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服点

屈服点

产生屈服现象时的最小应力值
钢材或试样在拉伸时,当应力超过弹性极限,即使应力不再增加,而钢材或试样仍继续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称此现象为屈服,而产生屈服现象时的最小应力值即为屈服点。随着建筑物抗震技术的发展及对抗震机理的深入分析,消能抗震成为建筑物抗震技术的一个发展趋势。低屈服点钢作为消能抗震设计中主要部件的制作材料,其研制、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到广泛关注,并在钢种的研制和工程应用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中文名:屈服点 外文名:yield point 所属学科:冶金工程 领域:冶炼

推理

设Ps为屈服点s处的外力,Fo为试样断面积,则屈服点σs=Ps/Fo(MPa),MPa称为兆帕等于N(牛顿)/mm2,(MPa=10^6(10的6次方)Pa,Pa:帕斯卡=N/m2)。

有的金属材料的屈服点极不明显,在测量上有困难,因此为了衡量材料的屈服特性,规定产生永久残余塑性变形等于一定值(一般为原长度的0.2%)时的应力,称为条件屈服强度或简称屈服强度σ0.2。

定义

具有屈服现象的金属材料,试样在拉伸过程中力不增加(保持恒定)仍能继续伸长时的应力,称屈服点。若力发生下降时,则应区分上、下屈服点。屈服点的单位为N/mm2(MPa)。

性能要求

通常的结构抗震用除了要求具有高的强度和良好的塑性外,还要考虑钢的应变时效敏感性、脆性转变温度、低周疲劳抗力和焊接等性能。低屈服点钢主要用于制作消能阻尼器,其抗震方式决定了钢的性能要求。

地震中,要求消能阻尼器先于其他结构件承受地震载荷,在塑性区内发生反复变形、吸收地震能量,从而实现抗震的目的。所以低屈服点钢必须具有很低的屈服点并且屈服范围控制在很窄的范围内,同时还要有良好的加工及焊接性能,并且具有良好的塑性,从而具有良好的变形能力。

此外,抗震用钢在地震时承受反复的交变载荷。强震的持续时间一般在1min以内,振幅频率通常1~3Hz,在100~200循环周次内造成建筑物的破坏,属于高应变低周疲劳。所以要求低屈服点钢必须具有良好的抗低周疲劳性能。

研究现状

消能阻尼器利用软钢良好的滞回性能耗散输入的地震能量,地震时,这些阻尼器先于其他结构件承受地震载荷作用,并首先发生屈服,靠反复载荷滞后吸收地震能量,抗震效果更好,用于制作这些消能阻尼器的低屈服点钢(或称软钢)从而成为抗震用钢的一个新钢种。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