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正

张正

上海海洋大学研究生院导师
张正,男,1979年5月生,博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2001年毕业于天津科技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1]
  • 中文名:张正
  • 毕业院校:中国海洋大学
  • 职 业:研究员

工作内容

长期从事海水养殖病害防控技术及健康养殖工艺研究,研究方向涉及海水养殖常见疾病的流行病学、病原学、病理学、感染微生态学、临床防治技术及健康养殖管理等方面,涉及种类有海水鱼类、海参、贝类等经济动物。

先后参加国家十五863、十一五和十二五支撑计划及863子课题、农业行业专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科技部科研院所开发专项、山东省和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企业横向课题等10余项国家、省、市及地方课题,主持了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十一五支撑计划子课题、中央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等各类课题5项。

教育经历

1997.09-2001.06天津轻工业学院(今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学院生物化学工程专业就读,获工学学士学位;

2001.09-2004.06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生态学专业就读,获理学硕士学位;

2008.09- 2012.06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海洋生物学在职博士研究生,获理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4.07- 2013.1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海水鱼类养殖与设施渔业研究室工作,历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室科研秘书。

20013.12 –今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海水养殖生态与容纳量实验室工作,副研究员。

研究成果

1)海水养殖鱼类流行病学研究及疾病档案构建:

长期从事海水养殖的病害研究,系统进行了大鲆、半滑舌鳎、牙鲆、鲈鱼、许氏平蚰等北方地区多种海水经济鱼类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了20余种新的鱼类疾病类型,查明了它们的流行特征和规律,分离鉴定了鳗弧菌、灿烂弧菌、大菱鲆弧菌等10余种(株)各类病原。

根据这些研究成果,初步建立了北方主要海水养殖鱼类的疾病档案和病原库,为我国海水鱼类疾病学研究提供了翔实的数据。在进行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大菱鲆、半滑舌鳎、鲈鱼等鱼类重要疾病的病理学研究,补充和丰富了我国鱼类的病理学研究资料,为疾病的科学诊断和发病机理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2)海水养殖感染微生态学的研究:

以半滑舌鳎、大菱鲆和鲈鱼等养殖鱼类为对象,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系统分析解析了养殖鱼类消化道菌群的定植和演替过程,以及疾病发生前后动物体内和环境微生态特征的变化,发现菌群生态位的改变与疾病的发生存在紧密的相关性。这一发现从微生态学的视角解析了海水鱼类疾病的发生过程,开辟了养殖鱼类感染微生态学新的研究方向,为临床上从微生态调控角度防控疾病发生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3)海水养殖疾病临床防控技术产品的研发:

针对北方海水鱼类主要的致病原,先后筛选了多种抑菌杀虫效果明显的中草药单方并进行了复方配伍研究;从鱼类体内及养殖环境中共分离7株益生菌,完成其安全性评价实验和发酵工艺参数研究,以灭活的鳗弧菌、大菱鲆弧菌、爱德华氏菌、哈维氏弧菌和溶藻胶弧菌为抗原,通过添加黄芪多糖为免疫佐剂,初步研制了鲆鲽类的五联疫苗;筛选出1种适用于海水养殖的无毒无残留的消毒剂。

以上工作均试制了相应的中试产品,在北方沿海地区进行了广泛的临床中试和应用推广,构建了相关的临床使用工艺。这些产品的研发有助于减少了我国海水养殖中化学药物滥用的现象,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保障水产品安全质量。

(4)海水养殖疾病临床防控技术的推广和普及:

参与编著了疾病防治图谱、手册、光盘等各类技术资料,这些技术资料图片丰富、通俗易懂,填补了我国海水养殖病害防控技术科普性材料缺失的空白,迎合了普通百姓对最新疾病防控技术的期望和渴求,受到了他们的欢迎和喜爱,并在养殖一线广泛传阅。协助多家大型水产企业组建了疾病诊断实验室,并为之培训10余名技术人员,实现了疾病的即时监测和有效预防,降低了养殖企业因病害发生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参与组织或主讲了20余次全国性、区域性的产业发展论坛和研讨会。

受各级水产主管部门或养殖企业邀请,作为技术专家100余次深入乡、镇养殖生产一线进行专题讲座和疾病防治技术指导,常年面向生产一线开展公益性的疾病案例诊断、防治咨询、技术推广和普及,累计受益数千人次。以技术专家身份多次参与海水养殖突发事件和重大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为受灾渔民建言献策,引导渔民科学应对灾害,减少经济损失,受到了行业的广泛认可和赞誉。

获奖情况

1.2013年度荣获第十六届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转化奖。

2.“大菱鲆疾病综合控制技术及示范推广”获2010-2011年度中华农业科技奖科研成果二等奖,本人为第3完成人。(该奖项同时获2010年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3.“养殖刺参疾病防控技术及示范推广”获2010年度国家海洋局海洋创新成果奖二等奖,本人为第4完成人。(该奖项同时获2011年度青岛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专利著作

1.国家发明专利,海水盾纤毛虫体外活体培养培养基的制备及培养方法,证书号: ZL201110414123.6 ,2013年5月8日授权,第1发明人;

2.国家发明专利,工厂化养殖浮性卵的收集设施及方法,证书号:ZL201010239746.X,2012年7月25日授权,第1发明人;

3.国家发明专利,鲆鲽鱼类五联灭活疫苗及其制备方法,证书号:ZL201110092121.X,2012年11月21日授权,第1发明人;

4.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用于海水工厂化养殖育苗池的换水装置,证书号:ZL201120521077.5,2012年7月25日授权,第1发明人;

5.国家发明专利,大菱鲆细菌性疾病的中草药复方,证书号:ZL201010100782.8,2011年10月5日授权,第3发明人;

6.国家发明专利,一种蜡样芽孢杆菌及其制剂和应用,证书号:ZL201010602326.3,2013年9月25日授权,第4发明人

7.国家发明专利,海参养殖附着基,证书号:ZL201110130253.7,2013年4月17日授权,第4发明人;

8.国家发明专利,一种萎缩芽孢杆菌及其制剂和应用,证书号:ZL201010602309.X,2014年3月26日授权,第4发明人;

9.国家发明专利,工厂化养鱼池水面污物清除器,证书号:ZL200910229890.2,2011年6月15日授权,第5发明人;

10.国家发明专利,活体刺参体重测量方法,证书号:ZL201010100781.3,2011年10月5日授权,第6发明人;

11.国家发明专利,防治刺参纤毛虫病的中草药复合配方,证书号:ZL201210410976.7,2013年11月13日授权,第5发明人;

12.国家发明专利,刺参肠道内容物及环境底泥中生物总DNA的高效提取方法,证书号:ZL201010257224.2 ,2012年10月3日授权,第6发明人;

13.国家发明专利,水产养殖废水处理装置,证书号:ZL201010278036.8,2013年1月9日授权,第7发明人。

论文发表

1. Zhang Zheng, Wang Yingeng, Wang Qingyin, Deng Nannan, Liao Meijie,Qu Jiangbo,Li Bin,Wang Lan. Study on the immune enhancement of different immunoadjuvants used in the pentavalent vaccine for turbots. Fish & Shellfish Immunology. 2012,32:391-395. (SCI) 

2. 张正,王印庚,曹磊,王岚,曲江波,廖梅杰,李彬.海水循环水养殖系统生物膜快速挂膜试验.农业工程学报. 2012,28(15):157-162. (EI)

3. 张正,王清印,王印庚,廖梅杰,卓,樊瑞锋,曲江波,徐荣静.弧形筛及生物净化池净化陆基工厂化海水养殖废水的效果. 农业工程学报. 2011.12,27(增刊2): 176-181. (EI) 

4. 张正,廖梅杰,李彬,王印庚,王岚,荣小军,陈贵平.两种疾病发生对养殖半滑舌鳎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分析。水产学报,2014,38(9): 1565-1572. 

5. 张正,荣小军,王印庚,王岚,廖梅杰,李彬.一种病毒感染引起半滑舌鳎腹水症的病理学观察.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3,28(3):287-292. 

6. 张正,王印庚,王岚,廖梅杰,李彬,荣小军.养殖半滑舌鳎主要疾病及流行特征的初步调查. 水产科技情报. 2012,39(2):65-69. 

7. 张正,荣小军,王印庚,廖梅杰,王岚,李彬,陈贵平.水产疾病远程会诊系统构建及其产业促进作用. 渔业现代化. 2010, 37(6):25-28.

8. 廖梅杰,荣小军,张正,王印庚,刘智超,李彬,王岚,陈贵平.迟缓爱德华氏菌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 水产学报,2013,37(12):1829-1838 

9. 王庚申,王印庚,张正,廖梅杰,陈君,张辰仓,刘志伟,李德军.引起养殖许氏平鲉死亡的鳗利斯顿氏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 水产学报. 2012,36(8):1290-1296. 

10. 王印庚,任海,张正,王岚,荣小军,廖梅杰,陈霞.养殖大菱鲆黑瘦症的病原菌鉴定及杀菌中草药筛选.渔业科学进展. 2012,33(4):57-63. 

11. 邓楠楠,王印庚,张正,曲江波,廖梅杰,张辰仓,王忠华.黄芪多糖佐剂对大菱鲆五联疫苗免疫增效作用. 渔业科学进展. 2012,33(2):35-42. 

12. 董丽,王印庚,张正,曲江波,陈霞.养殖大菱鲆细菌性红体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海洋科学. 2009, 33(7): 57-63.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