢,但卻以秦錢重難用,更令民鑄莢錢,使民放鑄。引發物價暴漲,貨币惡性貶值,至呂後二年(公元前186年),又恢複八铢錢,其後又屢屢改制,雖面文為“半兩”,而各大小輕重無常。n

秦朝半兩與戰國時期半兩面文相同,錢型基本無變化,鑄造工藝有改進。私鑄錢往往摻雜其間,有時不易辨别。官錢往往經過加工,面文篆書多取方折,字體端整,筆畫粗細均勻。陝西、内蒙古、湖北等地秦朝墓葬和窖藏出土的秦朝半兩錢,依其大小重量約可分為三種:第一種錢徑3厘米以上,與戰國半兩普通錢大小近似,鑄行于秦朝早期。第二種錢體縮小,錢徑3厘米以下,多在2.7—2.8厘米左右,鑄行于秦朝晚期。第三種為劣質小錢,有所謂“莢錢”者,指漢初榆莢狀小錢,有特定時間及含義,重量在3克以下,甚至1g克多。

流通

秦代疆域北越長城、東至大海、南至南海。n

秦半兩錢的流通範圍,西至河西走廊;東到山東、江蘇,北達内蒙古,南抵廣州市,東北到達遼東半島,西南進入大渡河上遊,說明秦半兩錢是全國通用的貨币。

鑒定

方孔圓錢最早出現于戰國,但制造簡單,有孔便于穿挂。在戰國的方孔圓錢中,屬于燕的有明四、明化、一化三種,制作粗率,有的面文不齊;屬于齊的僅存一字或化字;屬于東周、三晉地區的有共、垣、濟陰、離石、東周等字,屬于秦的是半兩錢,一般每枚重3~10克不等,甚至更重的。

秦統一後,以黃金為上币,方孔圓形的半兩錢為下币,從此方孔圓錢在中國保留了兩千多年。這種形制反映了古代中國人天圓地方的宇宙觀,同時便于攜帶穿挂。半兩錢沿用于秦漢,其特征是:先秦半兩,文字微帶隐起,筆劃有方折、圓折,重4克左右;秦半兩,重8克(秦制半兩=8克),這種重8克的半兩錢極大多數鑄于秦始皇時代;漢半兩,漢初由于私鑄之風甚盛,半兩錢越鑄越小,有的小到直徑不到”一厘米,重不到一克,一捱即碎。

漢文帝時半兩錢重4銑(漢制1斤=16兩,1兩=24铢,半兩=12铢),又稱4铢錢,有的帶有地名,如臨苗四朱,宜陽四朱、東阿四朱、容邑四朱、下蔡四半等。其特點是字面平整,不帶隐起,筆劃方折,是西漢第一種貨币。其版别有五種:常見類,錢身上無特殊标記,兩字的中豎和上橫不連,稱有頸半兩;有郭類,較多的有外郭,内外郭都有的較少,傳形類,半兩字形左右倒置;标識類,錢面背有各種劃痕、星或凸起,佩錢類,穿孔呈形,為随佩挂之錢。存世半兩錢一般僞錢極少。因錯範戲制出現少數“半半”、“兩兩”錢。後人或有僞鑄,應注意鑒别。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