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

抗菌

采用化學或物理方法殺滅細菌或妨礙細菌生長
抗菌(anti-microbial):是一個泛指名詞,包括滅菌、殺菌、消毒、抑菌、防黴、防腐等。采用化學或物理方法殺滅細菌或妨礙細菌生長繁殖及其活性的過程。是殺菌和抑菌的統稱。抗菌作用快,抗菌活力較第三代強,對G + 球菌包括産酸金黃色葡萄球菌有相當活性。二. 不合理使用抗菌素的諸方面: 選用對病原菌或感染無效、療效不強的藥物;劑量不足或過大;病原菌産生耐藥後繼續用藥;過早停藥或感染控制已多日而不及時停藥;産生耐藥菌二重感染時未改用其他有效藥物;給藥途徑不正确;發生嚴重性或過敏反應時繼續用藥;不确當的聯合應用抗菌素;依賴抗菌素的抗菌作用而忽視必要的外科處理;無指征或指征不強的預防用藥;忽視療效/價格比。抗菌素經驗性應用時,應根據臨床資料判斷可能的病原菌來選用抗菌素。[1]
    中文名:抗菌 外文名:anti-microbial 别名:

基本内容

抗菌(anti-microbial):是一個泛指名詞,包括滅菌、殺菌、消毒、抑菌、防黴、防腐等。滅菌(sterilization):指将待處理體系中的所有微生物包括微生物的孢子等生态形式都完全除去或使之喪失活性的過程。殺菌(microbiocide):指将待處理體系中的微生物營養體和繁殖體殺死的過程。消毒(disinfection):指破壞待處理體系中微生物的過程,但消毒過程一般對微生物孢子無效,消毒不需要殺滅體系中所有的微生物,隻要達到預定的要求,一般需要将體系中的緻病和條件緻病的微生物除去或使之喪失活性。抑菌(bacteriostasis):抑制微生物生長繁殖的作用,抑制待處理體系中微生物的活性,使之繁殖能力将低或體質繁殖的過程。防腐(antisepsis):指采取一定措施防止物品性能因微生物的破壞而下降的過程和技術

藥物使用

一. 合理使用抗菌素 在明确指征下選用适宜的抗菌素,并采用适當的劑量和療程,以達到殺死緻病菌、控制感染,同時采取各種相應措施以增強患者的免疫力和防止不良反應的發生,尤其是避免細菌耐藥性的産生。

二. 不合理使用抗菌素的諸方面:選用對病原菌或感染無效、療效不強的藥物;劑量不足或過大;病原菌産生耐藥後繼續用藥;過早停藥或感染控制已多日而不及時停藥;産生耐藥菌二重感染時未改用其他有效藥物;給藥途徑不正确;發生嚴重性或過敏反應時繼續用藥;不确當的聯合應用抗菌素;依賴抗菌素的抗菌作用而忽視必要的外科處理;無指征或指征不強的預防用藥;忽視療效/價格比。

三. 合理用藥涉及的問題: 應用抗菌素及聯合用藥的适應症;抗菌素的藥動學和藥效學;抗感染的經驗用藥;抗菌素的劑量、療程和給藥方法;抗菌素的不良反應和防治;細菌耐藥性的變遷與預防;特殊情況下抗菌素的應用等等。

四.抗菌素應用的基本原則:

1. 及早确立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學診斷。

2. 熟悉選用藥物的适應症、抗菌活性、藥動學和不良反應。

3. 按照患者的生理、病理和免疫等狀态而合理用藥。

4. 常用抗菌素的合理使用。

5. 選用适當的給藥方案、劑量和療程。

6. 下列情況抗菌素的應用要嚴加控制或盡量避免:預防用藥、皮膚、粘膜的局部用藥;病毒感染或發熱原因不明者;聯合采有抗菌藥物。

7. 強調綜合性治療措施的重要性;

五. 抗生素的經驗應用 : 在病原菌未明時,早期應用抗菌素進行經驗性抗感染治療非常重要;選用廣譜的抗菌素,盡量選用殺菌劑;在重症感染中則往往采取聯合用藥,常用的殺菌劑有β-内酰胺類、氨基糖甙類、氟喹諾酮類、多肽類等;在特定感染中:磺胺類藥、克林黴素、甲硝唑以及利福平等應用較廣泛。抗菌素經驗性應用時,應根據臨床資料判斷可能的病原菌來選用抗菌素。不同類的廣譜抗菌藥物在抗菌活性方面存在差異,應根據藥物的适應症、抗菌活性以及耐藥的變遷等因素來選用抗菌素。 常用抗菌素的抗菌活性: 青黴素:革蘭氏陽性菌和革蘭氏陰性球菌、嗜血杆菌屬以及各種緻病螺旋體和大多數牛放線菌。分類:青黴素G,苯氧青黴素,耐黴青黴素(苯唑西林),廣譜青黴素(氨苄西林、氧哌嗪青黴素),作用于革蘭氏陰性菌的青黴素(美西林和替莫西林)。 頭孢菌素:抗菌作用強、耐青黴素酶、臨床療效高、毒性低、過敏反應少,可分為四代:第一代主要用于革蘭氏陽性菌和某些革蘭氏陰性菌的感染,對β-LA的耐受較差。第二代對大多數β-LA穩定,抗菌譜較第一代廣,對革蘭氏陰性菌的作用較強,但對腸杆菌屬和綠膿杆菌的活性較差。第三代對大多數β-LA穩定,對革蘭氏陰性菌的活性甚強,但對G+球菌的作用不及第一、二代強。其中頭孢哌酮和頭孢他啶對綠膿杆菌有良好作用,頭孢三嗪的半衰期較長,達8小時。第四代頭孢菌素包括頭孢匹羅、頭孢吡肟、頭孢唑喃等。抗菌作用快,抗菌活力較第三代強,對G + 球菌包括産酸金黃色葡萄球菌有相當活性。對G - 杆菌包括綠膿杆菌與第三代相似。對耐藥菌株的活性超過第三代。頭孢匹羅對包括綠膿杆菌、沙雷菌、陰溝杆菌在内的G - 杆菌的作用優于頭孢他定。頭孢吡肟對G + 球菌的作用明顯增強,除黃杆菌及厭氧菌外,對本品均敏感。對β-内酰胺酶更穩定。 頭黴素類:頭孢西丁,對革蘭氏陽性、陰性及厭氧菌或需氧菌均有較強活性,對β-LA高度穩定。 單環β-内酰胺類抗菌素:氨曲南,對革蘭氏陰性菌作用強,對酶穩定,交叉過敏發生率低。 氨基糖甙類:對葡萄球菌屬、需氧革蘭氏陰性杆菌有良好活性,某些對結核杆菌和其他分支杆菌屬有作用,不同品種之間可存在交叉耐藥性,有耳、腎毒性,并可有神經肌肉接頭的阻滞作用,有抗菌素的後作用。 四環素類:米諾環素、多西環素、四環素、土黴素。抗菌譜廣,口服方便。對立克次體、支原體、非典型分支杆菌和阿米巴原蟲敏感。 氯黴素類:氯黴素。 大環内脂類:主要作用于革蘭氏陽性菌和革蘭氏陰性菌及厭氧菌、軍團菌、支原體、衣原體。組織濃度高。有不完全的交叉耐藥性。 林可黴素和克林黴素:革蘭氏陽性菌和厭氧菌。 多肽類:萬古黴素和去甲萬古黴素。主要對各種革蘭氏陽性菌有強大抗菌作用:MRSA、MRSE和腸球菌。 氟喹諾酮類:第一代:奈啶酸;第二代:吡啶酸;第三代:依諾沙星、氧氟沙星、培氟沙星、環丙沙星、洛美沙星等等。特點:廣譜,對多重耐藥(其他抗菌素)有良好抗菌活性,體分布廣,組織濃度高,蛋白結合率低(14 - 30%),大部分由腎排出,尿藥濃度高,半衰期長,口服吸收良好,有抗菌素的後續作用。各品種之間有一定的交叉耐藥性。

六.外科預防用藥:

1. 外科手術後預防用藥的适應症: 手術視野有顯着傳染;手術範圍大、時間長、傳染機會大,異物植入手術,如:人工心瓣膜移植;手術涉及重要器官,易發生感染造成嚴重後果;高齡或免疫缺陷患者。

2. 預防用藥的抗菌素選擇條件:安全有效;不良反應少;易于給藥;價格低。

3. 抗菌素的給藥時間:在手術前30分鐘内或麻醉開始時靜注。

4. 用藥的期間:<24小時。

5. 不同器官組織手術時,抗菌素的選擇: 抗菌劑;針對主要的可能緻病菌。

七.抗菌素的聯合療法: 聯合用藥的适應症:較單獨用藥更為嚴格: 病因未明的嚴重感染;單一抗菌素不能控制的嚴重感染;單一抗菌素不能有效地控制的混合感染;較長期用藥細菌有産生耐藥的可能;聯合用藥使病毒性較大的藥物的劑量得以減少。 抗菌素的分類: 繁殖期殺菌劑:青黴素類、頭孢菌素類、萬古黴素、泰能、氟喹諾硐類 靜止期殺菌劑:氨基糖甙類、多粘菌素類 快效抑菌劑:四環素、氯黴素、大環内酯類、克林黴素 慢效抑菌劑:磺胺類 聯合用藥的結果: 第一類+第二類:協同作用 第一類+第三類:拮抗作用? 第二類+第三類:累加或協同作用 第一類+第四類:累加作用? 第三類+第四類:累加作用 第二類+第四類:累加作用?

八.細菌耐藥性變遷及其防治: 對常見緻病菌耐藥監測的意義:

1. 供臨床選用抗菌素。

2. 控制細菌耐藥性的産生。 抗感染面臨細菌耐藥的嚴重性: 1.耐苯唑青黴素的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和表皮葡萄球菌(MRSE) 2.耐萬古黴素的腸球菌(MRE、VRE) 3.耐青黴素類的肺炎球菌(PRSP) 4.G –杆菌超廣譜β-内酰胺酶(ESBL)和誘導酶(I 5.耐萬古黴素的葡萄球菌(VIRS) 耐藥性産生的機制:産生滅活酶;膜通透性改變;作用靶位的改變;反泵機制 耐藥性産生的方式:内源性耐藥:天然耐藥; 外源性耐藥:獲得性耐藥:1)染色體突變;2)質粒介導。 抗菌素的壓力選擇作用:β-内酰胺類抗菌素的使用,能促進細菌:β-内酰胺酶;産生大量染色體β-内酰胺酶; 産生質粒介導的β-内酰胺酶;産生超廣譜變型β-内酰胺酶。 社區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耐藥性已構成嚴重威脅,其主要的耐藥菌是: 1. 肺炎鍊球菌:青黴素結(PBP2b)靶位點改變。 2. 嗜血流感杆菌:産β-内酰胺酶。 3卡他莫拉菌:産β-内酰胺酶。 社區(門診)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 病原菌 占分離株的總體(%) 肺炎鍊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金黃色葡萄球菌 。關于肺炎鍊球菌(PRSP)耐藥的流行情況: 1967年在澳洲悉尼醫院首次培養獲得PRSP;70年代在許多國家發現PRSP 的存在;并出現嚴重耐藥的情況“耐藥肺炎球菌”DRSP。80年代以來耐藥發 生率迅速上升:西班牙:6%→ 44%;法國:0.3%→12.4%;墨西哥:?%→50%;

Antimicrobial研究

journal of Immune Based Therapies, Vaccines and Antimicrobial (JIBTVA) encompasses all clinical- and research-based aspects of immune based therapies, vaccines and antimicrobials. JIBTVA is an open access, peer-reviewed, online journal dedicated to all aspects of therapeutic and prophylactic applications of immunology and microbiology.

The aims of the JIBTVA are to advance the understanding and application of specific immunological mechanisms, the role of antigens and antigenic epitopes in eliciting biological responses, immune correlates of protection and activity, strategic regulatory and clinical development considerations, adjuvant development and strategies for use, formulations, delivery and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various immune and antimicrobial therapies as well as other issues and findings relating to accelerating the discovery and advance development through licensure, distribution and use of efficacious vaccines, immune based therapies (IBTs) and antimicrobials. The areas of vaccines, IBTs, and antimicrobials encompass a variety of disciplines, including infectious diseases, transplantation, cancer, allergic disorders, and autoimmune diseases.

基于免疫療法,疫苗和抗菌(JIBTVA)的雜志包含了所有的臨床和研究方面的免疫療法,疫苗和抗菌劑。 JIBTVA是一個開源的同行評審的網上期刊,由美國科研出版社發行。緻力于各方面的治療和預防疾病的免疫學和微生物學的應用。

JIBTVA的推進特異性免疫機制的研究,在征求生物反應的抗原和抗原表位,免疫相關的保護和活動以及臨床的戰略發展。輔助開發和使用配方,提供各種免疫和抗菌療法,以及其他問題和調查結果,以加快發現和促進發展;通過有效的疫苗,免疫療法和抗菌劑分配和使用設備。包括感染性疾病,移植,癌症,過敏性疾患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澳洲海外和抗菌劑領域。

以下為部分研究領域:

Allergic Diseases

Autoimmune Diseases

Cancer

Infectious Diseases

Transplantation

Vaccines

銀能抗菌

我國内蒙古草原上的牧民早就注意到,用銀碗盛放的馬奶,幾天後也不會變酸。現代研究進一步揭開其中的奧秘:銀能殺菌。隻要有微量的銀溶入水中,變成銀離子後,即有高強的殺菌本領。科學家曾做過實驗,将23升污水(其中大腸杆菌每毫升7000多個),經3小時的銀電極處理,結果大腸杆菌全部死亡。十億分之幾克的銀能使一升水變得清潔。據實驗,傷寒杆菌在銀片上隻能活18個小時,白喉杆菌在銀片上隻能活3天。若皮膚碰傷,一時無藥,立即将銀器貼在傷口上,可以防止感染。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