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自贸协定

中韩自贸协定

中韩自由贸易协定
2012年5月2日,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与韩国外交通商部通商交涉本部长朴泰镐在中国北京宣布,中韩自贸协定谈判正式启动。[1]2014年11月10日,韩国总统朴槿惠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谈,正式宣布韩中自由贸易协定(FTA)实质性谈判已结束。
  • 中文名:
  • 外文名:
  • 别名:
  • 中文名称:中韩自贸协定
  • 外文名称:China Korea FTA
  • 时间:2012年5月2日
  • 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
  • 生效时间:2015年12月20日

基本介绍

2012年5月2日,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与韩国外交通商部通商交涉本部长朴泰镐在中国北京宣布,中韩自贸协定谈判正式启动。

双方表态

陈德铭说,中韩建交20年来双边经贸关系迅速发展,贸易额年均增长超过23%,中国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韩国成为中国主要贸易伙伴和外资来源地,进一步加强双边经贸合作有利于各自经济发展,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中韩自贸谈判得到了两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两国官产学各界的支持。世界金融危机仍在继续,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中韩启动自贸协定谈判不仅为双边经贸合作提供更加有利的制度环境,而且将推动东亚经济的一体化,有利于整个地区的繁荣稳定。

朴泰镐说,中韩经济有很强的互补性,在某些领域也有一定的竞争性,为保护各自敏感领域,自贸协定谈判分阶段进行。两国尽快就确定货物贸易、服务、投资和其他领域的谈判模式展开磋商,它是两国自贸协定的组成部分。在谈判模式确定后,双方以此为基础开展所有领域的其他谈判,包括货物、服务、投资和其他领域,并以一揽子方式结束谈判。

期望目标

中韩自贸协定在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自由化水平上都将超出两国各自在世界贸易组织中的承诺水平。

敏感问题

为解决货物贸易领域的敏感问题,双方在谈判中设立正常产品轨道与敏感产品轨道,其中敏感产品将包括一般敏感产品清单和高度敏感产品清单。

谈判完成

韩国总统朴槿惠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4年11月10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谈,正式宣布韩中自由贸易协定(FTA)实质性谈判已结束。

会谈结束后,在两国领导人的见证下,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尹相直和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分别代表两国签署了结束韩中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的会议纪要。根据纪要,两国将在2014年年底前完成馀留技术问题的谈判,之后草签FTA文案,2015年年初由两国相关部门负责人正式签署协定。在韩国,经国会批准后协定才能生效。

根据中国商务部公布的谈判成果,协定范围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和规则共17个领域,包含了电子商务、竞争政策、政府采购、环境等“21世纪经贸议题”。在开放水平方面,双方货物贸易自由化比例均超过“税目90%、贸易额85%”。可以说,中韩自贸谈判实现了“利益大体平衡、全面、高水平”的目标。

战略意义

首先,中韩自贸协定的“落地”,将全面“升级”两国经贸关系,为促进双边经贸往来注入新的动力。

中韩两国地缘相近、产业互补性强。据中方统计,2013年中韩贸易额达2742亿美元,中国已连续多年维持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第一大投资对象国的地位,而韩国也已跃居中国第三大贸易合作伙伴。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自然禀赋的差异,目前中韩仍处在全球价值链的不同位置,存在较强的经济互补性。中国可以向韩国提供劳动密集产品和中间产品,韩国则更多地向中国提供新型工业品和高端消费品。因而,两国经贸关系仍存在巨大的向上发展空间。此前中韩两国领导人已达成共识,力争到2015年中韩双边贸易额实现3000亿美元的目标。

研究报告指出,如果中韩自贸协定生效,将拉动中国经济增长1-2个百分点,对韩国经济的贡献则有望达到2%-3%。正因为如此,不仅中方对中韩自贸区寄予厚望,韩国政府更是多次强调将中韩自贸区作为韩国对外贸易战略的最优先选项。可以预见,随着中韩自贸协定的“落地”,两国各自经济发展以及双边经贸合作将有更广阔的空间。

其次,中韩自贸协定的“落地”,将进一步深化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打造地区秩序合作的典范。

对于中韩双边关系,一直以来存在着“政冷经热”的说法,意为中韩两国虽然经贸领域关系密切,在政治安保领域的交流合作却相对滞后。但随着中韩经贸关系的日益紧密,两国加强政治等领域的合作,已是大势所趋。数据显示,当前中韩贸易额已占到韩国外贸总额的1/4,比韩美、韩日、韩欧的贸易额加起来还要多,韩国对中国的依存度不断上升不可避免。在此背景下,近年来中韩两国高层互动频繁,带动了政治、安保、人文等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可以说,由经入政、以经促政,在经贸关系的带动下,当前中国与韩国已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利益共同体。韩国暂时“搁置”TPP,而将中韩自贸区作为最优先选项,也是韩国综合经济、政治、安保等全方位利益考虑,而最终决定的结果。

可以预见,随着中韩自贸区的“落地”,中韩经贸关系将全面“升级”,有望进一步推动政经交融的良性循环,从而进一步深化中韩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打造东北亚地区秩序合作的典范,为地区稳定做出贡献。

再次,中韩自贸协定的“落地”,将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强烈的示范效应。众所周知,除中韩自贸区外,正处于进程中的重要双边协定还有已经研究和推进长达十多年之久的中日韩自贸区协定以及两岸服贸协议。而中韩自贸区作为中国在东亚区域内第一个率先达成谈判的协定,对推动中日韩自贸区和两岸服贸协议的签署,乃至整个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都具有强烈的示范效应。

日本尽管将加入TPP作为优先选项,但却与美国谈判分歧不断、始终未能达成一致。相比之下,中韩自贸区率先“落地”,必将对日本造成较大压力。事实上,近年来中韩之间无论是贸易额,还是投资额,都开始逐步赶超中日。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韩国对华投资额已经超过日本对华投资,而从贸易额看,2013年韩国首度超过日本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进口来源国,中韩贸易总额超过中日也只是时间问题。这意味着,日本存在被中韩两国“边缘化”的风险。因而,中韩自贸区的“落地”,很可能会倒逼日本主动谋求加快中日韩自贸区的谈判进程。

此外,由于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经济有许多相似之处,不仅在产业结构上多有重合,而且都对中国大陆有较大依赖,可谓是“天然的对手”。但近年来,台湾在大陆市场的份额正面临被韩企全面超越,而且在与大陆的自贸谈判上也处于落后。如果台湾方面依然踌躇不前、不抓紧落实两岸服务协议,未来差距将日益扩大。

最后,中韩自贸协定的“落地”,有助于中国更深度地参与全球经济融合。从更大视野来看,中国经济已进入升级换挡期,对外投资增长迅猛,争夺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的话语权显得尤为重要。全球范围来看,区域经济整合加速,各种双边、多边自贸协定层出不穷、相互交织。当前美国正在积极打造TPP,致力于形成以美国为中心、又制衡中国的新全球贸易体系。在此背景下,中国加快推进自贸战略突围,可谓迫在眉睫。

协议影响

韩国

鉴于中国是拥有13亿人口的经济大国,韩中FTA将为韩国经济带来哪些积极影响格外受到关注。无论如何,韩中FTA的正式签署意味着韩国与世界三大经济体——美国、欧盟(EU)和中国都签署FTA。

韩国民众总体上比较看好这一协定,因为类似汽车、电子产品尤其是化妆品进军中国市场找到了出口。

无法说到底对哪一国更有利,经济结构是变化的,从工业品和服务贸易方面来讲,对韩国是更有利的,但韩国产品进来以后给国内市场带来竞争,中国企业也会发展。

中国

对中国人而言,最直接的好处就是从韩国进口的产品将会变得更便宜,韩国产品在中国百姓生活中经常出现,大到汽车、重型机械和电视,小到手机、化妆品和文具。

虽然,自贸协定具体详单尚未公布,但是人们对这些商品,或它们当中的大部分被免税抱有期待。如此一来,韩国商品的代购行业在这些商品当中就会衰落甚至消失。

中国的啤酒、日常生活消耗品、新鲜蔬果等在韩国很受欢迎,这也意味着,自贸协定签署后,这些商品在韩国销路更广。

此外,对中国的企业而言,关税减免对开展韩国业务有帮助。2013年,中韩双边贸易额突破2700亿美元,超过韩美、韩日贸易额的总和,相互投资超过570亿美元。今后这个规模无疑会更大。

区域

日本企业或受影响

中日韩三国之间自贸协定的谈判进展很慢,中韩率先签下自贸协定,无疑,这对日本的触动是很大的,时永明表示:“日韩经济结构比较同质,这也就是说,中韩的签订将使日本在中国的市场面临韩国带来的更大竞争。”

中韩自贸协定的签署对地区贸易进行了重构,意义重大。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