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黴劑

防霉剂

防止微生物引起发霉的药剂
防霉剂是能防止微生物引起发霉的药剂。[1]用于塑料、橡胶、纺织品、油漆和绝缘材料等。防霉剂的效果并非一成不变,它受许多因素影响。防霉剂对霉菌的杀灭作用,是通过其孢子的细胞膜进入细胞内,消灭孢子或阻止其发芽以达到防止霉菌生长的目的。OBPA就是主要的防霉抗菌有效成份,早在二次大战前就已研发,抑菌能力非常强,但因使用剂量非常低,分散不易故应用不广,没有大量的商业化使用,所以世界上也几乎没有生产厂商。饲料中水份包括饲料成份中的水份,加工过程添加的水份和存贮环境中的水份。
  • 中文名:防霉剂
  • 外文名:mildew-proof agent;mo(u)ld inhibitor;fungicide;antiseptic germicide
  • 别名:
  • 无毒长效:无异味
  • 拼音:fangmeiji

读音

拼音:fangmeiji

英文名称:mildew-proofagent;mo(u)ldinhibitor;fungicide;antisepticgermicide

特点

1、广谱抗菌:本产品对真菌、细菌、霉菌及酶菌都有很好的灭杀和抑制能力。

2、无毒长效:无异味,对氧化、还原剂稳定。

3、相溶性好:不破坏基体的乳化效果

4、PH范围广:在2.0~12.0范围内都可以使用,用量低,无局限性。

5、产品分散均匀,VOC含量低,热稳定;

6、不燃烧,易于运输,使用方便。

作用机理

导致聚合物材料受霉菌侵蚀的主要原因是其体系内添加的各种助剂。因此,减少那些已知易受霉菌侵蚀的助剂数量,或加入防霉剂都是增强材料抗菌能力的有效手段。防霉剂对霉菌的杀灭作用,是通过其孢子的细胞膜进入细胞内,消灭孢子或阻止其发芽以达到防止霉菌生长的目的。防霉剂在霉菌孢子细胞内的毒杀作用有如以下几种方式:

(1)抑制酵素系统的活性。因为酵素系统与霉菌孢子的细胞内的各种代谢作用有密切的关系。

(2)破坏能量释放体系。

(3)和酵素的—NH2和—SH反应,从而抑制酵素的机能(如有机汞化物,有机砷及醌类)。

(4)过分地促进磷酸氧化-还原体系,从而破坏细胞的机能。

(5)抑制细胞发芽时所进行的核糖核酸(RNA)合成,从而阻止其孢子发芽。

(6)抑制电子传递体系或转氨酶体系。

说明

能防止微生物引起发霉的药剂。有酚类(如苯酚)、氯酚类(如五氯酚)、有机汞盐(如油酸苯基汞)、有机铜盐(如8-羟基喹啉铜)、有机锡盐(如氯化三乙或三丁基锡等),及无机盐硫酸铜、氯化汞、氟化钠等。用于塑料、橡胶、纺织品、油漆和绝缘材料等。

防霉剂分类化妆品防霉剂洗涤用品防霉剂纸张防霉剂

广谱杀菌剂,对细菌、真菌、藻类具有很强的抑制、杀灭作用。主要适用于化妆品、洗涤用品、啫喱水、膏霜、液体肥皂及湿纸巾等日用的防腐防霉。

外观理化指标:外观无色至琥珀色清亮液体PH值2~4密度(20摄氏度),克/立方厘米

1.160~1.190折光率1.3700~1.3860含量(%)-99≥10-99B≥3

防腐防霉效果:小鼠急性经口LD50(g/Kg)>5.00

家兔急性皮肤刺激试验(原液)

轻刺激性

OBPA防霉剂

中文名称:10,10’-氧代双吩恶砒英文名称:10,10'oxybis-phenoxarsine国际通用简称:OBPACA登记号:58-36-6分子式:C24H16O3As2产品性状:OBPA系含砷有机化合物,为白色结晶体,不溶于水,在一般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也不大,可溶于甲醇、氯仿、苯甲醛、二甲基甲酰胺等。熔点:180~184℃,比重1.40~1.42,热分解温度300~380℃。可稳定的存在于弱酸或弱碱中,对紫外光敏感,密闭保存。

产品规格:OBPA含量≥99%CPA含量≤0.1%DPE含量≤0.2%PAA含量≤0.3%其它杂质<0.1%挥发物含量≤0.2%产品用途:OBPA是一种新型的工业防霉剂,可同时防霉、抗菌、抗藻类,是工业领域最有效的抗菌剂之一。可添加到PVC制品、塑料制品、PVC地板材料、墙面涂料、油漆、油墨、纸张等,比其他无机或有机系仅能抗菌或仅能防霉之效果更为优异。

OBPA就是主要的防霉抗菌有效成份,早在二次大战前就已研发,抑菌能力非常强,但因使用剂量非常低,分散不易故应用不广,没有大量的商业化使用,所以世界上也几乎没有生产厂商。

而后来是因为要解决塑料制品因霉菌及细菌所产生的问题,专利研发出OBPA分散并结合于塑料的技术,很低的剂量被结合在树脂中无法渗出,最后再微量添加于加工成型品内,毒性总量低于其它种类抗菌剂,甚至可能仅等于聚合物本身,口服毒性小鼠LD50>20gms/kg,因此被大量应用于塑料加工产品至今已逾三十年。但限于研发厂商很少和涉及专利问题,OBPA塑料防霉剂市场长久以来都是被寡占的。

影响因素

防霉剂的效果并非一成不变,它受许多因素影响。

1.微生物学因素

不同防霉剂抑真菌作用最适的pH范围不同,如苯甲酸在pH值2.5-4.0范围最适,pH值在5.5以上时对很多霉菌无作用。山酸可以在pH值5-6以下使用,丙酸的最适pH值在5.0以下。饲料中霉菌种类及污染程度常常变化不定,有时还有霉菌的抗性发育,这都影响防霉效果。但一般认为短期贮藏干饲料时,微生物因素似乎没有理化因素的影响那么大。

2.理化因素

①饲料含水量:水份是决定饲料中霉菌能否生长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饲料水份达17-18%时是真菌繁殖产毒的最适条件。大多数霉菌的发芽要求75%左右的相对湿度,在80-100%时生长迅速。饲料中水份包括饲料成份中的水份,加工过程添加的水份和存贮环境中的水份。

细菌、酵母等必须存在游离水时才能生长,真菌的生长却取决于可用水,即使在缺乏游离水时尚能生长。饲料水份对防霉剂效果影响较为复杂,对于水份不同的饲料,剂量亦相应提高。

②温度:各项真菌繁殖最适宜的温度为25-30℃,但毛霉、根霉、黑曲霉、烟曲霉繁殖的适宜温度为25-40℃。因此在不同温度时,使用不同用量的防霉剂。

③饲料成份:饲料中的碳酸钙(石粉)和蛋白质饲料(大豆粉、鱼粉等)能起中和酸的作用,使防霉剂的效果下降,故此种饲料宜添加较多比例的防霉剂。饲料脂肪能提高有机酸的穿透和分布而增进抑真菌作用。

④饲料剂型:饲料蒸汽加压制粒可部分地杀灭饲料微生物并减少细菌和霉菌数,制粒过程中饲料受热越高,效果越好。但当颗粒料再受潮就会加速霉菌(未被杀灭的霉菌)繁殖并导致饲料霉烂,其速度比粉料更快,因为制粒过程中由于高压高温高湿形成淀粉糊化而更易于霉菌消化,故在颗粒饲料中加入饲料便显得很重要。

研究表明,对于粉料的抑菌作用,以丙酸优于丙酸钙,但对湿颗粒饲料则反之,这可能由于蒸汽处理对挥发性丙酸有不利的影响。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