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世七太極拳

三世七太极拳

许宣平创造的太极拳功
清末民初太极拳大家、许禹生、吴鉴泉的老师宋书铭所传太极拳名三世七,该拳共有三十七个姿势,因此也称三十七势。亦称宋(书铭)式太极拳。 所以称三世七,是取“人有三世(即天前、地后、人今三世)拳分七品(即门外、入门、阶及、当堂、入室、开窍、神化七个层次)之意。 宋拳即独立存在,又互融于杨、吴式太极拳,关于宋式太极拳及宋书铭情况,刘习文先生曾有文章发表在武魂、武当杂志上,名《谈谈宋书铭》、《关于宋拳的思考》。
  • 中文名:三世七太极拳
  • 外文名:
  • 别名:
  • 创立年代年代:盛世唐朝
  • 创立者:许宣平
  • 又称:三十七势

源流

有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的机要秘书宋书铭,自云乃明代武当派宋远桥第十七代孙,精易理,善“三世七”太极拳,竟然令体育社名手们一一败北。七十老叟宋书铭与许禹生、吴鉴泉、纪子修、刘恩绶、刘彩臣、殿臣等推手,竟使诸人“皆随其所指而跌,奔腾其腕下,莫能自持。其最妙者,宋氏一举手,辄顺其腕与肩,掷至后方寻丈以外。”(《太极拳法阐宗》)

据《徽州志》记载,在一千多年以前的盛世唐朝,有一位隐居于翠微山中的修道之人,名为许宣平。许宣平曾题诗于传舍(客店)壁上,诗曰:“隐居三十载,筑室南山巅。静夜玩明月,间朝饮碧泉。樵人歌陇上,谷鸟戏岩前。乐矣不知老,都忘甲子年。”李白见到此诗,以为是仙,访之而未遇,复题诗于许宣平寓舍壁上,诗曰:“我吟传舍诗,来访真人居。烟岑迷高迹,云林隔太虚。窥庭但萧索,倚柱空踌躇。应化辽天鹤,归当千岁余。”

据传说,许宣平是安徽歙县人。隐居于城阳山中(即是今时的翠微山)。他长发披肩,行走如飞,有一身超常的本领,因此人们都叫他“许仙人”。关于许宣平,在许多书中都有记载,多描述为:“身长七尺六寸,髯长至脐,发长至足,行如奔马。”当时,许宣平的故事被“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的李白知道了。于是,李白就途经九华山、黄山、齐云山,最后准备到翠微山里寻访许宣平。李白来到山脚下,只见林海茫茫、小路崎岖,一时不知所往,于是就漫步走到江边,想找人问问路。

正巧看到野渡之上泊有一条小船,他连忙跑到近前朗声问道:“船家,可知许宣平、许仙人住在哪里?”闻声,船篷内走出一人,斗笠遮面,长发披肩,手拄一枝篙,歌曰:“山中轻雾绕,迷蒙石径遥;欲问许仙人,门前仅一篙。”李白听后答谢一声即匆匆离去,他沿着石径在山中仔细地寻找。江南的山里到处都生长着竹子,更有好多门前有竹子的人家,然而仅有一棵竹子的却始终没有见到。看看天色将晚,李白只好无可奈何的返回江边,寻到一间酒楼休息。有了酒,这位诗仙灵感就来了。他猛然想起在江边问路的船上,在舱外不就立着一枝篙吗?那位船家一定就是许宣平啦!

他急忙又跑回江边,只见暮霭沉沉,烟波浩渺,江面上哪里还有什么船啊!李白心里感到十分懊悔和怅惘,后悔当时没有悟出船家诗歌中的意思,与许宣平失之交臂。他踱回酒楼挥毫写下了《徽州志》中的那首诗。后人为了纪念许宣平与李白,把这座酒楼改名为“太白楼”,把桥名更名为“望仙桥”。

许宣平所传太极功拳,名为三世七。在宋谱中明代宋远桥在记载家学太极功的承传过程时写道:“自予而上溯,始得太极之功者,受业于唐于欢子许宣平也,至予十四代也……”清末《端芳王府太极拳秘诀抄本·张三丰祖师承留后世论》中也记有“……精一及孔孟,神化性合功,七二乃文武,授之至予来,自着宣平许……”由此可见三丰祖师所传的太极功法中很大一部分是师承于许宣平。

太极拳功曾有多个名字,南北朝时期程灵洗上承韩拱月,传“小九天法”,其中有“小九天法式”“用功五志”“四性归原歌”,讲究练拳结合易经,“太极者非纯功于易经不能得也”。唐许宣平所传的太极功名为“三世七”。唐朝又有李道子,所传太极拳功,名为“先天拳”,留有“先天拳”歌诀,即“授秘歌”。扬州胡境子传宋仲殊再传殷离亭一脉的太极拳功,名为“后天法”,宋仲殊曾游姑苏台,在柱上倒书一首诗:“天长地久任悠悠,你既无心我亦休。浪迹天涯人不管,春风吹笛酒家楼。”直至张三丰代李道子所传的太极拳功,名为“十三势”。虽然太极拳功分成多种名目,但核心只为太极。

太极拳功传至张三丰祖师的“十三势”已经臻于大成,而随后的传承却由于偏于武用而使太极拳功失却了不少虚灵之气,后来再改编普及,又使本来“先天逆运随机变”的修道太极拳,渐渐流传成了民间体操。本书即是还原太极拳功的本来面貌,修养精神,陶冶性情,使学者领悟天人合一之道。推及武术的渊源,可远推到远古的黄帝战蚩尤及近古的华陀五禽戏,再后来嵩山少林寺达摩面壁九年,悟健身体静灵魂之术,始创易筋、洗髓二经及十八法散势。

后觉远高僧将十八法散势化为整势,增至七十二手法,仍觉不足,于是融会古来技击及华陀五禽戏增至一百七十余手,始成少林外家拳。宋末张三丰,隐于武当山,师承道家,集太极拳之大成,为武当派之始祖,观察天地自然之理,博采少林及众家拳术所长,融会贯通,创编太极十三势。当今时代,修炼精神远胜于武用,所以新编三世七太极拳,意在挖掘“十三势”之前的太极精髓,由拳悟道。

名称解说

三世七也有称三十七的,称三十七是指本套太极拳共三十七势,但为何又称三世七呢?当然不是读白了或写错了而成为三世七的,如果说出错,由“世”错成“十”或有可能,由“十”错成“世”就不太容易了。三世七中的三世指的是前世、今生与来世。也许,如果不是经历过破除封建迷信的时代,三世七的名称由来也不至于如此扑朔迷离。既然三世七的三世指的是前世、今生和来世,那么练太极拳功,是否可以知道自己的前世与来生呢?

现在我们不必去争论人到底有没有前世与来生,因为争论也没有意义。笔者在考证三世七名称由来之初也觉得有些故弄玄虚,但经过很久以来的息心体认,终于感觉到了这三世的内涵。如果说前世、今生、来世有人不敢苟同,那么如果换成过去、现在和未来如何呢?理解这件事情有些复杂,容笔者慢慢道来:

过去,现在,未来——

过去已经不在,未来尚未到来,过去与未来相交于一瞬。这一瞬,不足以称之为现在,因为这一瞬过于短暂,短暂到几乎没有。

过去、现在、未来,排成先后次序,如一颗流星的生命轨迹划过寂静的长空,然而这条人生的轨迹,却没有一处是实点,因为过去已经不在,未来尚未到来,而现在不足以谓现在。当我们静漠的注视着苍穹,看到一颗流星划过,印在我们脑海中的是一条颜色渐变的半弧,而不是那颗渐渐消逝的星星。然而,在这半弧中属于实体的,似乎仅仅是那颗分处于不同时间不同位置而且在不断变化的星星。

过去,现在,未来。描述的是变化和运动。如果一只手旋转着划出一道半弧,那么我们可以说这只手正由它的过去走向它的未来。如果另一只再沿着这半弧的轨迹旋转跟来,那么前手是后手的将来,后手是前手的过去。两手之间那段虚无缥缈的空间,才是活脱脱的精神。这精神空间承载着半弧的曲度,也承载着由半弧而分割的寂静长空。当前手如流星一样渐渐消隐时,后手却渐渐显现。

过去与将来,消逝与生成,一段组成S形曲线且首尾相衔的半弧,一处由S线分割成相互影象的空间……这是一幅朴素的太极图景。如果您可以体会到这里所述的“过去、现在与未来”,那么若说“三世七”太极拳能让人感应到前世、今生及来世也许并不会觉得有什么玄虚之处了。

佛说:未知生,安知死?

难道句话的意思真的是要想知道死后如何,需要先知道到生前如何吗?当然不是。这句话正确理解应该是不经过对已经发生的事情的反省,就无法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谁说未来不可知,现在就是以前的未来。

名称缘由

见1988年李先五先生着的《太极拳》一书,书中说:“太极拳之动作,在表面观之,似乎无力,其姿势亦不及他种拳术表现生龙活虎之状。其实不然,须知太极拳之用劲在内,姿势顺着劲道,合乎自然之理,且运用圆活,如环无端,故每式皆含一圆形。其象似太极图,其变化之处,亦与太极仿佛,故名太极拳。”

这段话讲了为何太极拳名谓太极的道理,同时也讲了一个太极拳练拳的方法,那就是“姿势顺着劲道”,那么如何能姿势顺着劲道?其实道理很简单,当我们练成三世七太极拳的三十七势,自然首尾相继,而后不再去想某势接继某势时,自然能够体悟。正如我们练固定套路练久了,总是以固定的节奏接继固定的下一势,若是忽然放缓了动作,同时用意思改变接继的下一势,就能感受到有一种似乎已经习惯了的内在推动力,出来纠正自己。如果我们能够顺应这种内在推动力而不断调正自己的拳势,即为姿势顺着劲道。

心诀

太极乾坤手(杨谱):一平二经三纬环,背转乾坤双手连。三环套月成球体,抽丝掤劲细究研。

太极歌(宋谱):太极原生无极中,混元一气感斯通。先天逆运随机变,万象包罗易理中。

固有分明法(杨谱):概人生降之初,目能视,耳能听,鼻能闻,口能食。颜色、声音、香臭、五味,皆天然知觉固有之良;其手舞足蹈与四肢之能,皆天然运动之良。思及此,是人熟无?因人性近习远,失迷固有。要想还我固有,非乃武无以寻运动之根由,非乃文无以得知觉之本原。是乃运动而知觉也。夫运而知,动而觉;不运不觉,不动不知。运极则为动,觉盛则为知。动知者易,运觉者难。先求自己知觉运动得之于身,自能知人;要先知人,恐失于自己。不可不知此理也。夫而后董劲然也。

四性归原歌(宋谱):世人不知己之性,何人得知人之性。物性亦如人之性,至如天地亦此性。我赖天地而存身,天地无物不成形。若能先求知我性,天地授我偏独灵。

心会论(宋谱):腰脊为第一之主宰,喉头为第二之主宰,地心为第三之主宰。丹田为第一之宾辅,掌指为第二之宾辅,足掌为第三之宾辅。

授秘歌及注解(宋谱):无形无象,忘其有己。全体透空,内外如一。应物自然,随心所欲。西山悬罄,海阔天空。虎啸猿鸣,煅炼阴精。水静河清,心死神活。翻江播海,气血流动。尽性立命,神充气足。

练法要点

套路练习要点

三世七太极拳共三十七势。练三世七太极拳,应一势练成,再练一势,不能心急齐练。至三十七势全部练成,无论何势先,何势后,只要将势练成,自然三十七势相继不断,一气贯成,所以又可以谓之长拳。

单势练习要点

每一势中双手均是以指尖领劲,走太极S曲线。如下图所示,箭头曲线表示领劲之手的运动轨迹,左脚与右脚所在的两个点,正是绕S曲线所依的圆心。当手运到中间,无法穿过胯下而绕成完成的S曲线时,只要以意思走出完整的S曲线就可以了。再接继下来的动作也是如此,周而复始,由正反S曲线首尾相连成闭环。总之每一势中,手的动作均以指尖领劲,走如图所示的S曲线。双手均作如图所示的S曲线时,手自然会一前一后,前手起到引领的主导作用,称之谓干手,后手起到配合的宾辅作用,称之谓坤手。事实上,当我们作动作时,不可能做出完全水平的太极S曲线,而是立体扭曲的封闭S曲线环,如下面的三视图所示。

无论是从正面看,还是从侧面看,或者俯视,这个由手指领劲绕成的封闭S曲线环都呈现出半个太极图的样子。而实上它是一个空间扭曲且首尾封闭的莫比乌斯环。干手与坤手,一前一后走在这个封闭的S曲线环上的时候,当干手正在画立圆的时候,坤手正在画平圆,接着乾坤交换,反之亦然。当干手由立圆到水平圆变化成扭转的S环时,坤手正在由水平圆到立圆变化成扭转的S环。乾坤两手相交错绕环,套在一起,从任意一侧看投影图,都是如右图所示的半个太极图。

一只手的一个完整S曲线运动轨迹共经历了十二个阶段,即易经中干卦的六爻与坤卦的六爻。当干手以干卦第一爻起,坤手即以坤卦第一爻开始,直至运行到第六爻乾坤互易,再至第十二个阶段第二次乾坤互易复归于初。干手初始时用为干卦的初九爻,即潜龙勿用,而坤手此时正是初六爻,即履霜坚冰至。当干手三者转到九二爻见龙在田之,利见大人时,坤手亦运到六二爻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当干手转到九三爻终日干干,夕惕若厉,无咎时,坤手亦用到六三爻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当干手运到九四爻龙跃于渊,无咎时,坤手运到六四爻括囊,无不利。

当干手运到九五爻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时,坤手运到六五爻黄裳,元吉。当干手运到上九爻亢龙,有悔时,坤手运到上六爻,龙战于野,其血玄黄。接下来,即是乾坤易位,周而复始。潜龙勿用的劲道主沉藏,既为沉藏就是有,不然无以沉藏。有,迟早会被发现,接下来必然见龙在田。龙现于田,必招至注意,所以此时宜夕惕若厉,谨小慎微的同时保持蓬勃向上的生机。而后如潜龙腾渊跃跃欲试。再后即达飞龙在天。龙飞的过高,但不能超过极限,用悔字加以制约,有化坤之象。按时间次序,依循神意气势,即时乘六龙,但六龙不分主次气意圆融,谓之群龙无首。

履霜坚冰至是一种见微知着。直方大蕴藏着一种胸怀和厚重,在这种情境下,虽行坤德已经可以有所作为,但仍含蓄于内,诚之于中,是谓之含章可贞。由于坤德以体察与内敛为主,所以对于情势了如指掌,但坤德仍要求进一步深藏而不随意显露,即是括囊。而后坤德积累到极至,无论内外均达到精微的感应而且能完全融合。再后坤德阴极而阳,似由牝马而化强龙,阴阳相易,是谓龙战于野。正反S线的一周,乾坤统之为一。

行太极拳由坤卦入手,坤极返干的过程可谓之降龙。一套太极拳是一个人一生建功立业的浓缩,一个正反S线是一套太极拳的浓缩。所以当你能够静下心来,体察正反S线的乾坤交变时,就能激发出潜能和灵感,往往很多工作生活中的疑难,都可会灵光一闪而豁然贯通。

连绵无断的练习要点

当单势的乾坤交变已完全领会后,整套相继不断练时亦应注意相继之处只要保持正S线不间断其势即不断。演练要均匀,连绵,和缓。左右协调同步,相对静止如一。

身姿要求的练习要点

头,顺项自然,不偏不倚,舌轻抵上颚。肩肘,肩宜松开,使往下沉,肘自然下沉。手,无论握拳与否,均涵松柔之意,手指依次领劲随转随换。胸,略内凹,以舒适为度。背,玉枕、夹脊、命门,竖三关,以舒适为度。收腰敛臀,尽可能保双足平行或略有内扣以使命门松开,胯自然松开,亦达到松腰的目的。迈步如荡出,无丝毫拙力出。

起步落步动在方中,象征为地。身手的旋转进退,动呈圆形,象征为天。练太极拳时,一身犹如八卦罗盘,中间为八卦排列组成六十卦方阵,为地。四周为六十四卦排列成圆,象征为地的六十四卦中,坤居西南,干居东北,守坤德,自然朋友多多,所以坤卦说西南得朋,东北丧朋。意思是主张修炼者多修坤德。而不是如很多易学大师所说的,往西南去就得到朋友等等,实在是没什么道理可言。

修炼三世七太极拳的意义

修炼三世七太极拳,感知地心与自己的交互作用,融身心与宇宙自然,渐入天人合一的道境。

修炼三世七太极拳,领悟劲路的明暗升降及上下,培养见微知着、时刻反省过去、能够预知未来的潜能。

修炼三世七太极拳,动静皆依循易理,可以感悟每一个人生阶段自我定位的重要,辨吉凶,知进退,守坤德,通权变。

修炼三世七太极拳,动转为太极S型螺旋线,在外则证易经64卦,在内则与人体DNA遗传密码相共鸣,可以开发潜能,破除病变,强健身体,内固精神。

招势名称

1. 揽雀尾

2. 单鞭

3. 提手上势

4. 白鹤亮翅

5. 搂膝拗步

6. 手挥琵琶

7. 搬拦捶

8. 如封似闭

9. 十字手

10. 抱虎归山

11. 斜单鞭

12. 肘底看捶

13. 倒撵猴

14. 斜飞势

15. 海底针

16. 扇通背

17. 撇身捶

18. 云手

19. 高探马

20. 左右分脚

21. 转身蹬脚

22. 栽捶

23. 右蹬脚

24. 左右打虎

25. 双风贯耳

26. 披身蹬脚

27. 野马分鬃

28. 玉女穿梭

29. 下势

30. 金鸡独立

31. 白蛇吐信

32. 十字摆莲

33. 指裆捶

34. 七星

35. 跨虎

36. 双摆莲

37. 弯弓射虎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