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1991年楊德昌執導的電影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A Brighter Summer Day)講述了60年代初的台北建國中學夜間部男生小四的一宗殺人事件的始末。[2]該片是由楊德昌執導,張震、楊靜怡、張國柱、金燕玲等人主演,改編自台灣青少年真實殺人事件的電影作品,于1991年7月27日在台灣上映。[1][4]
    主标題:小四 副标題1:演員 張震 副标題2: 副标題3:小四因小明與他的朋友小馬開始交往陷入了友情和愛情的矛盾中,最後因為各種矛盾的疊加失去了控制,接連向小明捅了7刀,小明當場死去。 主标題:小明 副标題1:演員 楊靜怡 副标題2: 副标題3:她和小四十分投緣,而"小公園幫"的老大哈尼也傾心于她,小明同時周旋于幾個男生之間。 主标題:小馬 副标題1:演員 譚志剛 副标題2: 副标題3:是一個早熟但夠義氣的少年,小明的母親在他家當幫傭,後來小馬和小明相愛了。是小四的朋友。 主标題:父親 副标題1:演員 張國柱 副标題2: 副标題3:父親涉嫌政治被帶走寫交待材料并被解聘。原本是奉公守法的公務員。 中文名: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外文名:A Brighter Summer Day 其他譯名: 類型:愛情 出品公司:ICA 制片地區:中國台灣 拍攝地點: 發行公司: 導演:楊德昌 編劇:賴銘堂,楊德昌,楊順清,鴻鴻 制片人:詹宏志等 主演:張震、楊靜怡、張國柱、王啟贊、林鴻銘、金燕玲 片長: 票房: 對白語言:漢語普通話、滬語、台語、粵語 色彩:彩色 電影分級: imdb編碼:tt0101985 主要獎項: 在線播放平台: 片長:237分鐘(導演剪輯版) 上映時間:1991年7月27日(台灣)

劇情簡介

60年代初,台北。建國中學夜間部男生小四是個置身學校幫派對立之外的好學生,父親是奉公守法的公務員,母親在小學代課。小四與家世不幸的小明十分投緣,暗生情愫。"小公園幫"的老大哈尼也傾心于她,小明同時周旋于幾個男生之間。數學考試,因滑頭抄襲,小四被記大過。哈尼回台北,要小四好好照看小明。哈尼被“217”眷村幫老大山東害死,小四參與了圍剿“小公園幫”替哈尼複仇的行動,山東被殺。小四父親涉嫌政治被帶走寫交待材料并被解聘。小四沖撞學校被勒令退學,轉學日間部。小明母親到馬司令家幫傭,小明又移情于小馬。小四陷入友情和愛情的矛盾,與小馬吵翻,在牯嶺街舊書市遇見小明,再次表明心迹,小明斷然拒絕,小四接連向小明捅了七刀,小明當場死去。小四被拘捕。朋友小貓王錄了他唱的英文歌《陽光燦爛的夏日》送給小四,被警員随手丢進垃圾桶。

主創團隊

演員表

演員

角色

張震

小四兒

楊靜

小明

張國柱

父親

金燕玲

母親

王琄

大姐

張翰

老二

秀瓊

二姐(張瓊)

賴梵耘

小妹

王啟贊

小貓王(王茂)

譚志剛

小馬

柯宇綸

飛機Airplane

張明新

三角褲

戎俊龍

肉彈

周慧國

小虎

蔡昌達;李忠明;劉清琪

小虎幫衆

何青祥

毛獸

唐曉翠

小翠

江明穎

穎穎

林鴻銘

哈尼

王宗正

二條

陳宏宇

滑頭

楊天祥

蚯蚓

廖小維;林正菁;李明勳;陳泰松

小公園太保

李明哲;石沛民;林煜成;鐘宜成;何家賢

二一七太保

鄭康年;徐賢良;湯志堅;曾千虹

萬華市場幫衆Gang Member

劉名振

貝斯

張逸群

鼓手

楊順清

山東

沈杭

葉子

傅仰晔

顆星

李清富

師爺

林仁傑

文旦

林麗卿

七舅媽

演員表

職員表

制作人

詹宏志

導演

楊德昌

編劇

賴銘堂、楊德昌、楊順清、鴻鴻

攝影

李龍禹、張惠恭、閻崇聖

剪輯

陳博文

職員表

角色介紹

角色介紹參考資料

音樂原聲

序号

歌曲

備注

1

Why

主題曲

2

Are you lonesome tonight

插曲

3

Angel baby

插曲

4

Poor little fool

插曲

5

Mr. Bule

插曲

6

Why(Guitar Instrumental)

插曲

7

Never be anyone else but you

插曲

8

Don't be cruel

插曲

9

Only the lonely

插曲

10

This magic moment

插曲

11

Are you lonesome tonight(Guitar Instrumental)

插曲

12

Peggy Sue

插曲

獲獎記錄

名稱

獎項

獲得者

1991年金馬獎

最佳影片

楊德昌

最佳原創劇本

楊德昌、鴻鴻、楊順清、賴銘堂

最佳男主角獎(提名)

張震

最佳男主角獎(提名)

張國柱

最佳女主角獎(提名)

楊靜怡

最佳女配角獎(提名)

金燕玲

最佳女配角獎(提名)

姜秀瓊

最佳導演獎(提名)

楊德昌

最佳攝影獎(提名)

張惠恭

最佳造型設計(提名)

餘為彥

最佳彩色影片美術設計獎(提名)

餘為彥、楊德昌

最佳錄音獎(提名)

杜笃之、楊靜安

1991年東京國際電影節

評委會特别獎

楊德昌

影評人費比西獎

楊德昌

東京電影節大獎(提名)

楊德昌

幕後制作

青春殘酷物語

自“台灣新電影”始,一些年輕的創作者可說是用影像注解了台灣,侯孝賢的《悲情城市》如此,楊德昌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亦然。前者以一個家族的興衰,敦厚舒緩地刻畫出台灣人曆史宿命的悲哀;而後者則是借由一件社會案件,精确冷靜地呈現出蒼白壓抑的上世紀60年代的台灣。楊德昌從個人經驗的角度創造了一個真實的時代,人人得以回到從前,并且深刻地咀嚼“光陰”和“記憶”的味道,而《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作為失敗成長的祭禮,正是獻給難以忘懷的殘酷青春。

早歲孤寂感影響其電影觀念

楊德昌生于1947年的上海,一歲多随父母到台。楊德昌經常提到他父母親這一代外省人皆因戰亂而離開家鄉,毫無祖産,楊德昌認為他們“都有非常獨立的性格”。

楊德昌認為他們是“中國傳統社會中非常特殊的一代。”其實不單隻曆經戰亂,性格獨立,更重要的是這些來台的家庭,“基本上是沒有親戚,完全沒有中國人最嚴密的組織,所以跟社會的關系一直很獨立,沒有中國傳統社會那些結構,當然也沒有那種束縛;所以我現在和别人交往,基本上保持着一種很簡單的關系;譬如應對,我到現在還是沒辦法很熟練地和長輩應對;現在回想起來,還是因為家庭組織太簡單。”楊德昌的電影對于現代社會的疏離經驗,或許與其簡單得近乎孤寂的早歲人際關系有較大關系。

電影經驗源自漫畫經驗

楊德昌最初的電影經驗和靈感應該源自漫畫經驗。他曾表示“電影永遠是最花錢的,漫畫就省多了,打球是和呼吸空氣一樣免費。當時老師、父母總以為這是些打發時間的消遣,我到今天還是不能贊同這種看法,因為,這和打麻将之類的消遣最不同的是,這些行為裡永遠都存在着一個夢、一種向往,一種對另一個更美好的世界存在的信心。”這段話印證于《指望》或《牯嶺街》的少年們,落寞與不被了解的私隐世界,夾雜着對某些嗜好的鐘情、入迷,有着同樣的單純夢想存在。他表示自己在後來創作漫畫時,“覺得對故事感動的地方都跟以前不一樣了,會以比較悲劇的角度去做,生活上碰到一些比較想不通的事情,會傾向于感傷,都是些較不公開的感情。”

用電影憑吊青春

楊德昌堅信“年輕是一種品質,而不是數量,一旦擁有就不會失去”。“小四”的故事根據楊德昌學生時代的校友茅武的真實事件改編,茅武是建國中學夜間部初二的學生,因女友拒絕他,在1961年6月15日晚上與女友來到牯嶺街談判,談判不成,他将她連刺七刀,緻使女友當場斃命。事件發生後,轟動台灣,報刊以“不良少年行兇情殺”來概括這件事件。

與茅武同校的楊德昌對這一概括“耿耿于懷”,多年後當他以《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憑吊”那起案件時表示:“對我來講最有趣的反而不是茅武的生平或他為什麼殺人,而是那個環境很可能發生這種事,我的出發點基本上還是那段時間,它對我們這一代人來講非常重要。我們這一代在那個時候念初中,命中注定到現在就是社會中流砥柱,五十年的環境也許會增強你的個性,也許會削弱你的志氣,那個年代有很多線索可以讓我們看清楚現在這個時代,這是我做這個片子的最大動力。”在楊德昌看來1960年代的台灣是一個“奇異”的時候,也是一個“一直被刻意忽略的時代”(引自該片宣傳資料),所以殺人事件不單是孤立的暴力案例,而成為集體的悲劇了。

制作發行

主創公司

制作機構

Jane Balfour Films Limited

發行機構

Cine Qua Non Films

上映信息

時間

國家/地區

1991年7月27日

中國台灣

1992年2月20日

德國

1992年12月25日

瑞典

2009年5月18日

法國

1991年9月9日

加拿大

1992年4月22日

法國

1993年3月12日

英國

2010年1月28日

荷蘭

影片評價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從這個角度看,目的在“溯舊”而非“懷舊”,楊德昌仍然是一位相當知性化的創作者,他企圖從舊日經驗中,尋取一個屬于九O年代的曆史批評觀點,事實上,在整部電影中的風格導向上仍然保持相當适度的距離和客觀性。楊德昌總然處理如此切身的素材,如此虔敬的六O年代,也保持其一貫拒絕濫情懷舊的态度,無疑是台灣新電影中獨一無二的知性社會觀察家。(搜狐娛樂評)

由大的結構而言,《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記述了一個錯亂的曆史時空。中國近代史上難得一見的曆史大遷徙,不同省籍、不同背景的人士,随國民黨偏安的心情來到東方的小島。十年過去,他們的下一代逐漸出生、成長,反攻大陸的希望逐漸渺茫。物質的匮乏,長期的戰亂流離後第一次的苟安,恐共心理尚未退潮的歇斯底裡情緒,省籍的歧見,日本文化影響的消退,美國文化影響的增強,使一九六O年代的台灣成為一個奇異的時空。然而這也是“一個一直被刻意忽略的時代”(引自該片宣材),楊德昌藉當時轟動一時的少年殺人事件,嘗試勾繪出那個時代的輪廓,那樣的物質匮乏,那樣的精神壓抑,那樣迷惘絕望的社會基調。他以完整的幅度,在台灣電影中難得一見地留下六O年代的線索,并“獻給父親及他那一輩,他們吃了許多苦頭使我們免于吃苦。”(搜狐娛樂評)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