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改革

新課程改革

新的課程觀
新課程改革要以鄧小平同志關于“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和江澤民同志“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要使學生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熱愛社會主義,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和革命傳統。“三個面向”是鄧小平運用馬克思主義教育原理,分析國内外教育發展形勢,作出符合教育基本規律的科學概括。它不僅為我國教育改革和發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正确的戰略方針,而且還為我國教育發展規定了明确的任務。[1]
    中文名:新課程改革 外文名: 别名: 目 的:推進素質教育 目 标:培養四有新人 基本理念:關注學生發展 新理念:新的課程觀 管 理:三級課程管理

目标

新課程的培養目标應體現時代要求。要使學生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熱愛社會主義,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和革命傳統;具有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意識,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社會責任感,努力為人民服務;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科學和人文素養以及環境意識;具有适應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壯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全面發展的一代新人。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标:

1. 改變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态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确價值觀的過程。

2. 改變課程結構過于強調學科本位、科目過多和缺乏整合的現狀,整體設置九年一貫的課程門類和課時比例,并設置綜合課程,以适應不同地區和學生發展的需求,體現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

3. 改變課程内容“難、繁、偏、舊”和過于注重書本知識的現狀,加強課程内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系,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

4. 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5.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甄别與選拔的功能,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

6.改變課程管理過于集中的狀況,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适應性。

三大基本理念

關注學生發展

新課程的課堂教學評價,要體現促進學生發展這一基本理念。這一理念首先體現在教學目标上,即要按照課程标準、教學内容的科學體系進行有序教學,完成知識、技能等基礎性目标,同時還要注意學生發展性目标的形成。其次,體現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認真研究課堂教學策略,激發學生學習熱情,體現學生主體,鼓勵學生探究,高效實現目标。在進行學生教學發展過程中,老師的角色定位也很關鍵,正确的做法,老師應是一個引導者、方法的建立者,而不是簡單的知識傳授者,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能動性。

強調教師成長

依據新課程評價目标的要求,課堂教學評價要沿着促進教師成長的方向發展。其重點不在于鑒定教師的課堂教學結果,而是診斷教師課堂教學中學生提出的問題,制定教師的個人發展目标,滿足教師的個人發展需求。

重視以學定教

新課程課堂教學要真正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發展為本,就必須對傳統的課堂教學評價進行改革。體現以學生的“學”來評價教師“教”的“以學論教”的評價思想,強調以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呈現的狀态為參照來評價課堂教學質量。提倡“以學論教”,主要從學生的情緒狀态、注意狀态、參與狀态、交往狀态、思維狀态、生成狀态六個方面評價。

①.情緒狀态:學生是否具有濃厚的興趣,對學習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否能長時間保持興趣,能否自我調節和控制學習情緒;學習過程是否愉悅,學習願望是否可以不斷得以增強。

②.注意狀态:學生是否始終關注讨論的主要問題,并能保持較長的注意力;學生的目光是否始終追随發言者(教師或學生)的一舉一動;學生的傾聽是否全神貫注,回答是否具有針對性。

③.參與狀态:學生是否全員參與學習活動;是否積極主動地投入思考并踴躍發言,興緻勃勃地參與讨論和發言,是否自覺地進行練習。

④.交往狀态:看整個課堂氣氛是否民主、和諧、活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否友好分工與合作;是否能虛心地聽取他人的意見,尊重他人的發言。遇到困難時,學生能否主動與他人交流、合作,共同解決問題。

⑤.思維狀态:學生是否圍繞讨論的問題積極思考、踴躍發言,學生回答問題的語言是否流暢、有條理,是否善于用自己的語言闡述自己的觀點;學生是否敢于質疑,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并展開讨論;學生的回答或見解是否有自己的思考或創意。

⑥.生成狀态:學生是否掌握應學的知識,是否全面完成了學習目标,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是否得到增強,是否有滿足、成功和喜悅等積極的心理體驗,是否對未來的學習充滿了信心。

新課程改革下的新理念、新觀點的主要内容

1.新的課程觀

課程是教師、學生、教材、環境四個因素動态交互作用的“生态系統”。學生與教師的經驗即課程、生活即課程、自然即課程。分門别類的教材隻是課程的一個因素,隻有在和其他因素整合起來,成為課程“生态系統”的有機構成時,這個因素才發揮應有的作用。

新的課程觀是生成的課程觀,整合的課程觀,實踐的課程觀。

新課程觀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内涵:兒童是課程的主體;“生活世界”是課程内容的範圍;課程是兒童通過反思性、創造性實踐而建構人生意義的活動;課程的學習活動方式以理解、體驗、反思、探究和創造為根本;教師和學生不是課程的簡單執行者,而是課程的創生者。

2.新的學生觀

新課程認為,學生不是被人塑造和控制、供人驅使和利用的工具,而是有其内在價值的獨特存在,學生即目的。每一個學生既是具有獨特性、自主性的存在,又是關系中的存在。學生首先是人,需要走向生活的人;學生是“文化遺産中的人”;學生是“生活世界的人”“關系中的人”;學生是“時代中的人”;學生是“世界背景中的人”。

3.新的發展觀

以學生發展為本。“發展”的涵義:全體學生的發展,全面和諧的發展,終身持續的發展,個性特長的發展,活潑主動的發展。“學生為本”的涵義:價值觀:一切為了學生;倫理觀:高度尊重學生;行為觀:全面依靠學生。

4.新的知識觀

新課程不再把知識技能視為凝固起來的供人掌握和存儲的東西,它合理地承認知識技能的不确定性,認為知識技能的本質在于人們通過它而進行批判性、創造性思維,并由此建構出新的意義。知識不是客觀的東西,而是人主觀創造的暫定性的解釋、假設。知識有多種:陳述性知識、程序性知識、原理性知識;科學知識與人文知識;書本知識與經驗知識;規範知識與本土知識。

5.新的學習觀

學習者不是被動的旁觀者,而是自主的參與者。學習不是簡單複制和印入信息,而是主動解釋信息,建構知識的意義。教學不是産品的傳遞,而是創設一定的條件促進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的意義。學習者的學習是第二次創造,自主理解就是創造。知識是在自己先前經驗的基礎上建構起來的。知識是學習者在特定情境下建構起來的。知識來源于生活情境和實踐,具有一定的感性經驗或生活中的“對應物”。學習的結果不僅在于知,而且在于信,在于課内知識與生活經驗的統一。

6.新的教學觀

教學從本質上說是一種“溝通”與“合作”的活動。其中“對話”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特點。新課程需要的教學觀:A、整合教學;B、強調互動的師生關系;C、構建素質教育課堂的教學目标體系(結論和過程統一,認知與情感統一);D、構建充滿生命力的課堂教學運行體系;

7.新的教師觀

新課程中教師的新角色:A學習者,B研究者,C組織者(學習)D引導者(學習),E催化者(學生),F促進者(學生),G實踐者(反思性),H開發者(課程)

新課程條件下知識傳授者角色的變化:A由重傳遞向重發展轉變;B由統一規格教育向差異性教育轉變;C由重教師的“教”向重學生的“學”的轉變;D由重結果向重過程轉變;E由單向信息交流向綜合信息交流轉變;F由居高臨下向平等融洽轉變;G由教學模式化向教學個性化轉變。

8.新的課堂觀

課堂是對話、溝通、交往、合作、探究、展示的平台。課堂是新認識的生長點,新激情的鼓動器,學生帶着疑問進課堂,帶着更多的疑問出課堂。

9.新的“課标”觀

從“教學大綱”到“課程标準”并不僅僅是名稱的改變,更深層的是教育理念的更替、教育視角的切換。“課程标準”主要是對學生學習結果的描述,而不是對教學内容的具體規定。“課程标準”是關照絕大多數學生,提出的是一些基本要求。“課程标準”是國家制定的某一學習階段的共同的、統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課程标準”做出的規定應具體明确。學生學習結果的描述是可達到的、可評估的,而不是模糊不清、可望不可及的。“課程标準”的規定是有彈性的,其範圍應涉及認知、情感、動作技能三個領域,也隐含着教師不是教科書的消極教授者,而是教學方案積極設計者。

10.新的教材觀

教材是使學生達到課程标準所規定的内容載體,是教師教與學生學的主要工具。标準是課程的“靈魂”,教材是課程的“肉體”。标準是“羅馬”,教材是“道路”(條條道路通羅馬)。樹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觀念。喚起教學活動的“目标”意識,反對“教總比不教好,教多總比教少好,教得越多越好”的經驗主義做法。

11.新的評價觀

評價是一個過程,評價是一個教育的過程,評價是一個發展的過程,評價是一個共建的過程,評價是一個充滿人文關懷的過程,評價是民主、平等和科學的過程。

12.新的作業觀

在作業功能上,應強調形成性和發展性;在作業内容上,應突出開放性和探究性;在作業形式上,應體現新穎性和多樣性;在作業容量上,應考慮量力性和差異性;在作業評判上,應重視過程性和激勵性。

13.新的目标觀

新課程的教學目标為三維目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态度價值觀。

14.新的方法觀

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倡導有利于形成這三種學習方法的教學方法。

課程結構

整體設置

九年一貫制義務教育課程。

小學階段設置

以綜合課程為主。小學低年級開設品德與生活、語文、數學、體育、藝術(或音樂、美術)等課程;小學中高年級開設品德與社會、語文、數學、科學、外語、綜合實踐活動、體育、曆史。

初中階段設置

以分科與綜合相結合的課程為主。包括思想品德、語文、數學、外語、科學(或物理、化學、生物)、曆史與社會(或曆史、地理)、體育與健康、藝術 (或、美術)以及綜合實踐活動。積極倡導各地選擇綜合課程。學校應努力創造條件開設選修課程。在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藝術、美術課中要加強寫字教學以及性教育.

高中階段設置

以分科課程為主。為使學生在普遍達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實現有個性的發展,課程标準應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開設必修課的同時,設置豐富多樣的選修課程,開設技術類課程。積極試行學分制管理。

從小學至高中設置綜合實踐活動并作為必修課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教育、兩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強調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在課程的實施過程中,加強信息技術教育,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的意識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術和職業分工,形成初步技術能力。

農村中學課程要為當地社會經濟發展服務,在達到國家課程基本要求的同時,可根據現代農業發展和農村産業結構的調整因地制宜地設置符合當地需要的課程,深化“農科教相結合”和“三教統籌”等項改革,試行通過“綠色證書”教育及其他技術培訓獲得“雙證”的做法。城市普通中學也要逐步開設職業技術課程。

課程标準

國家課程标準是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是國家管理和評價課程的基礎。應體現國家對不同階段的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态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規定各門課程的性質、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學和評價建議。

制定國家課程标準要依據各門課程的特點,結合具體内容,加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加強中華民族優良傳統、革命傳統教育和國防教育,加強思想品質和道德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确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要倡導科學精神、科學态度和科學方法,引導學生創新與實踐。

幼兒園教育

要依據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和教育規律,堅持保教結合和以遊戲為基本活動的原則,與家庭和社區密切配合,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保護和啟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

義務教育

應适應普及義務教育的要求,讓絕大多數學生經過努力都能夠達到,體現國家對公民素質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

普通高中

應在堅持使學生普遍達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有一定的層次性和選擇性,并開設選修課程,以利于學生獲得更多的選擇和發展的機會,為培養學生的生存能力、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

教材

開發

教材改革應有利于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與經驗,主動探索知識的發生與發展,同時也應有利于教師創造性地進行教學。教材内容的選擇應符合課程标準的要求,體現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反映社會、政治、經濟、科技的發展需求;教材内容的組織應多樣、生動,有利于學生探究,并提出觀察、實驗、操作、調查、讨論的建議。

積極開發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種課程資源。學校應充分發揮圖書館、實驗室、專用教室及各類教學設施和實踐基地的作用;廣泛利用校外的圖書館、博物館、展覽館、科技館、工廠、農村、部隊和科研院所等各種社會資源以及豐富的自然資源;積極利用并開發信息化課程資源。

過程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态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内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教育部領導并統籌管理全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工作;省級教育行政部門領導并規劃本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工作。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應始終貫徹“先立後破,先實驗後推廣”的工作方針。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都應建立課程改革實驗區,實驗區應分層推進,發揮示範、培訓和指導的作用,加快實驗區的滾動發展,為過渡到新課程做好準備。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必須堅持民主參與、科學決策的原則,積極鼓勵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和中小學教師投身中小學課程教材改革;支持部分師範大學成立 “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開展中小學課程改革的研究工作,并積極參與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踐;在教育行政部門的領導下,各中小學教研機構要把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作為中心工作,充分發揮教學研究、指導和服務等作用,并與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建立聯系,發揮各自的優勢,共同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建立教育部門、家長以及社會各界有效參與課程建設和學校管理的制度;積極發揮新聞媒體的作用,引導社會各界深入讨論、關心并支持課程改革。

建立課程教材持續發展的保障機制。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應設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專項經費。

為使新課程體系在實驗區順利推進,教育部在高考、中考、課程設置等方面對實驗區給予政策支持。對參加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單位、集體、個人所取得的優秀成果,予以獎勵。

管理

完善基礎教育教材管理制度,實現教材的高質量與多樣化。

實行國家基本要求指導下的教材多樣化政策,鼓勵有關機構、出版部門等依據國家課程标準組織編寫中小學教材。建立教材編寫的核準制度,教材編寫者應根據教育部《關于中小學教材編寫審定管理暫行辦法》,向教育部申報,經資格核準通過後,方可編寫。完善教材審查制度,除經教育部授權省級教材審查委員會外,按照國家課程标準編寫的教材及跨省使用的地方課程的教材須經全國中小學教材審查委員會審查;地方教材須經省級教材審查委員會審查。教材審查實行編審分離。

改革中小學教材指定出版的方式和單一渠道發行的體制,嚴格遵循中小學教材版式的國家标準。教材的出版和發行試行公開競标,國家免費提供的經濟适用型教材實行政府采購,保證教材質量,降低價格。

加強對教材使用的管理。教育行政部門定期向學校和社會公布經審查通過的中小學教材目錄,并逐步建立教材評價制度和在教育行政部門及專家指導下的教材選用制度。改革用行政手段指定使用教材的做法,嚴禁以不正當競争手段推銷教材。

評價管理

評價

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

建立促進教師不斷提高的評價體系。強調教師對自己教學行為的分析與反思,建立以教師自評為主,校長、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的評價制度,使教師從多種渠道獲得信息,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建立促進課程不斷發展的評價體系。周期性地對學校課程執行的情況、課程實施中的問題進行分析評估,調整課程内容、改進教學管理,形成課程不斷革新的機制。

在已經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地區,實行小學畢業生免試就近升學的辦法。鼓勵各地中小學自行組織畢業考試。完善初中升高中的考試管理制度,考試内容應加強與社會實際和學生生活經驗的聯系,重視考查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部分學科可實行開卷考試。高中畢業會考改革方案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制定,繼續實行會考的地方應突出水平考試的性質,減輕學生考試的負擔。

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制度改革,應與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相銜接。要按照有助于高等學校選拔人才、有助于中學實施素質教育、有助于擴大高等學校辦學自主權的原則,加強對學生能力和素質的考查,改革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内容,探索提供多次機會、雙向選擇、綜合評價的考試、選拔方式。

考試命題要依據課程标準,杜絕設置偏題、怪題的現象。教師應對每位學生的考試情況做出具體的分析指導,不得公布學生考試成績并按考試成績排列名次。

管理

為保障和促進課程對不同地區、學校、學生的要求,實行國家、地方和學校三級課程管理。

教育部總體規劃基礎教育課程,制訂基礎教育課程管理政策,确定國家課程門類和課時。制訂國家課程标準,積極試行新的課程評價制度。

省級教育行政部門依據國家課程管理政策和本地實際情況,制訂本省(自治區、直轄市)實施國家課程的計劃,規劃地方課程,報教育部備案并組織實施。經教育部批準,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可單獨制訂本省(自治區、直轄市)範圍内使用的課程計劃和課程标準。

學校在執行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同時,應視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具體情況,結合本校的傳統和優勢、學生的興趣和需要,開發或選用适合本校的課程。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對課程的實施和開發進行指導和監督,學校有權力和責任反映在實施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中所遇到的問題。

師範院校和其他承擔基礎教育師資培養和培訓任務的高等學校和培訓機構應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目标與内容,調整培養目标、專業設置、課程結構,改革教學方法。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應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為核心内容。

地方教育行政部門應制定有效、持續的師資培訓計劃,教師進修培訓機構要以實施新課程所必需的培訓為主要任務,确保培訓工作與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推進同步進行。

教材變化

根據教育部有關要求(以北京市舉例),目前全市各區縣使用的教材已基本确定,除政治、化學和體育全市采用統一教材外,其他科目均有兩套教材,各區縣根據安排選用指定的一套教材。北京市高中課改選用的教材多數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此外,北京出版社、北師大出版社、地圖出版社、嶽麓書社等出版的教材也入選了此次高中課改。  課改後學生教材也将按模塊進行設置,因此部分學科教材數目相比以往有所增加,但“學生實際修習内容總量和過去比變化不大。”過去學生教材以學期為基礎,課改後一個學期等同于兩個模塊的教學時間。

本市高中以往教材是在近代科學基礎上形成的,但随着時代發展課改教材增加了大量的現當代知識内容。“教材選擇和結構設置,更傾向于時代性,使學生的學習适應社會發展。”

語文教材的新變化:網絡語言進入語文書

北京高中語文課改選用的教材包括北京出版社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兩種。其中,東城、西城、朝陽、石景山、門頭溝、順義、昌平、延慶、平谷9區縣語文将選用北京版新教材,崇文、宣武、海澱、豐台、房山、燕山、密雲、懷柔、大興、通州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新課标教材。 北京版新語文教材變化: 作為北京版語文課改教材編委之一,北京市東城區語文特級教師薛川東介紹,北師大岑運強教授寫的《新鮮的網絡語言》首次将當代著作選入高中語文課本。學生們将在語文書中見到“:-)”、“:-(”等熟悉的網絡符号。  課程改革後如果學生要參加高考,要學完9本語文,至少修完18個語文學分。必修系列的教材編寫以“文體閱讀”為線索,而選修系列則根據“專題閱讀”引導學生學習。學有餘力的同學還可以在高三繼續學習自由選修模塊,包括“交際語言應用”、“通俗文學”等。  人教版新語文教材變化: 與過去的語文教材相比,人教版新教材撤掉了一些說教性的文章,更加強調了新收入作品的文學性。為配合高中課改,人教版教材将給學生配發輔助光盤和參考書。光盤與課本同步,介紹每篇文章的背景、作者等内容。參考書則對教材内容進行深入的分析,給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方便。  海澱部分語文教師認為,人教版課改教材将過去3年要講的内容,壓縮到1年半講完,因此普遍感覺教學“密度”加大。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