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因裡希·魯道夫·赫茲

海因里希·鲁道夫·赫兹

德国物理学家
海因里希·鲁道夫·赫兹(Heinrich Rudolf Hertz,1857年2月22日-1894年1月1日),于1888年首先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1]并对电磁学有很大的贡献,故频率的国际单位制单位赫兹以他的名字命名。
  • 中文名:海因里希·鲁道夫·赫兹
  • 外文名:Heinrich Rudolf Hertz
  • 别名:赫兹
  • 民族:
  • 出生地:德国汉堡
  • 毕业院校:柏林大学
  • 职业:物理学家
  • 代表作品:
  • 主要成就:用实验证明电磁波存在测出电磁波传播的速度跟光速相同观察到电磁波有聚焦、直进、反射、折射和偏振现象证明了当原子受到电子的冲击激发而发射谱线,能量是分立的

人物生平

天才出世

1857年(丁巳年)2月22日赫兹出生在德国汉堡一个改信基督教的犹太家庭。父亲是汉堡城的一名顾问,母亲是一位医生的女儿。

求学经历

在他去柏林大学就读之前就已经展现出良好的科学和语言天赋,喜欢学习阿拉伯语和梵文。他曾经在德国德累斯顿、慕尼黑和柏林等地学习科学和工程学。他是古斯塔夫·基尔霍夫和赫尔曼·范·亥姆霍兹的学生。1880年赫兹获得博士学位,但继续跟随亥姆霍兹学习,直到1883年他收到来自基尔大学出任理论理学讲师的邀请。

主要贡献

赫兹实验

赫兹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很大贡献,正当人们对他寄以更大期望时,他却于1894年元因血中毒逝世,年仅36岁。为了纪念他的功绩,人们用他的名字来命名各种波动频率的单位,简称“赫”。赫兹也是是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它是每秒中的周期性变动重复次数的计量。赫兹的名字来自于德国物理学家海因里希·鲁道夫·赫兹。其符号是Hz。电(电压或电流),有直流和交流之分。在通信应用中,用作信号传输的一般都是交流电。

呈正弦变化的交流电信号,随着时间的变化,其幅度时正、时负,以一定的能量和速度向前传播。通常,我们把上述正弦波幅度在1秒钟内的重复变化次数称为信号的“频率”,用f表示;而把信号波形变化一次所需的时间称作“周期”,用T表示,以秒为单位。波行进一个周期所经过的距离称为“波长”,用λ表示,以米为单位。f、T和λ存在如下关系:f=1/T,v=λ.f,其中,v是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3x10^8米/秒。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以符号Hz表示。

赫兹(H·Hertz)是德国著名的物理学家,1887年,是他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赫兹”定为频率的单位。常用的频率单位还有千赫(KHz)、兆赫(MHz)、吉赫(GHz)等。在载带信息的电信号中,有时会包含多种频率成分;将所有这些成分在频率轴上的位置标示出来,并表示出每种成分在功率或电压上的大小,这就是信号的“频谱”。它所占据的频率范围就叫做信号的频带范围。例如,在电话通信中,话音信号的频率范围是300~3400赫;在调频(FM)广播中,声音的频率范围是40赫~15千赫,电视广播信号的频率范围是0~4.2兆赫等。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