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

中卫市

宁夏回族自治区辖地级市
中卫市,宁夏回族自治区辖地级市,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西部,宁、甘、蒙三省区交汇处,辖沙坡头区、中宁县、海原县和海兴开发区。中卫市是连接西北与华北的第三大铁路交通枢纽,也是欧亚大通道“东进西出”的必经之地。中卫市是著名的旅游城市,旅游资源富集独特,有驰名中外的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沙坡头旅游景区、中卫高庙、腾格里沙漠湿地休闲度假区、金沙岛、中宁大佛寺、海原天都山石窟等特色魅力景区景点30个。近年来,中卫市以“沙漠水城、花儿杞乡、休闲中卫”为城市定位,推进实施城市建设管理“五大战役”和城市“六创”工作,着力彰显“沙漠之魅、大河之舞、丝路之魂、党项之根、生态之秀、城市之美”特色魅力和“宜居·休闲·生态美”城市内涵,先后荣获“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特色魅力城市100强”“中国最佳绿色生态城市”“全国十佳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2013年度中国生态文明价值城市”等11项殊荣。
    中文名:中卫市 外文名:Zhongwei 别名: 行政区划代码: 行政区类别: 所属地区: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 地理位置:中国西北 面积:1.7万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 政府驻地:沙坡头区 电话区号: 邮政区码: 气候条件:温带大陆性气候 人口数量: 著名景点:沙坡头旅游区、腾格里沙漠、中卫高庙 机场:中卫沙坡头机场 火车站:中卫火车站 车牌代码:宁E 地区生产总值:316.6亿元(2016年) 别称:中卫 电话区码:0955 邮编区码:755000 城市类别:地级市

概况

沙漠水城、锰都杞乡、云天中卫位于宁夏中西部,地处宁、甘、蒙三省(区)交界地带,古称应理,是目前全国唯一沿用古代军事建制“卫”字称谓的城市。全市面积1.7万平方公里,辖沙坡头区、中宁县、海原县和海兴开发区,户籍人口122.08万人。

中卫是黄河中上游第一个自流灌溉市,是沿黄城市带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这里环境优美、物产富饶、产业发达、开放包容、活力四射,素有“塞上江南”和“天下黄河富宁夏,首富中卫”之美誉,享有“中国枸杞之乡”“中国塞上硒谷”“中国特色魅力城市100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全国十佳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等殊荣。

历史沿革

中卫历史悠久,源远流长,3万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

春秋时期为羌族和戎族的杂居地,秦并六国后将中卫纳入版图,自此有10代王朝设郡置县。

秦代属北地郡富平县,治所在今吴忠市利通区西北部。

西汉属安定郡眴卷县,治所在今中宁县古城镇。

南北朝和北魏属灵州郡鸣沙县,治所在今中宁县鸣沙镇。

北周置会州,隋唐属雄州和丰安县,治所在今中宁县石空镇石空堡村。北宋属昌化镇,治所在今中卫市附近。

西夏建国后,境内设县建制为应吉里寨,后升为应理州,治所在今中卫市。元朝仍设应理州。

明永乐元年(1403年)由右护卫改置为宁夏中卫,清雍正二年(1724年)改称中卫县(含今沙坡头区、中宁和青铜峡部分地区),属宁夏府,海原县属平凉府。

1933年中卫县分成中卫、中宁两县。

1954年宁夏并入甘肃省,中卫属银川专区。

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后,中卫、中宁县先后划归银南地区、吴忠市管辖,海原县归固原地区、固原市管辖。

2004年设立中卫市,辖沙坡头区(原中卫县)、中宁县、海原县。

地理位置

中卫市位于宁夏中西部宁夏、内蒙古、甘肃交界地带,东与宁夏吴忠市接壤。南与宁夏固原市及甘肃省靖远县相连,西与甘肃省景泰县交界,北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毗邻,地跨东经104度17分—106度10分、北纬36度06分—37度50分,东西长约130公里,南北宽约180公里。截至2010年,全市总面积17441.6平方公里,其中,沙坡头区6876.1平方公里,中宁4191.6平方公里,海原6373.9平方公里。n

中卫市市区平均海拔1225米,地貌类型分为黄河冲积平原、台地、沙漠、山地与丘陵五大单元,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因受沙漠影响,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湿度,无霜期158—169天,年均降水量180—367毫米。市政府所在地沙坡头区,东“锁扼青铜”,南“对峙香岩”,西“爽邑沙山”,北“控制边陲”。

气候条件

中卫市属干旱、半干旱气候,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和沙漠气候特点,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积温3720℃,平均气温在7.3—9.5℃之间,年平均相对湿度57%,无霜期158—169天,年均降水量180~367毫米,年蒸发量1930—2172毫米。

中卫市沙坡头区地处卫宁平原黄河北畔。黄河与沙坡头区关系最亲密,非谷河,又非悬河,平缓流过,南岸巍巍香山,北畔五大连湖,得黄河之利,多种水稻,景色秀美,一派滨河水乡风光。

主要资源

矿产资源

山地矿产资源种类多,开发历史悠久。到2012年8月,发现各类矿产地135处,其中工业矿床62处。主要有石膏、硅石、煤炭、陶土、石灰岩、黏土及金、银、铜、铁等矿种30多种,是宁夏矿产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其中石膏储量约70亿吨,黏土储量约50多亿吨,硅石储量约1亿吨,特别是煤炭储量较大,约12亿吨,品位和地质成矿条件较好,分布面积近200平方公里,属低灰、低硫、低磷,高密度、高发热度优质无烟煤。

水利水能资源

黄河在中卫境内流程182公里,占黄河在宁夏流程397公里的45.8%,黄河年过境平均流量329亿立方米,过境自然落差144.13米,水能蕴藏量200多万千瓦,可利用能量160万千瓦,开发潜力巨大,属国家黄河上游水利水能开发的重要梯级地带,已基本建成的沙坡头水利枢纽工程总投资13.56亿元,设计控制灌溉面积107万亩,每年可向电网供电6.06亿千瓦。

规划建设中的大柳树水利工程已被国家确定为黄河干流三大骨干梯级开发大型水资源工程之一,设计坝高163米,总库容110亿立方米,装机200万千瓦,年可发电量78亿千瓦时。中卫将成为西北的重要能源基地。得黄河灌溉之利,黄河谷地土地资源丰富,全市耕地总资源3089220亩,其中常用耕地面积1869030亩,在耕地面积中引黄灌溉耕地面积441510亩,其它水浇地371340亩。

行政区划

中卫市是2003年12月31日经国务院批准,2004年4月28日挂牌成立的地级市。辖两县(中宁县、海原县)一区(沙坡头区)。截至2010年,全市共辖镇20个,乡20个,行政村442个,居民委员会32个。其中,沙坡头区辖10镇、2乡、160个行政村和17个居民委员会;中宁县辖5镇、6乡、114个行政村和12个居民委员会;海原县辖5镇、12乡、168个行政村和8个居民委员会。

沙坡头区(原中卫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西部,东邻中宁县,南与同心县、海原县及甘肃省靖远县交汇,西接甘肃省景泰县,北邻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境域东西长115.3公里,南北宽81.4公里,总面积6876.1平方公里。下辖文昌镇、滨河镇、迎水桥镇、东园镇、柔远镇、镇罗镇、宣和镇、永康镇、长乐镇、兴仁镇、香山乡、蒿川乡。

中宁县东临宁夏吴忠市利通区、青铜峡市,西依沙坡头区,南接同心县,北靠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县境东西宽约50公里,南北长约60公里,总面积4191.6平方公里。下辖宁安镇、鸣沙镇、石空镇、新堡镇、恩和镇、舟塔乡、白马乡、余丁乡、大战场乡、喊叫水乡、徐套乡。

海原县地处六盘山西北麓,东连同心、固原市原州区,南接西吉、甘肃会宁,西邻甘肃靖远、平川,北靠沙坡头区。县境跨度东西宽约80公里,南北长约95公里,总面积6373.9平方公里,占全区土地面积的10.4%,为宁夏第三大县。下辖海城镇、李旺镇、西安镇、三河镇、七营镇、史店乡、树台乡、关桥乡、高崖乡、郑旗乡、贾塘乡、曹洼乡、九彩乡、李俊乡、红羊乡、关庄乡、甘城乡。

交通

航空

中卫沙坡头机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是一个4C支线民用机场。机场可起降波音737、空客A320系列、CRJ200等支线客机。原名中卫香山机场,2012年8月改为现名。

铁路

中卫地处宁夏西部,处于多条铁路线的交汇处,是包兰线、甘武线和宝中铁路必经之地,也是连接西北与东部地区的核心站点,是西北地区一个十分重要的交通枢纽。由北京、上海、西宁、呼和浩特、西安、银川、兰州、成都等车次都必经中卫,总的来说,出行乘车比较便利。

长途客运

中卫位于宁夏中西地带,地理位置优越,是塞上重要的交通要道,中卫的枢纽位置不但对宁夏的交通很重要,对于整个西北地区来说也有着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GZ25、GZ35、GZ45三条国道经由中卫,将新疆、河西走廊与东部地区连接在一起,使中卫与周边地区形成一东西走向的交通运输网。而银平公路、中静公路、109国道、中郝高速公路也是连接中卫与其他地区的交通纽带。

市内交通

在市内可乘坐出租车,中卫市出租车起步价3元至4元不等,车型以面包车和夏利车为主;中卫至沙坡头打车单程30元。中卫市还开通了旅游专线,目前已有中卫至沙坡专线,每半小时一趟,车费3元,约1小时可到达。

经济

截止2004年,实现中卫市地区生产总值50.49亿元,同比增长8.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2.91亿元,同比增长2.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2.45亿元,同比增长1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5.13亿元,同比增长11.9%。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29亿元,可比增长24.2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4.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561元,同比增长10.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59元,同比增长9.9%。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2.92‰.

农牧业

农牧业生产条件较好。中卫市卫宁灌区光热、气候、土质条件好,又享黄河自流灌溉之利,土地肥沃、沟渠纵横、排灌畅通,是全自治区重要的商品粮和畜禽养殖基地。近几年,中卫市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上,坚持科学的种养观,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瓜则瓜,宜菜则菜,宜粮则粮,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向深层次推进。

工业

中卫工业经济基础较好。已初步形成以造纸、酿酒、冶金化工、建筑建材、农副产品加工为支柱的工业体系,即以美丽纸业为主的造纸业,以生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制品、石膏制品为主的建筑建材业,以生产电解铝、金属镁、铁合金为主的冶金业,以生产染料中间体、电石、氮肥、氯酸肥、硫化碱为主的化工业,以饮料酒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业五大优势主导产业。

同时,以环境工程建设为载体,城市品位得到提升,以公共设施建设为重点,城市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以小区建设为突破口,旧城改造步伐大大加快,城市建设带动了交通、电信、金融、房地产等三产业健康稳步发展。

卫生事业

卫生事业的资源也是比较雄厚的。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卫生机构149所,其中二级以上医疗机构7所,共有医疗卫生人员2830人,卫生技术人员达到了2411人,全市每千人拥有医疗卫生人员2.4人。医院床位数达到1706张,大多集中在县市级医院。

城市建设

中卫市位于宁夏城镇一级轴带发展区与二级轴带发展区的交汇点,定位为宁夏中西部中心城市,也是宁夏四大城市片区之一的中心城市。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了中卫市带状城市、组团式发展的模式;城市性质确定为:中卫市区是中卫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北地区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宁夏中西部中心城市,以发展商贸、旅游为主导的滨河生态旅游文化城市;确定了城市规模、城市建设用地发展方向、“三组团—三轴—三中心”的城市总体布局结构。

城市改造

2011年,市区启动实施创建“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旧街区硬化绿化亮化净化“四化”工程,完成12条街道硬化绿化整地工程,建成利民路等城市道路3条2.1公里。中宁滨河新区基础设施基本建成。海原“一县两城,拉动发展”战略顺利实施,老城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新区供水厂、污水处理厂等市政工程基本完成。

城市立体交通网络初步形成。全市城市道路长度达399.32公里,桥梁数为20座,道路照明灯盏7500盏。全市公交运营路网长度为777公里,公交运营线路43条。全市共有公共汽车运营车数373辆,公共交通客运量达0.24亿人次。年末全市共有出租汽车1794辆,出租运营客运量达0.48亿人次。全市集中供热面积达601.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8.9%。

房产事业

2011年,全年全市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9.47亿元,比上年增长25%,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0%。商品房施工面积328.5万平方米,增长31.6%,其中商品住宅施工面积265.8万平方米,增长28.9%;商品房屋竣工面积59.4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竣工面积46.7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81.2万平方米,下降1.3%,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72.6万平方米,下降5.9%。全年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1495套,其中经济适用住房680套。保障性住房建筑施工面积79.47万平方米。

科技事业

2011年共争取上级科技项目46个,其中国家级科技项目6项、自治区级40项,争取项目资金1326万元,比上年增长13.7%。安排市(县)级科技创新项目42项。年内全市专利申请量106件,专利授权量39件。全市有企业技术研发中心8个,9家企业获得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

文化事业

2011年全市共有文化馆3个,公共图书馆3个,文物管理所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26个,村级文化室439个,社区文化室26个,文化中心户97户,农家书屋308个。全市已建成大型公共文化服务场所10个,专业文艺院团3个,业余文艺院团83个。全年全市举行广场文艺演出78场次,放映农村电影6945场。全市有广播电视调频转播发射台8座。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86.8%,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7.5%。

卫生事业

2011年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66个(不含农村卫生室),其中医院13个、卫生院40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个、妇幼保健院(所)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0个。卫生机构床位数3179张,其中医院2433张,每千人口医院床位数为2.23张。卫生技术人员3458人,其中执业医师1394人,注册护士1090人。全市有村卫生室433个,有乡村医生和卫生员744人。农村有医疗点的村占总行政村的97.1%。

体育事业

2011年举办大型职工群众运动会6次。积极参加体育彩票杯全区青少年田径、武术等比赛、宁煤杯全区象棋比赛、全区老年健身秧歌比赛,取得金牌3枚、银牌11枚、铜牌15枚。

传统文化

史前文化

分布在中卫北部照壁山大麦地和黄河南岸香山一带的万余幅史前岩画,是史前时代居住、迁徙、流转在这里的先民们造就的艺术画廊,原始人类通过岩画记载了他们在中卫的生存斗争,再现了史前人类的精神家园和物质世界。中卫沙坡头区一碗泉、长流水旧石器时代遗址,海原菜园新石器遗址,是中卫史前文化的有力见证。中卫岩画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公元前约3万年)至新石器时代(公元前约4500年)就开始凿刻,属灵武水洞沟遗址原始人类活动范围之内。

黄河文化

黄河流经宁夏397公里,横贯中卫182.4公里,沿岸置各类船渡码头数十处。其中著名的有莫家楼码头,在今中卫市沙坡头区柔远镇莫楼村;大坂码头,在今中卫市沙坡头区滨河镇大坂村;下河沿码头,在今中卫市沙坡头区常乐镇下河沿矿区。自流灌溉有2119年历史,旱涝无虞,有“天下黄河富宁夏,首富中卫”的美誉。

引黄灌区111.07万亩。其中,卫宁平原自流灌溉65.72万亩,扬水灌区45.35万亩。有美利渠、寿渠、角渠、跃进渠、七星渠等五大干渠,共418公里。最早的灌溉渠蜘蛛渠(今美利渠)开挖于元鼎六年至元封二年(公元前111年至公元前109年)。古老的灌溉水车和羊皮筏子,是中卫黄河水道上农耕文明的见证。

丝路文化

中卫是古丝绸之路北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千百年来,为了巩固边防,保障丝路畅通,历代中央政权稳固时,移民充边,驻军屯垦,人员往来频繁,物资交流畅达,不仅物产丰富,手工业发达,而且商业贸易十分繁荣,加之黄河中卫段水运繁盛,素有“水旱码头”、“丝路古城”之誉。

宗教文化

由于古丝绸之路沿途僧侣、神父、牧师往来传教,中卫佛、道、基督、天主、伊斯兰五教俱全,至民国时期,寺庙道观达200多座,平均每千人拥有一座,堪称天下之奇。境内有高庙、石空大佛寺、牛首山寺庙群、天都山石窟、老君台和九彩坪拱北等寺庙,形成了庙堂音乐、舞蹈、礼仪等宗教文化。

边塞文化

中卫照壁山大麦地一带,是东西部草原的连接带,又是中原通向漠北和西域的必经之地,是丝绸之路边陲要塞,也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交汇地带,历史上众多游牧民族往来频繁。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便是最好的边塞文化佐证。

西夏文化

成吉思汗曾两次亲自率军转战在今中卫市,他病危殡天的“哈老徒之行宫”,即海喇都,正是海原县城西南处的天都寨行宫。海原县境内的天都山石窟、南华山灵光寺等遗址,都是西夏灿烂文化的存证。

移民文化

自秦汉经唐宋元明到清代,历史上有过多次较大规模的移民。明代以前,先后有匈奴、鲜卑、羌、氐、羯、回纥、女真、蒙古等部族入居。清代“自乾隆咸丰,宁夏水利大修,齐鲁燕晋陕甘之民趋赴”。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由于日寇入侵和中原灾害频繁,豫陕蒙甘等地的人口散流入卫。1958年包兰铁路通车,又有京沪陕浙等地移民迁入。上世纪80年代南山台扬黄灌区建成,从区内西海固地区迁入移民。天南地北的人们来到中卫,各地文化在这里相互交流融合,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中卫地方文化。

旅游

沙坡头

沙坡头旅游区位于宁夏中卫县西20公里的腾格里沙漠东南边缘处。这里集大漠、黄河、高山、绿洲为一处,即具西北风光之雄奇,又兼江南景色之秀美。自然景观独特,人文景观丰厚,被旅游界专家誉为世界垄断性旅游资源。

沙坡头旅游区是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景区,是国家级沙漠生态自然保护区,是中国三大鸣沙一一沙坡鸣钟所在地,丰硕的治沙成果于1994年被联合国授予“全球环保500佳单位”的光荣称号,被世人称为“沙都”。2004年又被中央电视台评为“中国十个最好玩的地方”。

这里有中国最大的天然滑沙场,有总长800米、横跨黄河的“天下黄河第一索”--沙坡头黄河滑索,有黄河文化的代表一一古老水车,有中国第一条沙漠铁路,有黄河上最古老的运输工具——羊皮筏子;黄河南岸是一块三面环沙,一面靠山的“U”半岛,这里地形优越,景观奇特,民俗淳朴,资源丰富。秦代长城和陶窑在这里留下了千古不朽的遗址。

罗山自然保护区

面积13.37万亩,“罗山叠翠”是同心第一名胜,主峰好汉疙瘩海拔2624米。保护区内有森林、草原、荒漠三大生态类型。山麓有云青寺和明王陵。

明王陵

是朱元璋的第十五子朱木旃及其子孙们的陵园,当地人称“明王陵”或“明庆王墓”。

高庙

位于接连城墙的高台上(包括高台下的保安寺),始建于明朝中期,至清代已成为一处造型完整、气魄壮美的古建筑群,为三教合一的寺庙。整个建筑群紧凑而富于变化,是宁夏古建筑的杰作。

寺口子旅游区

享有“小华山”之称。景区以山体浑圆的绣球山为分野,天然地分成东西两线。东线自然风光奇险美幽;西线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两线风光迥异,特色分明,却又自然和谐成一体。

节日习俗

开斋节

开斋,阿拉伯语为“尔德”,意为“皈回”。伊斯兰教教历九月(莱麦丹月)为“斋月”,至十月斋满日为“尔德”节,本县回族以农历推算,每三年向后推一个月。各教派之间封斋日和开斋日期略有差异,尕德忍耶惯于当月初二封,次月初二开;虎夫耶当月初三封,次月初三开;伊黑瓦尼.哲赫忍耶以当月见月牙之日封,次月间月牙之日开。

古尔邦节

“古尔邦”,阿拉伯语音译“尔德·古尔邦”,意为“牺牲”、“献身”,故亦称“宰牲节”、“忠孝节”。大部地区的回族称为“小尔德”,是伊斯兰教三大节日之一,一般在开斋节过后七十天举行。

圣纪节

圣纪节,是纪念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诞辰和逝世的纪念日。由于穆罕默德的诞辰与逝世恰巧都在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因此,回民一般合称“圣纪”。节日这天首先到清真寺诵经、赞圣、讲述穆罕默德的生平事迹,之后,穆斯林自愿捐赠粮、油、肉和钱物,并邀约若干人具体负责磨面、采购东西、炸油香、煮肉、做菜等,勤杂活都是回族群众自愿来干的。

回民把圣纪节这一天义务劳动视为是行善做好事,因此,争先恐后,不亦乐乎。仪式结束后,开始会餐。有的地方经济条件较好,地方也宽敞,摆上十几桌乃至几十桌饭菜,大家欢欢喜喜,一起进餐;有的地方是吃份儿饭,回族群众叫“份碗子”,即每人一份。对于节前散了“乜贴”,捐散了东西,而没来进餐的,要托亲友、邻居给带一份“油香”去品尝。

饮食禁忌

回族人忌食猪肉、狗肉、马肉、驴肉和骡肉,不吃未经信仰伊斯兰教者宰杀的和自死的畜禽肉,不吃动物的血等;忌讳别人在自己家里吸烟、喝酒;禁用食物开玩笑,也不能用禁食的东西作比喻,如不得形容辣椒的颜色像血一样红等;禁止在人前袒胸露臂;凡供人饮用的水井、泉眼,一律不许牲畜饮水,也不许任何人在附近洗脸、或洗衣服。取水前一定要洗手,盛水容器中的剩水不能倒回井里。

回族的日常饮食很注意卫生,凡有条件的地方,饭前、饭后都要用流动的水洗手,多数回族不抽烟,不饮酒,就餐时,长辈要坐正席,晚辈不能同长辈同坐在炕上,须坐在炕沿或地上的凳子上。另外,舀水、舀饭均不得往外舀。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