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四十二章經

佛說四十二章經

佛教經典
《佛說四十二章經》,簡稱《四十二章經》,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冊〈經集部〉。據說是東漢迦葉摩騰、竺法蘭漢譯,一般認為是古代中國譯出的第一部佛教經典。内容是把佛所說的某一段話稱為一章,共選了四十二段話所編集而成。收在《大正藏》第十七冊。《四十二章經》論其勝義,蓋有四端:一、辭最簡馴,二、義最精富,三、胪者古真,四、傳最平易。用以上四重以觀察于佛,則佛之全體大用明。[1]
  • 書名:
  • 别名:
  • 作者:
  • 類别:
  • 原作品:
  • 譯者:
  • 出版社:
  • 頁數:
  • 定價:
  • 開本:
  • 裝幀:
  • ISBN:
  • 中文名:《佛說四十二章經》
  • 作品出處:佛經
  • 文學體裁:散文
  • 翻譯:攝摩騰、竺法蘭

名目由來

“四十二章”者,一經之别目;以此經分段為義,有四十二段故。‘經’者,梵語修多羅,此雲契經,凡佛所說真理皆可曰經。經又訓為常,以所說為常法故。此經以四十二段經文,攝佛說一切因果大義,故名四十二章經。

曆史

(公元69年)的一天晚上,漢明帝做了一個夢,看到一位神仙,金色的身體像朝霞一樣閃閃發光,身上有日光環繞,飄飄蕩蕩從遠方飛來,降落在大殿前。漢明帝非常高興。第二天上朝,他把自己的夢告訴衆大臣,詢問是何方神聖。太史傅毅博學多才,他告訴漢明帝:我聽說西方天竺(印度)有一位得道的神,号稱佛,能夠飛身于虛空中,全身環繞着日光,君王您夢見的大概是佛。漢明帝對傅毅的話很感興趣,于是便派使者羽林郎中秦景、蔡愔、博士弟子王遵等13人去西域。蔡愔和秦景跋山涉水,到達了天竺國。天竺國的人聽到中國派來使者求佛經,表示歡迎。天竺有兩位沙門(就是高級僧人),一位叫攝摩騰,另一位叫竺法蘭,幫助蔡愔和秦景得到了一些佛教的義理。後來在蔡愔和秦景的邀請下決定前來中國。三年後,他們一同來到洛陽,帶回經書和佛像,開始翻譯一部分佛經,相傳是現傳的《四十二章經》。同時在首都洛陽建造中國第一座佛教寺院,即今天的洛陽白馬寺(始建于東漢永平十一年)。這一寺院據說是以當時馱載經書佛像的白馬而得名,而白馬寺也成為佛教的“祖庭”和“釋源”。

作品原文

世尊(1)成道已(2),

作是思惟(3):離欲寂靜(4),是最為勝(5)。住大禅定(6),降諸魔道(7)。于鹿野苑中(8),轉四谛法輪(9),度憍陳

如等五人而證道果。複有比丘所說諸疑(10),求佛進止(11)。世尊教敕,一一開悟(12)。合掌敬諾(13),而順尊敕(14)。

佛言:辭親出家,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曰沙門。常行二百五十戒,進止清淨,為四真道行,成阿羅漢。阿羅漢者,能飛行變化,曠劫壽命,住動天地。次為阿那含。阿那含者,壽終靈神上十九天。證阿羅漢。次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還,即得阿羅漢。次為須陀洹。須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證阿羅漢。愛欲斷者,如四肢斷,不複用之。

佛言:出家沙門者,斷欲去愛,識自心源,達佛深理,悟無為法。内無所得,外無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結業。無念無作,非修非證。不曆諸位,而自崇最。名之為道。

佛言:剃除須發而為沙門,受道法者,去世資财,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樹下一宿,慎勿再矣!使人愚蔽者,愛與欲也。

佛言:衆生以十事為善,亦以十事為惡。何等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殺盜淫。口四者,兩舌、惡口、妄言、绮語。意三者,嫉恚癡。如是十事,不順聖道,名十惡行。是惡若止,名十善行耳。

佛言:人有衆過,而不自悔、頓息其心,罪來赴身;如水歸海,漸成深廣。若人有過,自解知非,改惡行善,罪自消滅;如病得汗,漸有痊損耳。

佛言:惡人聞善,故來擾亂者,汝自禁息,當無嗔責,彼來惡者而自惡之。

佛言:有人聞吾守道,行大仁慈,故緻罵佛。佛默不對。罵止,問曰:子以禮從人,其人不納,禮歸子

乎?對曰:歸矣!佛言:今子罵我,我今不納,子自持禍歸子身矣!猶響應聲,影之随形,終無免離,慎勿為惡。

佛言:惡人害賢者,猶仰天而唾,唾不至天,還從已堕;逆風揚塵,塵不至彼,還坌己身。賢不可悔,禍必滅己。

佛言:博聞愛道,道必難會;守志奉道,其道甚大。

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歡喜,得福甚大。沙門問曰:此福盡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數千百人各以炬來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佛言:飯惡人百,不如飯一善人;飯善人千,不如飯一持五戒者;飯五戒者萬,不如飯一須陀洹;飯百萬須陀洹,不如飯一斯陀含;飯千萬斯陀含,不如飯一阿那含;飯一億阿那含,不如飯一阿羅漢;飯十億阿羅漢,不如飯一辟支佛;飯百億辟支佛,不如飯一三世諸佛;飯千億三世諸佛,不如飯一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

佛言:人有二十難。貧窮布施難,豪貴學道難,棄命必死難,得睹佛經難,生值佛世難,忍色忍欲難,見好不求難,被辱不嗔難,有勢不臨難,觸事無心難,廣學博究難,除滅我慢難,不輕未學難,心行平等難,不說是非難,會善知識難,見性學道難,随化度人難,睹境不動難,善解方便難。

沙門問佛:以何因緣,得知宿命,會其至道?佛言:淨心守志,可會至道。譬如磨鏡,垢去明存;斷欲無求,當得宿命。

沙門問佛:何者為善?何者最大?佛言:行道守真者善,志與道合者大。

沙門問佛:何者多力?何者最明?佛言:忍辱多力,不懷惡故,兼加安健。忍者無惡,必為人尊。心垢滅盡,淨無瑕穢,是為最明。未有天地,逮于今日;十方所有,無有不見,無有不知,無有不聞,得一切智,可謂明矣!

佛言:人懷愛欲,不見道者,譬如澄水,緻手攪之,衆人共臨,無有睹其影者。人以愛欲交錯,心中濁興,故不見道。汝等沙門,當舍愛欲。愛欲垢盡,道可見矣!

佛言:夫見道者,譬如持炬,入冥室中,其冥即滅,而明獨存;學道見谛,無明即滅,而明常存矣!

佛言:吾法念無念念、行無行行、言無言言、修無修修,會者近爾,迷者遠乎!言語道斷,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須臾。

佛言:觀天地,念非常。觀世界,念非常。觀靈覺,即菩提。如是知識,得道疾矣!

佛言:當念身中四大,各有自名,都無我者。我既都無,其如幻耳!

佛言:人随情欲,求于聲名;聲名顯着,身已故矣!貪世常名而不學道,枉功勞形。譬如燒香,雖人聞香,香之燼矣!危身之火,而在其後。

佛言: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兒舐之,則有割舌之患。

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獄。牢獄有散釋之期,妻子無遠離之念。情愛于色,豈憚驅馳!雖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門,出塵羅漢。

佛言:愛欲莫甚于色。色之為欲,其大無外,賴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無能為道者矣。

佛言:愛欲于人,猶如執炬逆風而行,必有燒手之患。

天神獻玉女于佛,欲壞佛意。佛言:革囊衆穢,爾來何為?去!吾不用。天神愈敬,因問道意。佛為解說,即得須陀洹果。

佛言:夫為道者,猶木在水,尋流而行。不觸兩岸,不為人取,不為鬼神所遮,不為洄流所住,亦不腐敗,吾保此木決定入海。學道之人,不為情欲所惑,不為衆邪所娆,精進無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

佛言:甚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與色會,色會即禍生。得阿羅漢已,乃可信汝意。

佛言:慎勿視女色,亦莫共言語。若與語者,正心思念:我為沙門,處于濁世,當如蓮華,不為泥污。想其老者為母,長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脫心,息滅惡念。

佛言:夫為道者,如被幹草,火來須避。道人見欲,必當遠之。

佛言: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斷陰。佛謂之曰:若斷其陰,不如斷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從者都息。邪心不止,斷陰何益?佛為說偈: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靜,非色亦非行。佛言:此偈是迦葉佛說。

佛言:人從愛欲生憂,從憂生怖。若離于愛,何憂何怖?

佛言:夫為道者,譬如一人與萬人戰。挂铠出門,意或怯弱,或半路而退,或格鬥而死,或得勝而還。沙門學道,應當堅持其心,精進勇銳,不畏前境,破滅衆魔,而得道果。

沙門夜誦迦葉佛遺教經,其聲悲緊,思悔欲退。佛問之曰:汝昔在家,曾為何業?對曰:愛彈琴。佛言:弦緩如何?對曰:不鳴矣!弦急如何?對曰:聲絕矣!急緩得中如何?對曰:諸音普矣!佛言:沙門學道亦然,心若調适,道可得矣。于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惱。意若生惱,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但清淨安樂,道不失矣。

佛言:如人鍛鐵,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學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淨矣。

佛言:人離惡道,得為人難。既得為人,去女即男難。既得為男,六根完具難。六根既具,生中國難。既生中國,值佛世難。既值佛世,遇道者難。既得遇道,興信心難。既興信心,發菩提心難。既發菩提心,無修無證難。

佛言:佛子離吾數千裡,憶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雖常見吾,不順吾戒,終不得道。

佛問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數日間。佛言:子未知道。複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飯食間。佛言:子未知道。複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呼吸間。佛言:善哉,子知道矣!

佛言:學佛道者,佛所言說,皆應信順。譬如食蜜,中邊皆甜;吾經亦爾。

佛言:沙門行道,無如磨牛;身雖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佛言:夫為道者,如牛負重。行深泥中,疲極不敢左右顧視;出離淤泥,乃可蘇息。沙門當觀情欲,甚于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佛言:吾視王侯之位,如過隙塵。視金玉之寶,如瓦礫。視籸素之服,如敝帕。視大千界,如一诃子。視阿耨池水,如塗足油。視方便門,如化寶聚。視無上乘,如夢金帕。視佛道,如眼前華。視禅定,如須彌柱。視涅槃,如晝夕寤。視倒正,如六龍舞。視平等,如一真地。視興化,如四時木。

作品注釋

(1)世尊:就是釋迦牟尼佛,這是佛的十号之一。

(2)成道已:就是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而悟道的時候。

(3)作是思惟:他作這麼一種想。

(4)離欲寂靜:離欲,就是沒有這種欲念,沒有這個染污法。寂靜就是清淨,無所作為,在那兒如如不動。

(5)是最為勝:這是最殊勝的,最不可思議的。

(6)住大禅定:在這大禅定裡住着。

(7)降諸魔道:這一切的魔王外道也能降伏了。

(8)于鹿野苑中:佛作是思惟觀察,看憍陳如這五個人應該先得度,所以他就到鹿野苑中。

(9)轉四谛法輪:四谛就是苦集滅道。苦,是世間之果;集,是世間之因;滅,是出世之果;道,是出世之因。苦集滅道,這叫四谛法。

(10)複有比丘所說諸疑:又有其他的比丘,以後向佛請法,來問他們的疑難,問他們所不明白的道理。

(11)求佛進止:請佛決定他們是可以向前修行?還是停止?求佛給他們一個決定的選擇。

(12)世尊教敕,一一開悟:佛有教敕。教,教化;敕,敕令,就是給他們命令。佛給他們開示教化,他們每一個比丘都開悟了。

(13)合掌敬諾:合起掌來恭恭敬敬而應諾,應諾就是秉承佛教去修行了。

(14)而順尊敕:随順世尊所教的道理去修行。

作品評析

《佛說四十二章經》是一部既概括簡短,而又十分重要的經典。讀者試想:漢明帝自從永平三年某夜夢見“金人”以後,為什麼對此便念念不忘?後來經過大臣們四年多鄭重其事地曆史查考和研究分析以後,确認在西方印度有佛出世,并留有與中國儒、道之教有所不同的教理。因而明帝特地組織了一個具有十八人之多的探訪團,西去印度求法;結果在中印度的地方,遇到了二位神通廣大的高僧迦葉摩騰和竺法蘭。請問讀者:佛經種類數量浩大:真是汗牛充棟,為什麼這兩位神異高僧,會首先選擇這部《佛說四十二章經》把它傳到中國來呢?

有些人說,這是一部講小乘佛法的經典。其實不然。這部經典,佛并不是在一個專門的法會上說的,而是在佛涅盤以後,由他的弟子們,把他一生所說的一些警句,擇要系統編集而成。也就是宣化上人所說的:這是一部“佛的語錄”。把佛所說的某一段話稱為一章,共選集了四十二段話,編集成了這部《佛說四十二章經》。因此,這部經典實在既不能說單隻是小乘佛法,也不能說單隻是大乘佛法;而是綜合佛一生所說的大小乘全部佛法。

這部經典,實在集結得很好,充分反映了佛說法的全部過程。從小到大,由淺入深。從小乘的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和阿羅漢四果開始,而至申述“念等本空”:“念無念念,行無行行,言無言言,修無修修”,“言語道斷,非物所拘”;強調“真假并觀”:“念非常,觀靈覺,即菩提”;以及“無着得道”:“不為情欲所惑,不為衆邪所娆,精進無為”;進而闡明中道要義:“處中得道”“清淨安樂”;最後則歸結于佛法的根本真理:“生即有滅”以及“達世如幻”。通過有生有滅如幻如化的相對真理,而達到真實不虛、如如不動,乃至動靜一體的大乘絕對真理。

在這部經中,從第二章起,有很多章節,一再強調要:“斷欲絕求”、“割愛去貪”、“舍愛得道”、“财色招苦”、“色欲障道”、“欲火燒身”、“意馬莫縱”、“正觀敵色”、“欲火遠離”、“心寂欲除”,乃至“直心出欲”。在四十二個章節中,共有十一個(四分之一強),反複強調斷欲割愛,絕求去貪,直心離欲的問題。

由此可見,斷欲去貪對修道得道的重要性了,這也可知,宣化上人所以要作此淺釋和出版此經的苦口婆心了。所以,實在也可以說,這部經典,真是拯救西方社會,乃至世界各國社會,因誤用物質文明而産生嚴重流弊的一帖良藥了。

“四十二章”,這部經有四十二章,就是四十二段佛的語錄,也就是佛所說四十二章的佛法。

“經”,這一個字具有貫、攝、常、法四種意思。“貫”就是貫穿所說義,好像一串念珠似地貫穿上了,把經的道理一個字、一個字貫穿在一起,這叫貫穿所說義。“攝”是攝持所化機,攝持所化的一切衆生。怎麼叫“常”呢?古今不變曰常,過去也不變,現在也不變,将來也不變,古今都不改變,這叫常。“法”,三世同遵曰法。三世就是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三世都遵照這個法去修行,所以叫貫、攝、常、法。

此外又有“湧泉義”,好像水從地裡湧出來了。“繩墨義”,經就好像木匠用來畫直線的東西,是一條繩,上面沾了墨,這比喻經是法的準繩。經還有很多種的意思。“經”,就是教人修行的方法。又有一個“徑”的意思——是修行的一條道路。以上是《佛說四十二章經》經題簡略的意思。

譯者簡介

攝摩騰(?年—公元73年)、竺法蘭(生卒年不詳),皆為中天竺(古印度)人,東漢明帝時受邀來到中國,在都城洛陽長期居住,皆卒葬洛陽。

攝摩騰,亦稱迦葉摩騰,能解大小乘經,以宣揚佛理為己任,經常四處遊化。一次,他到天竺國的附庸小國講《金光明經》,正遇敵國入侵。攝摩騰舍生忘死,親自出面調解,終使雙方和好,他因此顯名。

東漢永平初的一天,漢明帝夜夢金人飛空而至,次日召集群臣詢問,知為西方之佛。于是,明帝派郎中蔡愔(yīn)、博士秦景等12人出使天竺國,去尋訪佛法。蔡愔等人在大月氏國(今阿富汗至中亞一帶)巧遇攝摩騰,就邀請他到中國。

公元67年(永平十年),他們一行以白馬馱經,來到洛陽。明帝隆重接待,先将其安置于鴻胪寺,後又專門在洛陽城西雍門外建白馬寺。此為中國國家設立僧寺之始。攝摩騰遂成為中國第一位沙門,白馬寺也成為中國佛教的釋源和祖庭。

攝摩騰為了弘揚佛法,首先開始翻譯佛經。他翻譯著名的《四十二章經》,成為中國第一部漢譯佛法。《高僧傳》将他排列首位。公元73年(永平十六年),攝摩騰圓寂于白馬寺,葬在寺内。墓前拱形券頂的石碑上刻有“聖旨”、“敕賜”、“漢啟道圓寂通摩騰大師墓”字樣。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